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芽兒》說課材料(通用14篇)
《筍芽兒》說課材料 篇1
“古鄴城外幾度暖風催桃李,洹河橋畔說課賽場競風流。”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老師:大家下午好!
我是開發區實驗小學的張新霞,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筍芽兒》,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設計,教學隨想三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筍芽兒》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編排在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本單元以專題的形式來組織課文,單元專題是“春天里的發現”。在作者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有溫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春雨的聲音是春姑娘彈奏的樂曲,春雷的聲音是雷公公敲響的大鼓,一層層的筍殼是竹媽媽給筍芽兒穿上的一件件衣服。課文形象生動、脈絡清晰、繪聲繪色地敘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使學生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圍繞春天這一主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培養他們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為領會編者的意圖,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會認1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了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 。
2、能力目標: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出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本篇課文語言優美,特點鮮明,特別適合誦讀。我本著簡簡單單教語文的思想,遵循新課標提出的“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的要求,將指導學生朗讀作為本課重點,并通過活動中讀、表演中說、想象中背,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突破 “體驗筍芽成長過程”這一難點,從而感受筍芽成長的快樂。
二、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設計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讀寫生字,讀通課文,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正確流利地讀通課文。第二課時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朗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情感體驗,在讀中體會筍芽奮發向上的精神,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今天我主要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導入:
(教師簡筆畫畫出筍芽)“孩子們,他是誰?”學生肯定會回答說是“筍芽”。“我們一起來寫寫他的名字,好嗎?”學生跟著教師一起寫課題[筍芽兒],然后齊讀課題。老師接著問:“筍芽長大后會變成什么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右邊畫出竹子。教師借圖導入:“這節課我們就來讀好課文,了解筍芽是怎樣變成竹子的。”
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經說過:“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直觀的圖畫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我利用簡筆畫導入課文,有助于學生感性認識的形成。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學生創設一個直觀形象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指導朗讀:
1讀)檢查讀課文的情況。
教師讓學生先自讀課文,讀后有目的抽查平時讀書有困難的孩子,進行個別指導。
2讀)鞏固讀書。
讓學生再一次自讀,要求字通句順,做到五不。(即:不多字,不丟字,不讀錯字, )
3讀)帶問題讀。
“在筍芽的成長過程中,都有誰幫助了它?”學生讀后進行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相機板書“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媽媽”。
4讀)感情朗讀。
“請你找出描寫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媽媽的自然段,帶著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讀后進行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傾聽,及時反饋,適時指導朗讀。如果學生讀得特別好,讀出了春雨姑娘的輕柔、雷公公嗓音的粗重、媽媽的慈祥,教師就會加以肯定并鼓勵其他學生仿讀;如果學生讀得不夠好,教師將創設情境,指導學生朗讀。以描寫春雨姑娘的兩個自然段為例:“孩子們,輕一點兒,再輕一點,別嚇著夢中的筍芽。來,咱們一起輕輕地呼喚筍芽吧:“沙沙沙,沙沙沙,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了。”通過這樣人性化的引導,我想孩子們就會入情入境,讀出春雨的“輕柔” 來。這樣進行了一個自然段的朗讀指導之后,讓孩子們按照這一種方法自己進行以下各段的朗讀練習。
5讀)感情朗讀全文,形成對課文的整體印象。
任何形式的講都不能代替學生自己的讀。我指導學生的五次朗讀,每一遍都有每一遍的目的,每一遍都有每一遍的要求,循序漸進,充分體現“以讀代講、以讀促悟”的理念。相信這幾次朗讀之后,孩子們的朗讀水平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三、角色表演,積累語言。
低年級學生入學前接觸的多是口語,語言很不規范,他們更需要積累更多的書面語言,從而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形成語文素養,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像《筍芽兒》這樣文字優美的文章最適合學生積累。因此,在學生充分的朗讀之后,我這樣說:“孩子們,筍芽兒多可愛!現在讓我們走進竹林,當一棵棵小筍芽兒,來體驗筍芽兒成長的快樂吧!”這時,教師放出課件,讓孩子們看著課件,帶著表情,加上動作,邊說邊演。(教師和學生邊說邊演)
德國有位學者有過一個精辟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你無論如何也難以下咽。但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時,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需融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融入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這一環節將語言融入到美麗的景色中,讓孩子們在情中演,在動中背,陶冶了情操,有效地積累了語言,使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不露痕跡地突破了本課難點。
4、拓展升華。
“筍芽經過不斷的努力,終于長成了健壯的竹子,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得到過許多人的關愛和幫助。我們也一樣,每前進一步,都離不開親人的呵護、老師的關心,同學的鼓勵。面對別人的幫助,我們要心存感激,學會感恩。最后,讓我們用一曲《感恩的心》來表達我們此時的心情吧!”教師唱《感恩的心》結束。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外一個靈魂.”,一曲優美的歌聲激起孩子們情感的漣漪,他們會不斷地問:“我應該感謝誰?應該怎樣感謝他們呢?”課堂上高懸的應該永遠是問號,孩子們的情感就是在這樣的問號中被激蕩,不斷升華。
三.教學隨想。
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模式,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努力實現三個緯度,即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高度統一。
教學是一門遺憾藝術,有了遺憾,才引發了思考和爭論;有了遺憾,才激發了求知的欲望;有了遺憾,才使我們更加勤奮進取,不斷提高。我的說課到此就結束了,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專家同仁批評指正,希望我的遺憾能成為大家的靚點。謝謝大家!
《筍芽兒》說課材料 篇2
【案例前的思考】
從以人為本,立足學生發展的觀念看,教學的目的已不再局限于傳遞、繼承已有文化,習得一些基本知識、技能和社會倫理等,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會主動去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斷和靈活運用。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人到學校里來上學,不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主要的還是要變得更聰明。”因此,學生的智慧努力應該用在思考和研究上;學的過程應是師生雙方探究性交流、對話的過程;教師的責任是引導學生進入探究之門,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獲取新知的意識和能力。
【背景】
本教學設計方案是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3課《筍芽兒》這篇課文所引發的關于專題研究型學習!豆S芽兒》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課文形象生動,采用春雨姑娘對筍芽兒的引發力,竹媽媽對筍芽兒的束縛力以及筍芽兒自身奮發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敘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由于孩子們對筍芽兒的知識了解不多,師生需共同搜集一些相關的網站、音像和圖片資料,以彌補學習資源的不足。教學中教師還要創設情境,以讀帶問,以情促思,通過讀讀、說說、演演、評評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自能讀書的能力。
【設計意圖】
