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英語教學反思(精選7篇)
三年級英語教學反思 篇1
教三年級英語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想對這段時間的教學進行一下反思和總結。
一、調動學生積極性,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生性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在班級人數較多的情況下,老師難以掌控課堂,利用多媒體教學能為學生創造學習運用語言的環境,使教學有聲有色,在教學Unit3Read a story 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錄像——《小貓找媽媽》,動畫生動而逼真,小朋友非常喜歡,小貓在找的過程中,遇見了zebra.以此學習新單詞zebra,看見老鼠動畫時,我讓小朋友對老鼠進行描述——My ears are big. My tail is long.I’m a mouse.這樣鍛煉了小朋友的英語說話能力。 2.對教學中的一點改進。
三年級的學生,求知欲強,尤其是對感興趣的,直觀的事物更是如此。雖然課堂上感覺效果很好,但是課后反饋卻很不理想。通過第一次的單元測試,我終于找到了問題的所在.孩子們雖然會說,也能跟著磁帶讀下來,但是真給他(她)出示一個句子或單詞的時候,卻不能讀出來,并且也不知道漢語意思。
針對這一情況,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注意改變教學策略,在要求學生跟著磁帶讀對話和單詞的時候,要求學生指讀,男女生分角色讀或個人讀等方式,盡量避免學生偷懶,讀滑句的現象;并且把每節課的內容都寫到黑板上,并對應上漢語解釋,讓學生不僅會說,會聽,而且還要會讀,并且知道漢語意思。
當然,僅有課上工夫還不夠,畢竟英語是門語言,要多說,多讀,多聽,多練。那么在課下,就要求學生聽磁帶,讀課文,然后讓家長簽字來進行監督。一般每學完一個Part,我就會對學生進行檢查,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并對基礎差的學生進行及時輔導。
3.積極探索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教學。
怎樣能長時間的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想是每個教師都會思考的問題。我認為對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但怎樣去表揚去獎勵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呢,仍需要進行不斷的思考和實踐。
三年級英語教學反思 篇2
反思一
PEP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話題Howmany,我講的PartA部分的教學,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五個單詞,eleven,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以及理解運用句型Howmany---canyousee?單詞教學其實是很枯燥的,學習起來很無味,考慮到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我設計了不同的游戲和操練方法學習這幾個單詞。并加入了一些表達自己喜好的句型,讓學生在特定的語境內領悟和使用,進行有意義的交際,以此達到語言教學的真正目的。下面我就結合這節課我談談自己在突破難點時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歌曲開篇,引入情境
學生剛上課時心理處于緊張狀態,所以我通過用英語與學生打招呼,和他們一起唱Tenlittlecandlesdance活躍了課堂氣氛,消除了緊張,使學生的注意力很集中,激發了學習興趣,使學生很自然地進入了良好的學習狀態,并且為下面的教學環節作好鋪墊。
二、不同方式,教學單詞
小學生對新事物總是充滿著好奇,真實的水果對于他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恐怕很難保持他們長時間的注意和高漲的情緒,所以四個單詞我分別設計了不同的呈現方法。首先,讓學生用數數形式學習,學生興致高昂;然后通過禮物,使學生眼前一亮,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其次我利用簡筆畫讓學生主動參與,以此保持了他們學習單詞的興趣;另外又讓學生通過游戲形式導出新單詞,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最后利用“我說你做、大小聲、生說生指”的游戲,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有趣、輕松、活潑、競爭的氛圍去操練單詞。
三、聯系實際,靈活運用
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點。本課時,創造了真實的生活情境,拉近了所學知識與學生間的距離,同時練習了句型,小組內來練習然后分別匯報表演,讓他們親身體驗,主動參與,真正達到語言的交際目的。
四、尊重全體,自主發揮
我們常說教學要面向全體,要因材施教,因此為了每個學生都達到一定的交際目的,我在最后設計了一個任務型活動Let’splay。在這活動中,我讓學生通過實物和PPt課件模仿對話,增強趣聞性;畫好后,師生操練句型,要求學生用基本的語句進行交流,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自由的發揮,達到了各自的語言目的,不僅如此,同學之間的情感也在此活動中不知不覺的有所提升了。
五、存在的不足
整堂課上完之后,雖然有成功之處,但也發現存在著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我的語速過快,有些課堂用語,學生聽得不是很清晰,這樣就導致學生不理解教師發出指令的意思,使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無從下手。從學生們的眼神中我知道自己犯下了嚴重的錯誤,這是我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急需改進的地方。
