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精選15篇)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發布時間:2024-02-05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精選15篇)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自學生字新詞,理解“祖先的搖籃、遙遠、蒼蒼茫茫、天長地久、污染、文明的起點、天然博物館”等詞語的含義。

  2、 按要求預習課文,學習運用聯系上下文和查找資料等方法、解決閱讀中的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的情趣。

  3、 正確搭配詞語;能照樣子學寫句子;嘗試選擇場景或有特色的景物介紹“天然博物館”

  4、 體會大自然的美好,增強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感情朗讀中,感受詩的意境,體會詩的意趣。

  【教學難點】

  注意這首詩的詩行排列特點,領悟到含蓄雋永的韻味。

  【教學媒體】

  原始森林的圖片

  【學生課前準備】

  預習,自學課文。

  1、 正確朗讀課文,自學生字,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

  2、 思考:“祖先的搖籃”指的是什么?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3、 提出疑問,做出標記。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預習反饋。

  1、 板書課題,齊讀,說說“祖先的搖籃”在詩中指什么?

  2、 媒體出示:“原始森林”畫面,理解“蒼蒼茫茫”的意思。

  3、 指名分節朗讀詩歌,注意詩句的停頓,隨機正音。

  樹陰 賽跑 污染 神圣

  4、 讀了詩歌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疑問?

  二、 品讀詩句,釋疑感悟。

  (一) 學習第1節

  1、 帶著問題輕聲朗讀:“祖先的搖籃”是什么樣的?

  2、 指名朗讀、交流。(板書:一望無邊)

  (二) 學習第2、3節,理解“美好”、“遙遠的回憶”

  1、 自讀,想像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如何生活?(讀后交流)

  2、 引讀,理解“那回憶,多么美好,又多么遙遠……”一句。

  3、 討論交流。

  4、 有感情地朗讀。

  (三) 學習第4節。

  1、 自讀,思考:為什么說原始森林是“人類文明的起點”、“神圣的天然博物館”?

  2、 討論交流。(板書:文明的起點 天然博物館)

  3、 師生合作讀最后一節,加深體會。

  三、 總結全文,情感升華。

  1、 聯系全文,思考討論:怎樣才能使原始森林地久天長,永遠不被污染呢?

  2、 交流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辦法和措施。(板書:天長地久 不被污染)

  3、 配樂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4、 總結

  四、 展開想像,學習表達。

  1、 指導完成課后第3題。

  2、 指導口述“介紹天然博物館”

  五、 布置作業。

  1、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并背誦。

  2、 完成課后練習題2。

  六、 板書設計:

  美好、遙遠的回憶

  天長地久

  5、 祖先的搖籃 文明的起點

  (一望無邊)

  不被污染

  天然博物館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

  3、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課前準備:

  錄音機、舒緩的音樂磁帶、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配著舒緩的音樂進入新一課的學習?板書課題。配樂朗誦詩歌。

  2、聽完詩歌,師問學生配著這么美妙的音樂你們想讀嗎?

  上課伊始是學生充分感受到詩歌的意境美,音樂的美,配樂的美,是學生產生讀文的*。

  二、初讀課文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地讀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自讀課文,用你認為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把詩歌讀熟。

  3、小組合作,組長讀字,成員找卡片。

  4、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戲)

  5、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

  6、指名朗讀課文。

  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

  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幫助學生認字,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三、理解課文

  1、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讀一遍課文,看看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3、派代表說一說。(教師及時引導、點撥)

  教師適時點撥下面幾點

  1、搖籃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長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煉出表示動作的詞語。“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讓學生模仿祖先的樣子做這些動作,體會祖先生活的快樂。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帶著你對課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再次細讀課文,發散學生的思維,從多角度去理解課文。

  小組內交流想法,會讓學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課文,并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在小組交流和班內匯報中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盡量肯定他們有價值的意見,給予表揚。

  把朗讀作為孩子們抒發自己心中感悟與品味語言的方式。

  四、拓展延伸

  1、讓我們也展開想象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中會干些什么?畫一畫吧!

  2、如果我們站在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面前,你會有哪些問題?想象,和發問使學生產生探索人類祖先奧秘的興趣。

  五、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交流記字方法,相互學習,相互補充。并及時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六個生字,會寫八個生字。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

  3.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資料展示,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學生找原始森林的圖片,文字資料)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麗神秘。

  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喜歡)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境吧。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自讀課文,用你認為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把詩歌讀熟。

  3.小組合作,組長讀字,成員找卡片。

  4.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戲)

  5.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

  6.指名朗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

  1.讀讀課文,說說你最喜歡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比如:學生說喜歡第一句:“爺爺說,那原始森林

  是我們祖先的搖籃。真有意思,這該是多大的搖籃哪!”學生可能說,我也覺得很有意思,搖籃本來應該是很小的,嬰兒睡的地方,我們祖先的搖籃居然是一個大森林。就指導讀出有意思的情趣來。

  4.配樂讀課文。

  四、拓展延伸,畫畫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學完了課文,你也展開自己的想像,來畫畫這美麗的搖籃吧。想想我們的祖先可能在這里做什么?來畫一畫,寫一寫。

  2.全班交流,適當點評。

  五、指導背誦,指導學生采用想像畫面的方法去背誦。邊背邊想森林的樣子,想像祖先的活動,做著動作,輔助背誦。

  六、指導寫字。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

  3、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課前準備:錄音機、舒緩的音樂磁帶、字詞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配著舒緩的音樂進入新一課的學習?板書課題。配樂朗誦詩歌。

  2、聽完詩歌,師問學生配著這么美妙的音樂你們想讀嗎?

