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精選12篇)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

發布時間:2023-10-12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精選12篇)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 篇1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課文脈絡,精讀課文1-3節。

  【課前預習】

  1. 讀準、讀通、讀熟課文。(不少于3遍)

  (1)標出小節號;

  (2)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會生字,理解新詞。

  (1)識記生字,描紅后再將生字組詞各寫2遍。

  【方法小貼士】:雖然課文中的生字都是左窄右寬,但左右部件所占比例略有不同,“瞬”字右半部分的筆畫較復雜,可要仔細觀察、準確書寫喲!

  (2)補充下列成語,并用合適的方法理解成語的意思。(標注在字里行間。)

  堅持不(   )         五彩( )( )   ( )新( )異

  (  )(  )萬變      相(    )相成

  3.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課文講了一個什么道理?又是怎樣把這個道理說清楚的?

  (1)在文中的開頭和結尾分別畫出全文的中心句。;

  (2)每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請用鉛筆在段尾分別寫一句話概括。)

  【方法小貼士】:摘句法、串聯法、取舍法、綜合法,你要根據情況使用喲!

  4.搜集哥白尼的資料,準備在小組內交流。

  【知識鏈接】

  說理文的方法:①、舉例論證;②、道理論證;③、比喻論證;④、對比論證;⑤、引用論證。

  【預習反饋】

  1.讀課文給小組內同學聽(相互正音,相互評點);

  2、小組內書寫生字詞展評,評出“書寫之星”;

  3.交流已經理解的新詞,提出不理解的詞語,相互討論;

  4.交流:課文講了一個什么道理?又是怎樣把這個道理說清楚的?

  5.參加全班交流:哥白尼人物資料

  【質疑探究】

  1.哥白尼是怎樣走上科學探究之路的?哪些詞語最能看出哥白尼好問?朗讀第2段,注意重點讀好這些詞語。

  2.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談談“‘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這句話的含義。

  3.搜集名人勤學好問的小故事或名言,與同學交流。

  4.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面對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怎么辦?

  5.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能者為師”的理解。

  【當堂檢測】

  1.用“”畫去不合適的漢字或讀音。

  (翱    遨)翔      不(邂   懈)         奧(秘   密)

  鑰匙(chi  shi)   興(xìng  xīng)許  包括(guō  kuò)

  2.根據課文內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⑴人們常把有知識說成“有學問”,這是很有道理的。這是因為   

  。

  ⑵文章為了充分說明要講的道理,作者還舉了中外著名科學家的兩個事例:①                                                          ;

  ②                                                          。

  3.我對“能者為師”的理解:                                       

  【課后預習】

  1.精讀課文4-5自然段。

  2.搜集沈括的資料,準備小組內交流。會背、能理解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全詩。

  3.思考書后第2題。

  4.領悟“例舉典型事例表達觀點”的寫作方法。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 篇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重點: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系。

  教學難點: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具準備:光盤、掛圖、錄音機。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設疑

  1、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新課。

  2、揭示課題:18學與問

  3、提問:學與問到底有什么聯系呢?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

  鑰匙、芳菲、翱翔、強健、哥白尼、五彩繽紛、

  殿堂、好奇、瞬息萬變、相輔相成、日新月異

  (2)大致交流詞義。

  (3)指名讀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第1自然段:“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學生有問題邀請叫別人,拜能者為師。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5自然段: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四、寫字指導

  1、指導要點:鑰繽瞬輔翱

  2、學生在書上描紅。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鑰匙疑團殿堂日新月異好奇強健探求瞬息萬變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2自然段。

  (1)學生自己讀,思考:哥白尼是怎樣走上科學探究之路的?

  (2)理解“不懈追求”。

  (3)簡介哥白尼及其地動說。

  (4)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啟發學生談談“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的含義。

  2、學習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讀。

  (2)結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3)提問: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面對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怎么辦?

  (4)問:向誰問?

  (5)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能者為師”的理解。

  (6)引讀第3自然段。

  3、學習第4自然段。

  (1)過渡: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聯系起來,在這方面,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小時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己讀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時候對什么產生疑問?

  理解古詩意思,知道身闊的疑問:為什么同是套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么遠呢?

  (4)沈括問媽媽,媽媽是怎么回答的?

  (5)后來沈括是怎樣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從這個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2)討論:學與問是什么關系?怎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指名讀課問。

  2、指名說說主要內容。

  3、說一說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寫下來。

  板書:18學與問

  勤學問思結合養成習慣

  好問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 篇3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2、通過閱讀本文,知道問與思的密切關系,養成良好的勤學好問的習慣,做學習的主人。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板書“學問”一詞,指名讀,你知道什么叫學問嗎?(生:知識、學識、文化……)

  2、板書“學與問”,老師在中間加上了一個“與”,又是什么意思呢?(生:學習與提問)

  3、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文章,叫《學與問》。齊讀課題。

  4、介紹文體及寫作方法

  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議論文。議論文通常在開頭鮮明地提出觀點,然后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最后得出結論。

  5、那么,本文作者提出了一個什么觀點?又是怎樣把這個觀點說清楚的呢?讓我們共同走進第二十三課。

  二、初讀感知,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在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了一個怎樣的觀點?討論:

  出示1:“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齊讀

  課文還有一處也說了作者這個觀點,請同學找一找。

  出示2:“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齊讀

  2、這兩句話一句在開頭,起的作用是——總領,一句在結尾起的作用是——總結。兩句話又形成的關系是——首尾呼應。

  3、這兩句話的意思用一個四字詞語來說就是要——勤學好問。

  板書:勤學好問

  “好”就是“喜歡、喜愛”的意思。齊讀詞語兩遍

  4、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第一、第五小節擺出了勤學好問這個觀點,圍繞這個觀點,課文中間三小節各寫了什么?(請學生朗讀回答。)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相機理解“不懈探求”懈,松懈。不斷探索。

  第3自然段:小學生有問題要請教別人,拜能者為師。

  相機理解“瞬息萬變”指變化速度快。“日新月異”指變化大。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過渡:這三個小節中,寫到了兩個人物,一個是哥白尼,一個是沈括,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哥白尼。

  2、(課件出示圖片及人物的生平簡介)看,這就是哥白尼。請同學把這段文字讀一讀,想一想,他給你怎樣的印象?

  3、同學們,看了剛才的簡介,請你談談哥白尼給你的印象。(哥白尼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4、為什么哥白尼會有這么大的成就?拿起書,一起來看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討論。

  (好問。)

  5、你從哪里體會到他的好問的?

  出示“他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經常纏著爸爸媽媽問這問那:太陽為什么總是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為什么到了白天卻無影無蹤了?小雞為什么要從雞蛋里出來,而不從母雞的肚子里出來?……”

  ①經常:說明他思考的問題多,提出的問題多。

  ②纏著:A、什么叫纏著?

  B、說明哥白尼有韌勁;問問題一定要問出個所以然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對問題的不懈探求。

  ③省略號:表示什么?也說明了什么?(省略了許多其它問題;也說明哥白尼“非常喜歡問”。)

  如果你是小哥白尼,你還會提哪些問題呢?

