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 認識幾分(精選14篇)

認識幾分

發布時間:2023-08-10

認識幾分(精選14篇)

認識幾分 篇1

  四川省成都市郫縣郫筒一小             趙建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探索的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達標達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利用教具演示關于主題圖內容

  1、  把這四塊月餅平均分給小強和小芳,可以怎樣分?如果比較公平,每人分幾塊?(學生說出想法后,教師板書:平均分)

  2、  把2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塊?板書:1

  3、  把1塊月餅平均分給2別人同學,每個同學分幾塊?讓學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圓形紙片代替月餅進行折、重合等操作。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引入并板書課題:分數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ㄒ唬   認識二分之一

  (二)   利用教具演示例一分月餅的情境圖。上學生了解平分成兩塊月餅,每人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1、  指導學生寫、讀二分之一

  2、  學生活動:用圖片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并寫上二分之一

  3、  看看下面圖中那些是二分之一?那些不是?說出理由

  認識四分之一

  要得到一塊月餅的——應該怎樣分?這個——怎能么表示出來?怎么寫?

  組織學生活動,拿出圖片通過折、涂、看、說等活動感知四分之一

  小結:像二分之一、四分之一這樣的數叫分數。

  教學例二

 。1)       想一想:如何折出一個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2)       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獨立折紙。然后在小組交流。

  (3)       全班集中匯報。學生自愿將小組成果展示出來。

  完成P93“做一做”

  三、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1、  出示例一第一組圖

 。1)       猜想:哪個分數大一些?

  (2)       引導學生交流討論信息。

  2、  獨立探究、完成例二第二組圖片

  3、  讓學生討論合作學習。

  四、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二十二部分內容

認識幾分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學生初步,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2.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理解他們的含義,會正確讀寫比較簡單的分數.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回憶舊知.

  (1)把12個蘋果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

 。2)把6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長?

  (3)把3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多少支?

  教師明確:通過仔細觀察這幾道題中都有“平均分”,就是使每一份者都是一樣多.通過剛才的分,我們可以看出,平均分后,每份都能得到一個整數,可以用一個整數來表示.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每一次平均分后都得到一個整數,這兒有一個,我想把它分給兩個同學,那么怎么分才使兩個同學覺得呢?每份得多少?只有分得同樣多,才能使每個同學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

  1.談話導入  .

  【出示圖片“例1”】這半個餅可以用一個整數來表示嗎?那么該用什么數來表示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

  2.教學例1:認識 .

 。1)認識一個餅的

 、俪鍪緢D片“例1”.

 、教師說明:把一個分成兩份,其中一份是多少用分數表示就是這塊餅的二分之一

 。板書: )寫的時候先寫“一”,再寫“2,”最后寫“1”.

  ③學生看圖獨立想 表示的意義.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 表示把一個餅平均分成兩份,取其中的一份.

  教師提問: “一”、“2”、“ l”各表示什么?

  學生:“一”表示平均分,叫做分數線,“2”表示平均分的份數,“l”表示取的份數.

  師強調:寫的時候,注意這條線要寫得平直,橫線上、下的數要對齊.

 。2)指導讀寫

 。3)反饋練習

  ①引導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試析出它的 ,涂上顏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寫 .

  教師提問:折法不向,拆出的形狀也不同,為什么每一份都是這張紙的 ?

  ②判斷圖中的陰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為什么?

  3.教學例2:認識

  (1)【出示圖片“例2-1”】

  教師提問:通過看這幅圖,你都知道了什么?

  (2)讓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折出它的,并給它涂上顏色,涂完后小組討論判斷對錯.

  鞏固意義:把一個圓平均分成了三份,陰影部分表示這個圓的三分之一.

 。教師板書: ,讀作:三分之一)

 。3)拿出準備好的彩帶,學生討論:“怎樣才能剪下它的 ”

認識幾分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學生初步,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2.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理解他們的含義,會正確讀寫比較簡單的分數.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回憶舊知.

 。1)把12個蘋果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

 。2)把6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長?

  (3)把3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多少支?

  教師明確:通過仔細觀察這幾道題中都有“平均分”,就是使每一份者都是一樣多.通過剛才的分,我們可以看出,平均分后,每份都能得到一個整數,可以用一個整數來表示.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每一次平均分后都得到一個整數,這兒有一個,我想把它分給兩個同學,那么怎么分才使兩個同學覺得呢?每份得多少?只有分得同樣多,才能使每個同學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

  1.談話導入  .

  【出示圖片“例1”】這半個餅可以用一個整數來表示嗎?那么該用什么數來表示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

  2.教學例1:認識 .

  (1)認識一個餅的

 、俪鍪緢D片“例1”.

  ②教師說明:把一個分成兩份,其中一份是多少用分數表示就是這塊餅的二分之一

 。ò鍟 )寫的時候先寫“一”,再寫“2,”最后寫“1”.

 、蹖W生看圖獨立想 表示的意義.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 表示把一個餅平均分成兩份,取其中的一份.

  教師提問: “一”、“2”、“ l”各表示什么?

  學生:“一”表示平均分,叫做分數線,“2”表示平均分的份數,“l”表示取的份數.

  師強調:寫的時候,注意這條線要寫得平直,橫線上、下的數要對齊.

  (2)指導讀寫

 。3)反饋練習

 、僖龑W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試析出它的 ,涂上顏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寫 .

  教師提問:折法不向,拆出的形狀也不同,為什么每一份都是這張紙的 ?

  ②判斷圖中的陰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為什么?

  3.教學例2:認識

 。1)【出示圖片“例2-1”】

  教師提問:通過看這幅圖,你都知道了什么?

  (2)讓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折出它的,并給它涂上顏色,涂完后小組討論判斷對錯.

  鞏固意義:把一個圓平均分成了三份,陰影部分表示這個圓的三分之一.

 。ń處煱鍟 ,讀作:三分之一)

 。3)拿出準備好的彩帶,學生討論:“怎樣才能剪下它的 ”

  4.教學例3、例4.

 。╨)引導學生每人拿出兩張長方形的紙,按例3、例4的要求做,做完后填空.

  (2)同桌討論,教師各組巡回檢查,了解學生自學情況.

 。3)集體反饋: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怎樣?

  教師貼圖:

  (4)判斷.

  下面哪個圖的涂色部分是 ,在里劃√.

  5.教學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長方形紙、直尺和彩筆,在長方形紙上畫出1分米長的一條線段,把它平均分成10份,標出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怎么寫?

  (2)小組討論,看圖.

 。3)群體討論.投影展示學生的答案,師貼出放大圖.

  教師提問:數一數,這條線段上有幾個 ?

  教師明確:把一條一分米長的線段,平均分成十份,每份都是它的 ,它有10個這樣的 .

  6.教師提問:今天我們學習的分數有什么特點?(板書:幾分之一)

  四、課堂練習

  1.填空: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寫作 ;

  把一條1米長的彩帶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它的 .

  2.判斷:

 。1)

 。2)把一塊蛋糕切成7塊,每塊是它的 ( )

 。3)把一根繩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它的 ( )

  3.一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 ),每份長( )米.