通過這次上課,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師應該真真正正的關注每一名學生的發展,把學生的興奮細胞統統調動起來,才能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上的小主人。
反思二
新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聽、說、讀、寫訓練內容,通過聽聽、說說、唱唱、做做,先培養語感,培養興趣,然后進入字母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英語,讓知識中獲得成功感。我是一位從教八年之久的英語教師,從初中到小學親自目睹了新課改帶給我們老師、學生的巨大變化和無窮的益處。在我帶第二輪三年級教材之后的今天,有了許多的心得感受和反思,寫出來與各位分享。
一、 課前3分鐘自由談(Free Talk),增強師生情感,訓煉學生聽說能力。
每節課開課以前,我就上節課所說內容,采用師師問答、生生問答、小組問答等多種形式進行復習,這一方法不僅有效的復習了上節課或以前所學的內容,而且為新授內容做了鋪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對話。
用英語組織教學,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這一環節非常重要,是學生練習聽力的良好機會,也是學生學習與模仿的途徑之一。我一直堅持用英語講課,剛開始從最簡單的短語、句子、日常英語開始,然后逐步加深。當學生聽得不太懂時,我配以夸張的動作、表情或適當的解釋說明,使學生沉浸在濃厚的英語氣氛之中,通過英語交流,提高了學生聽說能力,也無形中發展了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培養了他們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
三、用直觀教具,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聽說環境。
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片等是英語教學中常用的直觀教具,除教師制作直觀教具外,我發動學生自己制作教具、學具。如剛開始學字母時,就可讓學生作字母卡片,以便進行同桌、分組、找朋友等多種形式的聽說訓練。單詞教學、對話教學等都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圖片卡、單詞卡、句型卡或頭飾、道具。這樣安排不僅有利于師生進行聽說訓練,而且也能促使學生動腦動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教學效果非常好。
四、扮演角色,進行會話,發揮學生的表演才能,在真實的情景中靈活的運用英語。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應體現它的交際功能;我一貫認為學生會應用英語是關鍵,所以充分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通過小組合作、師生合作,讓他們充分的發揮想象,運用所學的內容自編自演談話內容。這樣學生活學活用了英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才能。我在領讀時聲音、語調都帶有感情色彩,把各個角色的性格、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同時也讓學生在表演時拿出自制頭飾之類的簡單道具,并模仿原聲帶中的語音、語調,帶有逼真表情和貼切的動作,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記憶。另外我經常在課堂上把句型、對話、課文編成短劇,讓學生表演,把講臺變成舞臺,學生是演員,教師是導演,或師生共同表演。盡量讓學生把所學內容,按設定的情景結構演出來,做到聲情結合,使學生得到大量的聽說機會。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興趣特濃,走在校園里,走在馬路上碰到我就主動用英語和我對話。
五、加強語言實踐,開展課外興趣活動或知識競賽活動。
我根據學生語言水平和年齡特點,建立了課外活動小組,象學唱英語歌曲,講英語故事,朗讀比賽,表演話劇,小游戲,猜謎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此外,我還聯合其他英語教師組織開展了三至六年級趣味英語知識競賽,將一些奧運知識、日常生活知識,腦筋急轉彎題,課文中學過的一些改錯題、數字認知題目變換成“醫生診斷題”“用英語算數學題”等讓學生感興趣的題讓他們參與競答,這些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使學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收到了預期的效果,達到了一舉兩得的目的。
三年級英語教學反思 篇3
三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英語不久,要怎么教這需要老師不斷去反思,下面是關于三年級英語的教學反思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作為一個小學英語教師,倘若僅滿足于對單詞、句型的概念化的解釋和程序化的分析,而不求助于情景的感染和形象的描述,就會使課堂語言平淡、氣氛沉悶,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語學習中。那么,學生原有的興趣和想學好英語的良好愿望就會很快喪失殆盡。所以我們應該多多吸收直接教學法的長處,重視情景教學。在40分鐘的英語課上,老師用外語授課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學生能開口說外語的時間又有多少?有多少學生的家庭有外語環境,有多少學生父母懂外語,學生在課余時間主動或被動接觸外語的機會又有多少?我們盡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學英語教學觀摩課,在這些觀摩課上英語教師和學生配合的天衣無縫,聽說讀寫的操練樣樣俱全,加上朗誦,短劇,多媒體演示,教學者為之興奮,聽課者為之激動。
