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學習基礎是: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分數加、減、乘、除計算、以及整數小數四則運算中運算律的使用。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識基礎,教材安排了一個具體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探索、類推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通過兩種方法的比較,發現整數的運算律在分數中同樣適用。例題的設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足夠的空間,有利于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隨后的練一練讓學生鞏固了計算方法,提高合理靈活使用運算律的能力。練習十五中還安排了使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實際意義。[教學目標]1、使學生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按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主動體會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能運用運算律進行有關分數的簡便計算,體驗簡便運算的優越性。2、使學生在理解運算順序和簡便計算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觀察、比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教學過程]一、復習鋪墊,重溫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1、談話:中國結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工藝制作,元旦時我們班將用它來裝扮教室。2、出示場景圖:小的中國結每個用4分米彩繩,大的中國結每個用6分米彩繩。兩種中國結各做18個,一共用彩繩多少米?3、學生口頭列式,說說運算順序。4、提問:兩種方法,哪一種計算更簡便?為什么?4、小結: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還可以使用運算律使計算更簡便。[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在具體的情境中再現舊知,為新課的教學打下了穩固的知識基礎,埋下了情感、思維體驗的伏筆。]二、主動探索,理解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1、出示例1的場景圖,學生自主列出綜合算式。板書: 2/5×18+3/5×18 (2/5+3/5)×182、交流兩種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時你是怎樣想的?3、指出:在一道有關分數的算式中,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算,稱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這兩道算式都屬于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設計意圖:將計算與解決問題有機結合起來,能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從而增強學習計算的內在需求。]4、獨立思考,嘗試計算(1)提問:根據以往計算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經驗,想一想,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使學生明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2)嘗試:這兩道算式你能試一試嗎?學生分別計算,指名板演。5、交流算法,理解順序讓學生結合具體問題情境說說運算順序。說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6、小結: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喚醒學生的數學思考,用自主學習的方法體會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體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新知識納入知識結構的過程也就順理成章。]三、算中體驗,把整數的運算律推廣到分數。1、討論:這兩個算式,如果讓你選擇,你喜歡計算哪一個?為什么?使學生明確第二個算式因為括號內的和是整數,所以計算比較簡便。2、觀察:這兩種算式有什么聯系?得出:兩種方法從算式來看,其實是乘法分配律的運用。板書:2/5×18+3/5×18=(2/5+3/5)×183、引導:兩個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繩多少米”。從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發?4、小結:整數的運算律在分數中同樣適用。我們在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要恰當地應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設計意圖:整數的運算律遷移到分數中來使用,讓學生在計算中自主探索,充分觀察,對比體驗,通過自己思考,用已有的知識結構去同化、順應新的知識,達到有意義的學習的目的。發展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