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的表面積》教案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3—34頁的例l一例3,完成“做一做”和練習七的第2—5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理解圓柱側面積和圓柱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根據圓柱的表面積與側面積的關系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圓柱形的物體,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學生說出圓柱的特征。
2 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學生回答后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二、導入新課
教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圓柱和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請大家想一想,圓柱側面的展開圖是什么圖形?
教師出示上節課實驗用的罐頭盒,引導學生回憶實驗過程:沿著罐頭盒的一條高剪開商標紙,再打開,展開在黑板上,得到的是一個長方形。
教師:這個展開后的長方形與圓柱有什么關系?
學生: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往的高。
教師:那么,圓柱側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
三、新課
1,圓柱的側面積。
板書課題:圓柱的側面積。
教師:圓柱的側面積,顧名思義,也就是圓柱側面的面積。
教師邊敘述邊摸著圓柱的側面演示給學生看,指出側.面的大小就是圓柱的側面積。
教師:從上面的實驗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面積和因拄的側面積有什么關系呢?
教師出示圓柱的側面展開圖,讓學生觀察很容易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圓柱的例面積。
教師:那么,圓柱的側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
引導學生根據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可以知道: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板書上面等式:)
2、教學例1:
一個圓柱、底面直徑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側面積。(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讓學生回答下面的問題:
(1)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2)計算結果要注意什么?
指定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教師行間巡視,注意發現學生計算中的錯誤,并及時糾正。做完后,集體訂正。
3、小結。
要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必須知道圓柱底面周長和高這兩個條件,有時題里只給出直徑或半徑.底面周長這個條件可以通過計算得到,在解題前要注意看清題意再列式:
4、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
教師:請大家把上節課自己制作的圓柱模型展開,觀察一下,圓柱的表面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通過操作,使學生認識到:圓柱的表面由上、下兩個底面和側面組成。
教師指著圓柱的展開圖,“那么,圓柱的表面積是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使大家明確:圓柱的表面.積是指圓柱表面的面積,也就是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