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100以內的數(通用2篇)
認識100以內的數 篇1
冀教版教材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百是多少,會數100以內的數,初步感知100以內數的讀寫;
2.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經歷數概念形成的過程,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發展學生的數感;
3.在認識100以內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具準備:小星星,玉米粒.
學具準備:每組一盒玉米粒。
教學過程 :
一、情境引入
師:小朋友,前幾天我們學習了數學王國的幾個數娃娃11~20,你能親切地和他們一個個地打招呼嗎?
生:(興趣極濃,大聲回答)能。
(全體學生數數,課件出示11——20-各數)
師:你還認識比他們更大的數嗎?
生1:100。
師:你都認識我們的老大哥100了,真了不起!
生2:21。
生3:1萬。
生4:10萬。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20更大的數。(板書:)(這樣設計高速度的進入正題,有效地節省了時間。)
二、探究新知
(一)估數、操作,初步感知100
師:這些數字的老大哥是幾?
生:100。
師:你知道100有多大嗎?(稍停,生思考)
師:請1號小朋友取出20個玉米粒放到杯子里,其余小朋友看他數得對不對!
(生操作)
師:數好的請坐直一些!
(師舉起其中一個杯子)師:20個有這么多,那100個有多少呢?(稍停,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接下來請2號小朋友抓1把玉米粒放進去,看一看夠100嗎?如果不夠請繼續抓一把!(師巡視,偶爾加入學生的抓玉米粒過程)
師:都覺得自己杯子里的玉米粒是100了嗎?如果認為是100,請每組的3號小朋友舉起杯子。(師巡視,偶爾加入學生的抓玉米粒的過程)
(大部分小組的3號小朋友舉起了杯子。)
師:我們有什么辦法知道杯子里的玉米粒是不是正好100呢?
生:數一數。
師:好我們就來驗證一下哪組小朋友估計地準!請4號小朋友一粒一粒地數杯子里的玉米粒,其余的小朋友一起動口跟著數數。(各組的4號小朋友邊拿圍棋子邊數數,其余的3個小朋友動口跟著數,活動的參與性很高。教師巡視,指導數數時“手口合一”)(這樣設計目的是充分尊重、信任學生,讓學生花較多的時間,讓學生利用直觀事物的鋪墊,動手、動口、動腦去數數,這看似簡單的數玉米粒活動不僅讓學生自主數出了100以內各數,而且體會到數是在數物體的過程中產生的,并且為脫離實物抽象數數做準備。)
師:你們小組數出來有多少個?
生1:100個。
生2:100多2個。
生3:100多3個。
生4:67個。師:我們現在看到了100個玉米粒是這么多,下面我們每人抓一把玉米粒,先估計一下大概有多少,然后再數一數到底有多少。我們比一下,看看你們小組誰估計的最準,我們獎勵他一顆小星星。師:也許第一次你沒有經驗,那就再來一次。(讓學生在實踐中自己積累經驗,提高估算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
(舉起數學書)師:猜一猜,我們的數學書有幾頁?
生1:100頁。
生2:80頁。
師:打開看看!
生嚷:109頁!