  3、指導朗讀。

  從“經常”、“纏著”、省略號都可以看出哥白尼好問,下面我們來朗讀這段話,注意讀好這些詞。

  4、從哥白尼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正如書上所說:(出示句子:“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5、同學們,你們能舉出一些名人勤學好問的例子嗎?(牛頓根據蘋果下落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根據水壺的蒸汽發明了蒸汽機)

  6、小結:從哥白尼和同學們剛才所列舉的事例上,我們真正認識了“問”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

  四、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現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日新月異、瞬息萬變,我們有疑惑,我們該怎么做?——(教師接讀——拜“能者為師”)

  2、找一找,書上哪句話能夠幫助我們理解“能者為師”的意思。

  出示:“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

  ①朗讀

  ②理解:什么叫“能者”?(確實能給別人啟發,給別人幫助的人)

  說明:根據書上的句子解釋詞語是一種好方法,但有時應稍作修改。

  ③什么叫“能者為師”?(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確實能給別人啟發,給別人幫助的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

  3、關于這個道理,孔子也說過這樣兩句話。

  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師。

  不恥下問。

  講解: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說明應該虛心向別人學習。

  不認為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是恥辱。

  齊讀

  4、小結:看來,遇到了問題,我們應該多向人請教,拜能者為師,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

  五、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1、過渡:拜能者為師固然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態度。但是,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去獲得問題的答案。這一點沈括是我們的榜樣。

  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的第四段,完成練習。

  2、練習

  A、這段話中的總起句是。

  [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B、說說“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

  C、時期的沈括是個,他讀白居易的詩《大林寺桃花》時,產生了一個疑問:?但是媽媽的回答沒能解開沈括的疑團,后來他在深山的寺廟里觀察思考發現了:原來。

  [北宋;大科學家;為什么同是桃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么遠呢;深山上的溫度要比山下低得多]

  六、總結拓展:

  1、過渡:課文學到這里,我想同學們一定也懂得我們從小應該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因為(導讀)“我們從小應該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

  2、是的,勤學好問,不僅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更是一種良好的學習品質,有許多的名人名言也驗證了這一點,下面請大家看幾則名人名言。(出示名人名言:)

  (1)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

  (2)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清鄭燮(xiè)

  (3)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4)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普列漢諾夫

  七、作業:

  過渡:下面老師想檢驗一下大家活學活用的能力:

  出示故事:古時候有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家,得到了一塊當朝宰相贈送的書有“學問”兩個字的金匾。這家主人過世后,他的兩個兒子分家,誰都想得到那塊能帶來學問的金匾,互不相讓。結果兩人只好找來工匠把匾從中一分為二。老二得到了有“學”字的半塊。于是他就扛著這半塊匾到處求學,見什么學什么,從不多問。幾年下來,卻一無所獲。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學假如你是這位智者,你會怎樣來說服這位只知“學”的老二呢!

  友情提醒:不僅可以用書上原文、原故事來說服“老二”,還利用自己所知道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來說服“老二”。

  板書

  勤學好問

  23、學與問能者為師

  觀察思考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 篇4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設疑

  1、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新課。

  2、揭示課題:18

  學與問

  3、提問:學與問到底有什么聯系呢?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或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

  (2)大致交流詞義。

  (3)指名讀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第1自然段: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學生有問題邀請叫別人,拜能者為師。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第5自然段: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四、寫字指導

  1、指導要點:鑰繽瞬輔翱

  2、學生在書上描紅。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的字的意思,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2、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指名讀齊讀)

  鑰匙

  (輕聲)

  日新月異

  堅持不懈

  翱翔

  瞬息萬變

  (翹舌音)

  相輔相成

  二、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要點:先寫問的重要性;再寫向誰問;接著寫怎樣問?最后教育學生要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

  (二)、精讀課文,深入悟解

  1、學習課文1、2自然段

  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然后看看這道填空題,把它完成。

  填空:知識就是指有,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常常是,是。

  (指名讀一讀練習的答案,教師相機理解后評點,(重點講比喻,明確問的重要性)最后齊讀)把什么比作什么?

  1)對于整篇文章來說,第一自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文章的總起段,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觀點。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子來證明第一自然段所說的道理,那么我們就先看看其中的一個事例。

  讓我們就一起走近哥白尼。你們了解哥白尼嗎?(生自由回答)

  (學生根據自己的了解情況介紹指名說)

  介紹資料:杰出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是波蘭人。他從小熱愛科學,大學讀書時萌發了地球是運動的思想。20多歲去意大利留學,攻讀數學、天文學、法律學、哲學和醫學,并獲得博士學位。他的大部分時間是潛心于天文學的觀察和研究,不論寒暑,每天,都用自己制造的天文儀器來觀測、計算、研究,30年如一日。根據豐富的觀測資料和細致的計算研究,寫出了劃時代的巨著〈天體運行論〉。哥白尼的日心說,第一次沖破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是啊,哥白尼能成為偉大的天文學家是和他小時侯的學習好習慣分不開的,讓我們繼續走進哥白尼。看課文第二段。

  2)請大家先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說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作批注,及時記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他從小愛問問題;他什么都愛問;他問的問題都跟自己的生活有關)

  (板書:好問)

  3)你從這段中的哪些詞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問的?

  (小時候就喜歡問、經常纏著、世界、問這問那、省略號)

  (相機讀句子,注意讀出哥白尼的好奇、好問。指導朗讀。)

  (指導理解:不懈探求、稀奇古怪)

  (聯系哥白尼提出的問題,理解后補充省略號中省略的內容再指名讀、齊讀這一自然段,要求讀出哥白尼的好奇的語氣。)

  不懈探求(理解懈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4)小小的哥白尼和咱們差不多大,老師相信在平時,你也一定提過問題吧?能說說你提過哪些問題嗎?(指名回答)

  5)從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讀懂了什么?(問是成功的開始;只有學會問,才能取得成功)

  6)我想大家對這些話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

  7)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談談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的含義。

  這是一篇說理性文章,議論文就是要通過大量的例子來證明作者的觀點。這篇文章中作者的觀點就是第一段,那么列舉哥白尼的例子就是為了證明第一段。

  2、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教師導入: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距離我們已經有好長時間了,我們現在面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又該怎么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三自然段。

  2)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哪幾個詞最能概括我們面對的世界的特點?(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1)具體舉例子說明對這兩個詞語的感受。

  (2)是啊,對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問題,我們該怎么做?

  3)自由讀3自然段。問:讀了這一段,你們知道可以怎么做嗎?(我們應該多提問題)

  4)是呀,古人云:能者為師,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書上是如何來解釋它的意思的?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找出有關的句子。(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指名回答,然后齊讀一遍)

  5)誰能結合剛才我們讀的這句話,想到什么名言?說說是什么意思嗎?

  投影出示: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

  7)小結:看來,遇到了問題,我們應該多向人請教,拜能者為師,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愉快地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板書:勤學)

  3、自學第4段

  過渡:剛才我們學習了哥白尼的故事,下面請看沈括的故事。

  1)(直接出示沈括的簡介)師讀簡介。讀了介紹后你有什么感受?

  (沈括很有成就、了不起)沈括是多么優秀呀,咱們一起回到沈括小時候生活的那個年代吧,看看他小時候是什么樣的?

  2)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第4自然段,試著完成屏目上的題目。

  題目:

  (1)、沈括小時候對什么產生疑問?(理解詩句)

  (2)、后來沈括是怎樣解開這個疑問的?

  (3)、從這個事例中,你受到什么啟發?

  3)(勤學好問;留心觀察;愛動腦筋)是呀,課文中列舉了沈括的事例都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讀第一句話)

  三、總結

  1、同學們,今天我們從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那就是:(勤學、好問)

  2、那學與問是什么關系呢?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板書:學與問結合)

  3、怎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呢?(板書:養成習慣)

  4、你知道以后你怎么做了嗎?