  4.讀出 、 、 、 、 ,寫出這些分數.

  四、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五、課后作業 .

  1.小軍跑步,他跑了全長的 ,請你在線段上表示出來.

  2.讀出下面各分數.

  3.寫出下面各分數.

  六分之一 九分之一 十二分之一

  十分之一 七分之一 二十分之一

  板書設計 

  幾分之一

  教案點評:

  本教案是針對這部分內容設計的一個教案。主要教授分數的初步認識。

  1.教師演示,初步感知“平均分”。

  “平均分”是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是產生一個分數的前提,所以在教學開始,通過舊知,緊緊抓住“平均分”這一關鍵問題展開教學,既突出了“平均分”的概念,又能自然地從整數引出分數。

  2.指導學生操作學具,真正理解二分之一的含義。

  把二分之一的教學做為教學重點,既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通過電腦演示(或實物觀察)使學生初步感知的意義,然后通過學生看圖觀察,動腦筋想,小組討論,總結歸納等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新知的過程中,從而突出對二分之一含義的真正理解。

  3.個性化的練習。

  練習基礎知識為主,面向全體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以基礎知識為擴展,面向部分優等生,注意體現層次性,針對性,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認識幾分 篇4

  課題: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內容:教材第91~93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或實物投影儀,含有4塊月餅的圖片。師生都準備圓片一張,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紙若干張。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動態演示關于主題圖內容多媒體課件,接著出示含有4塊月餅的圖片。

  1.把這4塊月餅分給小強和小芳,可以怎樣分?如果分得比較公平,每人分幾塊?

  學生說出想法后,教師板書:平均分。

  2.把2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塊?板書:1。

  3.把1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塊?讓學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圓形紙片代替月餅進行對折、重合等操作。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引入并板書課題:分數。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ㄒ唬┱J識1/2。

  1.多媒體課件演示例1分月餅的情境圖。指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塊,每塊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導學生讀、寫1/2。

  3.學生活動:用圖片折出它的1/2,并寫上1/2。

  4.實物投影出示判斷題。

  下面哪些圖形的陰影部分是原圖的1/2?哪些不是?說出理由。

 。ǘ┱J識1/4。

  1.要得到一塊月餅的1/4應該怎樣分?這個1/4怎么表示出來?怎么寫?

 。1)組織學生活動。拿出圖片通過折、涂、看、說等活動感知1/4。

  (2)電腦課件動態演示,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塊,每塊是它的四分之一。

  (3)小結:像1/2、1/4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2.教學例2。

 。1)想一想:如何折出一個正方形的1/4?

 。2)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獨立折紙,然后在小組里交流。

 。3)全班集中匯報。學生自愿將小組成果展示在實物投影儀上(或貼在黑板上),說一說各自的折法。

  3.完成第93頁“做一做”第1題。

 。ㄈ┍容^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1.出示例1第一組圖1/2和1/4。

  (1)猜想:哪個分數大一些?

 。2)引導學生討論并交流討論信息。

  (3)電腦課件演示1/2和1/4比較重疊過程、閃現,讓學生直觀感受。

  2.獨立探究、完成例2第二組圖片,1/4和1/3的比較,再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比較的?

  3.讓學生討論合作。通過上面兩組數的比較,你發現了什么?師生共同小結幾分之一的分數比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頁“做一做”第2題。

  三、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

認識幾分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學生初步,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2.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理解他們的含義,會正確讀寫比較簡單的分數.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回憶舊知.

 。1)把12個蘋果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

 。2)把6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長?

 。3)把3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多少支?

  教師明確:通過仔細觀察這幾道題中都有“平均分”,就是使每一份者都是一樣多.通過剛才的分,我們可以看出,平均分后,每份都能得到一個整數,可以用一個整數來表示.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每一次平均分后都得到一個整數,這兒有一個,我想把它分給兩個同學,那么怎么分才使兩個同學覺得呢?每份得多少?只有分得同樣多,才能使每個同學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

  1.談話導入  .

  【出示圖片“例1”】這半個餅可以用一個整數來表示嗎?那么該用什么數來表示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

  2.教學例1:認識 .

 。1)認識一個餅的

 、俪鍪緢D片“例1”.

 、教師說明:把一個分成兩份,其中一份是多少用分數表示就是這塊餅的二分之一

 。板書: )寫的時候先寫“一”,再寫“2,”最后寫“1”.

 、蹖W生看圖獨立想 表示的意義.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 表示把一個餅平均分成兩份,取其中的一份.

  教師提問: “一”、“2”、“ l”各表示什么?

  學生:“一”表示平均分,叫做分數線,“2”表示平均分的份數,“l”表示取的份數.

  師強調:寫的時候,注意這條線要寫得平直,橫線上、下的數要對齊.

  (2)指導讀寫

 。3)反饋練習

 、僖龑W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試析出它的 ,涂上顏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寫 .

  教師提問:折法不向,拆出的形狀也不同,為什么每一份都是這張紙的 ?

 、谂袛鄨D中的陰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為什么?

  3.教學例2:認識

  (1)【出示圖片“例2-1”】

  教師提問:通過看這幅圖,你都知道了什么?

  (2)讓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折出它的,并給它涂上顏色,涂完后小組討論判斷對錯.

  鞏固意義:把一個圓平均分成了三份,陰影部分表示這個圓的三分之一.

 。教師板書: ,讀作:三分之一)

  (3)拿出準備好的彩帶,學生討論:“怎樣才能剪下它的 ”

  4.教學例3、例4.

 。╨)引導學生每人拿出兩張長方形的紙,按例3、例4的要求做,做完后填空.

 。2)同桌討論,教師各組巡回檢查,了解學生自學情況.

 。3)集體反饋: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怎樣?

  教師貼圖:

 。4)判斷.

  下面哪個圖的涂色部分是 ,在里劃√.

  5.教學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長方形紙、直尺和彩筆,在長方形紙上畫出1分米長的一條線段,把它平均分成10份,標出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怎么寫?

  (2)小組討論,看圖.

 。3)群體討論.投影展示學生的答案,師貼出放大圖.

  教師提問:數一數,這條線段上有幾個 ?

  教師明確:把一條一分米長的線段,平均分成十份,每份都是它的 ,它有10個這樣的 .

  6.教師提問:今天我們學習的分數有什么特點?(板書:幾分之一)

  四、課堂練習

  1.填空: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寫作 ;

  把一條1米長的彩帶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它的 .

  2.判斷:

 。1)

 。2)把一塊蛋糕切成7塊,每塊是它的 ( )

 。3)把一根繩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它的 ( )

  3.一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 ),每份長( )米.

  4.讀出 、 、 、 、 ,寫出這些分數.

  四、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五、課后作業 .

  1.小軍跑步,他跑了全長的 ,請你在線段上表示出來.

  2.讀出下面各分數.

  3.寫出下面各分數.