師:109面,兩面為一張,我們的數學書大約50張紙,兩本書大約共100張紙。同桌小朋友把書疊在一起,感覺一下100張紙有多厚!用手勢表示一下厚度!(課件出示滿天繁星圖)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知道這里有多少顆星星,先估計一下,然后再數一數到底有多少顆。請打開書看42頁第二題,注意先想一想這么多星星怎樣數才能不多數也不少數呢?生:作記號,數過的畫上圓圈。生:我畫三角形。生:我數十個然后圈起來。師:你們的方法真好。總之不管用什么方法你能數的又快又準就最好。(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數星星。)(數完后集體訂正,數對的同學在書上畫一個小笑臉。)(這樣設計數的認識由20以內擴展到100以內,數目增多了,增大了,內涵更豐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目的是創設讓學生估數、建立數感的問題情景,體驗100個玉米粒、數學書等都是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素材,學生興致盎然地猜測、估計、操作。主要是滲透估計的策略與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較為充分地感知了“100”的概念。)
(二)多種形式的數數練習
師:同學們,你們學習這么久了,該累了吧,我們做游戲好嗎?1、數數接龍。老師說一個數學生一個一個接著往下數。2、從35數到42。
(1)小組內數。(同學們數得很認真,數得也不錯。)
(2)指名數。(正確的獎給一顆星,學生興趣非常濃,一個個爭著舉手要說。)
(3)指名其中的一小組數。(正確的每人獎給一顆星)
(4)全班齊數。(板書:35、36、37、38、39、40)
3、 從88數到老大哥100。
(1)小組內數
(2)指名數(師:誰聽清楚了,88后面是幾?(89))
(3)男女生對數(男生數88,女生數89,男生數90,……板書:88、89
90、91、……、99、100)
4.從56數到72
(1)獨立數
(2)師:59的后面是幾?(60)70的前面是幾?(69)70的后面是幾?(71)
5.從1數到100
(1)師:還有一些數我們沒有數到,我們能不能把這些數數完呢?從誰開始數?
生:從1開始數。
(2)全體學生從1數到100。(全班每個學生數的很認真,數得也很正確。)
(3)師:你知道我寫了幾個數嗎?
生:100個。
(4)師:這幅圖我們就叫它“百數圖”。課件出示:百數圖。
(5)齊讀:“百數圖”的名稱。
師:百數圖里面還有好多秘密等著小朋友去發現呢!我們下節課再研究。
三、課堂總結
師:今天學了這么多的數,你能不能找一個數說一句話呢?比如說我用33說一句話,我們班有33個小朋友。
生3:我用10,媽媽給我買了10個蘋果。
生4:媽媽買了5個梨。
生5:媽媽給我買了100個蘋果。(師:分給我們班每人一個,還有多嗎?)教學反思:在準備教具的時候,我還想,孩子們的抓一把玉米粒,那么小的杯子孩子們的手能進去嗎?上課的時候我發現:原來孩子們都有自己的方法,他們有的小組同學把玉米粒倒在桌子上,然后每人抓一把.還有的小組把玉米粒到在自己的手上,然后再數.當然大部分同學的手都很小,很容易就把手伸進杯子里去了.我心理頓時一亮,原來我多慮了.我的手很大,可是孩子們的手很小.真好笑.哎,我們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教材,教材那么安排一定有他們的道理...
認識100以內的數 篇2
體現新課標的思想:教師通過制作課件, 設計學生生活中經歷過的情境,讓他們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使學生在具體事物中抽象出10以內的各數,讓他們聯系身邊具體的、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數數、用不同方法表示數,初步感受數的意義,并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
本單元是數的概念的基礎知識之一,是建立數感的開始。要求學生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表示數;能再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能用數表達和交流信息。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的數出數量在1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讀寫0-10各數,會用這些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物體的順序;掌握2-10各數的分與合。
2、使學生掌握10以內數的的順序,會比較他們的大小,知道基數與序數所表示的意思。
3、使學生理解“〉、〈、=”的含義,并會用這些符號表示數。
4、通過認數和數數等數學活動,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實際密不可分的關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10以內各數的含義,初步培養學生的數感,會讀、會寫10以內各數。掌握數的順序。
教學難點:寫3、5、8、0以及較大數的分與合
第一課時 (重點課時)
設計思想: 教師通過制作課件,設計學生生活中經歷過的情境,讓他們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使學生在具體事物中抽象出5以內的各數,讓他們聯系身邊具體的、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數數、用不同方法表示數,初步感受數的意義,并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
教學目標:
讓學生通過“實物圖-手指圖-點子圖-數”的過程感受有抽象到具體的學習過程,體會數的不同表達形式及數與形的一一對應關系。使學生熟練的數出數量是1-5的物體個數,會讀寫1、2、3、4、5,掌握順序和大小。
教學重點:掌握1、2、3、4、5的順序和大小
教學難點:認真書寫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在一個晴朗的早晨,老師和同學們來到兒童樂園,這里有許多的玩具和小朋友,跟你的同桌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分別有幾個?