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在英語中有這么一句諺語well begun is half done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始終讓學生在寬松,莊重,和諧的學習氛圍中進行語言的學習,表演,競爭和相互評價,為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教學現象而努力。許多英語老師或許都有此感嘆: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似乎總有那么一段距離,好像很難做到“言行一致”!其實在不少英語課時上,只要我們教師用一些心思,想一些點子,找到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相似的切入口,完全可以體現任務型教學的真實性,實用性和功能性。孩子雖然年齡相對小,缺乏知識和經驗,抽象思維不夠發達,但形象思維占優勢,具體的、直觀的形象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在教學時,我通常采用的直觀情景有實物、圖片、頭飾、玩具、簡筆畫。如在教學習用品pen、pencil、book、ruler等單詞時,直觀的實物出示尤為重要,只有通過直觀的演示與比較,學生才會迅速領會掌握;如教水果類單詞apple、pear、banana、melon等時,利用實物進行教學;如在教動詞sing、dance、draw、write等時,利用簡筆畫進行教學,學生往往會產生一種新鮮感,注意力馬上被吸引,有關的英文單詞幾分鐘內就能說出。這樣排除了母語作為中介,從而促進學生逐步利用母語的心譯過程。
1、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
2、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4、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
二、關注學生情感,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有積極的情態,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刻板的情態,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還會影響其它發展,情態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創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盡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關。
三、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適用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做到:
1、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語境,采用推測、查閱和協調的方法進行學習。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并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四、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
評價可以使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評價或采用測驗及非測驗形式,平時重視形成性評價,對學生回答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改進的誠績,及反映的情感、態度、策略某方面進行及時的評價,如有口頭評價、等級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等方法,充分發覺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測驗以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側重于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能力減少客觀題,增加主觀題,通過評價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三年級英語教學反思 篇4
篇一
由于工作需要這一學期我任教小學三年級的課程。在一學期的教學研究與實踐中,我對低年級的英語教學有了一些體會和認識。
首先“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低年級英語教學的關鍵,在課堂活動我以學生活動為主,采用聽、說、做、唱、玩、演等活動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感,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持久保鮮。
其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是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方法的優劣,對能否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關系很大。外語教學的實踐性強,因此,就要以靈活多樣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針對小學生喜說愛動、爭強好勝、善模仿、怕羞等心理特點,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例如,游戲是一種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尤其是低年級英語教學。靈活運用各種游戲,可以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鼓勵學生玩,還要善于組織學生玩,和學生們一起玩,引導學生玩得有意義。其次,小學生生性活潑、愛唱愛跳。針對這一特點,每一堂課教師都利用或編寫了與學習內容符合的歌曲或歌謠(chant),并加以動作表演,使學生在活潑歡快的氣氛中自然地獲得了英語知識與技能,開闊了視野,發展了智力。
