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 《混合運算》(精選16篇)

《混合運算》

發布時間:2023-08-10

《混合運算》(精選16篇)

《混合運算》 篇1

  教學內容:課本第1頁例1,完成“做一做”和練習一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會計算較復雜的三步式題。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今天我們學習比較復雜一些的三步式題的計算。下面先來復習一下過去學過的。

  1.150-42×2÷14          (240+120)÷(140-20)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做,同時讓兩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訂正時問:

  (1)這道題里都有哪些運算?應該先算哪一步?為什么?

  (教師強調: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有加、減、乘、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減;在含有括號的算式中,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2.口算。

  5×(150-90)÷20        600-8×5×10   

  130+120×4÷5 20+800÷4-60

  二、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板書:100-(32+540÷18)

  問:(1)這道題中有哪些運算?應該先算什么?

  (2)小括號里有哪些運算?應該先算什么?

  (學生回答先算540÷18后,教師用彩色粉筆在540÷18的下面畫一橫線。然后學生逐步脫式計算。)

  說明:像這樣帶有小括號,并且小括號里面有加或減,又有乘或除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乘除,接著再在“(32+30)”的外面用彩色粉筆畫上虛線框,并說明,以后計算熟練了,小括號可以一次脫去,虛線框中的一步省略

  三、鞏固練習。

  1.做“做一做”中的題目。問:

  “第1題里有哪些運算?應該先算什么?”

  “第2題呢?”

  讓學生做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然后再集體訂正。

  2.練習一的第1、2題。先讓學生獨立做。做完后集體訂正。

《混合運算》 篇2

  說課稿

  馬學鋒

  一、說教材

  這節是小學數學第五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節,這部分三步式題是在學生學過乘加、乘減,除加、除減的三步式題以及帶小括號的兩步式題的基礎上教學的。例1著重說明乘除法連在一起的120÷5×3要先算,這與已學過的 18÷3×4乘除兩步混合式題一樣,仍然是從左到右進行。在第三冊學過了帶有一個小括號的兩步式題。這里在一個算式里出現兩個小括號,要仿照第四冊學過的乘加(減)乘的運算順序,脫括號要同時進行。

  二、說教法

  通過教師講解和學生練習相結合,重點要放在學生對運算順序的掌握和計算上,在教學過程 中要注意運用啟發式和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三、說學法

  放手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三、說重點、難點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三步式題。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回憶學習了哪些,說出他們的運算順序。

  2、課件出示::8+2×7   9×3+2×3     50-30+24

  18÷3-4    (440-280)×30     120÷5×3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訂正120÷5×3后,教師向學生說明: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看誰能以前學過的知識,學得又對又快。然后,出示課件在120÷5×3前面添上“74+”。并讓學生自己想一想,這道題應該怎樣算。

  教師啟發學生思考并提問:這道題里有手括號嗎?這道題里有哪些運算?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可讓學生適當討論,教師說明并用課件出示運算的步驟,帶領學生一步步進行計算。

  師把“÷5×3”改成“×5÷3”問學生該怎樣計算。

  2、教學例2。

  課件出示560-280÷70-30,讓學生說出計算順序后,再課件演示為:(560-280)÷(70-30)讓學生說說在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師問:這道題應該怎樣算呢?應先算什么?

  讓學生自己解答,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訂正。

  3、練習:

  課件出示:(440-280)×(300-260)把例題改為練習題來做。

  4、引導學生小結:在沒有括號的式子里應先算什么?如果乘除連在一起應先算什么?在有括號的算式里應先算什么?如果有兩個括號應先算什么?

  (四)、鞏固反饋,深化練習

  1、我會說!

  課件出示:說說下面各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再算出來。

  65-6×4÷2 38+56÷7×3

  2、我會做!

  課件出示:

  (59+21)×(96÷8) (220-100)÷(15×2)

  3、我能行!

  課件出示:

  在下面的算式中,適當地加上括號,使等式成立.

  (1)12×6+8÷4=20

  (2)12×6+8÷4=42

  (3)12×6+8÷4=96

  4、我會改!