  評:上課伊始是學生充分感受到詩歌的.意境美,音樂的美,配樂的美,是學生產生讀文的欲 望。

  (二)初讀課文: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地讀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自讀課文,用你認為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把詩歌讀熟。

  3、小組合作,組長讀字,成員找卡片。

  4、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戲)

  5、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

  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

  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幫助學生認字,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三)理解課文:

  1、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讀一遍課文,看看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3、派代表說一說。(教師及時引導、點撥)

  (四)教師適時點撥下面幾點:

  1、搖籃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長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煉出表示動作的詞語。“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讓學生模仿祖先的樣子做這些動作,體會祖先生活的快樂。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帶著你對課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再次細讀課文,發散學生的思維,從多角度去理解課文。

  評:小組內交流想法,會讓學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課文,并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在小組交流和班內匯報中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盡量肯定他們有價值的意見,給予表揚。

  把朗讀作為孩子們抒發自己心中感悟與品味語言的方式。

  (五)拓展延伸:

  讓我們也展開想象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中會干些什么?畫一畫吧!

  如果我們站在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面前,你會有哪些問題?

  評:想象,和發問使學生產生探索人類祖先奧秘的興趣。

  (六)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評:交流記字方法,相互學習,相互補充。并及時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3.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激情導入

  1.談話:同學們,大家知道什么是搖籃嗎?搖籃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華民族“祖先的搖籃”在哪嗎?請看錄像。

  2.這就是原始森林,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境吧。

  3.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

  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通過觀看錄像,讓學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麗神秘。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地讀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自讀課文,用你認為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把詩歌讀熟。

  3.小組合作,組長讀字,成員找卡片。

  4.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戲)。

  5.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

  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幫助學生認字,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三、理解課文:

  1.師配樂范讀課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給了你怎樣的感覺?

  2.指名回答。

  指導讀句: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3.再讀詩文,找一找有關詩句,說說課文中為什么把原始森林稱作“祖先的搖籃”?

  照樣子,說一說。

  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那(  ),是(  )的搖籃。

  那(  ),是(  )的搖籃。

  4.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里干些什么?

  5.同桌互讀,說說“祖先的搖籃”有怎樣美好而遙遠的回憶?

  (1)說說:詩中寫祖先在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樣在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鵲蛋、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會有怎樣的感覺?

  (3)練讀2、3節。

  (4)配上歡快的音樂,齊讀2、3節。

  6.學習課文最后一節。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長、神圣)

  (2)引讀。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說說:“祖先的搖籃”怎樣才能地久天長,永遠不被污染?

  7.選擇喜歡的一節有感情地讀一讀。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8.有感情地讀全詩。

  這一環節主要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等幾個關鍵句子來引導學生讀詩句,感受祖先的搖籃給人們以美好而遙遠的回憶。通過品析詞句,揣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入境悟情,深入理解詩意。

  讓學生自由組合練習讀、展示個性指名讀……通過多種誦讀方式,讓學生盡情、盡心地“放聲朗讀”,既能表達情感,升華感情,又能培養語感,加深感悟。

  四、拓展延伸:

  1.讓我們也展開想象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中會干些什么?畫一畫吧!

  2.如果我們站在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面前,你會有哪些問題?

  通過拓展想象,使孩子們更好地升華情感,由此讓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配樂齊讀課文。

  二、指導寫字。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始”字中“女”作偏旁要變窄,橫畫變短不出頭。

  “意”、“思”、“想”都有“心字底”。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讓學生自己記字形,認生字,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鍛煉自主學習意識。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九個生字,會寫八個生字。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

  3.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4.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5.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喜歡)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境吧。

  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自學建議、合作學習: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自讀課文,用你認為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把詩歌讀熟。

  3.小組合作討論人類的起源,你知道些什么?

  三、匯報自學情況:

  1.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

  2.你畫出了哪些生字并組詞。

  3.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戲)

  4.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

  5.質疑:

  四、理解課文。

  1.讀課文回答人類的起源你知道哪些?

  第二課時

  一、引入:

  我們人類的祖先當時在怎樣在原始森林生活的?

  二、理解課文.

  1.自讀課文,說說你最喜歡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比如:學生說喜歡第一句:“爺爺說,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真有意思,這該是多大的搖籃哪!”學生可能說,我也覺得很有意思,搖籃本來應該是很小的,嬰兒睡的地方,我們祖先的搖籃居然是一個大森林。就指導讀出有意思的情趣來。

  4.配樂讀課文。

  三、拓展延伸,畫畫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學完了課文,你也展開自己的想像,來畫畫這美麗的搖籃吧。想想我們的祖先可能在這里做什么?來畫一畫,寫一寫。

  2.全班交流,適當點評。

  四、指導背誦,指導學生采用想像畫面的方法去背誦。

  邊背邊想森林的樣子,想像祖先的活動,做著動作,輔助背誦。

  五、指導寫字。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板書設計:

  動人的傳說

  祖先的搖籃

  天真的童謠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祖、掏”等7個生字,會寫“祖、啊”等9個字,會寫“祖先、原始”等1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第二、三小節中的問句。