在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情感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質疑,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小組協作利用互聯網進行有關竹筍的生長、種類、歷史、營養價值等方面文章的閱讀,解決想要了解的問題,完成學習報告。
【活動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筍芽兒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對話,感受筍芽兒對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體驗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對他人的幫助表示理解和感激。
2、對科學童話故事產生興趣,能從故事中汲取力量,著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3、鼓勵學生發問質疑,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4、學會主動去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斷和靈活運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獲取新知的科學素養。
【學習成果】
通過上網閱讀,解答了筍芽兒是如何生長的,筍芽兒有哪些種類等一系列問題;
通過完成學習報告,培養了高級思維能力和信息搜集、處理和加工的能力;
通過在bbs上發帖闡述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方法,進行了具有創意的工作;
通過在學習平臺上進行小組協作的形成性評價,培養了自我評價能力。
【案例描述】
一、生本對話──在文本中詩意棲居
1、初讀課文,多元對話:
學生借助原有知識、能力基礎自讀課文,然后小小組交流讀懂了些什么,每組推派一代表歸納整理后在全班發言。學生認知基本停留在字詞的理解,故事內容的了解,人品的初知層面。
(引導學生把自己與文本接觸后的最本原、最原始的,沒有受到過任何影響的感受談出來。)
2、演讀課文,傾心對話:
根據個體喜好演讀課文,看看在故事的描述中,哪些詞、句比較喜歡,比較欣賞,體會角色的情感世界,說說自己的解讀。
(深入角色,朗讀文章對話,體會角色的情感世界。)
3、引導想象,補充對話:
學生在稍作努力的品讀中,積累好詞佳句,想象筍芽兒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后的自豪心理,談談自己的想法。
。ㄉ钊胙凶x最后一段,想象筍芽兒的心理活動,升華情感。)
4、拓展延伸,多向對話:
帶著問題研讀課文,經受人文熏陶。
(跳出文本,以讀者的身份審視文本,進行理性思考,引導學生與筍芽兒、春雨姑娘、雷公公、媽媽進行多向對話,從而產生多元化的理解與感悟。)
。ㄍㄟ^與文本四次親密接觸,層層深入,步步遞進,使作品潛在的含義、教師所理解的含義和學生所能接受的含義這三者之間的有機融通,使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思維的自由王國而不是教師思想的櫥窗。)
5、交流自主學習筆記,包括自己在課文摘錄的好詞佳句。
6、學生自主提問:談談自己還想了解哪些關于竹筍的知識。
7、組內討論問題,解決不了的發布在bbs討論區,并說說這節課打算用什么方法研究問題。
。ㄐ〗M討論、上網閱讀、詢問老師等等。)
。ü膭顚W生質疑發問,把學生看作教學“資源”的重要構成和生成者,使課堂的人際變得和諧,學生的心靈放松,情感釋放,思維活躍,想象放飛,構成生命的課堂。)
二、小組協作 專題探究式學習
1、準備階段:
⑴ 了解主題網站的大致內容:
師把專題網站的主要欄目介紹給學生,以便學生確定閱讀研究的內容。
、啤≈笇W習報告的填寫方法。
、恰W習評價標準,來指導完成學習報告。
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做了具體的指導,學生學習時做過程評價會幫助他們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
2、協作學習:
、拧W生利用主題網站中豐富資源進行主題探究式學習,摘錄關鍵詞、句、段或圖片,打出自己的觀點或學習感受來完成網站中的研究報告。
、啤〗處熒钊雽W習小組個別指導,解決學生遇到的具體問題。
、恰⊥瓿蓪W習報告的小組互相觀摩學習并修改完善小組的學習報告。
3、交流匯報:
、拧⊥瑢W推薦小組匯報學習報告:
匯報學習者、研究的問題、研究方式、研究成果和自我評價表,說說加星或減星的理由。
⑵ 全班評議,教師總結。
、恰∥磪R報的組把研究成果回復到bbs討論區的問題下。
4、總結升華:
欣賞網站上的有關竹筍的記錄片,在bbs上留下學習自己的見解、收獲。
5、課后延伸:
把自己通過網絡所了解到的知識做成演示文稿發布在網上。
【評價方法或工具】
學習報告:
學習者名單:
我們的問題:
探究的方法:
我們知道了:
新問題:
【評價】
1、我們小組的每位同學都積極的參加學習。( )
2、我們能用多種方法研究問題。( 。
3、我們愿意把學習結果匯報給大家。( 。
4、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又發現了新的問題,并打算繼續探究。( 。
5、我們想把學習成果做成演示文稿發布在網上。( 。
本評價旨在指導學生小組協作進行問題研究,注重學生學習時的過程和情感態度。
【案例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尊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語文教學過程是一種意義構建的過程,是師生的人生價值得以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多元性、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它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愿望生成和合作發展,因此,新課程理念倡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非墨守教材。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學情靈活地使用教材,以滿足學生自主探究、愿望生成和合作發展,還要注重營造平等、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讓這些以生命為載體的動態生成性資源促進課堂活躍、師生成長,讓課堂涌動生命的靈性。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嘗試用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打破逐段理解、感悟的常規教學模式,以滿足學生自主探究、愿望生成和合作發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學習。
1、問題意識是學生創新意識的萌芽:
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應當從鼓勵學生發問質疑開始。兒童世界是充滿疑惑與問題的世界,他們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答,有太多的話需要別人來聆聽?墒潜姸嗟膯栴}一節課解決不了,怎么辦?于是我讓小朋友以小組協作的方式來討論學習,來聽聽小組的同學是怎么想的、看的,組里解決不了的組長把問題發到班級論壇上,再到相關的網站去搜集有關的文章、圖片和視頻資料,幫助同學研究問題,完成研究報告。這堂課如果不改變教學模式,我和小朋友將無法真正獲取這么多有關竹筍的知識。
2、學習結構層面化,實施良性的層遞研讀:
起點低,自由度大,能讓每個學生根據基礎匹配,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切入口。在自讀有所收獲的基礎上逐步引出新的探究方向,且梯級上升不露痕跡,學生始終處于欣賞、感悟、交流的狀態之中,抓感興趣處不斷梳理、研究,跳一跳摘到果子,交流一下,收到果子。學生積極性高,成效大。
3、對話方式多樣化:
學生與文本的主要對話方式是:“讀、品、悟、議、辯、入。”
讀:自由讀、找朋友讀、演讀等多種方法,真正作到以讀激情。
入: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方式,通過讓學生換位體驗,把學生帶入課文,文我一體,文中有我,我中有文,作換位體驗,這是一種零距離的接觸。這樣,使學生真正把握文本角色情感的脈搏,與角色同步共振。(如兩次引導學生入文,你現在就是筍芽兒了。)
4、重視學生人文素質、科學素養的綜合素質培養:
該案例在故事內容、語言文字欣賞的基礎上欣賞圖片、視頻資料,在情景展示中讓學生將文字研讀時感悟到的東西進一步明朗、擴展、提升,使自身心靈經受一次人文精神的洗禮。在學生口頭和筆頭的述說中,有敬佩筍芽兒的,有感謝竹媽媽、春雨姑娘、雷公公的,也有贊譽文中只提片句的太陽公公的,還有告誡自己的,內容的豐富和語言的真誠,反映了學生在研讀課文內容的同時傳承了課文的人文內涵。
“能夠掌握探索未知的方法”和“具備把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是形成科學素養的兩個重要的條件,該案例重視了這兩個方面能力的培養。第三層面的研讀是一重點,感悟筍芽兒的自豪的心理是一難點。教師抓末句參與欣賞,無論是讓學生猜想欣賞原因的形式,還是著手研究的句子,都是一種執果索因的探究思維的指導,在探究過程中,還引導抓關鍵詞語、聯系前后文閱讀思考,引導從句式的表達、語氣中體會,進行研究方法的指導;在看圖說景及表達所思所想所感中及時運用吸收積累的好詞佳句,積極進行語言實踐。
另外,本案例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會主動去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斷和靈活運用,讓學生的智慧用在思考和研究上,就是引導學生進入探究之門,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獲取新知的科學素養。
《筍芽兒》說課材料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筍芽兒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對話,感受筍芽兒對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體驗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3、使學生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搜集描寫美好春光的詞語。
2、使學生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分課時教學目標〗
1、在感受筍芽兒對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中,會認14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搜集描寫美好春光的詞語。
〖分課時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筍芽兒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對話,感受筍芽兒對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體驗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2、使學生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師引導活動、學生學習活動〗
一、謎語導入,引入新課
1、謎語導入:
“小時層層包,大時節節高,初生當菜吃,長大成材料!辈虏驴催@是什么?