  課件出示:判斷.(準備“√”“×”)

  (1)48+20÷4×5 (2)320-15×4+40

  =48+20÷20 =320-60+40

  =48+1    =320-100

  =49   =220

  ( ) ( )

  (五)、小結、作業 

  練習二十一的1-5題。

  五、說板書設計 

  通過簡單的板書讓學生能一目了然的看到今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學生易于掌握和理解,又對學生知識的系統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混合運算》 篇3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算式里有括號先算括號里邊的,正確計算兩步式題。

  (二)培養學生初步的概括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三)通過教學,不斷地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書寫工整、規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有括號先做括號里面的。

  難點:理解括號起著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

  教具和學具

  口算卡片,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設計

  教師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混合式題,下面我們口算一組題,先說運算順序,再口算出來,直接說得數。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15-7×2 12÷4+3 24+3×4 14-4+5

  32÷8+9 18-10÷2 60-20÷4 28-7+10

  2.教師提問:在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運算順序是什么?(學生回答:在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同級運算按順序做,混合運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題

  教師說:這兒有兩組題,請同學們審題后再計算出來。邊做邊思考:(1)這兩組題中,每組題的兩道式題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2)計算結果怎樣?

  板演。(全體同學做在本上。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計算情況。稍后,請兩位同學把自己做的題向全班展示。師生共同訂正)

  9×3+4 60-18÷6

  =27+4 =60-3

  =31 =57

  9×(3+4) (60-18)÷6

  =9×7 =42÷6

  =63 =7

  討論思考題。

  生說:每組題兩道式題相同點是算式中的數相同,連接的運算符號相同,不同點是第2小題與第1小題比較多了小括號。計算結果不同。2.教學例4

  9×(3+4) (60-18)÷6

  =9×7 =42÷6

  =63 =7

  師問:在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什么?生答: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邊的。

  師問:括號在運算中起什么作用?觀察上面兩組題分小組討論。生答:括號在運算中起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

  3.指導書寫格式

  4.嘗試練習(想一想算式里有括號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3+5)÷3 4×(14-8)

  =18÷3 =4×6

  =6 =24

  練習后互相檢查,讓做錯的同學說說做錯的原因。

  5.比較練習(先比較下面兩道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出來)

  15-7×2 (15-7)×2

  師問:同學們經過上面3組題的研究討論,你們能試著說一說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嗎?

  生答: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1)同級運算按順序計算。(2)混合運算先算乘除,后算加減。(3)帶括號先做括號里面的。

  師問:小括號在混合計算中起什么作用?

  生答: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

  6.判斷練習(下面各題是否正確,對的畫√,錯的畫×)

  7.質疑反饋

  教師指導學生看書,看一看還有沒有沒學會的問題。

  8.歸納總結

  師說,今天我們師生共同研究了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明白了小括號在運算中起著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大家在運算中要牢記:同級運算按順序先左后右計算,混合運算要先做乘除,后做加減法,有括號先做括號里邊的。

  (三)鞏固反饋

  1.將下面兩道一步計算的式題改成一個兩步計算的式題

  7×6=42 50-42=8

  2.找出下面各題中的錯誤

  (1)15+8÷4 (2)20-8÷4

  =2+15 =12÷4

  =17 =3

  (3)7×(3+5) (4)(60-12)÷6

  =8×7 =48÷6

  =56 =6

  3.競賽練習(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學做得又正確又迅速)

  (32-27)×5 8×9-67

  39-9×0 (46-6)÷8

  56÷7+7 46+54÷9

  (64-56)÷8 4×(36-36)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混合運算式題是進一步學習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基楚。為了便于學生正確掌握運算順序,教學時,先設計兩組題進行對比。使學生理解括號在運算中的作用是: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在教學例4時,要學生先審題,書寫時在題里要畫線標號,用符號標明運算順序,以加深學生印象,為今后學習打下基楚。

  教學過程 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安排比較練習,先比較運算順序,再計算出結果,讓學生體會到運算順序不同,得到的結果也就不同。

  2.適當安排判斷練習,以鍛煉學生在計算中排除數字干擾,而正確計算。

  3.最好安排一組競賽性練習,調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鞏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板書設計 

《混合運算》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兩級混合運算的順序,會進行兩級混合運算。

  2、在自主解決問題、改寫算式等活動中,初步感受混合運算順序在實際應用中的合理性。

  過程與方法: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經歷自主探索,并嘗試將分步計算改寫成不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計算,在交流各種算法的過程中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正確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過程:

  檢復:

  1、把兩個算式合成一個算式

  123+237=360   360-250=110    ——————

  650-330=320   119+320=510    ——————

  2、說說先算哪一步

  227-291+126   119+208-303   227-(560-410)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情景圖,從圖上能知道些什么?指名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師板書:有3箱飲料,每箱有24瓶,箱外有8瓶。)誰能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瓶飲料?