  3、能展開想象,仿照第二、三小節說出人們還會在祖先的搖籃里做些什么。

  4、能認讀含有“摘、采”等動詞的詞語,并體會動詞的恰當使用。

  【教學重點】

  1、認識“祖、掏”等7個生字,會寫“祖、啊”等9個字,會寫“祖先、原始”等1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第二、三小節中的問句。

  3、能認讀含有“摘、采”等動詞的詞語,并體會動詞的恰當使用。

  【教學難點】

  能展開想象,仿照第二、三小節說出人們還會在祖先的搖籃里做些什么。

  【教具準備】PPT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展示,引入新課:

  展示原始森林的圖片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麗神秘。

  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喜歡)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境吧。

  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學生朗讀課文,完成第一關的闖關游戲(爬樓梯、摘紅旗)。

  1、自讀課文,標出小節,圈出生字。

  2、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和詞語,看哪列小火車能順利闖關,摘得小紅旗)

  三、朗讀、理解課文。

  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完成第二關和第三關的闖關游戲。

  第二關:讀課文,我最棒!

  讓學生自由朗讀,選自己最喜歡的小節讀給大家聽。老師相機指導朗讀。比如:朗讀第一小節,就指導讀出有意思的情趣來。朗讀第二、三小節,要采取想象畫面、讀中感悟的方式。重點指導第二、三小節的問句。(語調應輕松活潑,還要讀出猜想的意味。“我想——”“想”字語音應稍微延長些,呈現出回憶、思索的感覺。理解“可曾”一詞的含義,體會這里的問句是一種自我詢問和猜想,入情入境,讀出疑問的語氣,讀出猜想、好奇、好玩的感覺。)

  采取多種形式讀。師范讀、指名讀、分組讀、師引生讀、男女生讀等。

  第三關:找發現,談收獲。

  1、讀課文第一小節,說說祖先的搖籃是什么樣子的?

  “爺爺說,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真有意思,這是多大的搖籃啊!”學生可能說,我也覺得很有意思,搖籃本來應該是很小的,嬰兒睡的地方,我們祖先的搖籃居然是一個大森林。

  2、自讀二、三小節,邊讀邊圈畫文中描寫祖先做什么事情的詞語,整體感知內容。

  四、拓展延伸,畫畫想想,拓展想像力。

  完成第四關的闖關游戲(展開想象,仿寫句子)

  1.學完了課文,你也展開自己的想像,來說一說這美麗的搖籃吧。想想在祖先的搖籃里人們還可能做什么?

  2.全班交流,適當點評。

  五、體會動詞的恰當使用

  完成第五關的闖關游戲。(我幫你,快回家)

  1、通過連線,讓學生按照課文內容連線,體會動詞的'搭配。

  2、拓展延伸,自由填空,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自學生字新詞,理解“祖先的搖籃、遙遠、蒼蒼茫茫、天長地久、污染、文明的起點、天然博物館”等詞語的含義。

  2、 按要求預習課文,學習運用聯系上下文和查找資料等方法、解決閱讀中的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的情趣。

  3、 正確搭配詞語;能照樣子學寫句子;嘗試選擇場景或有特色的景物介紹“天然博物館”

  4、 體會大自然的美好,增強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感情朗讀中,感受詩的意境,體會詩的意趣。

  【教學難點】

  注意這首詩的詩行排列特點,領悟到含蓄雋永的韻味。

  【教學媒體】

  原始森林的圖片

  【學生課前準備】

  預習,自學課文。

  1、 正確朗讀課文,自學生字,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

  2、 思考:“祖先的搖籃”指的是什么?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3、 提出疑問,做出標記。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預習反饋。

  1、 板書課題,齊讀,說說“祖先的搖籃”在詩中指什么?

  2、 媒體出示:“原始森林”畫面,理解“蒼蒼茫茫”的意思。

  3、 指名分節朗讀詩歌,注意詩句的停頓,隨機正音。

  樹陰 賽跑 污染 神圣

  4、 讀了詩歌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疑問?

  二、 品讀詩句,釋疑感悟。

  (一) 學習第1節

  1、 帶著問題輕聲朗讀:“祖先的搖籃”是什么樣的?

  2、 指名朗讀、交流。(板書:一望無邊)

  (二) 學習第2、3節,理解“美好”、“遙遠的回憶”

  1、 自讀,想像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如何生活?(讀后交流)

  2、 引讀,理解“那回憶,多么美好,又多么遙遠……”一句。

  3、 討論交流。

  4、 有感情地朗讀。

  (三) 學習第4節。

  1、 自讀,思考:為什么說原始森林是“人類文明的起點”、“神圣的天然博物館”?

  2、 討論交流。(板書:文明的起點 天然博物館)

  3、 師生合作讀最后一節,加深體會。

  三、 總結全文,情感升華。

  1、 聯系全文,思考討論:怎樣才能使原始森林地久天長,永遠不被污染呢?

  2、 交流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辦法和措施。(板書:天長地久 不被污染)

  3、 配樂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4、 總結

  四、 展開想像,學習表達。

  1、 指導完成課后第3題。

  2、 指導口述“介紹天然博物館”

  五、 布置作業。

  1、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并背誦。

  2、 完成課后練習題2。

  六、 板書設計:

  美好、遙遠的回憶

  天長地久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

  3、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課前準備:錄音機、舒緩的音樂磁帶、字詞卡片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激趣引入:

  1、配著舒緩的音樂進入新一課的學習?板書課題。配樂朗誦詩歌。

  2、聽完詩歌,師問學生配著這么美妙的音樂你們想讀嗎?

