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精選4篇)
《摘星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1
一、導入,看課題質疑。
師: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時,有沒有感到奇怪?
生:星星那么遠,不能摘下來。
生:星星其實是很大的,怎么能摘下來呢?
師:你們真不錯,能看著課題提問題了。剛才兩位同學的問題合起來就是:星星可能摘下來嗎?會讀書的小朋友不但會答問題,還會提問題。
生:星星很遠,怎樣摘到星星。
師:很好。你從另外一個角度提了問題。他們是問“可能摘嗎?”你問的是“怎樣摘”。還可以從這樣一些方面問,如:誰要摘星星?為什么想到要摘星星?等等。
師隨機板書:能嗎?誰?怎樣?是什么?為什么?
師:以前我們學過一句詩:危樓--
生: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師:你已經讀了課文,這篇課文寫的“摘星星”和詩中的“摘星辰”意思相同嗎?
生:不同!笆挚烧浅健敝,是站在高樓上摘。
生:詩中,是想象的摘星星。
師:課文是寫的“摘星星”其實是怎么一回事?我們來看課文5-9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重點段5到9自然段。
師: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未未和媽媽摘星星的?
生:5-9自然段。
師:聽老師讀這幾段,邊聽邊想,未未和媽媽是怎樣摘星星的?
生:媽媽是端來一碗清水,摘了一碗星星;未未是拿來一面鏡子。
板書:比賽 摘星星 媽媽 一碗清水
未未 一面鏡子
生:都是利用反射!
師:真了不起,你還懂得“反射”這個詞!
師:剛才課文中說到,媽媽和未未是在比賽摘星星,這場比賽中,誰贏了?默讀課文,仔細想想。
生:都贏了。
師:這是你的觀點。你能不能說說理由呢?
生:因為他們都摘了星星。
師:都同意他的觀點嗎?有沒有認為媽媽贏了的?或者說是未未贏了的?要說出理由哦。
讀書呀,要會提問題,要善于思考問題。再仔細讀課文,課文會告訴你答案。
生:未未贏了。因為媽媽摘的是“一碗星星”,未未的鏡子上撒滿了星星。
生:未未贏了,因為“媽媽樂呵呵地說:未未真聰明!”
師:“樂呵呵”是什么樣子?請你們“樂呵呵”地讀一下這句話。
生:我說是媽媽贏了,因為未未想的辦法是沿著媽媽的思路來的。
師:太好了!他能看出這點,而且說得這樣清楚明白,大家為他鼓掌!(生一齊鼓掌)對,未未的辦法就是從媽媽的辦法中得到啟發的。你們能從課文中找到句子證明嗎?
生:“未未看著碗里點點金燦燦的星星,想了想”說明是從媽媽的辦法中得到了啟發。
生:我認為是未未贏了!未未小一些,媽媽大些,所以是未未贏了。
師:有道理!未未年齡小,學的知識少,懂得的知識肯定比媽媽少,而未未能跟媽媽一樣想出辦法來,所以說未未贏了。
生:我也說是未未贏了。因為比賽是媽媽提出來的,媽媽肯定先想好了辦法。
師:小朋友們真是聰明!又會讀書,又會思考。猜猜媽媽為什么要和未未比賽摘星星呢?
生:媽媽想考一考未未。
生:媽媽想看看未未能不能想出辦法來。
生:想要未未長大了摘星星。
師: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媽媽希望未未對天上的星星感興趣?(生答是)你怎么想到的?
生:課文里第10自然段寫了,未未長大了要駕駛飛船去天上摘星星。
三、學習10-11自然段。
師:看來,未未聰明,媽媽也很聰明啊。齊讀10到11自然段。
板書:長大。。。。。。摘星星
師:這兒未未說的“摘一顆最大最亮的星星”,是“手可摘星辰”中的那個意思嗎?
生:不一樣。詩中是站在山上的高樓摘,這里是到天上去墑。
師:未未說長大了要去摘星星,是真的指把星星摘下來嗎?
生:不是,是指駕駛宇宙飛船飛到太空去。
師:長大以后的“摘星星”跟這時候的比賽摘星星,是一樣的意思嗎?
生:不一樣。
師:未未說,長大了,要摘一顆最大最亮的星星,你認為未未能做到嗎?
生:能,未未聰明。
生:未未小時候就能想出摘星星的好辦法。
生:未未會學到很多知識。
師:哦,你怎么知道呢?到誰那里學?
生:老師。
師:還有?
生:媽媽。
師:對呀,媽媽對未未的啟發可很大哦?磥磉@些話未未是充滿信心地說的啊。誰來試著讀一讀?