學生自由猜謎語。
。üS)
2、“你們見過竹筍嗎?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
(出示筍的圖片)
學生觀察圖片,說說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
3、板書課題:
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
指導寫“筍”字。
齊讀課題,自由書空,并組詞。
二、結合課文識字學詞,認識9個字
1、教師提出自學要求:
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詞,想辦法記住它們;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同桌互相檢查自學情況,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自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圈出生字,并用自己的方法記一記。
了解文章的大意,與同桌交流讀書收獲。
2、指導學生交流:
學生當小老師提醒字音,讀字音,并相互檢查字音情況。
3、指名分段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4、教師梳理學生的問題:
質疑:自學中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三、用自己的方法寫好9個字
1、出示生字,學生認讀生字:
學生讀帖,想想:用什么方法才能又快又準地記住他們?
2、個別指點,練習書寫“喊、呼喚、筍芽”五個字:
教師重點指導寫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
三個帶口字旁的字中,“喚”是新認識的字,可以重點指導,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不能寫成豎、撇。
臨帖,仔細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點評,適時示范寫。幫助自評,總結經驗:
學生練習書寫,互相評價打等級。
4、表揚書寫有進步的學生:
小組同學互評互學,各自擦掉寫得汪好的字,重新寫。
四、教學效果測評
1、“開火車”認讀生字、生詞。
讀準字音,在口頭上為生字組新詞,比比誰組得多。
2、時糾正讀音。
五、拓展性學習
1、教師準備展板,把學生搜集的竹筍的資料、圖片貼在教室里。
2、學生評選搜集“資料屋”。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筍芽兒》這篇文章:
。ò鍟n題)
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認讀生字。
2、出示詞語卡片,糾正讀音。
開火車”組詞。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1~4自然段:
、拧≈攸c指導春雨和雷公公呼喚的語氣:
讀一讀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喚筍芽的段落,想象他們呼喚的語氣一樣嗎?
① 春雨姑娘是怎樣呼喚筍芽的?誰能試著“低聲呼喚”筍芽兒?
范讀──指名讀──評讀──練讀──齊讀。
提示:春姑娘的聲音要柔和,語氣要親切,有“潤物無聲”的感覺。
、凇≌l來做雷公公呼喚沉睡的筍芽兒?他和春雨姑娘的語氣一樣嗎?
練讀──挑戰讀──分組讀──齊讀。
提示:
雷公公的聲音要粗重,帶有鼓勵。
、邸」S芽兒蘇醒時是什么樣子的?
通過做動作理解“揉”“伸”“撒嬌”“扭”“一個勁地”“鉆”等詞語。
、啤》纸巧硌葑x課文前4個自然段。
2、學習第5~7自然段:
、拧」S芽兒鉆出地面時看到的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樣的?
學生輕聲讀課文,思考。
、啤熒餐形虼汗獾拿篮。
讀出春天的美景:
指名讀。
齊讀。
、恰》戮溆柧殻汗S芽兒還看到了什么?你還能像書上那樣說幾句嗎?
筍芽兒還看到了什么?
像書上那樣說一說。
⑷ 想象:假如你現在就是這株健壯的竹子,你最想說什么?
學生想象:假如你現在就是這株健壯的竹子,你最想說什么?
(可以對春雨姑娘說,也可以對雷公公說……)
3、啟發學生由竹子的成長聯想到自己的成長:
你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了哪些關心和愛護呢?
再讀感悟:你最喜歡筍芽兒嗎?為什么?
4、表演,教師巡視指導:
以小組為單位排演課本劇。
三、教學效果測評
1、重點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2、同學間相互朗讀課文。
四、拓展性學習
1、教師對學生搜集的描寫春光的句子進行歸類指導。
2、學生搜集描寫美好春光的句子。
《筍芽兒》說課材料 篇4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時實踐。”
《筍芽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的一篇擬人體童話散文,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生動的課件演示來調動學生的視覺器官,配以美妙的音樂作用于學生的聽覺器官。
在作者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娃娃,有溫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課文形象生動,采用春雨姑娘對筍芽兒的引發力,竹媽媽對筍芽兒的愛護以及筍芽兒自身奮發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敘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本課認生字、寫字是重點,以“讀”的訓練為主線,多種形式的朗讀讀出不同人物不同語氣,讓學生自主發展,自主探究。
首先閱讀教學要重視閱讀的感受和體驗,突出學生閱讀行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體驗,整體把握,而不只是純理性的,甚至機械的分析。如果我們在閱讀中不去引導學生體驗這種感情,沒有受到感情的熏陶、感染,學生就不可能對文章描寫的景物、人物形象等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會對這些內容的語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教學《筍芽兒》一課時,我結合新課程標準,在閱讀教學上作了一些新的嘗試,改變過去重認知輕情感、重理性輕感性、重分析輕綜合的傾向,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的感情。
考慮到《筍芽兒》是一篇擬人體的散文童話,寫了筍芽兒在春天里破土而出成長為一株強壯的竹子,告訴孩子只有從小敢于經風雨、見世面,鍛煉自己,才能健康成長。內容淺顯易懂,語句優美。文中出現春雨姑娘、雷公公與媽媽的幫助和關心使筍芽兒長成一株強壯的竹子。因此,在設計有感情朗讀方面,我作了如下安排:
師問:同學們,看老師今天帶什么來了?(拿出食用小竹筍)
。ㄉ穑⿴熀唵谓榻B它的食用價值,尤其在餐桌上,可是美味佳肴。這是經過加工過的竹筍,那在沒加工之前是什么樣的呢?大家見沒見過?老師這有幾
副圖,咱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竹筍圖)
師:竹筍長大后,你知道它叫什么嗎?
生:竹子(出示竹子圖)
師:小小的筍芽兒不到兩個月就能長成又高又直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想知道筍芽兒是怎么一天天長大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來深入學習《筍芽兒》一課。學生練讀課題。
師:筍芽兒是個愛睡覺的小寶寶,春天來了,還不知道醒來,需要別人來叫醒它,你們看,誰來了?誰在叫醒筍芽兒?(課件出示春雨姑娘和雷公公)
生:春姑娘在叫醒筍芽兒。
生:雷公公在叫醒筍芽兒。
師:春姑娘和雷公公是怎樣叫筍芽兒的?
。▽W生仿春姑娘、雷公公呼喚筍芽兒)
生: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在叫醒筍芽兒。
師:春雨姑娘是怎樣叫醒筍芽兒的呀?
生:春雨姑娘“沙沙沙,沙沙沙”,低聲地呼喚:“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
生:春雨姑娘說:“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快起來看看呀,春天多美麗呀!”
師:多有心的春雨姑娘呀!書上哪一自然段寫了呀?找出來讀一讀。
(生書聲朗朗地讀第一自然段)
……
師:雷公公也來叫醒它了。雷公公是怎么說得呀?
生:(粗著嗓子)“筍芽兒,快醒醒啊,春天來啦,快起來看看美麗的春天吧!”
生:(粗著嗓子)“筍芽兒,不要睡了,快快醒醒呀,快出來看看,美麗的春天已經來啦,世界多美呀!” ……
師:你真是一位大嗓門又慈祥的雷公公,筍芽兒聽了,準會趕緊醒來的。孩子們,你們能不能給第三自然段配上雷公公呼喚的聲音,加上自己的動作把課文第三自然段讀下來呀?
。ㄉx躍參與,加上呼喚的聲音讀第三自然段,讀出了“大鼓重重地敲了起來”、“粗重”的語境。)
師:聽了雷公公的話,筍芽兒可不再睡覺了,它怎樣做的?
生接:扭動著身子,一個勁地向上鉆。
師:是嗎?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呀?誰來演一演,筍芽兒是怎樣往上鉆的?