最后小組教學是教學質量的保證。當今的時代是科技競爭的時代,而競爭的成敗往往取決于人們的合作。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將不同的知識加以交流、綜合、提高和運用,就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所以,小組合作學習是當今區一中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正是進行素質教育,在課堂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體現。英語課上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比賽,對話表演,情景模擬等活動,為每個學生創設了表現自我的寬松氛圍,使學生的思維顯示出積極的狀態,能較大程度地發揮集體互助力量,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出了保證。
篇二
PEP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話題Howmany,我講的PartA部分的教學,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五個單詞,eleven,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以及理解運用句型Howmany---canyousee?單詞教學其實是很枯燥的,學習起來很無味,考慮到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我設計了不同的游戲和操練方法學習這幾個單詞。并加入了一些表達自己喜好的句型,讓學生在特定的語境內領悟和使用,進行有意義的交際,以此達到語言教學的真正目的。下面我就結合這節課我談談自己在突破難點時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歌曲開篇,引入情境
學生剛上課時心理處于緊張狀態,所以我通過用英語與學生打招呼,和他們一起唱Tenlittlecandlesdance活躍了課堂氣氛,消除了緊張,使學生的注意力很集中,激發了學習興趣,使學生很自然地進入了良好的學習狀態,并且為下面的教學環節作好鋪墊。
二、不同方式,教學單詞
小學生對新事物總是充滿著好奇,真實的水果對于他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恐怕很難保持他們長時間的注意和高漲的情緒,所以四個單詞我分別設計了不同的呈現方法。首先,讓學生用數數形式學習,學生興致高昂;然后通過禮物,使學生眼前一亮,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其次我利用簡筆畫讓學生主動參與,以此保持了他們學習單詞的興趣;另外又讓學生通過游戲形式導出新單詞,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最后利用“我說你做、大小聲、生說生指”的游戲,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有趣、輕松、活潑、競爭的氛圍去操練單詞。
三、聯系實際,靈活運用
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點。本課時,創造了真實的生活情境,拉近了所學知識與學生間的距離,同時練習了句型,小組內來練習然后分別匯報表演,讓他們親身體驗,主動參與,真正達到語言的交際目的。
四、尊重全體,自主發揮
我們常說教學要面向全體,要因材施教,因此為了每個學生都達到一定的交際目的,我在最后設計了一個任務型活動Let’splay。在這活動中,我讓學生通過實物和PPt課件模仿對話,增強趣聞性;畫好后,師生操練句型,要求學生用基本的語句進行交流,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自由的發揮,達到了各自的語言目的,不僅如此,同學之間的情感也在此活動中不知不覺的有所提升了。
五、存在的不足
整堂課上完之后,雖然有成功之處,但也發現存在著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我的語速過快,有些課堂用語,學生聽得不是很清晰,這樣就導致學生不理解教師發出指令的意思,使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無從下手。從學生們的眼神中我知道自己犯下了嚴重的錯誤,這是我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急需改進的地方。
通過這次上課,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師應該真真正正的關注每一名學生的發展,把學生的興奮細胞統統調動起來,才能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上的小主人。
篇三
任三年級英語課已經有兩個多月了,下面就這段時間的教學進行一下反思和總結。
一、調動學生積極性,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生性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師掌控課堂有一定難度。課堂上實物和圖片教學很重要,課前教師還總是要挖空心思設計教學情境及游戲活動以吸引學生,另外在教每一單元的Story time時,我經常安排幾個有家長課前輔導的小朋友進行表演,聲情并茂的小故事情景孩子們非常喜歡,也很想親自參與到故事表演中,于是激發了他們學會語句的愿望,很快在故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進行表演,這樣鍛煉了小朋友的英語說話能力。
二、對教學中的一點改進。
三年級的學生,求知欲強,尤其是對感興趣的,直觀的事物更是如此。雖然課堂上感覺效果很好,但是課后反饋卻很不理想。通過第一次的單元測試,我終于找到了問題的所在.孩子們雖然會說,也能跟著磁帶讀下來,但是真給他(她)出示一個句子或單詞的時候,卻不能讀出來,并且也不知道漢語意思。 針對這一情況,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注意改變教學策略,在要求學生跟著磁帶讀對話和單詞的時候,要求學生指讀,(要求讀到哪指到哪,老師隨時檢查),男女生分角色讀或個人讀等方式,盡量避免學生偷懶,讀滑句的現象;并且把每節課的內容都寫到黑板上,并對應上漢語解釋,讓學生不僅會說,會聽,而且還要會讀,并且知道漢語意思。 當然,僅有課上工夫還不夠,畢竟英語是門語言,要多說,多讀,多聽,多練。那么在課下,就要求學生聽磁帶,讀課文,然后讓家長簽字來進行監督。一般每學完一個Part,我就會對學生進行檢查,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并對基礎差的學生進行及時輔導。