  六分之一 九分之一 十二分之一

  十分之一 七分之一 二十分之一

  板書設計

  幾分之一

  教案點評:

  本教案是針對這部分內容設計的一個教案。主要教授分數的初步認識。

  1.教師演示,初步感知“平均分”。

  “平均分”是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是產生一個分數的前提,所以在教學開始,通過舊知,緊緊抓住“平均分”這一關鍵問題展開教學,既突出了“平均分”的概念,又能自然地從整數引出分數。

  2.指導學生操作學具,真正理解二分之一的含義。

  把二分之一的教學做為教學重點,既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通過電腦演示(或實物觀察)使學生初步感知的意義,然后通過學生看圖觀察,動腦筋想,小組討論,總結歸納等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新知的過程中,從而突出對二分之一含義的真正理解。

  3.個性化的練習。

  練習基礎知識為主,面向全體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以基礎知識為擴展,面向部分優等生,注意體現層次性,針對性,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認識幾分 篇6

  教學設計

  執教老師:東西湖實驗小學 王勝兵

  指導老師:楊火香   

  一、教材解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中的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這部分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分數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三年級這個學段只是對分數進行初步的認識。認識幾分之一是認識幾分之幾的基礎,是本單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后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教學例題應借助電腦多媒體演示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通過演示和學生的操作,使學生逐漸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并且緊密聯系生活,創設了大量為學生所熟悉并感興趣的現實情境,為學生營造探究的氛圍,并通過自主探索、實踐操作、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分數的產生和發展,經歷認識幾分之一的學習全過程,感悟分數的含義,從而初步了解分數的概念。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初步認識分數、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會寫幾分之一,會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2、             通過操作、比較、推理、交流等活動經歷幾分之一的認識過程,體會幾分之一的含義

  3、             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含義,體會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一。

  教學準備:師生準備正方形、長方形圖形各兩個、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主題圖:(課件)

  師:請看圖、老師帶著同學們在森林公園開展數學活動,請你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讓學生觀察交流后,教師注意收、直奔主題:圖上有多少個同學?幾只鴿子?幾棵樹?。。。。。。。

  師:16個同學可以用16表示,7只鴿子可以用7表示,。。。。。。?催@里有半個蘋果,該怎樣表示呢?

  師:可以用學過的整數表示嗎?

  師:其實可以用一種新的數表示“分數”,今天這節課一起來認識“分數”板書課題:分數

  設計意圖:教材以“老師帶著同學們在森林公園開展數學活動”的場景,呈現了本單元的基礎學習內容,體現了玩中認識數學以及人與生活、自然的有機聯系的思想。對于主題圖我們的定位在生活中的事與物,呈現從整數到分數的拓展。教學設計中圍繞三個問題開展教學:圖中有些什么?數一數有多少個?你可以怎樣表示?學生通過觀察、數數后知道:圖中有8棵樹,16個小朋友,7只鴿子,2個食盒等.16個同學可以用16表示,7只鴿子可以用7表示。。。。。。。,半個蘋果怎樣表示?讓學生形成認知矛盾沖突,從而感受分數的產生。以此揭示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二、         自主探究:

  一、例1認識幾分之一

 。1)認識二分之一。

  建立 “平均分”的感知。

  (場景縮小范圍)課件呈現分餅場景

  師:這兩個同學在做什么?師請你仔細看圖,他們是怎樣分的?生交流。師:一人一半是什么意思?

  (課件演示)師:這叫一人一半嗎?讓學生交流明確一人一半是從中間分,兩邊一樣大。

 。ㄕn件演示月餅平均分動畫)師說明:把一塊月餅從中間分,左右兩邊一樣大,這一種分法在數學上叫做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理解二分之一的含義

  (課件演示)師說明: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這其中的一份就用 表示。

  師:另外一份用什么表示呢?學生交流后板書 的含義: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 。

  指導讀寫二分之一。教師說明其中2和1表示什么。

  (2)   認識四分之一。

  師:我們繼續觀察(課件演示),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份,這其中的一份怎樣表示呢?師:你是怎樣想的?(生交流)師:這一份呢?這一份呢?這一份呢?

  師: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 。(板書)

  師說明:4表示平均分的份數,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師:通過剛才大家的交流,請你完整的說說四分之一在這里表示的含義。

  教師說明:像  、 、…這樣的數都是分數。(板書)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分數中的幾分之一。板書課題

  練習反饋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這兩個分數朋友,你們還想認識更多的分數朋友嗎?

  第93頁第一題、第96頁第二題。

  設計意圖:  

  作為分數學習的開始,二分之一的認識是起點。本例題定位在初步認識幾分之一,重點是二分之一,通過觀察、思考建立二分之一的表象認識。教學中從舊知識引入,牢牢抓住舊知識與新知識的切入點“一人一半”是什么意思?由此引出“平均分”,“二分之一的認識”必須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教師把1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電腦演示動畫),觀察1個月餅平均切成2份后,重疊比較大小一樣,因此明確這個月餅的每一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學生通過直觀形象的認識后,很快明白了二分之一的含義,接著讓學生會學習分數的讀、寫法。四分之一的認識也是借助分月餅來進行,重點強調:只有平均分,每份才是月餅的四分之一。

 。ǘ├2的教學:進一步體會幾分之一。

  師:剛才我們真的和幾分之一交上了朋友,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折紙游戲

  組織學生折出正方形的 ,(拿出一號學具正方形)活動前提出要求。

  教師巡視收集不同的折法作品。學生匯報展示學生的作品。

  師:你來介紹你是怎樣折的?引導學生說清上下對折、左右對折、斜著對折等折法。

  學生匯報時教師追問:你為什么要把正方形對折呢?

  師:還有不同的折法嗎?

  質疑:請你仔細觀察,我們折的正方形的 ,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狀也不同,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 表示呢 ?(小組交流)

  完后教師小結:不管怎樣折,只要把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正方形紙的  。

  設計意圖:讓學生折紙,折出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本例題定位在通過折紙,進一步體會四分之一,明確雖然折法不同,但結果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讓學生理解分數的本質含義。教學中讓學生在一張正方形的紙上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先確定操作要求,然后讓學生自主操作。由于實踐目的明確,方法得當,把學生的認識推向深入,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折法,課堂上呈現幾種不同的折法。再讓學生介紹你是怎樣折的?引導學生說清上下對折、左右對折、斜著對折等折法。

  學生匯報時教師并追問:你為什么要把正方形對折呢?這樣讓學生知道對折就是要把正方形平均分,進一步明確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數表示。接著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為什么折的方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狀也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學生通過討論得出:因為把這張紙都是“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這張紙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數表示,這樣就突出了分數概念中相當重要的前提“平均分”的概念,為以后學習分數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ㄈ├3的教學

  師:下面請拿出2號學具,同樣大的長方形,任意折一折,你想折出長方形的幾分之一都可以,并且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它的幾分之一。(學生折紙活動)

  教師巡視指導收集不同的作品:表示出長方形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

  分兩個層次出示:

  1、             展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學生作品。

  師:這折的是長方形的幾分之一?你怎么知道他折的是長方形的二分之一的呢?

  這折的是長方形的幾分之一,你怎么知道他折的是長方形的四分之一的呢?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兩幅圖,比一比  、 這兩個分數哪個大?