。ㄉ鸂幹e起小手站起來表演讀,然后老師讓想做筍芽兒的一起來表演讀。小朋友的動作、神情非常逼真,有的合并雙掌舉過頭頂,扭動著身子,邊讀邊做往上鉆的動作;有的把雙掌往左、右兩邊鉆……整個課堂進入了高潮。)
師:噢,鉆出來了!可愛的筍芽兒們,來!讓我們一起邊朗讀邊表演吧。
。“沙沙沙”的春雨聲、幽美的音樂聲響起,師生配上動作,入情入境地朗讀。)
師:噢,一棵棵筍芽兒,扭呀扭呀,鉆呀鉆呀,終于鉆出來了!鉆出來的筍芽兒,睜開眼睛一看,春天的景色多美呀!你們看見了什么?想說些什么呢?請你先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師:哪棵筍芽兒說給大家聽聽?
生:我看見了地上的小草碧綠碧綠的,多像鋪了一層綠色的地毯呀!
生:桃花笑紅了臉,像藍天下的片片彩云。柳樹搖著綠色的長辮子,像一位亭亭玉立姑娘。
生:野花開得真漂亮,正對著我們微笑呢。
生:小蜜蜂在花叢中“嗡嗡嗡”地跳舞,小燕子在天空中嘰嘰喳喳地唱歌
師:大自然真是太美了,能不能把它畫下來?
整堂課上,我特別強調閱讀者的個性體驗。比如,帶有“自己”一詞的表述。如剛開始時精彩的開課吸引了學生,課堂氣氛很快活躍起來,學生較快地進入了情境。在朗讀訓練中,我讓學生邊讀邊表演,同學們逼真的動作,那份投入是我沒有想到的。正因為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能獲得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美,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在朗讀中體會了筍芽兒變化,懂得了只有經風雨,見世面,勇于鍛煉,才能健康成長。
《筍芽兒》說課材料 篇5
一 教學目標
1.精讀課文,體會筍芽兒思想感情的變化,重點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好第2題中的句子。
2.使學生知道筍芽兒在春雨姐姐、雷公公、小草弟弟的鼓勵下,勇于鍛煉,終于茁壯成長,初步培養學生自強自立的意識。
二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1)《作業 本》2比一比,組詞。(2)聽寫個別生字詞。
2.學習課文的第一段。
。1)出示課后1(1),指名讀第一段,其余思考。
(2)討論課后1(1),理解“央求”。
(3)想象表演:誰能來扮演筍芽兒,“央求”竹媽媽讓她到地面上去?(指名一至兩位學生即可,只需理解“央求”就行了。)
。4)在這段中,春雨姑娘、筍芽兒、竹媽媽的話分別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自由試讀)
、僦该x春雨姑娘的話,并說說應用怎樣的語氣來讀,為什么?
(溫柔、關心)(聲音要稍低些)然后齊讀。
、谥该x筍芽兒的話,說說該用什么語氣?
(撒嬌、畏縮)(聲音要尖嫩些)指導齊讀。
、壑该x竹媽媽的話,說說該用什么語氣讀?
。〒摹⒑ε拢曇粢中、快些)指導齊讀。
(5)齊讀第一段,并選好自己認為讀得好的對話部分站起來讀。
3.學習課文第二段。
。1)想一想,我們剛才是怎樣學習第一段的。
。2)小結:① 圍繞課后思考題,理解內容。
② 抓住對話部分體會,并感情朗讀。
(3)自學并反饋學習情況。
、 筍芽兒聽了雷公公的呼喚,她怎樣做?(討論)
② 自愿扮演雷公公、筍芽兒和竹媽媽,朗讀他們所說的話。其余學生進行評議。
③ 師生共同討論本段中對話應采用的正確語氣。
雷公公粗重(聲音低沉)
竹媽媽不放心(理解“嘮叨”)
筍芽兒堅決(音稍高、有力)
。4)齊讀→指名讀→分角色讀
4、學習課文第三段。
。1) 自學第三段。(用一、二段的方法。)
。2) 討論,有感情朗讀。
小草:堅強、不屈不撓
筍芽兒:勇敢、自豪
春雨姐姐、太陽公公:關愛。
分角色讀,齊讀。
《筍芽兒》說課材料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3、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毛竹的有關知識。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第一課時一、創設情境,趣味揭題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大熊貓最愛吃什么?
。ㄖ褡樱
竹子長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時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嗎?
。ㄖ窆S)
竹筍又叫筍芽兒,你知道它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
2、板書課題: 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學生練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出示生字卡片:
認讀生字,識記字形。
3、讀生字:
同桌互聽,互相幫助識記生字。
4、小組討論:
交流識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課文中出現的生詞:
小組認讀,全班擴詞練習。
6、再讀課文:
要求讀正確、流利。
7、最后小組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三、朗讀感悟
1、師范讀: 想一想筍芽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2、春天這么美,小筍芽兒在大家的關心、愛護下長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讓我們大家做一株小筍芽兒吧!讓小筍芽兒帶著對春天的贊美、帶著幸福的感覺來分角色朗讀課文。
以小組為單位,分成:
筍芽兒、春雨、媽媽、旁白幾個角色來讀。
讀后小組同學互換角色再讀,讀后互評。
四、再讀感悟,啟迪思維
你喜歡筍芽兒嗎?為什么?
啟發學生由竹子的成長聯想到自己的成長: 你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哪些關心和愛護呢?
1、小組內談談。
2、集體交流。
《筍芽兒》說課材料 篇7
【學習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9個字。積累句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3、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學過程】
一、創境揭題,誘發情感
出示兩幅畫面:筍芽兒、竹子。
(畫外音:小小的筍芽兒不到2個月就能長成健壯的竹子,多么奇妙啊,生長后的竹子渾身都是寶,給人們帶來無數的好處。想知道筍芽兒是怎么一天天長大的嗎?)
揭示課題:4 筍芽兒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三、讀讀畫畫,了解筍芽的生長經歷
愿意當可愛的筍芽嗎?
咱們通過讀讀書、畫一畫,把你們的生長過程記錄下來吧:
1、同學自由讀書,勾畫有關筍芽生長的詞句反復練讀。
2、試著畫出筍芽生長為竹子的過程,同位交流“筍芽生長錄”:
全班評畫,老師板畫。
指導朗讀有關句子。
四、朗讀感悟,體會筍芽的成因
1、小筍芽們,現在你們終于長成了一株株健壯的竹子,你們可以自豪地說:俺長大啦!再讀讀課文,你們還有什么想說的話?
