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積和體積單位》學案設計
教學設計:一、讓學生感知體積概念
1、讓學生感知物體占有空間
①演示實驗:教師把兩袋同樣多的奶倒進大小相同的杯子,鮮奶液面呈現不同的高度,追問孩子們“這是為什么?”這時有的孩子可能會猜:奶不同,或杯子大小不同。教師可重申杯子是相同的,鮮奶是同樣多的。
②當孩子疑惑時,教師讓兩個孩子當場喝掉奶,可以讓喝奶的孩子揭示答案。(液面高的杯子里有冰糖)
③這時,教師可以進一步問:為什么有冰糖的液面就高呢?
(冰糖占了杯中的位置(地方))
④教師這時應規范學生的語言——在數學語言中我們把冰糖所占杯子的位置或地方叫做“空間”教師隨機板書——空間
⑤師:現在誰能運用空間一詞把剛才這一現象再描述一遍?
⑥師:老師帶的冰糖占有空間,它占了誰的空間?你們今天都帶了哪些物品
⑦生自己匯報所帶物品。(面團、電池、氣球、細沙、
蘋果、花生米……)
2、生自由探索
(1)是不是這些物體都占有空間呢?板書“物體占”“?”
(2)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驗證
大屏幕出示三種實驗要求:
①你是怎樣進行實驗的
②實驗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現象
③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問題
(3)生讀實驗要求
(4)小組實驗操作
(5)小組匯報演示
①師生通過驗證得出結論:物體所站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③大家互相說說什么是體積
3、知識遷移
①今天,我們認識了物體的體積,那么你們還想了解和體積有關的哪些知識?
②學生可能會說出(體積的計算,體積單位…… )
③教師遷移探究體積的單位
④以前我們學習過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都有哪些?
(厘米、分米、米……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那么試想體積單位又會叫什么名字呢?
二、揭示體積單位
教師揭示板書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初步感知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的大小
①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物體多大呢?
②教師出示學具——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并陳述:我們規定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
大家也在學具袋里找到它,向老師示意一下好嗎?
③你還能舉出體積接近1立方厘米的物體嗎
(學生可能會發現課前為他們準備的小石頭、花生米、開心果等。注:這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
④生舉例(如果學生舉出手指頭的例子,教師可以引導孩子估測一根手指頭大約是幾立方厘米。然后跟隨老師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一擺驗證一下。
1立方分米的物體又是多大呢?
⑤教師出示教具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你能在身邊找找哪些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分米嗎?
⑥學生舉例(粉筆盒的體積、大魔方的體積……)
⑦我們現在已經認識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有多大,那么你們各小組能不能自己想辦法介紹或用肢體演示體積是1立方米的物體有多大?
教師相機指導一個組作演示。
⑧教師出示標準教具展示1立方米的正方體體積有多大,并且讓學生們到前面來進一步感知體積是1立方米的物體有多大。
⑨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出示錄象片段(錄象1——家電城,錄象2——學生家庭)
a、家電城出現:熱水器、洗衣機、電冰箱、彩電、微波爐等家用電器。
b、走進學生家庭:客廳的沙發、櫥柜,廚房的西紅柿、茄子、馬鈴薯、炒熟了的宮爆雞丁等實物。
讓同學們根據自己在錄象中所看到的實物確定要想計算該物體的體積應選哪個體積單位更方便。同學們也可以舉出錄象中不曾出現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