二.新授
1、出示例題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用手指告訴老師物體的數量是幾.
2、用圓點表示1、2、3、4、5(學生邊匯報教師邊板書)
(1)一個太陽、伸出1個小手指、畫一個點子用1表示。(板書:一個點和1)
(2)2只小鳥、伸出2個小手指、在一個點子上再添1個點。(板書:兩個點和2)
(3)3個小朋友玩秋千、伸出3個小手指、兩個點上再添一個點子用3表示。(板書:3個點和3)
(4)4個小朋友玩壓板、伸出1個小手指、三個點上再添一個點子用表示。(板書:4個點和4)
(5)5個小朋友玩轉椅、伸出5個小手指、4個點上再添一個點子用5表示。(板書:5個點和5)
3、數序: 給這5個數排排隊。(從小到大) 誰最小?誰最大?從大到小怎么排?
4、進一步建立數感。 老師指幾學生擺出同樣多的圓片。
(1)3
(2)你還能用其他的方式表示嗎? 4 1 5 2
5.感知數的順序。
(1).逐次感知1—5的順序。
請你在桌子上擺出1個圓片。再擺一個是幾? 2是怎么來的? 再擺1個得到幾? 3跟2有什么聯系?…… 依次感知3、4、5的來源。
(2).整體感知。
中間數。 相鄰數。搶答游戲。
(3)教師提問,全體搶答。
3的前面是幾?4的后面是幾?誰在2的后面?誰在5的前面?1在誰的前面?4在誰的后面?3的相鄰數是幾和幾?1和3的中間數是幾?
(4)學生提問,全體搶答。
(5)同桌互相提問、回答。
(6)介紹單數和雙數。
將2和4兩個數向上推出。
為什么老師把2和4推出來了呢?
教師演示:2根鉛筆——1對 4根鉛筆——2對
像2和4這樣成對的數,我們叫它雙數,你還知道哪些雙數?
教師演示:3根鉛筆——1對還余1個
像3這樣,分完后還剩下單個的1,這樣的數我們叫它單數。你還知道哪些單數?
6.比較大小
7.指導書寫
(1).觀察占格位置(要使學生一看就知道從哪里起筆,怎么拐彎,在何處收筆。同時教材提供了讓學生模仿寫數字的練習格,使學生在學寫數字之初,把握每個數字筆順的方向和在方格中的布局,一方面為獨立寫好這些數字打基礎,另一方面進行美育教育,讓學生知道一個數字如何布局,如何書寫才美觀、漂亮。)
(2)教師先示范每個數字的寫法。把從哪里起筆,在哪里拐彎,在哪里停筆演示清楚。并說明每個數字在寫字格中的布局。
(3)接著讓學生按每個字的筆順進行書空練習,或在桌子上比劃。
(4)最后讓學生在書上的練習格里描和寫。
三.鞏固練習9頁
1、 數一數 (課件)圖中有哪些數學問題?
2、 連線
3、 看圖,先畫圓點,再寫數
4、 圈一圈
四.小結:說說書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幫助?
五.作業:用1、2、3、4、5分別說兩句話
板書:田格寫1、2、3、4、5
課后反思:通過課件展示,使學生在具體事物中抽象出5以內的各數,學生對事物數量,數序以及大小掌握的比較好.再讓他們數數身邊具體的、有趣的事物,初步感受數的意義。但在書寫過程中學生的書寫不太美觀。
流程圖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序數的概念。
2、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
3、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習序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序數和基數的區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件引入:小動物運動會
二、學習新知
1、說說一共有幾只小動物參加比賽,誰得了第幾?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提問:小公雞排第幾?第三是誰?