2、指導朗讀春雨、雷公公呼喚的句子以及媽媽關愛、太陽公公溫暖的句子:
引導同學找出描寫美好春光的句子,指導朗讀。
3、分角色有感情練讀課文,補充“筍芽生長錄” 的畫:
展示讀書,老師板畫。
五、總結全文
筍芽兒們,在溫柔的春雨姑娘滋潤,雷公公的呼喚,媽媽的關愛,太陽公公的溫暖下,你們自豪地長大了。把你們最想說的話寫在“筍芽生長錄”上。
《筍芽兒》說課材料 篇8
設計理念: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奮發向上的,生命是頑強的。二年級的學生就像剛鉆出地面的筍芽兒一樣,向往美好的事物,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所以,本課的學習著重引導學生讀課文,讀準確,讀流利,然后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朗讀中領悟內容、體會情感、品味生命,做到朗讀與感悟交融。同時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以學習的興趣和對新事物的好奇促進語文素質的培養。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課文的感情朗讀、體會科學童話中蘊含的意義!叭、漆、辮、”的識記,“喊、筍、喚”的書寫。
教學準備:課件、竹筍實物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創設情境,趣味揭題
1、出示謎語:頭重腳輕根底淺,嘴尖皮厚腹中空。學生猜謎,之后用語言描述竹筍的樣子。
師說: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
2、板書課題,提示“筍芽兒”的讀法,學生練讀課題。
二、自主、合作學習,初讀課文
1、學生自學課文
、、識字: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它們。
、、朗讀:讀準課文,讀通課文。
⑶、思考: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2、小組交流自學情況,教師巡視。
3、師生交流
⑴、摘果子游戲:指讀生字。
、啤⒅攸c識字:用各種方法識記較難認的幾個字(根據學生情況而定)。
⑶、讀詞:同桌互相指讀檢查。
⑷、分組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通順。
三、再讀課文,啟發思考
1、學生自由讀課文,說說自己的收獲,并質疑問難(其他學生能夠馬上回答的問題就當時解決)。
2、老師總結:這篇課文主要寫的就是小小的筍芽兒逐漸長大的過程。
四、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同桌互相檢查雙橫線里的生字識記情況,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指導書寫“岡”“轟”“喊”三個字。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檢查
1、開火車認讀詞語。
2、指讀課文。
二、合作探究,品讀感悟
1、回顧上節課的收獲,播放課件,學生邊聽(范讀)邊看(畫面),了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
2、啟發思考:課文怎樣描寫筍芽兒的生長過程的?根據學生的回答并相機學習課文中的相應內容。
、、引導學生知道筍芽兒是在春雨、春雷、媽媽和太陽公公的關愛下長大的,通過品讀、賽讀、分角色讀感受課文表達的感情。尤其是課文沒有寫出春雷的語言,請學生自己想象補充,并朗讀。
、、課文用一些精準的詞語形象地描繪了筍芽兒的生長過程,讓學生通過讀、換詞比較(“一個勁兒”“鉆”等詞語)、動作表演等方式加深理解和感悟。
3、談一談:從筍芽兒的生長過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ㄖT如筍芽兒勇敢、春雨很關心筍芽兒、媽媽很愛小筍芽兒等說法都值得贊揚)
4、在小組里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比比誰讀得好。
三、配樂朗讀,整體感悟。
四、指導寫字
1、觀察“世”“界”“筍”“芽”“呼”“喚”字的結構特點。
2、學生自由說寫好這些字的要點。
3、教師范寫,生試寫。
4、抄寫生字。
5、小結 。
五、課外拓展
1、積累本課的好詞佳句。
2、畫一畫筍芽兒的生長過程。
3、試種一種植物,觀察它的生長過程,并模仿本課寫下來。
4、想象桃花、柳樹、小燕子等會對筍芽兒說些什么,加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后兩項作業選作一樣)
板書設計:
3、筍 芽 兒
春雨 春雷 媽媽 太陽
筍芽兒(嬌嫩) ——————————竹子 (健壯)
《筍芽兒》說課材料 篇9
學習目標
、僬J識“筍”等14個生字;會寫“岡”等9個字。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蹛圩x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課前準備
、俨贾脤W生收集春天一些植物生長的資料。
②老師準備本課生字的課件。
③教學掛圖或課文情景、內容的課件。
第一課時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賹W生聽老師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注意自己不認識的字的讀音。
、趯W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讀幾遍。
、弁澜涣髡J記生字的方法。
、芾蠋煶鍪編值脑~語,檢查學生認字的情況。
a. 讓學生當小老師,教讀詞語中的生字。在學生認讀的過程中,老師注意下列生2.字的讀音:
平舌音:筍鉆滋
翹舌音:揉潤
鼻香:扭
邊音:嘮
b. 老師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辦法識記生字。(及時肯定或推薦好的識記辦法)
c. 學生自記生字。
d. 老師采取開火車的方法,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
e. 老師讓學生朗讀生字集中的段落(第2、7段),了解生字認讀的情況。
、輹鴮懽衷~
a. 觀察要寫的三個漢字:岡、轟、喊。
b. 鼓勵學生提醒大家寫這幾個字應注意的地方。(課件演示)
c. 學生書寫這三個字。
d. 老師出示要求會寫的三個詞語:世界、筍芽、呼喚,提示學生一個詞一個詞地 寫
3.讀通課文
①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直到讀通順,讀流利。
、诶蠋煓z查朗讀情況。
練習(復習鞏固生字)
①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筍芽(sǔn shǔn)山岡(gāng gǎng)扭動(liǔ niǔ)
鉆出(zuān zhuān)嘮叨(lāo náo)滋潤(zhī zī)
、谟蒙挚陬^詞語。
第二課時
一!∧x課文,了解內容
、賹W生邊讀邊想,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
、趯W生提問。
、蹘熒餐鉀Q提出問題
二。引導思考,細讀領會
、俪了谕晾锏墓S芽兒,不知道自己成長的好季節到了。是誰叫醒她,是誰呼喚她 鉆 出地面的?
、谒麄兪窃鯓雍魡竟S芽兒的?找到這些句子讀一讀。
。ù河旯媚铩瓘椬嘀鴺非、低聲……;轟隆隆……藏了好久……重重地敲…… 粗重的嗓音……)
、勰銖乃麄兊暮魡局畜w會到什么?
、芄S芽兒醒了以后是怎么做的?
分小組學習,讀懂后,用不同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回答上面的問題。(可以表演,可以朗讀。注意對“揉眼睛”“伸懶腰”“看看”“扭動”“一個勁兒”等表示動作的詞的領會和感受)
⑤你從筍芽兒鉆出土的過程中體會到什么?(鼓勵學生談自己的體會)
朗讀表演,加深印象
、僮屛覀円黄鹩懈星榈乩首x4—6段。
、诶蠋熇首x,學生自由表演。
讀最后一個段落,談體會
①自讀課文,想想在這段里哪些詞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從中體會到什么?(可啟發學生由竹子的生長聯想自己的成長,想想自己在成長中得到了哪些關心和愛護)
②學生回答,談感覺。
(重點體會“愛撫”“滋潤”“照射”“溫暖”“健壯”“自豪”等詞的意思)
啟發思維,交流感受
如果你是筍芽兒,面對這大好的春光你想說些什么?鼓勵學生相互交流,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積累擴展
①我們從筍芽兒的生長中看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機。讓我們把課收集到的植物生長的資料說給同學生們聽聽吧。
、诔珜W生積累本課自己喜歡的詞句。
《筍芽兒》說課材料 篇10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3、愛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課文的感情朗讀、體會科學童話中蘊含的意義。“揉、漆、辮、”的識記,“喊、筍、喚”的書寫。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投影儀、卡片、筍芽兒、竹子的圖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一、創設情境,趣味揭題
1、同學們,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么?大熊貓最愛吃什么?竹子長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時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嗎?出示筍芽兒圖:這就是筍芽兒。出示竹子圖:這就是竹子。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
2、板書課題,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學生練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課文
1、教師讀課文。要求:在老師讀時,聽清字音及不同人物的對話。
2、自學記(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并想辦法記住它們)讀(讀通、讀準、讀熟課文)想(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3、小組檢查自學情況,教師巡視。
三、師生交流
1、指讀課文,正音。
2、指讀生字。
3、重點識字:(學生自學時記不熟的字)
4、同桌互讀,打五角星。
5、讀詞春筍 筍芽兒 呼喚 揉一揉 漆黑 油漆 扭動 轟隆隆 鉆研 嘮叨 辮子 撫摩愛撫 滋潤 山岡 豪放 豪邁 世界喊叫 呼喊 發芽
6、齊讀課文
四、再讀課文,感知發現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讀后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文中小筍芽兒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讓學生練習有感情朗讀,采取個人練習、小組練讀、全班朗讀等多種形式。讀后自己評一評、小組評一評。)
五、指導寫字
1、觀察字的結構特點。
2、你要提醒同學什么?