  評:上課伊始是學生充分感受到詩歌的意境美,音樂的美,配樂的美,是學生產生讀文的欲望。

  初讀課文: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地讀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自讀課文,用你認為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把詩歌讀熟。

  3、小組合作,組長讀字,成員找卡片。

  4、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戲)

  5、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

  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

  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幫助學生認字,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理解課文:

  1、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讀一遍課文,看看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3、派代表說一說。(教師及時引導、點撥)

  教師適時點撥下面幾點:

  1、搖籃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長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煉出表示動作的詞語。“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讓學生模仿祖先的樣子做這些動作,體會祖先生活的快樂。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帶著你對課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再次細讀課文,發散學生的思維,從多角度去理解課文。

  評:小組內交流想法,會讓學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課文,并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在小組交流和班內匯報中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盡量肯定他們有價值的意見,給予表揚。

  把朗讀作為孩子們抒發自己心中感悟與品味語言的方式。

  拓展延伸:

  1、讓我們也展開想象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中會干些什么?畫一畫吧!

  如果我們站在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面前,你會有哪些問題?

  評:想象,和發問使學生產生探索人類祖先奧秘的興趣。

  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評:交流記字方法,相互學習,相互補充。并及時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六個生字,會寫八個生字。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

  3、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過程:

  一、資料展示,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學生找原始森林的圖片,文字資料)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麗神秘。

  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喜歡)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境吧。

  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自讀課文,用你認為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把詩歌讀熟。

  3、小組合作,組長讀字,成員找卡片。

  4、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戲)

  5、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

  6、指名朗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

  1、讀讀課文,說說你最喜歡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比如:學生說喜歡第一句:“爺爺說,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真有意思,這該是多大的搖籃哪!”學生可能說,我也覺得很有意思,搖籃本來應該是很小的,嬰兒睡的地方,我們祖先的搖籃居然是一個大森林。就指導讀出有意思的情趣來。

  4、配樂讀課文。

  四、拓展延伸,畫畫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學完了課文,你也展開自己的想像,來畫畫這美麗的搖籃吧。想想我們的祖先可能在這里做什么?來畫一畫,寫一寫。

  2、全班交流,適當點評。

  五、指導背誦,指導學生采用想像畫面的方法去背誦。邊背邊想森林的樣子,想像祖先的活動,做著動作,輔助背誦。

  六、指導寫字。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能按要求預習課文,邊讀邊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按要求預習課文,掌握一定的預習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教學準備]

  1、通過查找圖片資料,了解“原始森林”。

  2、錄制“配樂詩:祖先的搖籃”。

  [教學過程]

  一、引人新課

  1、播放:配樂詩“祖先的搖籃”。

  2、揭示課題:祖先的搖籃。

  說明: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通過聽配樂詩朗誦,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感受詩歌的意境美,使學生產生喜愛詩歌的情感,激起學生讀文的欲望。

  二、預習反饋

  1、指名分節朗讀詩歌,檢查讀文。

  2、交流字詞學習情況:你在預習課文時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詞?你是怎樣學習這些字詞的?

  3、提出預習時遇到的問題。

  說明:預習課文是四年級學生應養成的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特別重視,注意引導和培養。課前要明確要求,課上要及時檢查、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自覺認真預習的習慣,掌握有效的預習方法。

  三、學習課文

  1、自由輕聲地讀讀詩文,邊讀邊了解:“祖先的搖籃”指什么?

  (1)出示相關句子: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2)播放錄像,畫面顯示“原始森林的蒼蒼茫茫”。

  (3)看錄像后交流:原始森林給人的感覺。

  (4)指導讀句: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5)再讀詩文,找一找有關詩句,說說課文中為什么把原始森林稱作“祖先的搖籃”?照樣子,說一說。

  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那(         ),是(  )的搖籃。

  那(         ),是(  )的搖籃。

  2、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里干些什么?

  3、同桌互讀,說說“祖先的搖籃”有怎樣美好而遙遠的回憶?

  (1)說說:詩中寫祖先在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樣在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鵲蛋、                             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會有怎樣的感覺?

  (3)練讀2、3節。

  (4)配上歡快的音樂,齊讀2、3節。

  4、學習課文最后一節。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長、神圣)

  (2)引讀。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說說:“祖先的搖籃”怎樣才能地久天長,永遠不被污染?