  師:你是怎樣比較的?

  2、             展示八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的學生作品。

  師:請你用剛才比較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大小的方法,比一比八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哪個分數大?

  師:把同樣大的長方形平均分成2份、4份、8份、16份,比一比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時、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平均分的份數越少,一份就越大。

  練習反饋:第93頁第二題。師:運用這個規律比較幾分之一。

  師:下面回顧一下今天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師:我們認識了分數,分數其實有很久的歷史。介紹分數的歷史發展的小資料

  設計意圖:教材中安排了兩組幾分之一的分數進行大小比較,加深對幾分之一的理解。本例題定位在三年級分數的大小比較要重點借助直觀圖來比較,讓學生在直觀圖中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對教材的例3的分析,覺得學生在這兩組圖中對于幾分之一大小比較的理解有些困難,因此聯系例2的教學,作了一個拓展延伸,將例3進行了改編,要求學生用同樣大的長方形,任意折一折,你想折出長方形的幾分之一都可以,并且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它的幾分之一。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表示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借助直觀圖,再來比較兩組分數的大小比較。在操作、觀察、比較中發現:同樣大的圖形,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達到“在認識中比較大小,在比較中鞏固對分數的認識”的目的。

  三、         實踐運用:

  今天我們認識了分數中的幾分之一,其實分數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我們一起回到剛才同學們在森林公園開展數學活動的畫面。

  師:看這里有半個蘋果怎樣表示呢?

  師:請你觀察,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數表示?

  課件機動演示每個畫面的小場景,讓學生觀察并交流得出:  、 、 、 、 、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回到主題圖,做到首尾呼應,解決學生“半個蘋果怎樣表示?”這個疑問,并且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場景中觀察,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數表示?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和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其次就是要充分挖掘主題圖中蘊含的教學資源,把這這一資源用好用足,充分發揮教育教學資源的作用。

認識幾分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學生初步,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2.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理解他們的含義,會正確讀寫比較簡單的分數.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回憶舊知.

 。1)把12個蘋果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

 。2)把6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長?

  (3)把3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多少支?

  教師明確:通過仔細觀察這幾道題中都有“平均分”,就是使每一份者都是一樣多.通過剛才的分,我們可以看出,平均分后,每份都能得到一個整數,可以用一個整數來表示.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每一次平均分后都得到一個整數,這兒有一個,我想把它分給兩個同學,那么怎么分才使兩個同學覺得呢?每份得多少?只有分得同樣多,才能使每個同學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

  1.談話導入  .

  【出示圖片“例1”】這半個餅可以用一個整數來表示嗎?那么該用什么數來表示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

  2.教學例1:認識 .

  (1)認識一個餅的

  ①出示圖片“例1”.

 、诮處熣f明:把一個分成兩份,其中一份是多少用分數表示就是這塊餅的二分之一

 。ò鍟 )寫的時候先寫“一”,再寫“2,”最后寫“1”.

 、蹖W生看圖獨立想 表示的意義.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 表示把一個餅平均分成兩份,取其中的一份.

  教師提問: “一”、“2”、“ l”各表示什么?

  學生:“一”表示平均分,叫做分數線,“2”表示平均分的份數,“l”表示取的份數.

  師強調:寫的時候,注意這條線要寫得平直,橫線上、下的數要對齊.

 。2)指導讀寫

 。3)反饋練習

  ①引導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試析出它的 ,涂上顏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寫 .

  教師提問:折法不向,拆出的形狀也不同,為什么每一份都是這張紙的 ?

  ②判斷圖中的陰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為什么?

  3.教學例2:認識

  (1)【出示圖片“例2-1”】

  教師提問:通過看這幅圖,你都知道了什么?

 。2)讓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折出它的,并給它涂上顏色,涂完后小組討論判斷對錯.

  鞏固意義:把一個圓平均分成了三份,陰影部分表示這個圓的三分之一.

 。ń處煱鍟 ,讀作:三分之一)

  (3)拿出準備好的彩帶,學生討論:“怎樣才能剪下它的 ”

  4.教學例3、例4.

 。╨)引導學生每人拿出兩張長方形的紙,按例3、例4的要求做,做完后填空.

 。2)同桌討論,教師各組巡回檢查,了解學生自學情況.

  (3)集體反饋: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怎樣?

  教師貼圖:

 。4)判斷.

  下面哪個圖的涂色部分是 ,在里劃√.

  5.教學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長方形紙、直尺和彩筆,在長方形紙上畫出1分米長的一條線段,把它平均分成10份,標出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怎么寫?

 。2)小組討論,看圖.

  (3)群體討論.投影展示學生的答案,師貼出放大圖.

  教師提問:數一數,這條線段上有幾個 ?

  教師明確:把一條一分米長的線段,平均分成十份,每份都是它的 ,它有10個這樣的 .

  6.教師提問:今天我們學習的分數有什么特點?(板書:幾分之一)

  四、課堂練習

  1.填空: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寫作 ;

  把一條1米長的彩帶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它的 .

  2.判斷:

 。1)

  (2)把一塊蛋糕切成7塊,每塊是它的 ( )

 。3)把一根繩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它的 ( )

  3.一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 ),每份長( )米.

  4.讀出 、 、 、 、 ,寫出這些分數.

  四、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五、課后作業 .

  1.小軍跑步,他跑了全長的 ,請你在線段上表示出來.

  2.讀出下面各分數.

  3.寫出下面各分數.

  六分之一 九分之一 十二分之一

  十分之一 七分之一 二十分之一

  板書設計 

  幾分之一

  教案點評:

  本教案是針對這部分內容設計的一個教案。主要教授分數的初步認識。

  1.教師演示,初步感知“平均分”。

  “平均分”是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是產生一個分數的前提,所以在教學開始,通過舊知,緊緊抓住“平均分”這一關鍵問題展開教學,既突出了“平均分”的概念,又能自然地從整數引出分數。

  2.指導學生操作學具,真正理解二分之一的含義。

  把二分之一的教學做為教學重點,既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通過電腦演示(或實物觀察)使學生初步感知的意義,然后通過學生看圖觀察,動腦筋想,小組討論,總結歸納等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新知的過程中,從而突出對二分之一含義的真正理解。

  3.個性化的練習。

  練習基礎知識為主,面向全體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以基礎知識為擴展,面向部分優等生,注意體現層次性,針對性,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認識幾分 篇8

  教學目標 :1. 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活動,使學生,培養互助、合作的意識與思維的靈活性;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說一說的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會讀、會寫幾分之一,并掌握分數的各部分名稱,能正確用分數表示圖中一份占整體的幾分之一。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用分數表示圖中一份占整體的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 :對單位“1”認識的滲透。

  教學用具: 圓、正方形、長方形紙若干

  教學過程 

 。ㄒ唬.創設情境,誘發參與

  談話: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分過東西嗎?分過什么?

