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認識6以內的數(數學)
活動目標
1.復習認識6以內的數字和數序,理解數字的含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能夠不受空間排列形式和物體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擾,正確判斷物體的數量。
2.通過活動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思維的敏捷性,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可鑲嵌的泡沫板若干(一半是數字板,一半是與之匹配的不同大小、形狀的物體板)、立體大樹一棵、演示用1~6數字卡各一張、磁性黑板一塊、1—6數字胸卡若干、帶點卡的形象拼板每個幼兒一套、塑料小花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不受干擾發現數字板與物體板之間的關系,深刻理解數字與物體數量的關系。
(在通往活動室的路上,教師事先用泡沫板鋪一條路,整條路面左邊為相連接的數字板,右邊為斷斷續續的物體板。)
① 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發現數字與數量的關系。
教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數字朋友家做客,(走到泡沫板前做驚訝狀說)呀,前幾天下的大暴雨把我們要走的路給沖壞了,我們只有把路修好才可以過去,可是怎么修呢?(教師手舉一對相匹配的泡沫板)咦,這一段路沒被沖壞,請小朋友來看一看,為什么要把這兩塊板子修在一起。”
②幼兒觀察總結后,按照數字板與物體板相匹配的規律,將所有板子一一拼對好。
③教師以檢查路面的形式進行,發現有不相匹配的板子,以路面不結實為由,請個別幼兒來修改。修改結束后帶全體幼兒從上面通過。
2、以做客的形式,復習認讀6以內的數字和數序,理解數字的意義。
①幼兒按自己胸卡上的數字找帶有相同數字的座位。
教師:“小數字的家到了,他們為我們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座位,請小朋友自己找一找和自己胸卡上數字一樣的座位。”
② 幼兒不受干擾找數字、認讀數字。
(出示一棵大樹,將數字1—6若隱若現地藏在樹葉之中。)
教師:“這些小數字真調皮,他們在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呢!請小朋友在這棵樹上把他們找出來。”個別幼兒找著后指認出來,分組或全體幼兒做相應數量的動作或模仿相同數量的動物叫聲來請數字出來。
③ 數字全部找完后,請個別幼兒排數序,比較數字間的大小關系。
教師可提問:這六個數字中誰最小?誰最大?比1多1是幾?比4少1是幾?比5多1是幾?
④幼兒操作活動:將拼板上的點卡按從1到6的順序拼起來,構成一種物體。
教師“小數字給我們準備了好玩的拼板玩具,你只要將拼板上的點卡按從1到6的順序排成一排,就可以拼成一樣好玩的東西來。”
3、開展種花的活動,引導幼兒按數取物,增強幼兒環保意識。
教師:“天色已晚了,我們要回去了,為了防止小路再被暴雨沖壞,我們要在小路兩邊種一些花,請小朋友選和胸卡上數字一樣多的花,把它種在相應的數字板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