  5、同學們,剛才你們大膽地暢談了學習〈學與問〉這一課后,自己學習的收獲,情真意切。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課文,不難發現,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都在第一、第三、五自然段中,作者為什么還要在文中插入兩個小故事呢?好好想想,與周圍的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是有力的證據,證明的作者的觀點。)

  是啊!這兩個故事對于這篇文章很重要,這就是說理性文章所具有的寫作特色,大家今后講故事或教育幫助別人時可要多想想這篇課文的寫法。

  四、拓展:

  1、講故事,學生討論。

  (可用搜集的名言、用文中的語言、用名人的事例)

  2、為感謝大家的幫助,老師搜集了幾句名言共享。

  五、課外:結合四年級學的《說勤奮》和五年級學的《談禮貌》,尋找說理性文章的特點。

  附板書:

  勤學

  23、學與問

  學與問結合

  養成良好習慣

  好問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的字的意思,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 篇5

  18 學與問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2、利用羅森塔效應,期待每位學生將來都做大學問家。

  3、通過自主、合作、探究,讓學生建立研究性學習的意識,培養學習、交往的能力。

  4、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讓學生弄清課文主要闡述的5個問題,并展開積極的探究、熱烈的討論。

  難點:用哥白尼的故事來說明問的重要性,用沈括的故事老說明問與思的關系。

  三、教學對象、學習需要的分析

  本節課為蘇教版第十冊第18課《學與問》第一教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對課文已經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需要老師再作引導達到深入理解,在學習中希望得到快樂、進步的體驗。

  四、教學媒體選擇與應用設計

  教學媒體方面主要采用網絡教學,設計教師專區與學生專區,進行鏈接操作,瀏覽兩個網站,做一些有關填空練習,看一些象征性動畫。

  五、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一)、夢境導入,滲透期待效應

  同學們,老師想告訴你們一件事: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為了上好這節課,老師一直在思考,結果昨晚做了一個夢,直到醒來后,老師還覺得實在太美了,實在太美了!有一天,洪老師到常州一個小學去聽課,中午吃飯的時候,大家圍坐在一個露天的餐桌邊,吃著說著,這時候,耳邊想起了非常美妙的音樂,不光如此,而且在白云上還有類似電視中“請您欣賞”欄目那樣的畫面,聽他們說,現在我們的信息技術發達了,大屏幕可以投射到白云上,每天中午人們休息的時候都能欣賞一段美景并且了解一些最新的城市新聞。忽然,屏幕上播報了這樣一則消息,說在最新出版的《中國名人大辭典》中我們常州有這樣一些人,然后便是緩緩向上移動的字幕,洪老師聚精會神地看著,想看看有沒有我們五(3)班的學生,看到了,真的看到了,一共有3位,他們中一位是原來就非常出色的,一位是原來一般的,還有一位老師根本沒有想到,因為原來他的成績很差,至于名字,老師現在暫時保密,你們猜想一下,這3個人中有你嗎?(讓學生舉出自信的小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8課《學與問》,研究學與問的一些關系。

  【意圖分析:這個夢中前面的內容都是夢中真實的情景,如果我們的科學技術真有那么先進,那實在太好了,不過這個設想很具有可開發性,將來也許我的學生或今天看到我的這篇設計的人能去完成,后面關于名人辭典上的名單是我故意加上去的,根據羅森塔效應,學生需要期待,將來都做大學問家雖然不太可能,但有一種期待總是非常必要的。我設計的3個人,好中差剛好覆蓋全班同學,使每個學生自信將來都能成為有學問的人。】

  (二)、整體把握,確定探究主題

  1、同學們打開課本,自己去讀一讀,你能發現文章寫了幾方面的問題?有困難可以和小組里的同學商量商量。

  2、全班討論,確定文章寫了5方面的問題,大屏幕打出:

  (1)、為什么要問?

  (2)、向誰問?

  (3)、問與思的關系是什么?

  (4)、學與問的關系是什么?

  (5)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有什么意義?

  3、你對哪一個問題特別感興趣?請同學們自己想,不要跟隨別人。

  4、老師安排5個地方,各自研究不同的主題,同時讓學生按老師的分配重新組合小組,老師制定臨時組長。

  【意圖分析:(1)讓學生充分地讀書,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意思;(2)學會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意思;(3)尊重學生的選擇,讓他們和所謂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進行主題性互學、探究。】

  (三)、小組討論,培養探究能力

  3、按平時小組學習的方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先讀有關段落,然后輪流發言或一人發言,其余輪流補充。最后由一人作總結,以備大組交流時代表小組向全班陳述。

  4、師巡視各組,對課文內容與討論方式進行指導,提供參考性意見。對個別小組人數太多進行調整。

  【意圖分析:(1)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學習能力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根據課文的實際特點,創設小組學習的氛圍,讓他們自由的各抒己見、暢所欲言;(2)“學生不是需要填滿的灌子,而是需要點燃的火炬”,把握老師的角色很重要,語文素養不是老師苦口婆心講出來的,而是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此時此刻老師的作用就是深入小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給予幫助給予鼓勵】

  (四)、大組交流,分享探究成果

  1、同學們,剛才我們認真討論了一個主題,還有另外的4個問題你想不想了解呢?下面我們來聽聽他們的觀點。針對某一問題,每小組上來發表觀點,其余同學補充。

  2、老師適時地點擊每個主題的超鏈接,讓學生進行有關內容的練習(填空、朗讀)、網頁瀏覽(哥白尼、沈括的情況)欣賞(設計的一些象征性的動畫)

  【意圖分析:(1)學生的小組討論只是深入研究了一個方面的問題,對于全面的了解學生有必要傾聽他人的觀點,這樣點與面都能兼顧,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習的能力;(2)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適時地輔助教學,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3)讓學生學會耐心傾聽、學會大膽表達、敢于發表不同意見,這些意識品質需要老師在平時有意識的引導。】

  (五)、自悟學法,體驗探究快樂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2、你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的?

  3、總結: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學的方法有講究,問的方法也有講究,老師希望我們所有的同學在今后的學習中都能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做學習的主人,在不久的將來,有更多的人能編進《中國名人大辭典》甚至是《世界名人大辭典》。

  4、作業:《我的夢》寫一段話。

  【意圖分析:(1)讓學生不僅學懂知識,更能學會學習,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2)對學生充滿信心,鼓勵學生相信自己就會成功。(3)由老師的夢展開想象,由閱讀促寫作。】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教學效果評價:

  1、直白的的希望為神秘而真實的期待。課后,學生迫不及待地問我,那3個人中有沒有他?我說,這是秘密,你相信的話那就會有你。

  2、變傳統的教師的“指令性”學習為學生的“選擇性學習”。每位學生都有區別于他人的個性,要培養學生的個性,必須尊重學生的選擇,讓學生選擇研究主題、選擇合作伙伴,學生在一種愉悅、快樂的氛圍中說自己想說。能力、品質、興趣在此得到提升。

  3、變教師的繁瑣講解為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

  根據本課的特點,課文條理很清楚,采用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專題研究,通過全班交流,達到由點到面的認識。

  4、變簡單的問題回答為深層的補充或說出不同觀點。

  由于平時的訓練,班級的激勵機制的到位,課外預習、資料搜集等的準備,學生很會講,其中朱力同學還講了一個關于“學與問”的故事,徐麗芳同學在補充有些人為什么不敢問別人這個問題時說要克服心理障礙,戰勝自己等很有見地的話。

  六、教學流程圖

  夢境導入——整體把握,確定主題——自主選擇,小組討論——大組交流,分享成果——自悟學法,總結全課。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 篇6