3、教師書寫,生看后抄寫生字。
六、總結
教師個案:
第 一 課 時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
1、謎語:小時層層包 大時節節高 初生當菜吃 長大成材料
2、課件出示筍,釋題。3、質疑: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
二、觀看筍生長的錄像,初步感知
三、自學課文
1、 按 自學方法四步驟自學課文
自學方法四步驟:
標:標出自然段
劃:劃出生字并注上拼音,記一記。
記:把美的詞句、不懂的地方作好記號。
想:提提問題,想想收獲。
2、檢查自學情況
*課件出示生字: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按偏旁歸類讀――組詞讀
*用不同的方法識記生字:
如:猜謎:兩輛車――轟
尹戴竹帽――筍
動作演示:喚/揉/扭/鉆/撫/辮
* 把生字里偏旁相同的字涂上相同的顏色;喚和嘮 揉、扭和撫
滋和潤
*同桌互考,給全讀對的同桌畫上一顆小筍吧。
*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四、小組合作
1、小組合作解決自學中不懂的問題 。
2、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五、指導寫字(略)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詞語
春筍 筍芽兒 呼喚 揉一揉 漆黑 油漆 扭動 轟隆隆 鉆研 嘮叨 辮子 撫摩愛撫 滋潤 山岡 豪放 豪邁 世界喊叫 呼喊 發芽
2、指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角色表演
1、分段指名讀課文,想一想筍芽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2、春天這么美,小筍芽兒在大家的關心、愛護下長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讓我們大家做一株小筍芽兒吧!讓小筍芽兒帶著對春天的贊美、帶著幸福的感覺來分角色朗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分成:筍芽兒、春雨、媽媽、旁白幾個角色來讀。讀后小組同學互換角色再讀,讀后互評。(相機指導朗讀)
3、推選表演好的小組,上臺戴頭飾進行角色表演。
4、再讀感悟,啟迪思維。你喜歡筍芽兒嗎?為什么?啟發學生由竹子的成長聯想到自己的成長:你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哪些關心和愛護呢?
5、小結 三、課外拓展 資料袋:向學生介紹“毛竹”。四、指導書寫指導寫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三個帶口字旁的字(喊、呼、喚)中, “喚”是新認識的字,可以重點指導,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不能寫成豎、撇。
筍 芽 兒
春雨 春雷 太陽
筍芽兒(嬌嫩) ――――――――――竹子 (健壯)
教師個案: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生字詞
二、朗讀感悟
1、精講第一、二自然段
⑴ 誰呼喚筍芽兒?是怎樣呼喚筍芽兒的?用“-----”劃出有關句子,筍芽兒聽了是怎樣表現的?用“~~~”劃出有關句子,并用“△△”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 反饋
◎隨學生回答板畫筍芽、春雨,板書低聲、撒嬌
◎相機做朗讀指導,學習提示語在前面的對話,如低聲的說說明語氣要輕柔,給人“潤無細無聲”的感覺。筍芽的話可讓學生做做動作讀
、墙巧硌荩錁氛b讀
、刃〗Y學習方法:讀――劃――議――讀
2、用學習方法學習第三至七自然段
⑴默讀課文,劃一劃,同桌可交流。
⑵反饋
教師隨學生回答板畫板書,重點引導第六段
如:筍芽兒鉆出地面看到了什么?省略號說明什么?你能說說筍芽兒還看到了什么?那些句子寫出了筍芽兒很高興?
(3)朗讀指導
◎按照提示性語言:雷公公――粗重
竹媽媽――嘮叨
筍芽兒――高興
自豪
◎按角色:春雨姑娘――女性的溫柔
雷公公――男性的豪爽
竹媽媽――語重心長
筍芽兒――稚嫩可愛
◎按心情:雷公公――鼓勵
竹媽媽――關愛
筍芽兒――高興、驚喜、興奮、自豪
、确纸巧錁防首x
三、總結課文
1、復述筍芽兒的生長過程
◎看板書師生合作
◎自由準備
◎指名上臺
◎同桌互述
2、小結:
◎ 你喜歡筍芽嗎?為什么?
◎你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哪些關心和愛護?
四、指導書寫
五、拓展:小組合作課本劇表演
作業布置:課外閱讀《一粒種子》,想一想: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世界的?
課后反思:
1.的特點和課文內容,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2.種方法指導學生如何朗讀不同人物的說話,為學生以后的朗讀鋪路搭橋
3.方式在于突出本課教學重點,突出了筍芽兒以奮發進取的精神,在春雨姑姑、雷公公、竹媽媽、太陽公公的幫助下,由“沉睡地下”至“一個勁兒往上鉆”最后長成竹子的過程,通過體會筍芽兒身體不斷生長,思想也不斷成長,領悟到筍芽兒向上進取的精神,這種板書直接揭示了中心,突出了重點。
4.法指導上主要采用舉一反三的“范例引路法”。培養學生的 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
《筍芽兒》說課材料 篇11
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設計力求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以學生的主體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以情為基礎,以“讀”的訓練為主線,讓學生自主發展,主動探究,增強合作意識。
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3個字。
2.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3.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卡片、頭飾
教學方法:情境式教學法
學習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趣味揭題
1.師問:同學們,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么?(生答)大熊貓最愛吃什么?(生答)竹子長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時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嗎?(生答)出示筍芽兒圖:這就是筍芽兒。出示竹子圖:這就是竹子。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
2.板書課題,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學生練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字,再讀課文,認讀生字,識記字形。
3.把生字讀給同桌聽,互相幫助識記生字。
4.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課文中出現的生詞,小組認讀,全班擴詞練習。
6.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讀后小組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文中小筍芽兒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讓學生練習有感情朗讀,采取個人練習、小組練讀、全班朗讀等多種形式。讀后自己評一評、小組評一評。)
三、朗讀感悟,角色表演
1.師范讀,想一想筍芽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2.春天這么美,小筍芽兒在大家的關心、愛護下長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讓我們大家做一株小筍芽兒吧!讓小筍芽兒帶著對春天的贊美、帶著幸福的感覺來分角色朗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分成:筍芽兒、春雨、媽媽、旁白幾個角色來讀。讀后小組同學互換角色再讀,讀后互評。
3.班推選表演好的小組,上臺戴頭飾進行角色表演。
4.再讀感悟,啟迪思維。你喜歡筍芽兒嗎?為什么?啟發學生由竹子的成長聯想到自己的成長:你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哪些關心和愛護呢?
四、指導寫字
指導寫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三個帶口字旁的字(喊、呼、喚)中,“喚”是新認識的字,可以重點指導,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不能寫成豎、撇。
五、課外拓展
資料袋:向學生介紹“毛竹”。
六、作業
課外閱讀《一粒種子》,想一想: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世界的?◆
《筍芽兒》說課材料 篇12
《筍芽兒》聽課有感
在課堂上,袁老師親切的話語,親切的笑容讓學生不再拘束,一節課上,學生都融入在學習中,此時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已經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我想要做到這一點,跟老師自身的素質是分不開的。
其次,袁老師在課堂上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識字,寫字。把本身枯燥的東西變得有趣了。如在教學:“揉、撫、扭”這三個生字時,袁老師讓學生邊表演邊體會,在情境中去認識這些字,并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提手旁”這一識字規律。以此,學生舉一反三,用這一巧妙的識字方法學習了其他生字。在學習“扭動”這個詞語時,讓學生做一做“扭動”的動作。在教學“撒嬌”一詞時,讓學生說說自己向誰撒過嬌,并模仿自己當時撒嬌的樣子和語氣。這又將識字與口語訓練結合在一起。袁老師讓孩子在讀中去感悟,讓孩子在識字過程中得到了很多快樂。學生識記、鞏固生字的方法是復現。課堂中教師采用多種形式復現生字,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提高了自主識字的質量。我想這是她這堂課的亮點,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文中有這樣一個重點段:“筍芽兒扭動著身子,一個勁兒地向上鉆!边@一段集中表現了筍芽奮發向上,頑強奮斗的精神。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筍芽的這種精神,我采用了反復誦讀感悟的策略。我在第一教時是這樣設計的:
師:盡管泥土很堅硬,但筍芽依然——生齊讀“筍芽兒扭動著身子,一個勁兒地向上鉆!
