《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一首清新活潑的小詩,這株紫丁香,不僅是孩子們送給老師的一份珍貴的禮物,更是一首師生情誼的頌歌.這首小詩恬靜,深情,讀起來瑯瑯上口,回味悠長.以一株紫丁香為襯托,從一個側面塑造了人民教師勤工作,愛學生的美好形象,表達了少年兒童尊師愛師的真摯感情.實施這一教案學習,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意或句意,在學習課文內容時,先由教師扶著走一程,再讓學生自己學習,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學習,逐漸學習自學的方法.
回顧一節課,我覺得我的教學設計流程比較清楚,時間上把握也比較好.在課文的教學中,我運用了圖片等直觀的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在現實生活中感受老師對小朋友的愛,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這既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征,又能調動學生認知的積極性,觸發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閱讀的內在動力,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發展能力.另外我在練習說話這個環節中,讓學生按照"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希望——"練習說話,這個方式我安排的用意是規范學生的語言,豐富學生說話,寫話的句式,同時也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理解文章的能力.
詩貴在品讀,用"以讀代講,以讀代問,以讀代答"的教學形式很適合詩歌的教學.如何讓孩子去喜歡語言,進入語言,從而理解語言,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形成個性化的朗讀,這是需要自己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
一、創設情景,讓生走進文本
在教學《一株紫丁香》時,為了讓學生體會教師工作的辛苦,我讓學生先欣賞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那優美的歌聲,那純樸的情感,將學生帶到了燈光下老師的窗前。我緊扣此景追問:夜深人靜,只有紫丁香陪伴在老師窗前。小朋友,如果你就是這株紫丁香,此時,你會對老師說些什么?為老師做些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爭相發言:“老師,很晚了,您睡覺吧!”“老師,您快歇一歇,明天再批吧!”“老師,你早點休息,明天還要為我們上課呢!”“老師,您辛苦了,你為了我們,頭發都白了許多。”“老師,您累了,趕快洗個熱水澡,早點睡覺吧!” 多么可愛學生,多么真摯的情感,這就是情境創設的效果。
二、想象朗讀,讓學生感受文本的美
《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課文語言雖淺顯易懂,然而意境卻是優美感人,只有引導學生完全進入課文的意境當中,且個性化地指導朗讀,很好的關注學生朗讀的情況,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剛開始學生的情感始終激發不起,于是老師的深情朗讀帶動了學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讀教學這一環節中,整個課堂氛圍很好,學生十分投入。如:讀第一小節時,我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濃綠”的小院是什么樣的?“我們”到小院栽紫丁香的時候是怎么做的?讀出小朋友“踮起腳尖”的情態,感受他們悄悄地向老師表達自己的心意的。讀第三、第四小節,我采用了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朗讀,邊讀邊展開想象“綠葉在風里沙沙地響”是怎樣的動聽,假如那是小朋友的歌會唱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