  《學與問》一課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緊緊抓住“勤學好問”這一點進行敘述。先寫“問”的重要性,再舉例子來證實;接著寫向誰“問”;然后寫“問”與“思”要結合;最后有理有據的提出觀點: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任。整個課文敘述,言簡意明,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問”的重要性,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坻。第二自然段寫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例如他對科學的不懈探求。第三自然段寫小學生有問題要請教別人,拜能者為師。第四自然段寫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第五自然段寫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做學習的主人。

  我想,這篇課文層次清楚,中心鮮明,是篇很好的范文。所以,在上課伊始,我就請學生劃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指導總結。學生根據我的指導,分別把課文的五個部分歸納出來,分別是:1、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2、哥白尼對科學奧秘的不懈探求,正是從這些稀奇古怪的“為什么”開始的;3、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像哥白尼一樣,遇事多問幾個“為什么”,學會從平常的事物中發現問題;4、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5、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學生歸納后,我要求大家看書,然后把課文的五個部分聯系課文說說,力求每個學生都能清晰地說出作者的思路。這樣的好處是能統領全局,清楚地了解課文內容。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學習課文就很輕松,也很明白了。

  教學這篇課文之后,我感覺到,根據不同的文章定下不同的教學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我的教學步驟是:

  一、激趣導入

  1、(師板書“學”、“問”)師: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詞——學問,你知道什么叫學問嗎?(知識、學識、文化……)

  2、(師在“學”與“問”之間板書一個“與”字)師:老師在中間加上了一個“與”,那又該是什么意思呢?(生答)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文章,叫《學與問》。那么,學、問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共同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感知,理清脈絡

  1、師:我知道大家一定預習過了這篇課文,那么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呀?(5個自然段)那我想請5位同學分別來讀一遍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同學們預習得怎么樣。(讀完后及時評點朗讀)

  2、師:每一次的朗讀,我們都會有不同的體會,現在我想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一遍全文,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很多有學問的人,小時候都是非常好問的;學和問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只有多問問題,才能學到知識;學和問不能分開;……)

  3、小結:通過預習,大家就了解了這么多,說明大家真的做到了邊讀邊想,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接下來,我們將認真地去學習、體會課文,相信大家對兩者關系的感悟會更加清楚、明白。

  4、大家把課文的每段內容用書上的話概括出來。并記熟它。

  5、交流。

  三、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師: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然后看看這道填空題,把它完成。

  填空:知識就是指有,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常常是,是。

  (指名讀一讀練習的答案,教師相機理解后評點,最后齊讀)

  2、師:對于整篇文章來說,第一自然段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是文章的總起段,

  下面的文字都是為了說明第一自然段,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子來證明第一自然段所說的道理,那么我們就先看看其中的一個事例。課文先說了誰呀?

  那我們就一起走近哥白尼。你們了解哥白尼嗎?(指名說完后,教師出示投影)老師也找了一些材料,請同學們看一看。(見附錄一)

  3、師:聽了大家對哥白尼的介紹,你對哥白尼有什么印象呀?(勤學好問;愛提問題;留心觀察;充滿好奇……)

  4、師:是呀,哥白尼能成為一名偉大的天文學家是和他小時候的這些習慣分不開的,讓我們繼續走近哥白尼。

  5、師:請大家先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說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他從小愛問問題;他什么都愛問;他問的問題都跟自己的生活有關……)

  (板書:好問)

  6、師:你從這段中的哪些詞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問的?

  (小時候就喜歡問、經常纏著、世界、問這問那、省略號)

  (相機讀句子,注意讀出哥白尼的好奇、好問。指導朗讀。)

  (指導理解:不懈探求、稀奇古怪)

  (聯系哥白尼提出的問題,理解后補充省略號中省略的內容再指名讀、齊讀)

  7、師:小小的哥白尼和咱們差不多大,老師相信在平時,你也一定提過問題吧?能說說你提過哪些問題嗎?(指名回答)

  8、師:從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讀懂了什么?(問是成功的開始;只有學會問,才能取得成功……)

  9、師:我想大家對這些話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

  10、師:這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就是要通過大量的例子來證明作者的觀點。這篇文章中作者的觀點就是第一段,那么列舉哥白尼的例子就是為了證明第一段。下面,作者又列舉了一位名人的例子,他是誰呀?

  四、自學第4段

  1、(出示沈括的簡介,詳見附錄二)師讀簡介后說:沈括是多么優秀呀,咱們一起回到沈括小時候生活的那個年代吧,看看他小時候是什么樣的?

  2、師: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第4自然段,試著完成黑板上的題目。(出示閱讀訓練題,詳見附錄三)

  (1)同桌交流答案

  (2)指名回答(理解,朗讀)

  3、小結:看完這段文字,你覺得沈括又是個怎樣的人呢?(勤學好問;留心觀察;愛動腦筋……)是呀,課文中列舉了沈括和哥白尼的事例都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

  五、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教師導入:無論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還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們距離我們已經有好長時間了,我們現在面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又該怎么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三自然段。

  2、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哪幾個詞最能概括我們面對的世界的特點?(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3、老師找了幾幅圖片,一起來看看。出示投影。

  (1)指名說感受。

  (2)是啊,對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問題,我們該怎么做?

  4、自由讀3自然段。問:讀了這一段,你們知道可以怎么做嗎?(我們應該多提問題)

  5、是呀,古人云:“能者為師”,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書上是如何來解釋它的意思的?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找出有關的句子。(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指名回答,然后齊讀一遍)

  6、老師這里也有孔子的兩句名言,誰能結合剛才我們讀的這句話,說說是什么意思嗎?

  投影出示: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

  7、小結:看來,遇到了問題,我們應該多向人請教,拜能者為師,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愉快地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

  六、總結

  1、同學們,今天我們從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現在老師也送你們一把金鑰匙。(老師發有關好問名言的小卡片,詳見附錄四)只要你拿到了這把金鑰匙,并且知道怎么去用它,那我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

  2、好,打開看看這是把這是把什么樣的金鑰匙?你喜歡老師送給你的金鑰匙嗎?來,誰來讀給大家聽聽,你的金鑰匙是什么?(指名讀名言)

  3、老師這里還有金鑰匙呢,看!(出示陶行知的兩段話,詳見附錄五)陶行知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這就是他所寫的關于勤學好問的兩首小詩,希望同學們課后讀一讀并去了解這兩首詩,相信對你們會有所幫助。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 篇7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重點:

  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系。

  教學難點:

  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具準備:

  光盤、掛圖、錄音機。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設疑

  1、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新課。

  2、揭示課題:18 學與問

  3、提問:學與問到底有什么聯系呢?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

  鑰匙、芳菲、翱翔、強健、哥白尼、五彩繽紛、

  殿堂、好奇、瞬息萬變、相輔相成、日新月異

  (2)大致交流詞義。

  (3)指名讀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第1自然段:“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學生有問題邀請叫別人,拜能者為師。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5自然段: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四、寫字指導

  1、指導要點:鑰繽瞬輔翱

  2、學生在書上描紅。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鑰匙 疑團 殿堂 日新月異 好奇 強健 探求 瞬息萬變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2自然段。

  (1)學生自己讀,思考:哥白尼是怎樣走上科學探究之路的?

  (2) 理解“不懈追求”。

  (3) 簡介哥白尼及其地動說。

  (4) 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啟發學生談談“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的含義。

  2、學習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讀。

  (2)結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3)提問: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面對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怎么辦?

  (4)問:向誰問?

  (5)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能者為師”的理解。

  (6)引讀第3自然段。

  3、學習第4自然段。

  (1)過渡: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聯系起來,在這方面,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小時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己讀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時候對什么產生疑問?