  師:請每位同學把桌上的紙條平均分成兩份,并用手勢告訴我每份是多少?(2張紙條)

  師:把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多少?(1張紙條)

  師:把這一份再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多少?(半張)

  師:(學生不知所措時)這一張紙條的一半,還能用我們學過的0,1,2,3……這些整數來表示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碰到分得的結果不是整數的情況,你遇到過嗎?說一說。

  為表示這樣的結果,我們來認識一種新的數——分數。(板書課題)                     

 。ǘ、自主探究,自主獲取

  1、進一步

 。1)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一份是這張紙的1/2。讀一讀。

 。2)學生活動:請每個同學從組長那里任意領取一個圖形,試著折出它的1/4,并用陰影表示出來。 再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①你是怎么得到圖形的1/4的?

 、谀牟糠质沁@個圖形的3/4?

 。3)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小組的成果貼到黑板上?

  (4)折長方形或正方形的誰愿意到前邊說一說你是怎么得到它的1/4的?

  追問:你為什么對折?板書( 平均分)

  折三角形或圓形的誰來說說?

  追問:陰影部分是圖形1/4的,那空白部分呢?

  通過這個練習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6)小結:看來“平均分”是產生分數的重要前提,沒有“平均分”,分得的結果就不能用分數表示。

  那么,要得到一個物體的1/3應該怎么分?要得到一個物體的1/4、1/6呢?

  2、通過活動認識幾分之一。

 。1)每個小組共同從黑板上的分數中任選一個,大家一起用你們小組的圖形折一折,并把其中的一份畫上陰影。比比看哪個小組的折法多。

  把你們小組的成果放在一起比一比,看看你們都能從中發現些什么?

 。2)匯報:哪個小組愿意來把你們小組的成果貼到黑板上,并說一說你們從中發現了什么?

  小結:把誰平均分成幾份,一份就是誰的幾分之一。

  (3)橫著觀察所分的圖形,你們還能發現什么?

  (4)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對分數有了哪些認識?

  像1/2、1/3、1/4、1/6……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3、自學分數的各部分名稱和讀、寫法。

  對于分數你還想了解更多的知識嗎?

 。1)  自學要求:看書p75~76,互相說說你又學到了有關分數的知識。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2)匯報     板書:    

  1

  ——

  2

 。3)練習讀、寫分數

  請每個同學在紙上寫一兩個分數,并把你寫的讀給小組同學聽,再互相看看寫的對不對。

  三.實踐體會,建構引申

  1.涂色部分是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搶答)

  2.一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每份長( )米.

  3.判斷:

  (1) …………………………………….. ( )

 。2)把一塊蛋糕切成7塊,每塊是它的1/7。……(      )

  4.全課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分數有了哪些認識,你都有什么收獲?

  板

  書

  設

  計

  幾分之一

  1      …………分子

  ——    …………分數線

  2      …………分母

  1    1    1     1

  像 —、 —、 —、  —……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2    3    4     6

  教

  學

  反

  思

認識幾分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

  教學難點:滲透單位“1”的概念

  教具準備:課件、小黑板、雙面膠

  學具準備:圓、長方形 、正方形紙片各1張 、學具、彩筆、尺子、繩子、小刀、蘋果、

  教學過程:

 。ā┘で閷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郊游嗎?這一天,兄弟倆去郊游,媽媽給他們準備了一些零食外,還給他們共同準備了4個橘子,2瓶飲料。兄弟倆怎樣分這些東西比較公平呢?(課件出示)

  (學生說出多種情況,著重強調“平均分”)

  師:媽媽還故意給他們準備了一個大蘋果,兄弟倆該怎么“平均分”呢?

  (大部分學生說是“一人一半”)

  師:“一半”是日常生活用語,用數學語言怎么表示?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數學王國里的一位新朋友——分數。

 。ǘ┨角笮轮

  1、認識二分之一

  〈1〉學生具體平均分一個蘋果,深刻體會“平均分”;

  指出:“其中的一份是這個蘋果的二分之一”

  提問:另一塊蘋果呢?(也是它的二分之一),從而得到“每一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學生說一說“二分之一”的寫法(先畫一橫線,在下面寫2,上面寫1. )并說說其各部分的名稱

  〈2〉引導操作

  學生動手操作,可以互相合作,用學具創造出一個“二分之一”,(涂上你喜歡的顏色,并標出分數,用彩筆畫出折痕)

  學生介紹自己創造的“二分之一”,并帖到黑板上。

  學生自己總結“二分之一”的意義,并強調單位“1”

  2、認識幾分之一

  指出:像 、 、 、 ……這樣的數都叫做分數。

  學生小組合作,先選定一個分數,組員齊心協力用學具表示出這個分數,方法多的為優勝組(小組競賽)

  學生上臺介紹自己創造的分數,并帖到黑板上一張

 。ㄈ种弧⑺姆种坏扔卸喾N表示方法)

  3、總結分數各部分的意義

  學生觀察、小組討論,總結分數各部分表示的意義。(分數線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分成的份數,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

  觀察這些分數的共同點,說說原因。(分子都是“1”,都是表示其中的一份)

  4 比較大小

  學生猜測比較小黑板上分數的大小

  學生動手操作驗證,總結規律并分析原因(把“同一個”整體平均分,分成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越。

 。ㄈ╈柟叹毩

  課件出示

  (四)在生活中找分數

 。ㄎ澹⿲W生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做個評價

  板書設計:

  分數的初步認識

  幾分之一

  1 ………… 分子

  ———— ………… 分數線

  2 ………… 分母

  教后反思:這節課通過讓學生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說一說的操作活動,經歷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獲得對分數的主觀經驗,再探究其意義,從而體現了新課程關于“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與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和共同發展的過程”的新理念。最后在生活中找分數,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再由對自己的表現作個評價,讓學生能夠客觀認識自我,培養他們自我評價的能力。這節課的教學,我深刻體會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的快樂,可愛的孩子們給了我無數的驚喜,所以我覺得這節課是成功的。

認識幾分 篇10

  教學目標 :

  1、通過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觀圖形的探討和研究,使學生理解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3、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得到發展。

  4、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正確的分數。

  教學難點 :理解幾分之一分數的意義。

  一、操作引入:

  (1)激發操作:

  通過老師的觀察,你們個個都是心靈手巧的學生,你們愿意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學好數學嗎?請拿出一張長方形白紙,你能用彩筆給它的一半涂上顏色嗎?比比誰做得快!

 。2)組織交流:你是怎樣做的?為什么要對折?

  (3)操作比賽:請再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把它平均分成四份,給其中一份涂上顏色。再拿出第三張長方形紙,把它平均分成三份,比比誰做得快。

  (4)激發:一半在數學上可以用一個怎樣的數表示呢,你知道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或:你想用一個合適的數表示嗎?今天就來學習一種新的數——分數。)(板書:分數)

  二、 自主探究,體驗分數意義。

 。ㄒ唬、認識1/2

  1、 師:剛才這張長方形紙的一半能用我們學過的數來表示嗎?談談你的看法。屏顯 :1/2。

  2、 師:另一半呢?為什么?

  3、 屏顯: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4、 師:這個二分之一會寫嗎?會讀嗎?