  2、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題思路。

  3、請學生到前面板演,①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用8加上乘法算式②也有可能先寫乘法算式再加上8。

  教師提出藍靈鼠的問題,鼓勵學生試著將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算式。(教師應做重點指導)4、計算改寫后的算式,說一說算式中每一步運算求的是什么,進而了解混合運算的順序。當學生回答出先算乘法后教師要追問:問什么

  先算乘法。引導學生結合題意進行理解。

  小結:混合運算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減法我們應先算乘法。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出示例2情境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了解觀察到的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鼓勵學生獨立試算。

  2、進行交流。鼓勵學生應用今天所學的新知識(混合運算進行計算),教師追問:為什么先算除法?

  3、引導學生結合前面兩個問題,總結、歸納兩級混合運算的順序。

  師板書:一個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多找幾位同學說一說)

  三、練一練,鞏固新知

  1、第一題,讓學生先說一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然后交流。

  2、第二題,教師在關注多樣化的解決方法的同時,鼓勵學生用一個算式解答。

  3、第三題,(1)題計算方法有多種孩子能正確列出算式并能說明理由即可。

《混合運算》 篇5

  課題: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并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計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探究新知。

  我們計算的兩步式題,都是直接寫出得數.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于檢查運算過程,可以寫出運算的步驟和每次計算的結果,用一種新的格式來表示,即脫式.

  1.教學例1.

  (1)板書: 47-12+5

  教師提問:觀察算式發現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算式中只有減法和加法,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運算.

  教師講述:用脫式計算兩步式題時,要先在原題下面的左邊寫“=”,再在“=”后面寫第一步運算的結果,還設計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接著對齊上面的“=”,在下一行寫“=”,在“=”后面寫第二步運算的結果.(邊說邊板演)

  教師板書:

  47-12+5

  =35+5

  =40

  (2)學生試算:

  48+16-37 54÷9×7

  指定兩名學生板演.訂正時再強調書寫格式.

  2.教學例2.

  (1)板書:6×3+50 50-6×3

  教師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觀察左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先進行什么運算,教師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然后明確再算什么.

  觀察右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在這個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師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

  強調:沒有參加運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

  讓學生試著計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教科書第9頁下面的法則.

  勾畫出法則并齊讀,然后指名復述.

  (3)反饋練習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  7×8-29

  提問:在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學生計算,指定兩名學生寫在投影片上.訂正時要注意書寫格式.

  3.教學例3.

  (1)板書54÷6-7 7+54÷6

  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又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導學生明確:左邊的算式,先算除法運算,再算減法運算.

  右邊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運算,再算加法運算.

  啟發學生試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課本例3上面的法則.

  (3)反饋練習:

  45÷5-8 36+49÷7

  先讓學生說一說:有除法和加、減法,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計算.

  4.師生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學習的內容和應注意的問題.

  隨堂練習

  1.根據算式,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

  25-9+36 63÷9×5

  =( )+( ) =( )×( )

  =( ) =( )

  46-7×4 42÷6+39

  =( )-( ) =( )+( )

  =( ) =( )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4×9+6 24-16÷8

  =36÷6 =8÷8

  =6 =1

  15-6×2 15÷3+2

  =9×2 =5+2

  =18 =7

  3.計算.

  7×2+16 30+56÷8 50-4×6 40-24÷8

  布置作業 

  52-36+19 53-3×9

  68+4×3 49÷7×6

  63÷7-5 81-45÷5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智填運算符號

  游戲目的

  引導學生巧選運算符號,加強四則順序的訓練,培養計算技能和合作精神.

  游戲材料

  1.4開白紙8張,教師出比賽題用.

  2.學生每人準備1支水彩筆.

  游戲程序

  1.教師啟發談話:同學們都知道+、-、×、÷、等都是運算符號,使用不同的運算符號可以取得不同的運算結果.巧妙使用運算符號,還可得到一些有趣的發現.比如在4個3中加上不同的運算符號,我們可分別得出0、1、2、3、4、5、6、7、8、9、10十一個結果.現在老師這里有兩組題目,請同學們分組按要求添上運算符號,看哪個組填得又對又快.