師:盡管堅硬地石頭刺疼了小筍芽,但筍芽依然——生齊讀“筍芽兒扭動著身子,一個勁兒地向上鉆。”
師:筍芽想到馬上要見到明媚的春光了,于是——生齊讀“筍芽兒扭動著身子,一個勁兒地向上鉆。”
在評議中蔣校長指出學生的誦讀沒有建立在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之上,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浮于表面。反復誦讀的方式不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
袁老師在這一段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
師:你們就是可愛的小筍芽,你們會遇到什么困難?
生:石頭擋住了去路。
生:雨水的澆灌。(此時,老師如果及時地告訴學生,雨水不是他遇到的困難,如果有了雨水的滋潤小筍芽會鉆得更歡的。就更好了)。
生:扭動著身子向上鉆。
師:小筍芽們,扭動起你們的身子一個勁兒的向上鉆吧!
生做扭、鉆的動作。
師:扭呀扭,鉆呀鉆,盡管泥土很堅硬,但筍芽依然一個勁兒的向上鉆;盡管堅硬地石頭刺疼了小筍芽,但筍芽依然一個勁兒的向上鉆。(生做使勁鉆的動作。)筍芽想到馬上要見到明媚的春光了,于是筍芽兒一個勁兒地向上鉆!
袁老師創設情境反復誦讀的策略運用導語幫助學生理解筍芽奮發向上的精神。學生在誦讀中積累了語言。袁老師主要抓。号印€@、一個勁兒這三個重點詞,運用創設情景、做動作、比較辨析詞語等方法,加深了學生對重點詞語的理解與感悟,升華了學生對文本的解讀。讓文本中看似平常的詞語活了起來、動了起來。學生品詞品得有滋有味,既品出了“一個勁兒”的表面詞義、又品出了詞的語境義和詞語內涵的深意。干癟枯燥的詞語在學生心中鮮活了起來、豐滿了起來。但是在這里老師如果隨機問一生:小筍芽,你累不累?
生:累。
師:你想停下來嗎?
生:不想停下來。
師:你為什么不想停下來,要一個勁的向上鉆?
生:……
師:咱們來一起讀一讀這個句子“筍芽兒扭動著身子,一個勁兒地向上鉆!蔽蚁脒@段的學習效果會更好。
在今天的整堂課中,袁老師采取了兩種方式讓學生個性的情感體驗達到更豐富、更具體、更深刻:一是讓學生將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筍芽兒去感受、體驗、思考、傳情。二則是讓學生通過體態實踐,做做筍芽兒的揉揉眼睛、伸伸懶腰、扭一扭、一個勁兒地向上鉆,撒嬌地說話、起立朗讀來使學生領悟筍芽兒的精神品質。這兩種方式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實現的更為有效,也體現教師不可缺少的引導作用。在這兩種方式的引導下,學生的體會從筍芽兒的嬌氣,到筍芽兒的勇敢頑強、堅持不懈、努力向上,堅持不懈、勇敢頑強的精神,學生再帶著這種豐富的情感投入到個性體驗的表達中,有高興地讀、驚訝地讀、新鮮地讀、迷迷糊糊地讀、嬌氣地讀。不難看出學生個性的情感體驗豐富到位,有些甚至超越了文本本身。
《筍芽兒》說課材料 篇13
一、設計理念
。ㄒ唬┻@一課的的教學設計,還是以讀為主,在讀中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初步培養邏輯思維的能力;在讀中學會生字、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字詞的意思;在讀中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筍芽兒對春天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初步懂得植物的成長需要陽光、雨露的科學道理。
(二)重視了說話的訓練,語言的積累,在閱讀課中,為學生的寫作大實基礎。
二、學習目標
。ㄒ唬⿻J14個生字,會寫9個字。
。ǘ┱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天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ㄈ⿶圩x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三、學習重難點
(一)重點:認識14個生字,會寫9個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難點:體會筍芽兒對春天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愛讀科學童話故事。
四、學習準備
詞語卡片、課件。
五、學習流程:二課時
第一課時
。ㄒ唬┙沂菊n題 導入課文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小草發芽了,小花睜開了眼睛,呆在地下的筍芽兒醒來了,她要鉆出地面,看看光明的世界。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筍芽兒,看看筍芽兒是怎么生長的。
板書課題,學生讀題。
。ǘ┏踝x課文
1、筍芽兒是怎么生長的呢?(請學生看課件的動畫朗讀)
2、多么可愛的筍芽兒,讓我們和他們做好朋友吧。你怎樣和他交朋友?
讀: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課文,讀出筍芽兒的可愛。
想:在讀的時候,想出不理解的地方。
3、把自己最喜歡讀的一段讀給大家聽,自己不理解的提出來。
。ㄈ⿲W習生字
1、藏在課文中的生字,你學會了嗎?先在小組里讀一讀,不會讀,互相幫助。
2、卡片出現生字。誰來做小老師,帶著大家讀生字。請你告訴大家,在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平舌音:筍、鉆、滋
翹舌音:揉、潤
3、擴詞練習(潤、豪、喚、)
4、朗讀:指名讀課文的2、7兩段。(這兩段生字比較集中,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ㄋ模┰僮x課文 啟發思考
1、觀察插圖,認識筍芽兒是怎么樣的。(有條件的也可以帶學生到小竹林看看,筍芽兒從土里鉆出來了嗎?)
2、老師范讀課文,引導思考: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是怎么樣的?
3、學生熟讀課文,讀后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ㄎ澹┳鳂I練習
1、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子,試著寫寫。
2、老師范寫:“界、喊、筍”三個生字。
3、學生練習寫字。
第二課時
。ㄒ唬⿵土曥柟躺
1、指名讀生字并組詞。
2、讀讀詞語:世界、呼喚、嗓音、滋潤、辮子、自豪
能夠、山岡、撒嬌、嘮叨、漆黑、愛撫
3、聽寫生字。
。ǘ├首x感悟課文
啟發引導:筍芽兒本來睡在地下,春天來了,它慢慢地鉆出地面,奮發向上,長成健壯的竹子。它到底是怎樣長大的呢,讓我們走近筍芽兒,仔細觀察。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在寫筍芽兒睡在地下,找出來,讀一讀。(課文的1——5段寫筍芽兒在地下)
、俟S芽兒睡在地下的時候,春雨姑娘、雷公公、媽媽都來幫助它生長,如果你是筍芽兒,最喜歡誰的幫助,就讀讀這一部分。
、谥该x自己喜歡的段落,讓學生簡單說說為什么喜歡他的幫助。重點是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指導讀好:春雨姑娘的柔和、輕聲呼喚的語氣,感覺她的“潤物細無聲”;雷公公的豪放、粗重,讀出個性;媽媽的的關心、愛撫,讀出溫柔。
2、課文的6——7兩段是寫筍芽兒終于鉆出地面。請你讀一讀,你感覺哪一段是你喜歡的,就再讀一讀。
你喜歡哪一段,請你讀。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讀這一段。(讀第六段,體會春天景色的美麗。春天,桃花笑紅了臉,柳樹……,小燕子……,這里的“……”表示什么?
句式訓練:請你學著課文的樣子,把自己看到什么、怎么樣了,說一說。她高興地說,是怎么說的?請你讀一讀,說說為什么這么讀。
讀第7段,體會筍兒成長過程中,別人對它的幫助。筍芽兒長成了一株健壯的竹子,是因為有了春雨姑娘和太陽公公的幫助,這是為什么,你了解其中的科學道理嗎?(讓學生初步明白,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雨露)筍芽兒在自豪的同時,還會感謝春雨姑娘和太陽公公的幫助,請你用朗讀來表示筍芽兒對他們感謝;
說話練習:如果你是筍芽兒,會對春雨姑娘、太陽公公說些什么?
3、多么可愛的筍芽兒,多么優美的課文,你最喜歡哪一段,能記住它嗎?