  5、選擇喜歡的一節有感情地讀一讀。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6、有感情地讀全詩。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12

  【單元導教】

  本單元圍繞“世界之初”的主題編排了《祖先的搖籃》《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羿射九日》三篇課文,涵蓋詩歌、故事、神話,語言富有童趣,想象豐富。

  本冊第二單元學習了“讀句子,想象畫面”,第四單元學習“把想象的內容寫下來”,本單元教學重點是“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三個單元的學習都指向“想象”,從展開想象到寫下想象;通過想象,從理解句子內容到理解課文內容,體現了思維訓練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發展過程。

  【單元教學目標】

  字詞句:

  1、認識53個生字,會寫26個字。

  2、能借助形聲字構字規律識字,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兩點水和三點水所代表的不同意義,能區分這些偏旁相似的漢字表示的意思。

  3、會寫36個詞語。能結合語境體會表示動作的詞語的恰當運用;積累與快慢有關的近義詞語,能選用詞語說句子。

  4、能根據提示想象畫面,仿照例句寫句子。

  閱讀:

  1、默讀課文,做到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

  2、能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仿照《祖先的搖籃》第二、三小節說出人們還會在祖先的搖籃里做些什么。能感受《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中奇妙的想象,并根據提示說出自己想象的內容。能根據表格的提示講《羿射九日》的故事,能就自己覺得神奇的內容和同學交流。

  3、背誦古詩《舟夜書所見》。

  4、自主閱讀《李時珍》,了解李時珍和他編寫《本草綱目》的艱辛歷程。

  表達:

  1、能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說清楚,注意說話的速度,讓別人聽清楚講的內容。

  2、能認真聽,了解別人講的主要內容。

  《祖先的搖籃》

  【課前解析】

  課文以兒童的視角,通過好奇發問,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質樸、自由的.生活場景。插圖充滿生命的綠色,生機盎然,有助于學生形象地理解課文,并為學生提供了無限想象的空間。

  關注課題:《祖先的搖籃》從字面上很具有吸引力,從搖籃入手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大膽想象,在詩歌中去感受動詞使用的恰當。

  關注課文:本文語言生動活潑,充滿童趣。“我們的祖先可曾在這些大樹上摘野果,掏鵲蛋?”“那時候,孩子們也在這里逗小松鼠,采野薔薇嗎?”生動描繪出推想中的祖先的生活場景,極具畫面感疑問的句式,盡顯兒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額個性。“摘、掏、逗、采、捉、逮”等詞語的運用,既準確又形象,兒童情趣溢于言表,這些詞語也為學生的表達提供給了范例。

  關注生字:本課要書寫的9個字中,“祖、啊、濃、摘、掏、憶”是左右結構,要注意左右兩部分的寬窄、高低關系。“祖”左右基本等寬,其他字都是左窄右寬。“祖、憶”是左高右低,“祖”字要寫對示字旁,“濃”是左低右高,“摘、掏”是左右等高,注意“摘”字右邊不能寫成“商”字。“望、藍、賽”是上下結構,筆畫較多,結構相對復雜。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關系,各部分要寫得緊湊。

  【教學目標】

  1、認識“祖、掏”等7個生字,會寫“祖、啊”等9個字,會寫“祖先、原始”等1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第二、三小節中的問句。

  3、能展開想象,仿照第二、三小節說出人們還會在祖先的搖籃里做些什么。

  4、能認讀含有“摘、采”等動作的詞語,并體會動詞的恰當使用。

  【教學重點】

  1、認識“祖、掏”等7個生字,會寫“祖、啊”等9個字,會寫“祖先、原始”等10個詞語。

  2、能展開想象,仿照第二、三小節說出人們還會在祖先的搖籃里做些什么。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祖、掏”等7個生字,會寫“祖、啊”等9個字,會寫“祖先、原始”等10個詞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激趣:搖籃是什么?出示課件1:

  2、引入課文:今我們就來學習《祖先的搖籃》?出示課件2:

  (板書:祖先的搖籃)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初讀課文:祖先的搖籃是什么呢?讓我們快去讀讀課文吧。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檢查初讀:請同學們排火車讀一讀這些生字。出示課件3:

  3、回歸詞語:把這些生字送回詞語中,還能準確的讀出來嗎?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不熟練的就多讀幾遍。出示課件4:

  4、提出要求,再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出示課件5、6

  三、發現規律,指導書寫

  1、發現規律出示課件7:

  (1)引導觀察:這9個字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2)總結規律:

  左邊六個字是左右結構。“祖、濃、摘、掏、憶”5個字都是左窄右寬。“啊”字由左中右三部分構成,“口”和“阝”要寫在豎中線左側,和“可”字寬度大致相等。

  右邊三個是上下結構。“望、藍、賽”是上下結構,筆畫較多,結構相對復雜。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關系,各部分要寫得緊湊。

  2、書寫練習:請同學們描一寫二,注意握筆和坐姿。

  四、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搖籃里,人們還會做什么?和父母說一說。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第二、三小節中的問句。

  2、能展開想象,仿照第二、三小節說出人們還會在祖先的搖籃里做些什么。

  3、能認讀含有“摘、采”等動作的詞語,并體會動詞的恰當使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引導交流:在祖先的搖籃里,人們還會做什么呢?出示課件8

  二、品讀第1小節

  1、自由朗讀,引導思考:祖先的搖籃是什么?出示課件9

  2、指名朗讀,引導思考:祖先的搖籃是什么樣子的?出示課件10

  3、指導朗讀:祖先的搖籃這么大,真是太有意思了!請同學們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