師:你喜歡未未嗎?為什么?
生:喜歡。未未想當宇航員。
師:我也喜歡未未。就連他的名字我都很喜歡。大家看這個“未”字,是這節課我們要掌握的生字,你能組一個詞嗎?
生:未來。
師:那么,你看到未未的名字,能聯想到什么嗎?
生:未未這個名字是說他的未來是很好的……
師:我知道你的意思,是說未未讓我們想到了未來,充滿了希望。
四、學習開頭和結尾
師:課文還剩下6個自然段沒有學習,前面4個,后面兩個,F在我們也來個比賽,男同學讀1到4自然段,女同學讀12到13自然段。
學生讀課文。
師:這幾段話,告訴了我們什么?
生:美
師:春夜美在哪里?
生:淡淡的月色,閃閃的星星,涼涼的夜風,幽幽的花香。。。。。。
師:還有嗎?
生:未未的理想,媽媽的期望。
師:好的,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摘星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聽、講盲童的故事等藝術活動,讓學生在表演中鍛煉、學習角色的塑造,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體會盲童的心理世界,培養堅強的性格。
2、學唱歌曲《摘星星》,感受節奏規律和旋律的高低。體驗歌曲的情緒。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摘星星》,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體會到盲童的生活世界。
教學難點:學唱歌曲《摘星星》,感受節奏規律和旋律的高低。
教學準備: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穿了一件是什么顏色的衣服?
生:„„
師:告訴你們呀,老師最喜歡這種顏色了。那么你喜歡什么顏色呢?誰來說說。
師:這么多的顏色把我們的地球變的如此美麗,生活充滿快樂。但是,有一種人卻感受不到色彩的美麗,生活在黑暗中。他們是什么人?
生:盲人。
師:盲人是如何感受這個世界的。大家來看看圖片說一說。 (生看圖片說說)
▲你看到了什么?樹這么粗大,然而他們卻看不見,只能用手摸。
▲你看到了什么?花兒這樣鮮艷,盲童卻看不見,只能用鼻子聞。
▲你看到了什么?大海如此波瀾壯闊,盲童也看不見,只能用耳朵聽。
師:盲童就是靠他們特有的方式來感受世界,感受生活。你聽,盲童在訴說
二、導課
請聽,老師今天為大家帶來了一首配樂詩歌。
盲童
從小我就是一個盲童娃娃,在摸索探求中漸漸長大。
雖然我看不見五彩云霞,
心中卻盛開著芬芳的鮮花。
雖然我看不見奔騰的江河,洶涌的波濤卻在我腦海拍打。
燕子在為我吟唱著春天的故事,小溪在為我講述著金秋的童話。
我不寂寞,我不憂傷,
我的知音,我的朋友遍天下。
三、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摘星星》。
2、出示歌詞:這位小朋友說的對嗎?我們來讀讀歌詞,
生:他說的對。
師:我們看這首歌結尾處有這樣一個記號。它叫什么名字? 那么這首歌有幾段?(講解演唱順序)
3、我們怎樣當盲童的眼睛?讓我們閉上眼睛,感受盲童的世界。小朋友們可以對口形,心里默默唱,不出聲。
4、我們再來跟著鋼琴輕輕的唱。
5、我們放開聲音再來唱一唱。(隨即鼓勵)
6、我們男女同學分開唱。男同學唱第一段女同學唱第二段。比比看,誰唱的好。
7、讓我們充滿深情地再來唱一唱。
。ǜ杪曔@么優美讓老師感動,更讓盲童朋友高興)
四、演一演,體驗盲童生活。
。ㄒ贿呅蕾p歌曲《你是我的眼》)
師:盲童的生活是多么艱辛啊!老師想請一位同學扮演盲童,來體驗他們的生活。眼睛蒙上紗巾,站起來,伸手四處摸一摸,感受盲童生活中的困難。
(旁白):天亮了,明明起床洗臉后準備刷牙洗臉(提示找牙刷)由于眼睛看不見,他只能一點一點摸著找;牙刷終于找到了,刷完牙后,他背棄書包高高興興去上學。到了教室,他要找座位了,我們幫幫他,給他拍手。如果他離座位越來越近,我們就輕輕拍(手勢),他離座位越來越遠,我們就大聲拍(手勢),F在開始。
師:(隨即鼓勵)問:你感覺怎樣?生活方便嗎?
師:在大家的幫助下,他們的生活就這么難,更何況要獨自面對這一切。他們最最渴望擁有什么?
