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觀察的范圍》教學實錄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80頁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給合生活實際,經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范圍抽象為點、線、區域的過程,(2)感受觀察范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并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3)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過程與方法:從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讓學生感受觀察范圍的變化,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經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范圍抽象為點、線、區域的過程,感受觀察范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教學過程:
活動一:做一做
師:我們先來做個游戲好嗎?(好)請同學們翻開數學書立在桌面上,請你將你的筆袋放到數學書的后面,請你坐直。你能看見你的筆袋嗎?為什么?
師:不準移動你的數學書,不準移動你的筆袋,也不準變換自己的位置,你能想個辦法看見筆袋嗎?(站起來就能看見了)為什么現在就能看見了呢?
師總結:剛才我們坐著的時候,視線受到了數學書的阻擋,所以我們就看不見筆袋,而當我們站起來的時候,視線沒有受到阻擋,我們就能看見筆袋了。看來觀察的范圍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觀察的范圍》。(板書課題)
活動二:畫一畫
(貼圖)秋天到了,桃子都成熟了,看!落的滿地都是呢,有只小猴聞到香味趕來了,前面有一堵墻,什么都看不到了,真著急呀,沒關系,爬樹可是我的強項,爬到旁邊的樹上去看一看吧。
師:看,小猴子爬到了這個位置,它是從這一點進行觀察的,(描出這個點)我們把它叫做觀察點,我們把它確定為點a,那小猴在點a處能看到墻內的哪些地方呢?誰愿意到前面來指一指。
(鼓勵學生到圖上指一指)
師指墻角下一點:這個位置小猴子在點a處能看到嗎?為什么?
生:不能看見,因為它的視線受到了墻的遮擋。
師:它到底能夠看到多大的范圍呢?我們在圖上該如何表示呢?獨立思考,同桌交流。
學生充分發言后(邊說邊在圖上標注出來并指出可以觀察到的范圍)
師介紹小猴在樹上a處時,它能看到墻內離墻最近的點為a》。從a》點到墻角之間這幾個桃子,小猴子能不能看到呢?
生:看不到。
師:回憶一下剛才我們是怎樣找到離墻最近的a》點的?
生答略
師:我們可以把小猴子的眼睛看做一個點,墻的最上端看做一個點,在這兩點之間進行連線,這條連線和地面的交點就是離墻最近的a》點。
師:如果小猴繼續往上爬,(邊說邊在圖上標注出來)爬到b處或者更高的c處,那下面的問題你能解決嗎?(出示思考題題)指名讀題,請你先想一想,再翻開書畫一畫,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畫法和想法。
1題:指名畫,并說明畫法,指出離墻最近的點和看到的范圍。
2題:全班匯報交流
師:老師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大家的發現,總結板書:觀察范圍隨著觀察點的變化而改變。(齊讀一遍)
活動三:試一試
1、畫出夜晚路燈下桿子的影子。
師:剛才我們研究了小猴子的觀察范圍,那你們注意過自己在路燈下的影子嗎?(注意過)那你有什么樣的發現?
生:我發現自己的影子在路燈下忽長忽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