  2.分發第一組題目(教師自已出題)

  例:4 4 4 4=0

  3.講評第一組題目,分發第二組題目(教師自己出題)

  例:5 5 5 5=2

  注意事項

  1.出題后,可給幾分鐘讓小組長進行分工,然后各組統一開始填.

  2.只記小組成績,鼓勵同組內的同學互相啟發、幫助.

《混合運算》 篇6

  課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三步式題.

  2.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學精神,訓練學生養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順序,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探索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口算引入.

  【演示動畫】

  出示:

  8+3×7 9×2+4×3 6×(50-46)

  36÷3-5 63÷9×6 (48+32)+5

  教師提問: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運算?它們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使學生明確:當只有加減或乘除法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當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如果有小括號,先算括號內后算括號外.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1:計算74+100÷5×3

  (1)請學生讀題,教師提問:看到題目后你想給同學提出哪些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①這道題包含哪些運算?

  ②按照以前學習的運算順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分小組討論上述問題并匯報

  (3)學生動手獨立完成例1,全班共同訂正:

  教師提問:你能按照這道題的運算順序讀題嗎?

  請學生兩人一組用數學術語嘗試讀題.

  教師訂正:74加10 0除以5所得的商再乘3的積,和是多少?

  (4)教師將上題變成74+100×3÷5和74—100×3 ÷5兩題.

  教師提問:誰能按照運算順序讀出題來?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

  (5)先說出下面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指名板演并訂正)

  65-6×4÷2 38+56÷7×3

  引導學生思考:通過演算這幾道式題,你有什么發現?

  使學生明確: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的混合式題里,應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乘除連在一起,或加減連在一起,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2.出示例2:計算(440-280)×(300—260)

  (1)學生自讀題目:440減280的差乘300減260的差,積是多少?

  (2)引導學生思考:這道題含有哪些運算,與前邊的習題比較有什么不同?應該怎樣計算?

  (3)學生試做.

  可能出現兩種不同解法,板貼出來:

  讓學生比較評議以上兩種解法,哪種解法更簡便?

  教師提問:看到這道題的簡便解法你聯想到什么?這種格式與復習的哪道題相似?

  (4)教師讓學生先按照運算順序用數學用語讀題再獨立完成.

  (59+21)×(96÷8) (220-100)÷(15×2)

  教師提問:通過計算這三道題,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三、鞏固提高.

  1.計算下面各題(試著用術語讀出下面各題)

  700-8×5×4 (275-35)÷(17+43)

  480÷(96÷16+6) (15×40—360)÷6

  注意強調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要明確:括號里有兩級運算,同樣先算乘除法,后做加減法,小括號要照抄下來.

  2.按照各圖制定的運算順序,在□里填上得數.

  填數后,根據運算順序列出綜合算式,訂正.

  四、課堂小結.

  要完成一道,它的計算步驟是:

  ①審題,看清運算符號、數字、有沒有小括號,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計算.

  ③檢驗,包括運算順序,計算是否正確.

  五、布置作業 .

  14+16×4-50 74+(96÷6-8)

  72-45+121÷11 2520÷18×(806-799)

  板書設計

《混合運算》 篇7

  課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三步式題.

  2.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學精神,訓練學生養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順序,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探索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口算引入.

  【演示動畫】

  出示:

  8+3×7 9×2+4×3 6×(50-46)

  36÷3-5 63÷9×6 (48+32)+5

  教師提問: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運算?它們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使學生明確:當只有加減或乘除法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當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如果有小括號,先算括號內后算括號外.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1:計算74+100÷5×3

  (1)請學生讀題,教師提問:看到題目后你想給同學提出哪些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①這道題包含哪些運算?

  ②按照以前學習的運算順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分小組討論上述問題并匯報

  (3)學生動手獨立完成例1,全班共同訂正:

  教師提問:你能按照這道題的運算順序讀題嗎?

  請學生兩人一組用數學術語嘗試讀題.

  教師訂正:74加10 0除以5所得的商再乘3的積,和是多少?

  (4)教師將上題變成74+100×3÷5和74—100×3 ÷5兩題.

