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圓
教學內容: 教材第56頁例2.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會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圓的特征:半徑和直徑的關系。難 點:理解圓心、半徑與圓的位置、圓的大小的關系;會用圓規畫圓。教學準備:圓形制片、剪刀、直尺、圓規、投影片、長方形白紙一張。教學過程設計一、 復習準備1舉例說明日常生活中那里存在著圓。2 實物畫圓存在什么缺點?3圓在我們日常生產、生活上用處非常廣泛,你一定想進一步了解圓,現在我們就一起繼續研究它。二、 探求新知1 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1) 讓學生每人用一個物體上的圓形,在紙片上畫一個圓,剪下后按照教材上的要求折疊。展開后讓學生觀察。a. 指導學生用直尺量一量圓心到圓上的任意一點的距離。b. 通過操作和大家的討論你發現什么?c. 鼓勵學生踴躍發言,最后教師歸納。2) 教師指著黑板上的圓說明:連接圓心和圓上的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并告訴學生半徑一般用字母小”r”表示,接著教師在圓上畫一條半徑。a,讓學生在剪成的圓里,畫出一條半徑,注意學生畫的是否正確。b.請同學們想一想,在同一個圓里有多少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c/ 讓學生拿出直尺,動手量一量同一個圓的幾條半徑的長度是否相等。3) 教師:我們剛才把圓對折時,每條折痕是不是都通過圓心,?接著指出: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接著教師在圓上畫出一條直徑a. 讓學生在剪成的圓里畫一條直徑,順便讓學生思考在折痕上能不能畫出直徑。b. 請大家想一想,在同一個圓里有多少條直徑?所有的直徑的長度都相等嗎?c.讓學生拿出直尺動手量一量,同一個圓的幾條直徑的長度是否相等。4)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剛才測量的結果,觀察圓上的直徑和半徑,思考直徑和半徑有什么關系?2,讓學生完成教材第58頁上面的“做一做”第一題。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3.圓的畫法教師和學生每人拿出圓規和直尺,教師邊演示邊說明畫圓的步驟和方法,學生跟著教師在紙上畫圓。1) 想一想畫圓應該注意什么?2)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圓的什么?固定的一點是圓的什么? 3)在長方形白紙上,畫一個半徑為3厘米的圓,和一個直徑為4厘米的圓,比較一下,兩個圓的大小,想一想圓的大小和誰有關? 4)畫圓時,要把圓畫在某個位置上,要先確定誰?說明了什么? 4.讓學生完成教材第58頁上面的“做一做”第二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