  5、 實際操作,體驗1/2。

 、懦鍪靖鞣N形狀的紙片,師:你能找到這些紙片的1/2嗎?并畫上陰影部分表示出來。

 、普故静⒔涣髂闶侨绾握业降,陰影部分可以用哪個數來表示。

  ⑶觀察思考:你有哪些發現?

  A:相同之處(強調平均分成兩份,每份都是它的1/2。)

  B:不同之處:陰影部分的形狀、面積各不相同。(討論強調“誰的”)

 、瘸鍪静黄骄值膱A片,師:這個陰影部分能用1/2來表示嗎?為什么?

 、蓭煟耗氵能找到誰的1/2呢?怎么找?

 。ǘ┱J識其他分數,進一步理解分數。

  1、 組織創造。(學具:同樣大的正方形每個學生一張。)

  師:我們認識了1/2這個分數,你還想認識哪些分數?(1/3、1/4……)

  你能在這張正方形紙上涂上陰影部分來表示出你想認識的那個分數嗎?(注意:在合適處標上你想認識的那個分數。)

  2、 組織交流與展示。

  3、 觀察并提出數學問題:

 、懦橄蟪霭岩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品謹涤写笮。進一步觀察得出分的份數越多,每份就越小。

  三、分數的大小比較。

 。1)出示例5,問:你能在圓圈內填上大于或小于嗎?為什么1/2大于1/3?為什么1/4小于1/3?

 。2)出示反例,問:為什么1/2比1/3小呢?強化同樣大。

 。3)練一練第4題。

 。4)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1/2>1/( ) 1/5<1/( )。

  四、回歸生活:

  分數實際上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產生的,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能說出哪些分數的例子?

  五、鞏固練習:

  ①練習二十一第1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涂色,并指名板演。提問:為什么都只涂一份?

  ②第2題

  讓學生集體讀一遍。

 、鄣4題

  讓學生先填一填,再口答。提問:為什么1/4比1/5大?

  六、總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幾分之一。幾分之一是怎樣得到的?

  拓展:師:馬上要下課了,你能幫老師取下黑板上所有紙片的1/2嗎?你能再取下剩下的1/4嗎?……

  七、課堂作業 :

  練習二十一第3、5題。

認識幾分 篇11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五冊《分數的初步認識》第一學時教學目標:1、  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幾分之一,并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這類分數的大小。2、  使學生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讀、寫幾分之一這樣的簡單分數。3、  結合觀察、操作、比較等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和同伴交流數學思考的結果,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4、  使學生體會數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 小朋友,你們參加過秋游活動嗎?覺得好玩嗎?小明和小芳也參加了秋游活動。[課件出示兩人參加秋游分東西的場景:4個蘋果、2瓶礦泉水、1個蛋糕]他們倆帶了4個蘋果、2瓶礦泉水和1個蛋糕,該怎么分呢?你能幫幫他們嗎?2、指名一位學生分蘋果。(如果學生分成1個和3個,問:如果分得公平些,該怎么分?如果學生分成每人2個,問:你為什么這樣分?)[課件演示:4個蘋果每人分到2個]   數學上把物體分得一樣多,叫做?(板書:平均分)    3、指名一位學生分礦泉水。把2瓶礦泉水平均分給兩個人,該怎么分?[課件演示:2瓶水每人分到1瓶]4、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怎樣分?[課件演示:不平均分蛋糕       ](學生否定)    那該怎么分?用這張圓形紙代替蛋糕,誰能上來分給大家看看?(指名折紙)這位小朋友是怎么分的?每人分到了多少?(引導學生說出“半個”)“半個”該用什么樣的數來表示呢?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一)感知1/21、教師提出用什么樣的數來表示半個,如果學生能說出用1/2表示,教師加以表揚。[課件:1/2]那另一份呢?(1/2)[課件: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2、“它”指的是誰?3、你能說說剛才我們是怎樣得到這個蛋糕的1/2的嗎?4、揭題:像1/2這樣的數就是分數。(板書:分數)(二)折1/2      1、想不想自己來創造一個1/2呢?拿出長方形紙片,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顏色。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巡視同時把學生不同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2、反饋交流。問:這三種折法不同,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長方形的1/2呢?小結:無論是一個蛋糕,還是一個平面圖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三)認識更多的幾分之一1、剛才我們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呢?     生: 1/4、1/8、1/3、1/6……(師板書)2、拿圓、長方形、正方形其中一張紙折一折,并用斜線表示出它的幾分之一。(教師巡視)     匯報:你把這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幾分之一?(匯報時,把同是1/4而折法不同或者形狀不同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3、小組同學之間說說你折的分數。4、問:這幾個圖形形狀不同,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5、教師小結:不同的圖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數相同,就能用相同的分數來表示。6、相同的圖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嗎?[課件:]涂色部分是?(1/2、1/4)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1/2和1/4。(四)比較分數的大小1、仔細觀察涂色部分,1/2和1/4誰大?學生回答后[課件演示:將1/2和1/4涂色的部分疊在一起;1/2>1/4]2、用完全相同的圓,表示出它的1/8,和1/2、1/4比,想象一下怎么樣?(小) [出示      ], 1/8和1/2、1/4比,結果怎么樣?[課件:涂色部分疊在一起]3、比較剛才折的分數。同樣大小的長方形、正方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嗎?老師給每組中發的圖形大小相同,誰表示的分數大?誰表示的分數小呢?組內比較。(五)寫分數,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1、剛才我們認識了那么多分數,那你會寫分數嗎?(學生如果會,讓他先到黑板上寫一寫,如果寫對了,讓他當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寫;如果學生寫錯了,糾正,教師范寫,學生跟寫。)在寫分數的同時教師說分數各部分的名稱中間短橫,是?(分數線  板書)表示平均分2是?(分母)分母是2表示平均分成?(2份)1是?(分子)分子是1表示其中的一份。2、你能用分數表示下面每個圖里的涂色部分嗎?(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草稿紙上寫。)反饋。   三、鞏固練習,應用拓展1、先看圖估一估,再填上合適的分數。(課件)長方形11/2用什么表示?1/3先猜一猜,用什么表示?課件移動1/3,驗證長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1/6   先猜,課件移動1/6,驗證長方形被平均分成了6份師:你怎么一下子就猜對了呢?有什么小竅門?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借助觀察比較估計,這是多好的學習方法。師:今天所學的分數和以前學習的1之間有聯系嗎?再往下分,可能出現幾分之一?教師小結:平均分成的份數越來越多的時候,每一份的大小會越來越(。2、下面的畫面讓你聯想到了幾分之一?   圖:法國國旗(1/3)      每一部分都是這個圖形的1/3      五角星 (1/5)     巧克力(1/8)                        每人吃一份,可以給幾個人吃?                                  還能聯想到幾分之一?                                      生:1/2  師:每人吃一份,可以給幾個人吃?                                      生:1/4  師:每人吃一份,可以給幾個人吃?[師根據學生回答,課件演示1/2、1/4和1/8]師:同樣一塊巧克力,觀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分數也就不同。3、三年級教室里有一塊黑板報。