  理解古詩意思,知道身闊的疑問:為什么同是套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么遠呢?

  (4)沈括問媽媽,媽媽是怎么回答的?

  (5)后來沈括是怎樣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從這個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2)討論:學與問是什么關系?怎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指名讀課問。

  2、指名說說主要內容。

  3、說一說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寫下來。

  板書:18 學與問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 篇8

  ˎ̥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重點: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系。

  教學難點: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一、復習導入

  師:今天我們一起繼續探究《學與問》,記得文中說到:人們常把有知識說成是“有學問”,這是很有道理的。那么,你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告訴我知識是怎么得來的嗎?(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

  二、教學第一自然段

  出示: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1.指讀  誰來讀一讀這句話?其他同學仔細聽,他是否讀正確了

  2.再指讀  提出要求:請在座的同學邊聽邊想,對于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

  2.齊讀

  3.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體會?(學生交流)

  三、教學第二自然段

  語言過渡:看來啊,學習的時候,“多問”真的很重要。課文中的小哥白尼就是一個非常愛問的人。那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哥白尼吧!                

  1.你們了解哥白尼嗎?

  學生交流(可以是課本上的,也可以是課外的)

  學生交流了課外的知識,教師相機滲透學習方法:你搜集的資料真有價值,學習語文,就要這樣。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我們還要補充課外知識。學習搜集課外資料,這也是很好的學習語文知識的方法。

  鼓勵學生接著交流。(誰再來補充?多會補充阿!)

  2.你想過嗎?哥白尼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是和他小時候的習慣分不開的,那就讓我們繼續走近哥白尼。

  3、出示第一句話。指讀  師:請其他同學仔細聽,他讀的怎么樣?把非常喜歡問的語氣,讀出來

  4.誰再來讀?其他同學思考,哥白尼小時候是怎么問的?

  (經常、纏)

  師:從這兩個詞語中,你發現了什么?

  語言過渡:是啊,纏字我們可以看出小哥白尼喜歡刨根問底,有著不懈探求的精神。小哥白尼,你愿意纏一纏么?

  (出示小哥白尼的問題)學生纏了以后,相機表揚:你真會纏!你很會纏!

  5.師:你有沒有發現,小哥白尼的問題有什么特點嗎?

  生: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問題

  學生找到規律以后,繼續追問:小哥白尼你還有什么問題要問嗎?誰再來纏一纏?(通過換位思考和情境,讓學生理解課文上的省略號)

  相機表揚纏得好的學生:你纏得真棒!

  同時滲透學法:你看,一個省略號,就能引發這么多的問題,我們讀書,就是要抓住字、詞、句、甚至一個小小的標點,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這也是學習語文的好辦法!

  6、師:從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讀懂了什么?

  (問是成功的開始;只有學會問,經常問,才能取得成功)

  7、師:通過小哥白尼的好問,你們第二次讀這句話的時候,相信也有了更深的體會。(出示: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

  指讀

  想一想:怎樣才能讀好?(應該突出“問”字)師:小哥白尼這么的好問,難怪你這個問讀得這么重呢!再讀,談體會。

  生:知識不僅是學來的,更是問來的。

  生:知識不但是學來的,而且是問來的。

  四、教學第三自然段

  師:是啊,小哥白尼的知識不僅是學來的,更是問來的。可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距離我們已經有好長時間了,我們現在面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遇到問題又該怎么做呢?下面就請同學們自學第三自然段。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用筆圈劃出關鍵的字、詞、句。靜思默想2-3分鐘的時間,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寫上批注。

  誰來談談?你先讀一讀你自己劃出的字、詞、句,再談談你的感受,好么?

  相機指點。主要的知識點:

  (1) “能者為師”學生交流字典上的解釋。可以讓學生在課文的這段話中,找到什么叫能者為師。

  相機滲透學習方法:同學們,理解一個詞語,我們除了請教字典這位老師外,我們還可以在課文中找到詞語的意思。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解釋詞語的方法。

  (2)由“能者為師”你想到了哪些句子?

  生:三人行,必有我師

  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師:你現在明白了能者為師的道理,請你再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出示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    

  齊讀,想一想  談談體會

  五、教學第四自然段

  語言過渡: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那我們再看看沈括是怎么學知識的?

  (1)指名讀。

  (2)愛因斯坦曾說過:“發現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找一找有什么疑問?

  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預設:

  1. 對“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理解

  師:大伙想想,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理解這兩句詩的意思?指點:問。問誰呢?——能者為師。

  交流:抓住“始”和“盡”這兩個詞語來理解詩句的意思。

  然后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四月間山下已是百花凋落,而山上桃花才剛剛盛開)

  2.了解《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3. 山上的溫度為什么比山下的低? 學生交流網上查到的知識

  相機表揚,滲透學法:真棒!同學們,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當別人也不知道的時候,我們可以上網,拜電腦為師,這也是很好的學習語文的方法。

  4. 興許不明白  對于媽媽的回答沈括有沒有滿意?他是怎么做的?再讀課文,理解自己上山觀察后得到了答案。

  滲透學法:哎呀,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當你無法判斷答案是否準確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在實踐中考察,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5.師:同學們,你們看沈括學習的時候有了疑問,多觀察,多思考,后來才成為著名的科學家。這時候,你們對這句話有什么更深的體會?(出示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齊讀 再談體會。

  六、教學第五自然段

  1、是啊,同學們,你們看,無論是哥白尼小時候的好問,還是沈括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這些都是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這樣啊,更能夠說明: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確實,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2、課文最后一節總結了“學”與“問”之間的關系。

  自讀。指名讀。

  指點:把紅色標出的詞語讀得更好些。

  練讀。指名讀。齊讀。

  七、總結

  1、同學們,今天我們從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現在老師也送想你們一把金鑰匙。只要你拿到了這把金鑰匙,并且知道怎么去用它,那我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老師出示有關好問名言的小卡片)指名讀名言。

  2、有誰想送給大家名言與故事,加上你對大家的祝福。希望它永遠伴隨你,激勵你學習,成為你的座右銘。

  3、你們也可以自己做,如果要送給你的朋友,學了今天的課文,你想寫些什么呢?學生在卡片上寫上自己的話 。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知道“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還要注意將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八、布置作業(可選做其中的一題)

  1、揀一句自己喜歡的有關勤學好問的名言,也可以是課文中的句子,抄在語文書的扉頁。記住它,用它來指導自己今后的學習。

  2、選擇一個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先講給別人聽,再寫下來。(生或摘抄或寫故事。)

  板書設計:      

  23.學與問

  勤學好問

  做學習的主人

  觀察思考

  《學與問》教學反思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教學此課時,我從談話導入。從“人們常把有知識的人說成有學問”,“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這句話入手,接著通過兩個事例,和能者為師的意思讓學生層層深入,理解“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這句話的意思。

  在教學哥白尼的例子時,我引導學生抓住“經常”和“纏著”理解哥白尼非常喜歡問。“這對哥白尼后來的成長有什么影響嗎?”與下文的“不懈追求”聯系起來。“這些問題呢?”讀一讀這些問題,通過對哥白尼事跡的簡介(《天體運行論》、“日心說”),讓學生把握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與他成就的聯系。我們現在要不要多問呢?問誰呢?怎樣問呢?自然過渡到對3、4兩段的學習中去。(要學會發現問題,隨時隨地提出問題,拜能者為師。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接著教學沈括的例子。他就是通過自己的勤學好問和觀察實踐解決了心中的疑團。最終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最后通過送名言,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觀點上來,讓學生將學與問結合起來,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做學習的主人。

