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級綜合實踐走進民間藝術教案
走進民間藝術活動目的: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自己的興趣,積極參與技術實踐,大膽設想,勇于創新,強調學生通過研究與實踐,構建一種積極、生動、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2、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及與人交往的能力。
3、提高語言的組織及表達能力,主動交流,合作交流,增強自信,展示自我,尊重他人。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4、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通過技術實踐活動深化自己的勞動體驗,形成熱愛勞動及熱愛平凡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活動過程:
一、課前介紹
1、導入:民間藝術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與創造,許多民間藝術杰作,已成為“華夏一絕”被傳承和保留下來。
你了解這些民間藝術品嗎?
刺繡、竹藝、紙藝、布藝、紡織、陶瓷、泥人等
2、觀察書23頁,你知道它們的名稱嗎?
同桌互說,指名交流。
3、你的家鄉有哪些民間工藝品呢?(班內有外來同學)
請把你了解到的說出來,與小伙伴一起分享。
二、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教師提前收集皮影作品,掛到教室里面。
師:同學們,你們發現今天的教室與以往有哪些不同啊?
學生回答。
師:你們現在欣賞的這些漂亮的皮影就是我們今天的活動主題。看了這么精美的皮影作品,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學生談感受)
三、活動過程的安排,由以下幾個階段組成:
(1)準備策劃階段:包含確定活動主題,選擇活動方式,進行活動分工,制訂學生活動方案等,主要解決“想了解什么”“怎樣去做”的問題。
(2)實踐活動階段:即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方法讓學生親歷勞動與實踐,采訪調查,上互聯網、上圖書館查閱資料,研究分析等,此階段可以由一個或多個活動來完成,活動時間跨度可一周或兩周甚至更長的時間。
(3)匯報交流階段:該階段以成果展示匯報交流為主,在與同學們分享交流的同時,進行分析評價。展示活動可以通過舉辦成果匯報會,論文答辯會,設立作品展示臺,開展技能大比拼,舉行擂臺賽等形式來匯報交流調查研究的結果,展示活動成果。
如:皮影資料的匯報
師: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關于皮影藝術方面的資料,誰愿意把你知道的講給同學們聽?
學生匯報
評語:你覺得他收集的資料怎么樣?他的匯報形式怎樣?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皮影藝術作品的圖樣,就放在每一組的桌面上,你們覺得漂亮嘛?
生:漂亮。
師:是啊,無論是哪一種圖案都生動形象惟妙惟肖.
四、教師講解皮影的制作方法
皮影的制作工藝較為復雜,選皮、制皮、過稿(描圖樣)、剪刻、敷彩、發汗熨平、綴結、完成等有大小18道工序。
1 畫稿
先是畫稿,即按人物的不同身份和個性,設計出不同的形象,但這種設計是有一定程式的,如武生飾武生巾,將軍為扎巾、元帥戴沖天盔;丞相穿相貂,文官著板吉;男子按年齡分無須、短須和三髯等。
皮影人物的設計往往臉部體現個性、服飾強調共性,所以一個皮影班的皮影人物,常常皮影頭像有一、二千個,而皮影身體只有幾百個。演出時,根據劇情需要,只要將不同的頭像插到不同身份的軀干上即可。皮影班有句行話叫"一個身體七個頭",說的就是這情景。但女性頭像一般是不換的,大約是為了線條的秀美和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