3、同學之間互相提問
三、鞏固練習
1、做21頁1題
(1)排第四的是誰?在下面畫 。
(2)把4個人圈出來。
學生圈一圈 ,指導學有困難的學生
2、填空
學生觀察圖,說一說 ,填一填
重點理解序數和基數的區別
3、看圖填空
(1)學生自己填一填
(2)提出數學問題,大家解決
四、課堂作業
做課堂練習冊
五、課堂小結
說說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 課件
教學反思:通過小動物開運動會這個課件,學生比較感興趣。學生對序數和基數掌握的比較好。但口語表達較差,應培養學生說話能力。
第三課時 ( 重點課時)
設計思想:在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的基礎上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學生通過比較操作在具體情境中逐步建立數感和符號感.
教學目標:
1、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學習“〉、〈、=”三種符號。
2、幫助學生建立數感。
3、能夠比較1—5各數,能夠運用三種符號。
4、初步體驗到結論的不確定性。
5、培養學生做文明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件)
游泳館里要舉行游泳比賽了,紅隊和藍隊排好了隊伍,站在旁邊的小貓咪著急了,不能比賽,不能比賽,為什么不能比賽呢?
二、新授
1、兩組學生進行拔河比賽:第一次,3人一組和4人一組進行拔河比賽,
學生說出理由,人數不一樣。
2、誰大誰小? 學生發現4大于3,3小于4,所以比賽不公平。
3、用大于號連接,教讀法
5、還可以怎樣表示?怎樣用符號表示?(象這樣較小數在前面,較大數在后面我們用小于號連接)
6、再來幾人可以比賽?如何表示(小組討論)(如果兩部分同樣多,就可以用等號連接)
7、書寫指導〈、〉號書寫,要注意筆畫斜著點,重點指導起筆收筆
8、如何使比賽公平?學生說理由,3=3或者4=4。
9、書寫指導=。
三、鞏固練習
1、比一比填一填
注:教學生學會看懂題意(橫看豎看)
2、填數
3、比較大小
4、多個數比較大小?
注意指導學生方法的運用
5、 里可以填幾?
6、猜猜圖中共幾人?說想法。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知識?
五.作業:把今天學的知識講給家長聽.
板書: 例題圖
4>3 3<4 4=4
教學反思:學生能夠在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的基礎上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但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對學生的語言的訓練,個別學生在練習中沒有理解題意,無從下手。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數字0并且會正確書寫。
2:通過認數數數滲透數學與生活實際密不可分。
3: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指導書寫0
教學難點:明確0所表示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見到過0?
二.新授
1、根據平時你對0的認識,用自己的話說說0表示的意思,舉例說明也可以.
2、觀察圖(課件),說說可以用數字幾表示,為什么?0表示什么意思?你還能舉一些例子嗎?
3、說圖意:籠子里有1只鳥,用1表示,鳥飛走了,用0表示。1大于0。
4、0——5的數序
5、想一想,在什么地方你見過0
找出生活中的0,并指導0不僅可以表示什么也沒有,同時也表示起點
6、溫度計
結冰與否的分界線,0度是冰水混合物,0度以上是水,0度以下是冰。回家考考媽媽0度的水里有沒有冰?
7、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起筆,落筆。要求:寫圓滑、勻稱、美觀。
8、生練寫
三、鞏固練習27頁
1、連一連
2、比一比,填一填
3、看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學生填空,回答問題,然后請學生提出問題
四、課堂小結:
說說這節課你又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
把你學到的知識說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田格書寫0 直尺中0的位置
教學反思:在教學中,通過猴子摘桃子引出0,學生自然明白了0表示什么也沒有。借助斷尺學習數的順序、大小,學生學習比較順利。在書寫中,0 不太好寫,由于個別學生書寫缺乏指導,書寫不美觀。
第七課時(重點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數字6、7、8會讀會寫,掌握0——8的各數的順序和大小。
2:通過認數、數數滲透數學和生活實際密不可分。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6、7、8的書寫
教學難點:6、7、8所表示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
(1)畫面(美麗的校園以及學生在校園里跳皮筋、玩滑梯的情景。)
(2)(指導學生看圖說話和數數)事物分別用幾來表示?