  教學本節課,我個人認為至少有兩個地方值得肯定:其一是教師始終在利用教材引領孩子去理解和運用“學”與“問”的方法,在掌握“學”與“問”方法的同時不斷學習語言,感悟語言,運用語言,而積累運用語言的過程也正是學生學習方法鞏固的過程,這樣做較好地體現了文本價值與學科特性;其二是適時抓住文中的具體語句引導學生思考并運用學到的方法,切實體現了做學問要邊學邊問的思想,與課文的主旨一脈相承;其三是對課文語言的內化運用,學生在運用課文語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體驗了學與問的重要性。同時也體現了閱讀課中語言的交際性;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能者為師”做文章——讓學生當自己的老師,充分地在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其四是教師誘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體現出一種開放的教學理念。把學生當作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把課堂變為學生精神生命自由生長的樂園。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 篇9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課文脈絡,精讀課文1—3節。

  【課前預習】

  1、讀準、讀通、讀熟課文。(不少于3遍)

  (1)標出小節號;

  (2)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會生字,理解新詞。

  (1)識記生字,描紅后再將生字組詞各寫2遍。

  【方法小貼士】:雖然課文中的生字都是左窄右寬,但左右部件所占比例略有不同,“瞬”字右半部分的筆畫較復雜,可要仔細觀察、準確書寫喲!

  (2)補充下列成語,并用合適的方法理解成語的意思。(標注在字里行間。)

  堅持不五彩新異

  萬變相相成

  3、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課文講了一個什么道理?又是怎樣把這個道理說清楚的?

  (1)在文中的開頭和結尾分別畫出全文的中心句。;

  (2)每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請用鉛筆在段尾分別寫一句話概括。)

  【方法小貼士】:摘句法、串聯法、取舍法、綜合法,你要根據情況使用喲!

  4、搜集哥白尼的資料,準備在小組內交流。

  【知識鏈接】

  說理文的方法:①、舉例論證;②、道理論證;③、比喻論證;④、對比論證;⑤、引用論證。

  【預習反饋】

  1、讀課文給小組內同學聽(相互正音,相互評點);

  2、小組內書寫生字詞展評,評出“書寫之星”;

  3、交流已經理解的新詞,提出不理解的詞語,相互討論;

  4、交流:課文講了一個什么道理?又是怎樣把這個道理說清楚的?

  5、參加全班交流:哥白尼人物資料

  【質疑探究】

  1、哥白尼是怎樣走上科學探究之路的?哪些詞語最能看出哥白尼好問?朗讀第2段,注意重點讀好這些詞語。

  2、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談談“‘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這句話的含義。

  3、搜集名人勤學好問的小故事或名言,與同學交流。

  4、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面對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怎么辦?

  5、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能者為師”的理解。

  【當堂檢測】

  1、用畫去不合適的漢字或讀音。

  (翱遨)翔不(邂懈)奧(秘密)

  鑰匙(chi shi)興(xìng xīng)許包括(guō kuò)

  2、根據課文內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⑴人們常把有知識說成“有學問”,這是很有道理的。這是因為

  。

  ⑵文章為了充分說明要講的道理,作者還舉了中外著名科學家的兩個事例:①;

  ② 。

  3、我對“能者為師”的理解:

  【課后預習】

  1、精讀課文4—5自然段。

  2、搜集沈括的資料,準備小組內交流。會背、能理解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全詩。

  3、思考書后第2題。

  4、領悟“例舉典型事例表達觀點”的寫作方法。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 篇10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2,通過閱讀本文,知道問與思的密切關系,養成良好的勤學好問的習慣,做學習的主人.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 板書"學問"一詞,指名讀,你知道什么叫學問嗎 (生:知識,學識,文化……)

  2,板書"學與問",老師在中間加上了一個"與",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學習與提問)

  3,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文章,叫《學與問》.齊讀課題.

  4,介紹文體及寫作方法

  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也就是議論文.議論文通常在開頭鮮明地提出觀點,然后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最后得出結論.

  5,那么,本文作者提出了一個什么觀點 又是怎樣把這個觀點說清楚的呢 讓我們共同走進第二十三課.

  二,初讀感知,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在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了一個怎樣的觀點 討論:

  出示1:"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 齊讀

  課文還有一處也說了作者這個觀點,請同學們找一找.

  出示2:"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 齊讀

  2,這兩句話一句在開頭,起的作用是——總領,一句在結尾起的作用是——總結.兩句話又形成的關系是——首尾呼應.

  3,這兩句話的意思用一個四字詞語來說就是要——勤學好問.

  板書:勤學好問

  "好"就是"喜歡,喜愛"的意思.齊讀詞語兩遍

  4,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第一,第五小節擺出了勤學好問這個觀點,圍繞這個觀點,課文中間三小節各寫了什么 (指名朗讀回答.)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相機理解"不懈探求"懈,松懈.不斷探索.

  第3自然段:小學生有問題要請教別人,拜能者為師.

  相機理解"瞬息萬變"指變化速度快."日新月異"指變化大.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過渡:這三小節中,寫到了兩個偉人,一個是哥白尼,一個是沈括,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哥白尼.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圖片及人物的生平簡介)看,這就是哥白尼.請同學把這段文字讀一讀,想一想,他給你怎樣的印象

  2,同學們,看了剛才的簡介,我們知道了哥白尼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什么他會有這么大的成就 我們一起來看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討論.

  (好問.)

  3,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他的好問的

  從省略號你想象小哥白尼還會提哪些問題呢

  4,指導朗讀.

  5,從哥白尼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正如書上所說:(出示句子:"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6,同學們,你們能舉出一些名人勤學好問的例子嗎 (牛頓根據蘋果下落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根據水壺的蒸汽發明了蒸汽機)

  7,小結:從哥白尼和同學們剛才所列舉的事例上,我們真正認識了"問"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

  四,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過渡:作者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還列舉了北宋時的大科學家沈括的例子,請大家自由讀第四段,完成練習.

  出示練習

  (1),這段話中的總起句是( ).

  (2),說說"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

  (3),( )時期的沈括是個( ),他讀白居易的詩《大林寺桃花》時,產生了一個疑問:( ) 但是媽媽的回答沒能解開沈括的疑團,后來他在深山的寺廟里觀察思考發現了:原來( ).

  2,交流上述問題.

  過渡 :無論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還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們距離我們已經有好長時間了,我們現在面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又該怎么做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三自然段.

  五,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默讀課文,看看哪幾個詞最能概括我們面對的世界的特點 (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2,現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日新月異,瞬息萬變,我們有疑惑,我們該怎么做 ——(教師接讀——拜"能者為師")

  3,找一找,書上哪句話能夠幫助我們理解"能者為師"的意思.

  出示:"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

  朗讀

  理解:什么叫"能者" (確實能給別人啟發,給別人幫助的人)

  說明:根據書上的句子解釋詞語是一種好方法,但有時應稍作修改.

  ③什么叫"能者為師" (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確實能給別人啟發,給別人幫助的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

  4,關于這個道理,孔子也說過這樣兩句話.

  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師.

  不恥下問.

  講解: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說明應該虛心向別人學習.

  不認為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是恥辱.