  教師提問:誰能按照運算順序讀出題來?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

  (5)先說出下面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指名板演并訂正)

  65-6×4÷2 38+56÷7×3

  引導學生思考:通過演算這幾道式題,你有什么發現?

  使學生明確: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的混合式題里,應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乘除連在一起,或加減連在一起,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2.出示例2:計算(440-280)×(300—260)

  (1)學生自讀題目:440減280的差乘300減260的差,積是多少?

  (2)引導學生思考:這道題含有哪些運算,與前邊的習題比較有什么不同?應該怎樣計算?

  (3)學生試做.

  可能出現兩種不同解法,板貼出來:

  讓學生比較評議以上兩種解法,哪種解法更簡便?

  教師提問:看到這道題的簡便解法你聯想到什么?這種格式與復習的哪道題相似?

  (4)教師讓學生先按照運算順序用數學用語讀題再獨立完成.

  (59+21)×(96÷8) (220-100)÷(15×2)

  教師提問:通過計算這三道題,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三、鞏固提高.

  1.計算下面各題(試著用術語讀出下面各題)

  700-8×5×4 (275-35)÷(17+43)

  480÷(96÷16+6) (15×40—360)÷6

  注意強調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要明確:括號里有兩級運算,同樣先算乘除法,后做加減法,小括號要照抄下來.

  2.按照各圖制定的運算順序,在□里填上得數.

  填數后,根據運算順序列出綜合算式,訂正.

  四、課堂小結.

  要完成一道,它的計算步驟是:

  ①審題,看清運算符號、數字、有沒有小括號,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計算.

  ③檢驗,包括運算順序,計算是否正確.

  五、布置作業 .

  14+16×4-50 74+(96÷6-8)

  72-45+121÷11 2520÷18×(806-799)

  板書設計 

《混合運算》 篇8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掌握脫式計算的寫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二)正確進行脫式計算,并提高計算能力。

  (三)培養學生認真負責、書寫規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會脫式、分步寫出每次計算結果,并能正確計算。

  難點: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7-2= 7+8= 7×9= 54÷6=

  3×6= 6÷3= 9×7= 6×5=

  48+16= 54÷9= 47-18= 21÷7=

  60-18= 7×8= 5×4= 8×6=

  2.先觀察下面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再說說它們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最后算出結果

  24+8-6 3×6÷9 47-10+5 28÷7×6

  學生算出結果后,師生共同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學習新課

  1.教師談話

  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于檢查運算過程,上面同學們口算的四個兩步混合式題,也可以寫出每次運算結果,怎樣進行書寫呢?請同學們共同研究一道題。

  2.出示例1 47-12+5

  為了使學生理解掌握脫式計算的步驟,教師可逐題提出以下幾個問題,讓學生觀察并思考。

  (1)這道題都含有哪些運算符號?

  (2)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3)第一步計算得多少?寫在哪兒?第二步計算得多少?寫在哪兒?

  這樣使學生逐步理解掌握,在教師指導下師生共同完成脫式過程。

  例1 47-12+5

  =35+5

  =40

  3.教師出示:48+16-37 54÷9×7

  讓學生嘗試性地做一做,以模仿例1的書寫格式,使學生初步學會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并請兩個學生到黑板板演:

  學生甲 48+16-37

  =64-37 64是哪一步計算結果?

  =27

  學生乙 54÷9×7

  =6×7 “7”照寫下來,為什么?

  =42

  學生完成后,教師可提問旁注,強調兩道題的書寫步驟,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討論上述三道題計算時的書寫格式。

  通過觀察討論使學生清楚:

  (1)每道題第一步計算結果,都要寫在第一行的下面。

  (2)還沒有參加計算的數要照抄下來。

  (3)在算式下面第二行要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

  (4)左邊的等號上下要對齊。

  4.教師出示例2 6×3+50 50-6×3

  然后請同學們觀察后回答:“這兩個式題各含有什么運算符號?和前面學習的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后,教師可設問:“這樣的混合式題應該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呢?”

