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3、認識并體驗1立方厘米
師問:我手中的橡皮能用立方分米做單位嗎?很自然地引出了較小的體積單位“立方厘米”。 教師出示1立方厘米的體積模型。
師:這是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就是1立方厘米。投影出示: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就是1立方厘米。
記作:1 cm3 (板書)
師:同學們找一找或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
4、認識并體驗1立方米。
教室的空間用“立方厘米”做單位,行嗎?用“立方分米”呢?為什么?1立方米是怎么規定的?由于有前邊兩個體積單位做基礎,知識遷移,學生很可能說出:棱長是1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同時出示投影:棱長是1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
師:1立方米記作:1 m3
接下來我們體驗了多大是1立方米。
多長是1米?1立方米的正方體有多大?
學生用手比劃1米的長度,閉著眼睛想1立方米有多大。
我想讓同學們現在就看一看、體驗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怎么辦?
學生可能提出搭一個棱長是1米的正方體。
師:老師這里有3根1米的尺子,誰愿意用3根1米的尺子,在墻角搭建一個1立方米的空間?
指名上前搭建。搭正方體的過程學生可合作完成,師相機指導。
師:看,搭出的空間就是1立方米。想知道這里面能站幾名同學嗎?我們來試一試。
指幾名同學實際鉆一鉆。
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米呢?
五、物體的體積
1、教師通過實際搭建的立體,介紹物體的體積的計量方法。
師:計量平面的大小,要看這個平面含有幾個面積單位;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教師仿照教材82頁圖,用1立方分米模型搭建一個立體。
師:這個長方體是用四個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體拼成的,那么它的體積就是4立方分米。
2、學生隨意搭長方體,并指出體積是多少。
師:同學們用你準備的小正方體,隨意搭建一個長方體,并說一說它的體積是多少?
教師巡視檢查后再指名說一說。
六、課堂練習
1、練一練第1題讓學生讀題后自己填空,再交流。
師:剛才我們用小正方體搭建立體圖形,大家都很認真。現在請打開教科書83頁,看練一練第1題。
學生讀題后,自己數并填空。
師:誰來說一說,它們的體積分別是多少?
師:你是怎樣數(2)的?
學生只要表達明白自己數的方法即可。
2、練一練第2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填寫體積單位,再交流。
師:同學們請看練一練第2題,自己獨立完成。
學生做完后全班交流,并說一說是怎樣判斷的。
3、練一練第3題,用12個棱長1cm的小正方體擺不同的立體圖形,并交流。
師:同學們請看練一練第3題,讀題后,自己動手擺一擺。學生擺后交流。
七、問題討論
學生認讀題后,先讓學生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重點使學生了解它們的聯系和不同。
師:同學們認真讀一讀教科書83頁問題討論的內容,小組討論一下,它們分別是什么單位?它們有什么聯系和不同?
如:1cm是長度單位;1 cm2是面積單位;1 cm3是體積單位。
聯系:邊長1cm的正方形是1 cm2,
棱長1cm的正方體是1 cm3。
不同:1cm是計量線段或物體長短的計量單位;1 cm2是計量平面大小的計量單位;1 cm3是計量物體體積大小的計量單位。
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