  三、品讀第2小節

  1、引入第2小節:這么大、這么美的搖籃,我們的祖先在搖籃里生活,會做些什么呢?聽了爺爺的話,我是這樣想的,請大家聲音洪亮的朗讀第2小節。出示課件11

  2、小組討論:我們的祖先在搖籃里做什么呢?請同學們用波浪線在課文里畫出來。

  出示課件12

  3、體會動詞的妙用

  (1)理解“掏”:把“掏鵲蛋”換成“拿鵲蛋”可以嗎?出示課件13

  小結:“掏”不僅用得準確,而且寫得很有趣味,一讀就能想象出人很小心,偷偷地在樹上套鵲蛋的有趣情景。

  (2)根據詩句填動詞:你能根據詩歌中“和野兔賽跑,看蘑菇打傘”的意思填上一個合適的表示動作的詞語嗎?出示課件14

  (3)指導朗讀:這幾個表示動作的詞太有意思了,咱們做著動作讀一讀。出示課件15

  4、品讀問句

  (1)理解“可曾”:從哪個詞語可以知道這都是“我”的想象?出示課件16

  (2)指導朗讀:“我”對祖先的生活充滿了好奇,“我”是多么想知道啊!請同學們帶著這份好奇和自己的猜想來讀一讀第二小節。

  5、展開想象

  (1)展開想象,討論交流:我們的祖先在這個搖籃里還會去哪兒?還會做些什么?

  出示課件17

  四、品讀第3小節

  1、引入第三小節:這里真的是我們祖先幸福生活的搖籃啊!孩子們在這搖籃里生活得也格外開心!同學們快讀一讀吧!出示課件18

  2、交流分享:你覺得孩子們做的哪件事最有意思?出示課件19

  3、指導朗讀:孩子們在搖籃里的生活也是這么快樂呀!把他們的快樂讀出來吧!

  4、展開想象:在祖先的搖籃里,孩子們還會做什么?出示課件20

  五、品讀第4小節

  1、我們的祖先曾經做過的這些事情,我們經常會想起,在心里久久不能忘記,這就是“回憶”。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吧,請同學們朗讀本小節。出示課件21

  2、理解“蒼蒼茫茫”:讀到“蒼蒼茫茫”讓我想到了第一小節的“一望無邊”,你能說說蒼蒼茫茫是什么意思嗎?出示課件22

  3、指導朗讀:作者對它充滿了向往,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啊,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那么美好,那么遙遠……請同學們帶著這份情感來讀一讀。

  六、回顧全文

  1、思考:爺爺為什么把原始森林稱作“祖先的搖籃”?出示課件23

  2、朗讀全文

  七、布置作業

  聲情并茂地朗讀全文。

  教學反思

  詩歌常給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所以教學上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指導朗讀過程中,盡可能地引導學生理解動詞使用之妙,并展開想象,將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內容轉化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進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識字教學是低年段的教學重點,二年級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識字寫字能力,如何增強學生興趣,更加高效的識字寫字將是未來思考的重中之重。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13

  祖先的搖籃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2.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正確。

  2、流利地朗讀古詩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教學難點】

  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談話:同學們,大家知道什么是搖籃嗎? 搖籃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華民族“祖先的搖籃”在哪嗎?請看錄像。

  2.這就是原始森林,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境吧。

  3.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

  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借助拼音,練讀課文

  1、自學要求:(出示課件)

  借助拼音,輕聲自由練讀課文。讀第一遍時,在生字下面做“△”記號。讀第二遍時,生字重點拼讀。讀第三遍時,在難讀的句子下面畫“——”線。讀第四遍時,標上自然段序號。

  (1)學生根據自學要求自由練讀課文。

  (2)教師巡視指導。

  1、檢查學生生字字音的拼讀掌握情況。

  出示課件:

  zǔ ā nónɡ wànɡ zhāi tāo dàn yì

  祖 啊 濃 望 摘 掏 蛋 憶

  用各種方式指導讀生字。

  2、檢查難讀的句子。

  師:同學們,你認為有沒有難讀的句子?(學生自由發言)指導讀。

  (1)爺爺說,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

  (2)那/濃綠的/樹陰/一望無邊,遮住了/藍天。

  (3)啊!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

  3、請學生分段讀課文,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分小組比賽讀。

  (3)播放課文錄音,范讀課文。

  (4)讓學生再讀全文,大體了解祖先的生活。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祖 啊 濃 望 摘 掏 蛋 憶

  1、討論如何識記字形呢?

  2、教給學生識記方法:

  ①用熟字換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記,比如:“組”與“祖”,“淘”與“掏”,“憶”與“億”。“滴”與“摘”。

  ②容易出錯的地方重點記,比如:“望”字要注意左上是個“亡”,豎折變成豎提。

  ③感到有困難的地方用記號標出,比如:“蛋”字上面不是“定”。

  3、在習字本上進行描紅練習。

  4、當堂默寫。指名學生上臺默寫生字,集體糾正。

  (四)當堂檢測,鞏固學習。

  讀一讀,寫一寫(出示課件)

  祖先,濃綠,一望無邊,摘野果,掏鳥蛋,回憶

  第二課時

  資料展示,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學生找原始森林的圖片,文字資料,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麗神秘。

  今天就讓我們繼續走進原始森林,捕捉祖先原始的生活。

  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齊讀課題。

  (二)理解課文:

  1.師配樂范讀課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給了你怎樣的感覺?

  2.指名回答。

  指導讀句: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3.再讀詩文,找一找有關詩句,說說課文中為什么把原始森林稱作“祖先的搖籃”?

  照樣子,說一說。

  那(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那(),是()的搖籃。

  那(),是()的搖籃。

  4.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里干些什么?(狩獵、采摘)

  5.同桌互讀,說說“祖先的搖籃”有怎樣美好而遙遠的回憶?

  (1)說說:詩中寫祖先在這里干什么?

