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手教案(精選2篇)
老師的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知道老師的手很能干,并理解折、捏、畫、做等動詞的含義。
2、產生熱愛、尊敬老師的情感,愿意跟老師學習各種本領。
重點:學習詩歌,并理解詩歌內容。
難點:理解折、捏、畫、做等動詞的含義。
活動準備
1、事先做好的自制作品若干。
2、紙、橡皮泥、筆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展示教師制作的各種手工作品。
提問: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些都是什么呢?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是誰做的呢?
二、學習詩歌《老師的手》,并理解詩歌內容。
師:你們看到的這些作品都是老師親手做的,你們覺得老師的手靈巧嗎?老師的手還能做什么呢?大家都說的都對,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詩歌里是怎么說的。
1、完整欣賞詩歌,初步熟悉內容。
提問:詩歌里說老師的手會做什么?
2、逐一制作兒歌中的作品,幫助幼兒理解折、捏、畫、做等動詞的含義,并用肢體動作表示。
教師現場制作一只折紙蛙,(學習動詞:折)青蛙是怎樣跳的,誰來學學看?(學習詞語:蹦蹦跳跳,并做蹦蹦跳跳的動作)依次學習動詞:捏、畫、做。
3、幼兒學念兒歌,可以個人或小組表演并朗誦。
師:讓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一起學一學這首詩歌吧。誰愿意上來響亮的念聽一聽?
三、鼓勵幼兒認真地和老師一起學本領。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和老師一樣能干呢?只要認真地和老師一起學本領,你就能變得更能干哦。
附《老師的手》
老師的手,真巧!折只青蛙“呱呱呱”——蹦蹦跳跳。
老師的手,真巧!捏只小鴨“嘎嘎嘎”——身子直搖。
老師的手,真巧!畫只小羊“咩咩咩”——要吃青草。
老師的手,真巧!做艘飛船“嗖嗖嗖”——飛得高高。
老師的手教案 篇2
老師的手
備課人 總第 節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認識13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重點:掌握本課生字
難點:正確書寫生字。
課時:2課時
教具:課件、卡片。
相關知識點:對手的一些認識。
教學突破點:掌握識記生字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課題導入:
1、 師在黑板上寫一個“手”,這是我們以前學習過的一個字,大家還認識嗎?
2、 手可以做什么?你的手都能做什么,誰來說一說? 你們的手可以做這么多事情,那你們想一想老師的手平時做哪些事?
3、 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板題。
4、 那么老師的手可以做哪些事呢?一起走進這篇課文。
二、朗讀課文畫出生字:
1、 聽老師范讀課文。
2、 借助書后拼音,自己試著讀文,注意讀準字音。
三、集中識字:
1、 看黑板上的字,你們畫出的字和黑板上的字一樣嗎?
2、 小組內互相合作,運用多種方法集中識字。
3、 小組選派代表匯報結果,讓其他同學可進行補充。
四、指導書寫:
1、 在黑板虛宮格上范寫。
2、 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五、小結: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哪些知識?
特色作業設計: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老師的手
級 班 桌 佳 養 表 課 永
第二課時
老師的手2
教學流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
1、 拿出生字卡片,認讀。
2、 課件播放詞語。
二、朗讀課文深入理解:
1、 老師的手平時做什么?
2、 文中最后一句話,對于她常這樣握孩子的手,但在道格拉斯的心里,卻留下了永恒的記憶。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3、 齊讀這一段。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完成課后習題:
1、讀一讀。家庭 賜給 佳肴 永恒 握手 興致勃勃
2、寫一寫。班級 上課 表揚 桌椅
3、 讀一讀,說一說。
(1) 你都和誰握過手?
(2) 讀了《溫柔的手》,再讀《老師的手》說說老師的手是什么樣的?
(3) 如果你是道格拉斯,你想對老師說什么?
4、 隨老師讀詩歌《握手》。
5、 各種形式讀詩歌《握手》。
特色作業設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老師的手,慈母般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