生:一雙明亮的眼睛。(師隨即鼓勵)
師:同學們,盲童看不見卻聽得到,我們可以幫助盲童,作他們的眼睛。讓我們大聲告訴他們。對他們說,我就是你的眼睛。讓我們一起大聲說:“我就是你的眼睛。”
五、課堂小結。
在我們的周圍還有盲人,他們看不到陽光、山水、花草,美麗的世界,讓我們走進他們的世界,送去我們的友誼和愛心,我們眼睛里如花的色彩會開放在他們心里。
《摘星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結合插圖,續編故事。
過程與方法:
1.小組討論學習;
2.能認真抄寫最后一個自然段,并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情感態度價值觀:
1.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媽媽和未未是怎樣“摘星星”的。體會媽媽對孩子的期望,體會濃濃的母子情。
2.通過學習課文,培養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按筆順規則書寫8個字。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媽媽對孩子的期望,體會濃濃的母子情。培養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的意識。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音樂《閃閃的星星》,課文朗讀錄音,課文插圖,一面鏡子和一碗水。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老師在黑板上貼上一些小星星,請學生看黑板: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我們的教室里多了好些小客人,你們喜歡它們嗎它們也想著能和同學們交上朋友,你們聽,它們還會唱歌呢!
2.聽音樂《閃閃的星星》,可讓學生一起唱“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掛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許多小眼睛!
3.引入課題:小朋友們想不想把這些小星星摘下來,讓它們和你交朋友板書課題:摘星星。復習再認“摘”字,指導讀準翹舌音。
4.讀了課題,你能提什么問題嗎(誰摘星星怎樣摘摘下來了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翻書到17頁,一邊看課文一邊聽課文錄音。
2.說一說:課文里的未未和媽媽是怎樣摘星星的
3.自由讀課文。將不認識的字劃記出來,借助課后的生字表讀準字音。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可請教同學或老師。
4.同桌互相聽讀課文,將課文讀準讀通。
(三)檢查反饋,認讀生字
1.讀準字音。
我們的黑板上,星星們都在眨著眼睛,盼望大家把它們摘下來呢,在每一顆星星的后面都藏著一個生字娃娃,你要是能把生字讀準,并教會大家記住它,著顆星星就屬于你了。
2.學生自愿上臺“摘星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如有錯誤,師生集體糾正。注意讀準翹舌音:賞,梳,妝,叔,后鼻音:鏡。
3.小老師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個生字的,其他同學如有不同的記字方法,鼓勵他說出來。
4.引導學生分類識記生字,形聲字:嘿,碗,溜,梳,鏡,宇
比較記憶;未——末,賞——常
5.自主積累詞語。
給生字找朋友。
未來欣賞一碗水一溜煙
梳妝抽屜鏡子宇宙
(2)認讀詞語:淡淡的月色閃閃的星星涼涼的夜風
幽幽的花香
(四)鞏固生字,再讀課文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游戲:給生字找帽子,將生字卡片貼在對應的拼音下面。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課文,進一步鞏固生字讀音。
4.檢查評價,請學生朗讀這篇課文,教師適時評價,注意鼓勵。
(五)作業設計
1.回家多讀讀課文,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自己做本課的生字卡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檢查學生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
2.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
3.指名朗讀課文。
(二)理解課文,感悟朗讀
1.過渡:春天來了,你們看,院子里多美呀!(出示課文插圖)
這是什么時間(夜晚)你看見了什么引導學生看圖說出圖意。(圖上有月亮,星星,花兒,未未和媽媽在觀花賞月。)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月亮,星星,花兒。(如:鐮刀似的月亮,眨著眼睛的星星,挨挨擠擠的花朵)課文中是怎樣寫的呢
2.指導朗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淡淡的月色,閃閃的星星,涼涼的夜風,幽幽的花香。嘿,真醉人!