  師:這三個欄目分別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一?(學生回答《藝術園地》占黑板報版面的1/4,教師問:這塊版面不是分成了三份嗎?為什么不是1/3?)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認識幾分 篇12

  幾分之幾教學設想教學目標 :復習舊知,引發比較,知道分數中除了幾分之一的分數外,還有幾分之幾的分數,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通過折紙活動探索分母是4的不同分數及其之間的關系,通過小組活動舉一反三地學習其它分母分數。能讀、寫幾分之幾的分數,能說出這些分數是由幾個分數單位組成的,能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了解一些分數的其它知識,為后續學習分數的加減法和分數的性質積累一些感性經驗。在探索和創造中,體驗學習的樂趣。通過用分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和說說生活中的一些分數的意義,體驗分數與生活的聯系。教學過程 : 一、課前談話:有一天,孔子對他的學生說:我舉出一個墻角,你們應該要能靈活地推想到另外三個墻角。后來,人們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一個成語。你知道指的是哪個成語嗎?說說舉一反三的意思,并舉舉學習中這樣的例子。二、復習出示圖例,說說用什么分數來表示,并說出為什么用這個分數來表示。三、新授:1、大家有沒有比較過這些分數?你想到了什么?分子為什么都是1呢? 有沒有思考過?是不是只能取一份,那可以取多少份?這樣也就分子不一定是1了。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幾分之幾的分數。2、我們以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為例來研究,當取出不同的份數時,用分數怎樣來表示。(1)、我們先將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梢匀〕龆嗌俜?學生說一說。先讓一組學生展示分法,用分數表示是多少,讀一讀、寫一寫這些分數,學習幾分之幾的讀法和寫法。重點說說為什么這樣表示,理解1/4、2/4、3/4、4/4這些分數的意義,強調分母、分子的意義。再讓不同方法的學生展示,要求1/4的放在一起,……引導學生觀察,有什么不同?(分法不同)那為什么還放在一起?(理解分法不同,但都是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都用1/4表示等)(2)、這些分數中哪個最大,說明理由。學生能借助直觀說明取的份數多,這個分數就大。(3)、這些分數哪個最小,與1/4相比,其它分數如2/4與它有什么關系,可以怎么說?(2/4里有2個1/4)照樣子說說3/4、4/4與1/4之間的關系。(4)、觀察這些分數,你還想到了什么?5、果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其它的份數,如平均分成兩份、三份、五份……不同的取法會得到哪些不同的分數呢?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呢?你們能不能像剛才一樣舉一反三地學一學呢?兩人一組,選擇一種分法。(鼓勵各小組的分法盡量不同,這樣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數)明確兩人合作的要求,互相指正,互相補充。6、出示活動要求,兩人一組活動:(1)、將這些圖形平均分成相同的份數。想一想:取出其中的一份,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取出兩份時,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折痕用筆畫出來,取的份數用陰影部分表示,再用不同的分數表示出來。(2)、說說這些分數中哪個最小?其它分數各是有幾個這樣的幾分之一組成的。(3)、觀察這些分數,你還想到了什么?把想到的記下來,看誰的想法最有多,最有新意。7、小組匯報。這說明分子與什么有關?(與取出的份數有關)這些分數分母怎樣?為什么會不同?這說明分母與什么有關?(與平均分成多少份有關)如平均分成兩份的,展示不同的分法,說說不同的取法用分數表示各是多少,大小關系等。有什么發現,可讓補充。鼓勵其它小組傾聽和補充和糾正等。 8、報完后,引導學生再進行觀察,想到了什么,鼓勵創新。①聽了剛才同學們的發言,你想到了什么?體會分數知識的豐富性和系統性。②如橫向看,縱向看,有什么發現?如“1”的認識,還有哪些分數也就是“1”?有什么特點?分子能不能比分母大?③還有哪些分數出相等呢?…… 四、小結:學生說說今天有什么收獲?五、練習:1、           看圖,選擇用合適的分數表示。2、           判斷。3、你能用學到的分數知識來解決嗎?(1)、媽媽把一塊月餅平均切成了10塊,胖胖吃了其中的4塊。胖胖吃了這塊月餅的幾分之幾? (2)、如果把剩下的平均分給爸爸、媽媽吃,爸爸和媽媽分別吃這塊月餅的幾分之幾呢? (3)、胖胖和爸爸、媽媽比,誰吃的多? 誰吃的少?(4)、如果你是胖胖,讓爸爸、媽媽多吃些,你打算怎么分?   4、從這些分數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1)“白色污染”:一次性白色餐盒是“白色污染”的主要禍根之一。據統計,全國鐵路列車餐車上一年消耗8億多只快餐盒,其中近二分之一被丟棄在鐵路沿線。2)可貴的水 :我國是個缺水的國家,平均每個人擁有的水量是世界平均每個人擁有水量的四分之一。 (3)學生發展現狀:在“中國城市獨生子女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中,十分之三的孩子“很少幫助父母干活”。(4)交通安全:對國內發生的事故進行統計和分析,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占事故總死亡人數的十分之六。課后延伸:綠色部分、紅色部分、黃色部分、藍色部分各占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你還想到了什么?      

  3、           說說 50/100和10/10表示的意義。4/5是4個,3個是3/6把1可以平均分成(    )個1/5把1、2/9、4/9、7/9、按從小到大順序排列為(   )

認識幾分 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學生初步,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2.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理解他們的含義,會正確讀寫比較簡單的分數.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回憶舊知.

  (1)把12個蘋果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

  (2)把6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長?

 。3)把3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多少支?

  教師明確:通過仔細觀察這幾道題中都有“平均分”,就是使每一份者都是一樣多.通過剛才的分,我們可以看出,平均分后,每份都能得到一個整數,可以用一個整數來表示.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每一次平均分后都得到一個整數,這兒有一個,我想把它分給兩個同學,那么怎么分才使兩個同學覺得呢?每份得多少?只有分得同樣多,才能使每個同學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

  1.談話導入  .

  【出示圖片“例1”】這半個餅可以用一個整數來表示嗎?那么該用什么數來表示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

  2.教學例1:認識 .

  (1)認識一個餅的

  ①出示圖片“例1”.

 、诮處熣f明:把一個分成兩份,其中一份是多少用分數表示就是這塊餅的二分之一

  (板書: )寫的時候先寫“一”,再寫“2,”最后寫“1”.

  ③學生看圖獨立想 表示的意義.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 表示把一個餅平均分成兩份,取其中的一份.

  教師提問: “一”、“2”、“ l”各表示什么?

  學生:“一”表示平均分,叫做分數線,“2”表示平均分的份數,“l”表示取的份數.

  師強調:寫的時候,注意這條線要寫得平直,橫線上、下的數要對齊.

 。2)指導讀寫

 。3)反饋練習

 、僖龑W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試析出它的 ,涂上顏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寫 .

  教師提問:折法不向,拆出的形狀也不同,為什么每一份都是這張紙的 ?

  ②判斷圖中的陰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為什么?