三.積極探索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教學。
怎樣能長時間的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想是每個教師都會思考的問題。我認為對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但怎樣去表揚去獎勵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呢,仍需要進行不斷的思考和實踐。
三年級英語教學反思 篇5
學會學習和發展是素質教育的要求,英語是中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我在教學中努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語言基礎。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運用語言,學生是語言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要遵循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努力使英語教育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在這樣的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我設計了這節課教案。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最大的收獲是:
①有興趣聽、說英語,用英語做游戲。
②樂于模仿,敢于開口,積極參與主動請教。
③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合作精神。
④知道英語國家中最常見的水果和食品名稱。
三年級英語教學反思 篇6
九月二十日全天,我們華三小舉行了英語教學基本功大賽,我所上的內容是三年級的PEP教材,這個教材已經在安慶市實行一年的時間了,而對于我卻是第一次接觸,對于這個教材是否能上好還是忐忑不安。
課前我仔細的研究課本,精心準備。這次上課得到了專家的肯定,也讓我對PEP教材的教學有了更深的了解,對于這節課。我也作了以下幾點反思:
1、用激情帶動學生
學生是課堂的靈魂,而如何讓他們的靈魂與課堂相結合,就需要教師用自己最大的熱情去帶動學生。這次上課的班級是以前我所教的一個班,學生對于我又走入他們的班,本身就帶動了他們的一定熱情,在上課中,我也充分的走入他們的內心,把他們所喜歡的卡通人物形象帶入教師,讓他們幫忙介紹人物的面部器官。學生看到這一情景,熱情飛揚,再加入我的激情,讓學生都動了起來。
2、讓學生感受自己是課堂的主人
課堂是學生的課堂,而教師是課堂的協助者。這節是介紹有關面部器官的單詞和句型,而學生其實在清華一條龍教材中,對這一內容都一熟練的掌握。于是,在這節課中,我讓學生充分發揮他主人的特色,讓學生運用以前的知識來自己挖掘。
對于這節課也還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在教授mouth這一單詞時,因為讀音比較特殊,沒有相學生展示讀音的規則,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用心去注意這些細節問題。
三年級英語教學反思 篇7
在教學活動中,我發現了三年級小學生喜表揚、好游戲、愛新奇的心理特點,因此我嘗試著引入了“五角星”獎勵機制,反饋效果很好。學生們在教師的不斷教學“誘”導下,通過努力學習,獲得了知識,增長了能力,也獲得評價的標志——五角星,同學們喜不自禁、躍躍欲試,家長們也很高興和認可。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習能力也有了,教學質量也隨之提高了。
那么,“五角星”代表了什么?哪些學生能得到“五角星呢?
“五角星”代表了一種能力的一個分值,而學生的能力是有優劣差異的。優等生能力強、學的快;“學困生”能力差、接受能力弱。不同的學生定出不同的得“五角星”標準,這樣一來,人人都有能得到“五角星”的機會和能力,也會繼續為得到“五角星”而努力,因為“五角星”之后,還有更受學生喜愛的標志——紅蘋果等著他們去獲取:得十顆(“學困生”六顆)就可以換一個小蘋果。
另外我還根據不同的能力點,設計了其它各異的精美的小標志:當學生模仿發音或讀課文語音語調相當準確時,或當學生和其他同學自編自演的對話表演成功時,都可獲得一枚標志。每個學習板快的獎勵標志都不一樣,而這些標志都代表一定的分值,到了期末就拿這些小標志來統計學生的成績,學生們的興趣也濃了,學習也努力了,也知道如何學習了。
哪些孩子能得到“五角星”呢?(只要他們在課堂教學中有以下任意一方面的表現都能得到“五角星”)1、不敢說英語的卻張口說了;2、平時不敢舉手,這次舉手回答問題了;3、回答問題時沒用書上的;4、能聽懂其它學生回答問題時出錯的地方,并能改正錯誤的;5、看圖能復述句子的;6、能自編問人、問物的對話的; 7、能堅持每天聽錄音,流利朗讀課文的; 8、能聽錄音做課堂練習冊,做的基本正確的; 9、能很快學會教師所教的語句并說的很準確的學生;10、能聽出并模仿教師或錄音機播放的錄音的;11、能模仿教師或錄音機的準確語調和語句的;12、能根據教師的身體語言,說出英語語句的意思的學生。等等。
剛開始時,不要定過高的目標,要立足于“人人參與、人人得益”的原則,這樣才能做到全面提高,逐步發展。這樣學生在教學中就可以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從而達到教學目的,他們要想得到“五角星”就要為得到“五角星”去聽講英語、聽說對話、聽錄音機,去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日積月累,堅持下去學生們的能力就形成了。學生得到了“五角星”,既是獎品又是評估的分值,又培養了能力,真可謂“一箭三雕”。通過引入“五角星”的獎勵機制,課堂教學的氣氛活躍了,愛舉手發言了,敢說話了,能編對話,學困生也敢舉手回答問題了;大多數學生在家聽錄音了,也讀課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聽說能力和交際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成績也有了顯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