  (摘野果、掏鵲蛋、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

  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樣在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鵲蛋、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會有怎樣的感覺?

  (自由自在,驚喜連連)

  (3)練讀2、3節。

  (4)配上歡快的音樂,齊讀2、3節。

  6.學習課文最后一節。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理解:蒼蒼茫茫、祖先)

  (2)引讀。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說說:“祖先的搖籃”怎樣才能地久天長,永遠不被污染?

  ①我們不應該濫砍濫伐,不要隨便狩獵。

  ②森林附近不能開一些工廠,排放廢氣、廢水。

  7.選擇喜歡的一節有感情地讀一讀。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8.有感情地讀全詩。

  (三)拓展延伸:

  1.讓我們也展開想象我們的祖先在他們的搖籃中會干些什么?畫一畫吧!

  (鉆木取火、集體狩獵、打造石器、建房搭窩)

  2.如果我們站在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面前,你會有哪些問題?

  ①你們什么時候開始學會生火做飯的?

  ②你們什么時候開始學會搭建房屋的?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漢字,會寫9個字,學習新的偏旁部首,正確讀寫有關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體會人類生活與自然的關系,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認識7個漢字,會寫9個字,學習新的偏旁部首,正確讀寫有關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人類生活與自然的關系,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文導入: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生活在原始森林里,他們以天為蓋,以地為席,與果木為伴,與日月為友……

  2、你有這樣的體驗嗎?小組之間或同學之間交流。

  3、今天這堂課,咱們共同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觀察一下這篇課文和前面學到的課文有什么地方不一樣?(不是自然段的結構,而是從中間空行斷開。每斷開一次就是一個小節。)認識小節。

  2、學生嘗試找出課文一共有幾個小節,并在每一個小節前面標出序號。

  3、引導學生明確課文結構有4個小節組成。

  4、朗讀詩歌,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5、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6、教師逐小節檢查學生對詩歌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

  7、讀一讀課文,思考:我們的祖先是怎樣生活的?

  8、努力把詩歌讀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三、生字認讀,讀準字音

  1、課文同學們已經讀熟了,現在課文中的生字寶寶,從課文中走出來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2、出示生字指讀。

  3、注音領讀。

  4、重點認讀:祖、掏、逗、薔、薇、逮、憶。

  (1)比較認知“薔”和“薇”:兩個字都是上下結構,比較容易識記。

  (2)“憶”字強調偏旁是“忄”,左右結構。想一想還見過哪些“忄”的字呢?(預設:驚、懷……)

  (3)“逮”字強調讀音為三聲。在田字格里書寫時要注意占格要均勻,把字寫好看。(結合圖片,拆解漢字掌握識記。)

  5、出示組字方法,進行識記“憶”

  6、找一找“祖、組、租”的不同。

  7、開火車讀準字音。

  四、情景朗讀,感知文本

  1、爺爺說:

  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真有意思,這是多大的搖籃啊!那濃綠的樹蔭一望無邊,遮住了藍天。

  (認真讀,讀出詩歌的韻律美。感嘆句要讀出驚嘆、贊美的語氣。)

  2、我想——我們的祖先,可曾在這些大樹上?摘野果,掏鵲蛋?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賽跑,看蘑菇打傘?

  (生活很有趣。)

  3、那時候,孩子們也在這里逗小松鼠,采野薔薇嗎?也在這里捉紅蜻蜓,逮綠蟈蟈嗎?

  (讀出詩歌的韻律感。)

  4、風兒吹動樹葉“沙沙,沙沙!”那回憶多么美好,又那么遙遠……啊!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

  (用深情、贊嘆的語氣來讀。)

  5、結合情景,讀好課文。

  五、課堂展示

  小組推薦優秀小選手比賽讀詩歌。

  六、學寫生字

  課文同學們讀得真美,現在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

  1、出示生字:祖、啊、濃、望、藍、摘、掏、賽、憶。

  2、指導學生觀察寫法,板書筆順。

  3、打開“優教學生字”,講解生字的意義與寫法。

  重點學習:“祖、望、賽、憶”的注意要點。(預設:祖:不要多一點;“望”:不要多一點;賽:不要少一橫;憶:“乙”只有一筆。)

  4、學生臨寫生字。

  七、鞏固練習

  1、打開“基礎訓練——《祖先的搖籃》”,一起來闖關吧!

  2、完成配套練習冊。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 篇15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動詞的準確運用。

  教學難點:

  懂得為什么說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

  教具準備:

  課件、電子白板

  教學過程:

  一、資料展示,引入新課

  1、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麗神秘。

  2、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境吧。

  3、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

  4、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初讀課文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把課中出現的生字圈起來讀一讀。

  (2)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標上自然段號。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

  1、學習1、2自然段。

  (1)全班讀1、2自然段,說說祖先的搖籃是什么樣子?

  (2)指導朗讀,從中體會搖籃的大。

  2、小組合作學習3、4自然段。

  (1)嬰兒在搖籃中生活、成長,那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這搖籃中又是如何生活的呢?小組討論討論,把表示動作的詞用橫線畫出來。

  (2)學生匯報。

  動作的詞有:摘、搭、打、點、逗、采、捉、逮。

  (3)男女生分讀。

  (4)我們祖先還在森林里做什么?引導學生理解省略號的作用,并展開想像說一說。

  3、祖先們在這里留下什么?