二:探索新知.
1、抽象出數
①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個數可以用6、7、8表示,請你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辦法擺一擺、找一找,告訴大家。
②學生一起動手操作:可以用手指表示,可以擺圓片或三角,可以擺出數字卡片。小棒、蘋果、桃、小雞等等。
③學生匯報
④小結:抽象出6、7、8。
2、學習6、7、8之間的關系及6、7、8的書寫
(1)數的順序
這是一把放大的斷尺圖。(插圖)
讀一讀。(0—8)
大家再指著你擺的卡片倒著讀一讀。(8——0)
小結6、7、8的順序。(6添上1是7,8在7的后面
(2)比較大小
比較 6和 7的大小。[板書 6 <7]
你是怎么知道6<7的?(看尺子圖、擺圓片.數手指等)
誰能比一比8和7的大小?板書8>7
你知道比 7小的數是幾嗎?[師舉 7的卡片]請你在數字卡片中找一找,舉給周圍的人看。
舉出比5大的數。[師舉5的卡片]
(3)、 6、7、8的書寫。
書空寫6、7、8。你怎么記住6、7、8、呢?
注意:我們寫的6、7、8是手寫體的,8不封口!
請打開書第30頁,描完6、7、8以后,每個數寫兩遍
學生評價。
3.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三.練習
(1)30/1數一數
(3)(p31/5)比大小的練習:
[出示:7 o 4 5 o 8 6 o 6 7 0 1]
①7和4比怎么樣?
②學生打開書練習。
③大家齊讀、訂正。
(4)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東西的數量是6、7、8?
學生舉例。6、7、8在生活中到處可見,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
(5)(p31/思考題)
每個秋千1人玩,每個壓板2人玩。當秋千和壓板都坐滿人時,還有人沒玩上?請同學下課通過實踐驗證答案。
板書:田格書寫6、7、8 直尺中6、7、8的位置
課后反思:學生對數6、7、8掌握的較好,能正確數出物體的個數,數的順序以及大小掌握的較好,但在8的書寫中大多數學生書寫較差。
第八課時
教學內容:認數9、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數出數量是9、10的的物體的個數,會讀寫9、10 。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
教學重點:9、10的讀寫及數序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星期天,一些同學來到了游樂園。(出示圖)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都看到了什么,數量是多少? 用手指和小棒表示9、10,抽象出9、10。先擺9,再擺10,說說你是怎樣擺10的?
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個數可以用9、10表示
二、新授
1、出示尺子圖,生觀察特點:
(1)數序
(2)大小(同時出示點子圖,讓學生比較)
(3)10個一是一個十。(同時出示皮球和小棒成10圖給學生強化。)
2、 9、10的書寫
強調:9一筆寫成;10占兩個日字格
3、生描紅練寫,師巡視指導
4、小結:重點指導書寫
三、鞏固練習(20、21頁)
1、看圖先畫圓點,再寫數。
2、看圖填數。
3、看圖畫圓。
4、比一比,填一填。
5、 里可填幾?
6、想一想,被樹擋住的數各是多少?請你填一填。
7、按照順序填數。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還用到倒著數數。
8、寫一寫
(1)大于2的。
(2)小于6的。
四、小結:今天你又學到了什么?
五、作業:到生活中去尋找9、10。
板書:田格書寫9、10 直尺中10的位置
教學反思:運用小棒讓學生理解10個1與1個10的關系,以及同一個數字在組成的數目中,由于所在位置不同而表示不同的數值,這樣抽象的數學含義生動而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對10的數感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