  齊讀

  5,小結:看來,遇到了問題,我們應該多向人請教,拜能者為師,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

  六,總結拓展:

  1,過渡:課文學到這里,我想同學們一定也懂得我們從小應該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因為(導讀)"我們從小應該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

  2,是的,勤學好問,不僅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更是一種良好的學習品質,有許多的名人名言也驗證了這一點,下面請大家看幾則名人名言.(出示名人名言:)

  (1)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王充

  (2)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 ——清 鄭燮(xiè)

  (3)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4)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普列漢諾夫

  七,作業:

  過渡:下面老師想檢驗一下大家活學活用的能力:

  出示故事:古時候有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家,得到了一塊當朝宰相贈送的書有"學問"兩個字的金匾.這家主人過世后,他的兩個兒子分家,誰都想得到那塊能帶來學問的金匾,互不相讓.結果兩人只好找來工匠把匾從中一分為二.老二得到了有"學"字的半塊.于是他就扛著這半塊匾到處求學,見什么學什么,從不多問.幾年下來,卻一無所獲.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學假如你是這位智者,你會怎樣來說服這位只知"學"的老二呢!請你寫一段話來說服他.

  (友情提醒:不僅可以用書上原文,原故事來說服"老二",還利用自己所知道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來說服"老二".)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 篇11

  《學與問》教學反思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的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教學第一課時,我從談話導入。板書“學”、“問”,人們常把有知識的人說成“有學問”。今天我們來學習《學與問》。告訴學生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課文,也就是議論文。然后與學生一起回憶學過的議論文。(《說勤奮》《談禮貌》《滴水穿石的啟示》),總結出議論文的一般特點:提出觀點——證明觀點——得出觀點。

  接著讓學生自學,讀課文,找出文章的觀點,同時給文章分段。應該說這篇文章的脈絡是非常清晰的。學生很快就找出了文章的中心觀點: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分段也是很簡單的。

  教學第二課時時,我從“問”字入手,引出漢字中也有學問,再追問“為什么把知識說成學問呢?”讓學生進入第一自然段的學習,重點理解兩句話,并通過比較句子,體會“問”的重要性,再朗讀體會句子的含義。在學習哥白尼的例子時,我先介紹他的成就,再引導學生抓住“經常”和“纏著”等詞語體會哥白尼非常喜歡問的好習慣成就了他,并與下文的“不懈追求”聯系起來,體會他是由好問開始走上探索之路,加上勤學終于取得成功的。然后,我讓學生自己說說讀了哥白尼的故事受到的啟發,并再次讀讀第一節中的句子,體會“問”的重要。

  那么,我們現在要不要多問呢?問誰呢?怎樣問呢?自然過渡到對3、4兩段的學習中去。(要學會發現問題,隨時隨地提出問題,拜能者為師。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在教學第二個事例時,我主要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故事,并從文字中體會他的勤學與好問,讓學生明白問不到答案時還應該多觀察思考,向沈括學習,通過自己的思考解決心中的疑團,最終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教學中,我還嘗試著讓學生對古詩進行質疑提問,再通過交流理解古詩,最后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觀點上來,讓學生說說對學與問的關系的認識,明白只有將學與問結合起來,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養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才能做學習的主人。教學的最后,我為了讓學生加深對“問”的重要性的認識,讓學生補充說說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又出示了一些名人名言,讓學生從更多的信息中去懂得“問”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

  《學與問》教學反思

  昨天,是進修學校組織“送教下鄉”活動的日子。之前,我就接到了通知要準備上一堂公開課。接到通知,我既高興又緊張。高興的是,我可以鍛煉一下自己;緊張的是當著那么多人的面,雖說公開課也上了不少次,但還是少不了要緊張的。其實,上過后想來這對我來說真是一次鍛煉啊!我為何不爭取這樣的機會呢?

  “送教下鄉”的六年級語文主講者是來自市九小的郭老師。我們倆都上《學與問》第一課時。雖說課時相同,可教學設計卻不一樣。這真的是同課異構啊!郭老師設計的第一課時主要以教學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并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最后理清課文的思路。而我的設計主要是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找出作者提出的觀點,理清文章脈絡,然后學習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雖說郭老師最后因時間關系沒有把理清思路這個環節上完,可從郭老師的課堂上,我們確實學到了不少。確切地說,這樣的教學設計更適用于我們鄉村的學生,而我的教學設計卻顯得底氣不足了。郭老師課堂上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不僅適用于這節課,而且是終生受益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嘛。這樣的教學指導值得我們鄉村的老師學習。鄉村的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都不牢,良好的學習習慣更是未能養成,導致到了六年級了讀錯字、寫錯別字、讀書拖腔的現象還是很嚴重。如果我們的語文老師從學生讀一年級時就開始培養學生的這種讀書學習的能力,那么到了六年級就不至于這樣了。其實追究起來,原因還是多方面的。一是大多數的學生都沒有接受幼兒教育,知識的獲得從一年級開始,起步肯定比市內的學生晚多了;二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夠重視,他們的文化水平不高,沒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存在著只要把孩子交給學校就沒有自己事的思想;三是受當地方言的影響,學生學習拼音比較困難,學完了一年級不會拼音的學生還是有很多,這樣導致了認字不多,讀書自然不流利了。在中心學校,我帶的六(3)班就是從下面學校來的寄宿生。雖說他們比其它的學生基礎要好些,可基礎不扎實的還有一大把。平時課堂上膽子小,不善表達。說實話有時真為此而大為光火,心里想他們怎么就一言不發呢?反思自己,煩惱他們啊!看著他們這樣懂也不回答,無奈中漸漸地沒了自信,是老師的失敗啊!漸漸地自己仿佛脫離了新課程改革的軌道了。課堂上的交流、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好像在這都派不上用場了,除了反思還是反思啊!

  上完了這堂課,剛開始自我感覺還是可以的,可晚上讀了麥詞校長的博文《怎樣的課是一堂好課》之后,對比自己,離一堂好課的標準還差得遠呢!真慚愧啊!還是努力奔著上好一堂好課的目標奮進吧。希望今后的我有更大的進步。

  《學與問》教學反思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圍繞“勤學好問”這一觀點,敘述了“問”的重要性、向誰“問”,怎樣“問”,教育學生要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這篇課文語言直白、簡潔,結構清晰、明了,我是這樣設計我的教學思路的:

  一、讀題——構想

  讓學生讀題目,想一想:看了這個題目如果你是作者準備怎樣告訴大家“學與問”呢?問題引起了學生興味,都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為什么要“學與問”?我們該怎樣學,怎么問?向誰問,向誰學?學與問的關系是怎么樣的?學與問了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呢?……通過學生一系列的思考,然后我告訴學生這么多問題,我們該怎樣一步一步告訴大家呢?讓學生討論,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觀點。然后讓學生走進文本,充分與文本交流,看看自己的觀點和文本的敘述是不是吻合,如果不吻合,你覺得學到了什么?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自覺與文本交流的積極性提高了,同時還學會了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結構等,這樣對學生理解文本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在學生與文本的交流過程中,自然地將自己的思考和作者的構想結合起來,找到異同,融會貫通地感悟、評析、甄別、梳理。

  二、分享——互辯

  在學生理解了課文的寫作結構,熟讀了課文以后,我讓學生自由談談自己的收獲,把自己的收獲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時傾聽的同學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或者補充的建議。這樣讓學生在分享的同時,也能使自己的收獲變得更多豐厚、深入,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引導,給予合理的評價、賞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

  通過這樣的分享交流,學生的學習成功得到展示并且在分享的過程中有深化、有補充、也有質疑,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的思維得到碰撞、交流,大家在這樣的收獲中,也逐漸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

  三、拓展——想象

  在學生的交流中,分享中,設計幾個訓練點,這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學生們的交流中,學生對“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影響比較深刻,我是這樣設計的:如果說“問”是金鑰匙,鋪路石,那么“思考”“學習”就是就是什么呢?學生的表達也都非常形象,有“思考就是一艘劈波斬浪的航船。”“思考就是一盞永不熄滅的航燈,指引我們前進。”“思考就是推開知識大門的巨手。”“思考就是一座駕起的通往知識海洋的金橋。”“思考就是我們騰飛的兩只強健有力的翅膀,任我們翱翔。”……

  通過這樣的想象拓展,學生不光認識了“問”的重要,同樣也知道了善于思考、善于學習的重要。然后讓學生理解“相輔相成”的意思,理解“學”與“問”的聯系,就水到渠成了。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 篇1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懂得“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只有在學中問,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養崇尚科學、熱愛探究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語言文字,懂得“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只有在學中問,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

  師:同學們看老師寫一個詞,(板書:學問)

  師:你怎樣來理解學問這個詞?