  3.教學例2:認識

 。1)【出示圖片“例2-1”】

  教師提問:通過看這幅圖,你都知道了什么?

 。2)讓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折出它的,并給它涂上顏色,涂完后小組討論判斷對錯.

  鞏固意義:把一個圓平均分成了三份,陰影部分表示這個圓的三分之一.

 。ń處煱鍟 ,讀作:三分之一)

 。3)拿出準備好的彩帶,學生討論:“怎樣才能剪下它的 ”

  4.教學例3、例4.

 。╨)引導學生每人拿出兩張長方形的紙,按例3、例4的要求做,做完后填空.

  (2)同桌討論,教師各組巡回檢查,了解學生自學情況.

 。3)集體反饋: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怎樣?

  教師貼圖:

 。4)判斷.

  下面哪個圖的涂色部分是 ,在里劃√.

  5.教學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長方形紙、直尺和彩筆,在長方形紙上畫出1分米長的一條線段,把它平均分成10份,標出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怎么寫?

 。2)小組討論,看圖.

  (3)群體討論.投影展示學生的答案,師貼出放大圖.

  教師提問:數一數,這條線段上有幾個 ?

  教師明確:把一條一分米長的線段,平均分成十份,每份都是它的 ,它有10個這樣的 .

  6.教師提問:今天我們學習的分數有什么特點?(板書:幾分之一)

  四、課堂練習

  1.填空: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寫作 ;

  把一條1米長的彩帶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它的 .

  2.判斷:

  (1)

 。2)把一塊蛋糕切成7塊,每塊是它的 ( )

 。3)把一根繩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它的 ( )

  3.一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 ),每份長( )米.

  4.讀出 、 、 、 、 ,寫出這些分數.

  四、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五、課后作業 .

  1.小軍跑步,他跑了全長的 ,請你在線段上表示出來.

  2.讀出下面各分數.

  3.寫出下面各分數.

  六分之一 九分之一 十二分之一

  十分之一 七分之一 二十分之一

  板書設計 

  幾分之一

  教案點評:

  本教案是針對這部分內容設計的一個教案。主要教授分數的初步認識。

  1.教師演示,初步感知“平均分”。

  “平均分”是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是產生一個分數的前提,所以在教學開始,通過舊知,緊緊抓住“平均分”這一關鍵問題展開教學,既突出了“平均分”的概念,又能自然地從整數引出分數。

  2.指導學生操作學具,真正理解二分之一的含義。

  把二分之一的教學做為教學重點,既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通過電腦演示(或實物觀察)使學生初步感知的意義,然后通過學生看圖觀察,動腦筋想,小組討論,總結歸納等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新知的過程中,從而突出對二分之一含義的真正理解。

  3.個性化的練習。

  練習基礎知識為主,面向全體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以基礎知識為擴展,面向部分優等生,注意體現層次性,針對性,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認識幾分 篇14

  認識幾分之一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1~93頁。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三、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蘋果、圓片、正方形紙、紙條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蘋果

  1、把這4個蘋果分給小強和小芳,可以怎樣分?如果分得比較公平,每人分幾個?

  學生說出想法后,教師板書:平均分。

  2、把2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板書:1

  3、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板書:一半

  提問:一半蘋果還有別的表示方法嗎?

  引出并板書課題:分數。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1、認識

  1)、教師演示分蘋果。指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導學生讀寫

  3)、學生活動:用紙片折出它的   ,并寫上   。

  4)、實物投影出示判斷題。

  下面哪些圖形的陰影部分是原圖的   ?哪些不是?說出理由。

  (1)           (2)           (3)                (4)

  1、認識1/4

  1)要得到一個蘋果的1/4應該怎樣分,這個1/4怎么表示出來?怎么寫?

 。1)組織學生活動。拿出紙片通過折、涂、看、說等活動感知1/4。

 。2)教師演示把一個蘋果分成四塊,每塊是它的四份之一。

  (3)小結:像1/2、1/4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三)認識其他分數

  1、你們還想認識其他的分數(幾分之一)嗎?

 。1)組織學生活動。拿出紙片通過折、涂、看、說等活動認識其他的分數。

 。2)全班集中匯報。學生自愿將成果展示,在實物投影儀上,說一說各自的分數。

  2、完成教科書第93頁“做一做”第1題。

  (四)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1、出示第一組圖1/2和1/4。

 。1)猜想:哪個分數大一些?

  (2)引導學生討論并交流討論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較重疊過程,讓學生直觀感受。

  2、獨立探究,完成第二組圖片,1/4和1/3的比較,再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比較的?

  3、讓學生小組討論。通過上面兩組數的比較,你發現了什么?師生共同小結幾分之一的分數比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頁“做一做”等2題。

  (五)作業

  完成第96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

  教學反思

認識幾分(精選14篇) 相關內容:
  •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五冊《分數的初步認識》第一學時教學目標:1、 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幾分之一,并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這類分數的大小。...

  •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設計執教老師:東西湖實驗小學 王勝兵指導老師:楊火香一、教材解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中的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

  •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目標:1. 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活動,使學生,培養互助、合作的意識與思維的靈活性;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 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說一說的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在...

  •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觀圖形的探討和研究,使學生理解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

  • 認識幾分之一

    四川省成都市郫縣郫筒一小 趙建教學目標:使學生初步,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探索的自主學習的精神。...

  • 認識幾分之一

    幾分之幾教學設想教學目標:復習舊知,引發比較,知道分數中除了幾分之一的分數外,還有幾分之幾的分數,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通過折紙活動探索分母是4的不同分數及其之間的關系,通過小組活動舉一反三地學習其它分母分數。...

  •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學生初步,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2.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理解他們的含義,會正確讀寫比較簡單的分數.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

  •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學生初步,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2.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理解他們的含義,會正確讀寫比較簡單的分數.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

  •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學生初步,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2.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理解他們的含義,會正確讀寫比較簡單的分數.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

  •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學生初步,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2.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理解他們的含義,會正確讀寫比較簡單的分數.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

  •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學生初步,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2.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理解他們的含義,會正確讀寫比較簡單的分數.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觀念.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的含義,...

  • 5.7.1 認識幾分之一

    課題:認識幾分之一教學內容:教材第91~93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 認識幾分之一

    點擊瀏覽該文件...

  • 認識幾分之一

    點擊瀏覽該文件...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酒店日本 | 久综合色 | 99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 | 无码免费毛片手机在线无卡顿 | 久久久久9999国产精品 | 亚洲自拍r级免费视频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久久中文视频字幕 | 国产片性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aⅴ在线 |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老妇xxxx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3 | 亚洲www.|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香91 | 麻豆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嫩草视频 | 性一乱一交一片中文字幕 | 久久神马 |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密臀 | 懂色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 欧美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 久精品在线 | 亚洲区日韩 | av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 91网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观看Aⅴ成人片 | 熟女毛毛多熟妇人妻aⅴ在线毛片 | 欧美日性 | 免费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天天狠天天狠天天鲁 | 性人久久网av | 波多野结衣多次高潮三个老人 |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 9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的观看方式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