  (1)引讀第五至七自然段。

  師:“濃綠的樹陰下”生:“留下……”

  師:“寬闊的草地上”生:“回蕩……”

  師:“林中的小路”生:“彎彎曲曲……”

  (2)課件播放圖片,師深情朗誦8、9自然段。

  (3)齊讀五至九自然段。

  四、賞析句段

  1、說說你最喜歡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4、配樂讀課文。

  五、拓展延伸,激發想像力

  1、學完了課文,你也展開自己的想像,來畫畫這美麗的搖籃吧。想想我們的祖先可能在這里做什么?

  2、全班交流,適當點評。

  六、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年級下冊語文《祖先的搖籃》教案(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三》教案(精選13篇)

    一、日積月累1.出示《贈汪倫》,解題。讀準“贈”的字音、字義。2.自由讀詩,讀準字音。3.指名讀古詩,同學評價字音。齊讀古詩。4.再讀古詩,了解詩意。5.配樂背誦。自由背誦,指名背誦,齊背。...

  •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識字4》第一課時(通用17篇)

    課題蘇教版二年級下冊識字4課題《識字4》設計海安鎮附小作者:袁靜理論支持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生從運用口頭語言過渡到書面語言的橋梁。...

  • 二年級下冊語文《一片樹葉》教案二年級(精選14篇)

    (一)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繼續隨文鞏固識字。正確書寫漂、接、伙、呆等生字。2、與同學合作表演課文,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 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教案(精選14篇)

    一、交待閱讀方法。1.指名學生朗讀課后練習題1。2.啟發談話:這節課,我們就圍繞練習題1中的三個問題,看圖讀課文,一段一段地把課文讀懂。二、圍繞課后練習題1中的第(1)個問題,閱讀1—2自然段。...

  • 2024二年級下冊語文暑假作業答案(精選3篇)

    暑假的來臨,讓大地充滿了生機,也讓孩子們的臉上笑開了花。小編給同學們編輯發布了暑假作業答案二年級下,希望能夠幫助到同學們。一、復習課文:1、《找春天》一課仿寫(1)柳樹抽出嫩綠的枝條,那是春天的頭發吧?(2)小鳥嘰嘰喳喳,那是春...

  • 二年級下冊語文《亡羊補牢》教案范文(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借助拼音會認4個生字,學寫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并運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補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 二年級下冊語文《千人糕》教案范文(精選16篇)

    教案目標:1、根據畫面大膽想象內容2、理解內容,東東任何物品都是集體勞動的結晶,激發幼兒的合作意識。教案準備:幼兒用書、磁帶或CD。教案過程:1、生活經驗回顧,激發閱讀興趣。...

  •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人教版(通用13篇)

    第一課 準備課教學內容:做好寫字的準備工作教學目的:1、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2、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激發學生對漢字喜歡的情感。3、了解初步的書法知識,培養學生初步的對漢字的審美能力。...

  • 二年級下冊語文閱讀教案模板(通用2篇)

    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感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2、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詞語。教學難、重點:1、感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 二年級下冊語文《植樹的季節》教學設計(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認讀本課的16個生字,規范地書寫9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發散思維,展開述說。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 二年級下冊語文亡羊補牢的教案(通用2篇)

    【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看圖猜寓言1、孩子們,喜歡讀故事嗎?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好玩的游戲:看圖猜故事。依次出示6張故事圖片(守株待兔、狐假虎威,自相矛盾,濫竽充數,刻舟求劍,井底之蛙)2、齊讀成語。...

  •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認識“蛙、信、每、收、封、鴨、安、傷、今、驚、讀、第、次”13個生字和“爪字頭”“月字旁”兩個偏旁;會寫“非、今、朋、每、安、采、過、送”8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識字1》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學會8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2.借助課文插圖和多媒體情境,了解詞語意思,欣賞如畫的壯鄉山水,感受如詩的壯族風情。3.誦讀課文,培養語感,積累詞語。第一課時內容:看圖學習課文。...

  •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我為你驕傲》(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3、知道老奶奶為什么要寫“我為你驕傲”,學會承擔責任,學會寬容。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二年級下冊語文《兒子們》教案(精選16篇)

    教學過程:一、談話,激情導入。同學們,我們每人都有一位愛我們、疼我們的媽媽。她們為了我們含辛茹苦,奉獻著無私的愛。而作為兒女的我們,能為我們偉大的媽媽做些什么呢?生1:我寫完作業幫媽媽做過飯。...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日韩涩图 | 日日操夜夜操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 免费观看国产成人 | 成年在线影视免费观看 | 国产91资源| 成人黄色777网 | 精品无人区一线二线三线区别 | 国产wwwwwwwww | 探花视频 |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 天天摸夜夜摸夜夜狠狠摸 | 日韩免费一区 |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 | 粉嫩饱饱鱼一线天在线观看 | 久久三级无码网站 | 亚洲日韩国产第一 | 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 | 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久久秋霞鲁丝片 | 成人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com |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 色av色| 国产99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两个人的视频在线观看www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 免费毛片免费看 | 超碰福利久久 |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2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中文 | 亚洲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岛国av| 黄色av免费在线看 | 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婷婷 | 日本www在线观看 | 午夜伦理影院达达兔人成 | 国产丰满麻豆VⅠDE0SEX | 国产亚洲高清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