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體積計算的應用》教案
圓柱體積計算的應用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7頁的例5,完成“做一做”的第2題和練習八的第3—7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一個圓柱形物體,一個圓柱形杯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出示練習八的第3題
4.5 十 0.37 0.25×8 4.8十 2.9
7.2÷9 6.1—4.8
2,復習圓柱的體積。
教師:我們是怎樣得到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的?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學生敘述一下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使學生明確求圓柱的體積是通過切拼成長方體來求得的。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底面積×高”,即:v=sh.
二、新課
1、教學圓柱體積公式的另一種形式。
教師:請大家想一想,如果已知圓柱底面的半徑r和高h,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
應該怎樣表達?
引導學生根據底面積s與半徑r的關系可以知道:s=∏×r × r,所以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也可以寫成:v=∏×r×r×h。
2、教學例5。
一個圓柱形水桶,從里面量底面直徑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這個水捅的容積是多少立方分米?(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1)教師提出下面問題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①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求水桶的容積是什么意思?根據什么公式?為什么?
要使學生理解水桶的容積就是水桶能容納物體的體積,求水桶的容積就是求這個圓柱形水桶內部的體積。所以可以根據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來計算。
⑧要求水桶的容積應該先求什么?
要使學生明確,水桶的底面積在題中沒有直接給出,因此要先求水桶的底面積,再求水桶的容積。
①水桶的底面積應該怎樣求?
(2)讓學生敘述解答過程,教師板書。
求出水捅容積之后,教師提問:最后結果應該怎樣取值?
使學生明確要把計量單位改寫成立方分米,取近似值時要采用去尾法。
(3)做一做的第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