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水
教學內容:
1. 發現水的神器之一,水有浮力。
2. 發現水的神奇之二,水能溶解物質。
教學目標:
1.了解水的各種有趣現象,水有浮力、水能溶解物質。
2.能指認日常生活中的上述現象。
3.會做水的浮力、溶解現象的實驗。
教學重點:
認識水的浮力、溶解現象。
教學難點:
認識水的浮力。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問:講桌上有一個啤酒瓶,現在我向瓶里面放入一根筷子,怎樣才能把筷子拿出來?
2. 學生交流,回答。
二. 浮力
1. 問:現在我要加入兩個要求,在不可以打破瓶子和手不可以碰到瓶子的前提下怎樣才能把筷子能出來?
2. 學生交流,回答。
3. 請同學到講臺上來試一試同學們的猜想。
4. 向瓶子里倒入水可以使筷子浮上來。
5. 問:為什么一開始只倒入一點的時候筷子沒有浮上來,后來筷子才慢慢浮上來的?
6. 學生交流,討論。
7. 這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啊?(提示,水越多,浮力?)
8. 總結,向瓶子里倒入水,利用水的浮力使筷子浮起來,從而把筷子拿出來。水越多,浮力越大。
三. 溶解
1. 問:想在講桌上有一杯純凈水,老師現在向水里加入紫色的高錳酸鉀晶體,請同學們觀察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 學生回答。總結,把高錳酸鉀晶體倒入水里發現水開始慢慢變成紫色。
3. 問:.我們把這種現象叫溶解,那我們生活中你們還遇到哪些類似的例子?
4. 學生舉手回答。
5. 總結學生的回答并補充,例如,沖牛奶、果汁,燒菜時加入的鹽、味精等。
6. 問:我們平時沖牛奶是都用的什么水啊?
7. 學生討論。
8. 現在我們研究一下,是不是高錳酸鉀在熱水里可以溶解的更快一點。
9. 準備兩個燒杯,分別倒入同等體積的冷水和熱水(注意,倒入熱水時要把燒杯蘊熱一下防止玻璃燒杯在倒入熱水的同時爆裂)。同時放入同等質量的高錳酸鉀,讓學生觀察。
10. 問:你們發現了什么,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11. 學生交流回答。
12. 總結,水可以溶解物質,溫度越高溶解的越快。
注意:引導學生離開一個錯誤的判斷,物質溶解于水并不代表物質就消失不見了。
四.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