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奧數必須掌握的30個知識點
③條件分析——圖表法:當兩個對象之間只有兩種關系時,就可用連線表示兩個對象之間的關系,有連線則表示“是,有”等肯定的狀態,沒有連線則表示否定的狀態。例如a和b兩人之間有認識或不認識兩種狀態,有連線表示認識,沒有表示不認識。
④邏輯計算:在推理的過程中除了要進行條件分析的推理之外,還要進行相應的計算,根據計算的結果為推理提供一個新的判斷篩選條件。
⑤簡單歸納與推理:根據題目提供的特征和數據,分析其中存在的規律和方法,并從特殊情況推廣到一般情況,并遞推出相關的關系式,從而得到問題的解決。
28.幾何面積
基本思路:
在一些面積的計算上,不能直接運用公式的情況下,一般需要對圖形進行割補,平移、旋轉、翻折、分解、變形、重疊等,使不規則的圖形變為規則的圖形進行計算;另外需要掌握和記憶一些常規的面積規律。
常用方法:
1. 連輔助線方法
2. 利用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面積相等。
3. 大膽假設(有些點的設置題目中說的是任意點,解題時可把任意點設置在特殊位置上)。
4. 利用特殊規律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任意一條邊都可求出面積。(斜邊的平方除以4等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
②梯形對角線連線后,兩腰部分面積相等。
③圓的面積占外接正方形面積的78.5%。
29.立體圖形
長 方 體
8個頂點;6個面;相對的面相等;12條棱;相對的棱相等; s=2(ab+ah+bh) v=abh =sh
正 方 體
8個頂點;6個面;所有面相等;12條棱;所有棱相等; s=6a2 v=a3
圓柱體
上下兩底是平行且相等的圓;側面展開后是長方形; s=s側+2s底 s側=ch v=sh
圓錐體
下底是圓;只有一個頂點;l:母線,頂點到底圓周上任意一點的距離; s=s側+s底
s側=rl v=sh
球體 圓心到圓周上任意一點的距離是球的半徑。 s=4r2 v=r3
30.時鐘問題—快慢表問題
基本思路:
1、按照行程問題中的思維方法解題;
2、不同的表當成速度不同的運動物體;
3、路程的單位是分格(表一周為60分格);
4、時間是標準表所經過的時間;
合理利用行程問題中的比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