  師:知識、文化、科學等等這些都是學問,那再看老師加上一個字,(板書:與)再來讀。

  生:學與問。

  師:學與問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23)齊讀課題。

  生:齊讀。

  師: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讀了課題你有要問的嗎?

  (二)、檢查預習

  師:同學們預習了課文,看看這幾個詞語能難倒你嗎?

  (出示詞語)

  師:誰來讀?

  師:仔細觀察觀察紅色的字,這是新字,有沒有需要提醒的地方?

  (生說說。)

  師:生字詞理解得這么好,那么課文是不是能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呢?找同學來讀課文。其余的同學思考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讀課文

  師:通過剛才大家的聽,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

  (三)、精度課文。

  師:那么學與問到底是什么關系呢?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動動筆把給你啟發的句子或段落用直線畫出來,寫寫自己的體會。

  師: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說說這自己的體會,讀出自己的體會。)

  師: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你用它打開知識的殿堂了嗎?你用他開始鋪路了嗎?

  師:從大家的讀中我知道你們得確是受到了啟發,還有那里也讓你受到啟發?

  哥白尼的故事讓你有什么啟發?

  你再讀讀第二段,結合課文和哥白尼有這樣的偉大成就。你又從中領悟到什么?

  遇事多問幾個為什么?你能說說你遇到過哪些問題嗎?那么你遇到了問題怎樣解決?

  能者為師啊,怎樣理解?

  還有哪里給你了啟示?

  讀了沈括小時候的故事,看了沈括的成就,你又受到了什么啟發?

  看來,遇到了問題,我們應該多向人請教,并且要學會去觀察去思考,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愉快地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

  正如書中所說:學問學問……

  現在誰能說說學與問到底是個怎樣的關系?

  學與問是密不可分,是相互補充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學和問就像我們的兩只翅膀,你們有了嗎?想要嗎?你來讀讀吧!

  有了翅膀就該飛了,課文學到這兒你還有問題嗎?

  (四)、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從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就是學和問。現在老師再送你們一把金鑰匙,(出示:問到底(陶行知)

  天地是個悶葫蘆,悶葫蘆里有妙理。

  你若不問你怕它,它一被問它怕你。

  你若愿意問問看,一問直須問到底。

  師:來拍拍手,放松放松,咱們一起讀。

  師:這就告訴了我們,我們要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

  師:同學們。課下你在搜集搜集還有哪些名言警句給你啟發,還有哪些名人故事讓你受到啟示,記錄下來好交流,好嗎?

  師:好,下課。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橋》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學習概括記人敘事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如六要素概括法,講人物之間發生的事的方法),進而了解本課主要內容。2、通過獨立學習或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全體學生能夠把課文讀正確、多數同學讀流利。...

  •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黑孩子羅伯特》教案(精選14篇)

    教材分析:《黑孩子羅伯特》一文是一篇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作者寫出了主人公羅伯特為了實現與白人孩子麗莎友好相處的夢想而忍痛放棄夢寐以求的戰斗機的那份堅強與寬容。...

  •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圓的周長》說課稿(精選14篇)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的課題是圓的周長。這是北師大版第十一冊第一單元中一個課時的內容。下面,我來談談如何教學這一課。一、理解本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學生以前已經學過直線圖形,上節課又學習了“圓的認識”,...

  • 語文六年級上冊《丁香結》教案(通用17篇)

    【學習目標】1.品讀優美句子,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2.學習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方法,仿寫作文。3.比較古人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學習作者豁達的胸懷。...

  • 教新課標小學音樂六年級上冊《影視音樂》教案(精選2篇)

    第五單元 影視音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1、歌曲《啊!朋友》。2、欣賞電影《橋》的主題音樂。教學目標:1、能用樂隊的情緒演唱歌曲《啊!朋友》。2、感受主題音樂在電影不同場景中的作用。教學過程:1、欣賞并演唱歌曲《啊!朋友》。...

  •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20課《三顧茅廬》教案(通用14篇)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獨立預習,自學質疑課前布置預習:讀一讀,了解文章大意;寫一寫,掌握生字音形;查一查,弄懂詞句意思;想一想,思考課后習題;搜一搜,查閱相關資料;問一問,提出疑難問題。...

  • 六年級上冊山中訪友教案(通用3篇)

    ○教學目標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了解作者所訪之“友”。②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③展開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④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 教科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精選3篇)

    教學目標:1、理解“白石老人應該屬于鄉土畫家”的含義,學習他熱愛家鄉、熱愛自己的土地、熱愛生活的藝術情操。2、積累文章中優秀的語言范式,并嘗試運用重點難點:學習作者的語言特點,并嘗試運用。教學策略:圈劃、比較。...

  • 六年級上冊《螳螂捕蟬》教案(精選15篇)

    一、教學目的: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脯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2.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用這兩個詞語造句。3.能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不能只著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 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丁香結》(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綴、幽”等8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綴滿、幽雅、笨拙、單薄、模糊”等詞語。2、品讀優美句子,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3、學習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方法,仿寫作文。...

  • 六年級上冊《草原》教案范文(精選13篇)

    草原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

  • 六年級上冊《荷塘舊事》教學實錄(精選17篇)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敘事散文《荷塘舊事》板書課題。請同學們打開書,速讀課文,說說本文主要寫了什么?生:本文作者回憶童年時在外祖母家過暑假在荷塘邊和小伙伴戲水的事情。...

  • 六年級上冊《學與問》練習題(精選15篇)

    【學習目標】1.精讀課文4-5自然段。2.通讀全文,明白學與問的密切聯系,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做學習的主人。 3.領悟例舉典型事例表達觀點的寫作方法。...

  • 北師大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圓》教學目標與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精選16篇)

    圓的認識(一)教學目標1.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體會圓的本質特征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

  • 六年級上冊《山中訪友》人教版教案(精選16篇)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1.創設情境:瞧,春風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報春。這大自然多姿多彩,有聲有色,有情有意。學習第一組課文我們將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人网站免费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 |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国产精品福利片免费看蜜臀AV | 美女一级| 91精品众筹嫩模在线私拍 | 野花社区www官网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观看 | 欧洲成人精品 | 少妇在线视频 | 粉色午夜视频 | 亚洲三级片福利视频 | 秋霞在线观看片无码免费 | 超碰人人91|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手机免费av片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亚洲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最好的精华液 | 亚洲久热 |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 毛片24种姿势无遮无拦 | 日日夜夜精品免费视频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 农村少妇无套内谢粗又长 |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 国精产品99永久一区一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原创AV片国产安全 | 天天干天天搞天天射 | 日韩wuma | 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成人黄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区午夜亚洲精品区 | 成人黄色视屏 |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一区 | 亚洲一二三四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成年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片 | 国产精品九九 | h黄动漫免费网站 | 琪琪秋霞午夜av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