。ㄈ┞撓祵嶋H,擴展延伸
現在的你,就像一株嫩嫩的筍芽兒,如果你想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需要誰的幫助?(爸爸、媽媽、老師、同學)請你學著課文第七段的樣子說幾句話。
板書設計:
地下:春雨 低聲呼喚
雷公公 敲起大鼓
筍芽兒 地面:多么明亮 多么美麗 快快長大
春雨滋潤 太陽照射
《筍芽兒》說課材料 篇14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轟”、“筍”、 “呼喚”。理解“呼喚、撒嬌、揉一揉”等詞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5自然段,重點讀好筍芽兒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對話,感受筍芽兒對美好春光的向往。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是識記生字,讀好課文的一至五自然段,難點是讀好春雨姑娘的溫柔,筍芽兒撒嬌的語氣。
教學準備:課件
課前談話:請學生說一些描寫春天的詞語、成語、古詩。
一、情景引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綠竹圖)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么?想不想看看竹子小時候的樣子?
2、教學“筍”字(出示筍圖)這就是竹子小的時候,我們把他叫做——筍。(出示“筍”字)“筍”是一個平舌音,一起讀兩遍。你是怎樣記住這個 “筍”字的?
預設:竹字頭加一個君去掉口(不錯,你采用了偏旁加熟字的辦法,這是我們常用的一種方法。還有不同的辦法嗎?對照圖畫,你還可以怎么形象地把筍字記住。
預設: (竹字頭就象筍的頭發,“尹”就象筍的身子。)
3、指導“筍”的寫法,﹙師范寫,生書空)在課文紙后面寫一個。
4、“筍”,人們也把它叫做筍芽兒,補充課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筍芽兒》這篇課文。
。üS芽兒圖)瞧,筍芽兒挺起小胸脯,正笑瞇瞇地在歡迎我們呢,我們和她打聲招呼?﹙師強調兒化音的讀法﹚指名讀。
二、初讀課文,自主合作識字。
筍芽兒是怎么長成竹子的,是誰陪伴著筍芽兒成長的?想知道嗎?趕緊到書里去找找答案吧!
1、出示自學提示 :大聲朗讀課文,讀通順,讀流利.遇到生字多讀幾遍,把它讀正確。
2、學習生字 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嘮 嗓 揉 撫 扭 漆 滋 辮 轟 豪
(1)自由試讀----齊讀----指名讀,重點指導嘮的讀音?梢杂眯温曌值奶攸c來記住這些字。
。2)這些字寶寶現在都摘掉帽子了,還認識嗎?指名讀
3詞語學習
扭動 撒嬌 彈奏 愛撫 伸了伸 揉了揉
沙沙沙 轟隆隆 嘰嘰喳喳
呼喚 滋潤 嘮叨
(1)今天筍芽兒給我們帶來了一組詞語,你認識嗎?出示第一組詞語(齊讀)——一生說(都是動詞)——師點學生做動作(彈奏、揉了揉)
。2)小筍芽還給我們帶來了一組很有意思的詞語,自己讀讀,你有什么發現?(這是大自然的聲音)
模仿讀:沙沙沙,這是誰的聲音?
雷公公?嘰嘰喳喳?可愛
。3)筍芽兒還請來一組詞語。小老師領讀-------說發現
中華的文字可真奇妙,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組詞。
開小火車讀
什么是呼喚?用“呼喚”說話。
三、品讀課文1----5段
1指導朗讀第一段
過渡語:當春天剛剛來臨的時候,筍芽兒還在沉睡呢,是誰用美妙的聲音,在呼喚我們的筍芽兒啊?春雨姑娘是怎么呼喚筍芽兒的?(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找一找)
一生說, 板書春雨圖和呼喚(出示: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
誰來當當春雨姑娘呼喚我們的筍芽兒。
生1: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
師:你們覺得她讀得怎么樣?為什么?
預設一:學生說出低聲呼喚,師:你可真會讀書,都會從課文中找詞來說了。
預設二:學生只說出輕輕的,很好聽。教師引導:課文中有個詞說的就是你的意思,知道是哪個嗎?(課件:低聲呼喚)
指名讀
評:我替筍芽兒謝謝你;
春雨姑娘,你的聲音輕輕柔柔的,是怕吵醒筍芽兒嗎?
春雨姑娘,謝謝你滋潤筍芽兒。
春雨姑娘們,讓我們一起來低聲呼喚我們的筍芽兒。
2、指導朗讀第二段。
聽了春雨姑娘的的呼喚,筍芽兒是怎么做的?請你讀讀第二段課文,用筆圈出表示筍芽兒動作的詞,用橫線畫出她說的話。
指名說后(出示:筍芽兒撒嬌地說:“是誰在叫我呀?”)你平時都會向誰撒嬌?能學學嗎?
筍芽兒是個小不點兒,她呀跟你們一樣,最喜歡撒嬌了。板書撒嬌誰愿來試一試?
生讀。 師:看,她撅著小嘴,把身子也扭起來了,一副撒嬌的模樣。對,用動作和表情來配合朗讀,也是一種讀書的好方法。我們象她那樣來試一試。(生齊讀)
3指導朗讀第三段
雷公公的呼喚和春雨姑娘的呼喚一樣嗎?板書雷公公圖讀一讀第三小節,從課文中找到詞語來說一說。請一生說(重重 粗重的嗓音)
誰來讀讀這段話,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
評:這把大鼓可是藏了好久啊!男生齊讀。
4聽了雷公公的呼喚,筍芽兒——(出示句子:筍芽兒扭動著身子,一個勁兒地向上鉆。)誰能讀好這個句子?先練習一下,可以展示了,再信心十足的把手舉起來。(生練讀)
誰來展示一下你的朗讀?(師指名讀)其他同學也有任務,認真傾聽,當好小評委。
他讀得怎么樣? 誰來評一評?
你很會欣賞別人!但老師覺得他“一個勁兒”好像用的力氣還不夠。給“一個勁兒”換個詞說說(不停地、用力地)(生練讀)誰愿再來試試?
(一生讀、讀得到位)
看,她讀得多好。÷犃怂睦首x,我好象看到那個愛撒嬌的筍芽兒變得勇敢了。她一個勁兒的、不停地、用力地向上鉆。板書向上鉆 我們加上動作,一起來讀一讀。
4指導朗讀第 5段。 看到筍芽兒一個勁兒地往上鉆,媽媽是怎么做的?誰來讀一讀?
師:小筍芽兒,你從媽媽的話中感受到了什么?板書關心
讓我們帶上媽媽的關心與愛護再來讀讀!
5師生分角色表演朗讀課文1 至5自然段。
女生是春雨姑娘,男生是筍芽兒,老師讀旁白,提示可以加上合適的動作)
你們都是出色的小演員,讓我們把掌聲送給自己。
6、拓展:你瞧,筍芽兒多幸福啊,春雨姑娘在呼喚她,雷公公在幫助她,媽媽在關心她,想一想,還有誰也在陪伴著筍芽兒成長呢?(生自由說)
7、是啊,正是因為有了這么多人的愛護與幫助,筍芽兒終于長成了一株健壯的竹子。筍芽兒,你的心情怎么樣?是啊,她自豪得喊著——引讀。
結束語:今天這節課我們和筍芽兒一起,感受到了這么多人的關心與愛護,筍芽兒也在大家的幫助下和自己的努力下終于長成了一株健壯的竹子,下節課我們再和筍芽兒一起去看一看她長大以后看到了一個怎樣明亮、美麗的世界。
四、作業:接著完成寫“轟”和“筍”還有一個詞語 “呼喚”
筍芽兒 (圖)
春雨 (圖) 撒嬌
呼喚
雷公公(圖) 向上鉆
媽媽 (圖) 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