齊讀這一段,說說讀后的感覺,比較一下課文中的描寫和同學們剛剛說的句子,談談不同的感受,體會“淡淡的,閃閃的,涼涼的,幽幽的”幾個疊詞的好處。
指名讀,集體評價,指導讀出幽靜芬芳的春夜之美。齊讀第二自然段。
3.過渡:媽媽和未未比賽摘星星,他們各自想了什么辦法
4.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后,指名回答。這個問題的答案在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5——9自然段)板書:媽媽——一碗水未未——一面鏡子
5.分組合作學習,兩名同學表演媽媽和未未的動作,另外兩名同學朗讀相關段。
指名表演,適時評價?词欠褡x出了媽媽和未未的心情,語氣。
比較“撒滿了鏡子”與“映在了鏡子里”的不同,體會“撒滿了鏡子”的“撒”字的好處。
6.過渡:媽媽和未未真的摘下了星星嗎未未有什么想法
7.學習課文的最后4個自然段。
指名讀。未未有什么想法你覺得他能摘到星星嗎說說你的理由。相機結合“神舟五號”宇宙飛船補充宇航員的有關知識。
你喜歡課文中的未未和媽媽嗎為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媽媽對孩子的期望。了解未未是個有理想的好孩子。)
春天的夜晚很美,因為有了未未的理想,有了媽媽的期望更美了。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
有感情地齊讀課文最后4個自然段。
(三)回課總結,拓展延伸
1.學了這篇課文,我們認識了一個有理想的好朋友——未未,你覺得他是個什么樣的孩子(聰明,有理想的孩子)
2.談談你有什么理想。
3.讀格言: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四)作業設計
1.你還能想出別的辦法摘星星嗎回家后做一做“摘星星”的游戲。
2.閱讀從小立志的故事,搜集有關的宇航知識。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朗讀課文。
2.開火車認讀本課11個生字,并給它們口頭組詞。
(二)識字寫字
1.認讀本節課要學寫的字:
未摘想端面鏡叔船
2.觀察字形,說說這幾個字中有沒有我們本節課學的生字,哪些是我們以前認讀過的字。
本課的生字:未叔鏡
以前學過,本課也出現了的字:摘想端面船
3.自主識字。
讀字音,看字形,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字,再根據意思組詞。
和同桌交流,把學習的方法介紹給小伙伴。
指名說說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組了什么詞,全班交流,老師適時評價。
4.學習書寫。
(1)觀察要書寫的字,說說要注意些什么。
未:與“末”比較,第二筆橫比第一橫長。
摘:右邊不是“商”,“商”字里面是“八口”,而“摘”的右邊有“十口”。
叔:右邊不是反文旁,而是“又”字。可用順口溜的方式幫助記住“上上下小右又——叔”。
船:右上部是“撇,橫折彎”。不要寫成“幾”字。
端:左窄右寬。右下部不要加一橫。
鏡:左窄右寬,右下部不要少一橫。
想,面:上下要均衡。
(2)出示字卡,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對照筆順,試著寫一寫生字。
(4)學生在寫字本上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5.將寫得好的作業展示出來,表揚鼓勵。
(三)鞏固練習
1.連一連
未摘面端叔船想鏡
條花茶父只子來念
2.填空。
一( )水一( )鏡子一( )風
( )的星星( )的夜風( )的月亮
板書設計:
媽媽 一碗水一碗星星 期待
摘星星
未未 一面鏡子 星星撒滿 長大飛上天
《摘星星》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4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7自然段,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媽媽是怎樣摘星星的。
3、借助插圖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重點:
1、會認4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7自然段,借助插圖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課文《摘星星》。(教師板書課題,指名讀)
2、讀了課題,你能提什么問題嗎?(誰摘星星?怎樣摘?摘下來了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圈畫生字,用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有不明白的問題請教同學和老師。
2、回答根據課題提出的問題。
3、標出自然段。
三、閱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第一自然段,學習“未”、“賞”兩個生字。
未(未來)指名說一說記憶“未”字字形的方法,例如木字加一橫,或味字去掉口字旁。
賞(欣賞)(觀賞)(獎賞)翹舌音,注意正音。聯系課文理解“觀花賞月”的含義。
2、這春天的夜晚是什么樣的呢?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認識“嘿”字。
朗讀課文。體會“淡淡的”“閃閃的”“涼涼的”和“幽幽的”幾個詞的含義,表現出幽靜芬芳的春夜之美。
借助教師所畫的簡筆畫,用多種形式練習背誦課文。
3、過渡:在這迷人的夜色中,媽媽和未未說了些什么呢?
讀媽媽和未未的對話,教師指導學生讀好媽媽的問話和未未對星星贊美的語氣。
分角色朗讀對話。
4、過渡:未未和咱們小朋友一樣,都非常喜歡星星。于是,媽媽提出要和他比賽摘星星?墒,天上的星星那么高,離我們那么遠,怎樣才能摘到呢?
5、自讀第七自然段,看看媽媽用什么方法摘到了星星?
認識“碗"、“端”兩個生字。
碗(飯碗)怎樣記住這個字?指導書空。
端(端水)怎樣記住這個字?
指名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媽媽摘星星的方法。
6、回讀課文1——7自然段。
三、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1、讀字卡:
嘿 端 未 碗 賞
2、讀詞卡:
未來 欣賞 賞月 賞光 飯碗 端正 端莊 端午節
3、指導書寫:
碗:左窄右寬,注意右半部分的寫法。
段:左窄右寬。
賞:上下結構,要寫得緊湊些,避免過長。
未:獨體字,筆畫寫得舒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