  學生思考片刻后,教師指出,像這樣的題,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減法。接著師生共同完成例題的計算過程。

  例2 6×3+50 50-6×3

  =18+50 =50-18

  =68 =32

  請較好學生說出“6×3+50”先算6和3的積,再加上50,算出它們的和。“50-6×3”先算6和3的積,再從50里面減去。以滲透四則式題按運算順序的讀法。

  為了鞏固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教師可再強調指出50沒有參加計算,在原算式下面先照抄下來,再寫出要減去的6和3相乘的結果。

  為了鞏固例2的計算步驟,可出“19+5×3”和“7×8-29”兩道同類題,讓全班學生做一做。

  5.教師出示例3“54÷6-7,7+54÷6”含有除法和加、減法的兩步式題。學生看清題目后,教師可指出:“像這樣的兩步混合式題有除法和加、減法,而沒有括號,要先算除法。”

  然后請同學們試著自己完成。并請兩名學生板演。

  學生甲 54÷6-7 學生乙 7+54÷6

  =9-7 =7+9

  =2 =16

  學生完成后,可讓同座位同學互相說一說,每道題是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學習了三道例題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本節課學習的兩步混合式題的特點,小結出運算順序和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及注意的問題,并有重點地板書在黑板上。

  (三)鞏固反饋

  1.根據下面算式,正確填上( )里的數

  2.找出下面各題中的錯誤

  3.脫式計算下面各題

  (1)58-4×8 (2)4×8+15

  (3)45÷5-8 (4)8+45÷5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著重教學含有兩級運算而沒有括號,乘除在后,但需要先算的兩步式題。這是教學中的難點,因為學生較長時間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進行計算,開始做這樣的題容易受原來思維定勢的影響,因此在課堂設計上要注意突出這一難點。在三個例題安排的基礎上,每個例題教學后,又安排了“試一試”的題目,以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使學生正確掌握運算順序,提高計算能力。

  板書設計 

《混合運算》 篇9

  (1)三步式題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1頁上的內容,練習二十的第1-5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帶有四則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三步式題。

  教學重點: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會計算帶有四則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三步式題。

  教學關鍵:弄清括號的含意,加括號和去括號的作用。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8+2×7          9×3+2×3          6×(40-31)

  18÷3-4         81÷9×2            (23-18)×7

  提問學生:每道題都包括什么運算?應該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由學生進行計算。

  二、新授。

  1、教學例1。

  (1)出示準備題“100÷5×3。

  讓學生觀察,這道題里包括什么運算,應該怎么算?

  強調:在乘除法的式題時,應該從左到右按順序地進行計算。

  接著在100÷5×3的前面添上“74+”。

  (2)出示例1。74+100÷5×3

  讓學生觀察這道題,提問:

  這道題含有哪些運算?應該先算是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師生一齊算,并用箭頭和畫線表示運算順序。

  74 + 100÷5×3

  ↓

  =74+20×3

  ↓

  =74 + 60

  =134

  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加法或減法,又有乘、除法,應該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3)試練:

  74+100×3÷5               74-100÷5×3

  讓學生說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突出:含有乘、除法的運算式題里,按從左到右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就是乘在前面先算乘,除在前面就先算除。

  2、教學例2。

  (1)出示例2。       (440-280)×(300-260)

  提問:這道題里要先算什么?要先算兩個小括號里的減法應該怎樣寫?

  引導學生聯系上面的復習題“9×3+2×3”是怎樣算的,加以類推。

  教師著重指出:兩個小括號里的要同時計算,在第二行寫出兩個差。

  然后讓學生把這道題做完。

  (2)試練:(440+280)×(300-260)  (440-280)÷(300-260)

  讓學生獨立完成。并進行集體訂正。

  三、鞏固。完成教科書第91頁的“做一做”題目。

  四、作業 。做練習二十的第1-5題。

  五、總結。引導學生總結進行四則的解題步驟,并明確:解答四則的式題,也與解答應用題—樣,要先審題,看清題目中含有哪些運算,有無括號,確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再進行計算。計算后要進行復查驗算。

《混合運算》 篇10

  三步式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1頁上的內容,練習二十的第1~5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計算帶有四則混合以及小括號的三步式題。

  2、培養學生初步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順序,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探索的運算順序。

  教具準備

  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課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合適的方法整理已學過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 小組匯報各組整理的知識,為學習新知做孕伏

  二、 探求知識

  1、學習例1(含有兩級運算的三步式題)。

  (1)出示:100÷5×3,讓學生說一說運算順序。

  (2)教師在“100÷5×3”的前面添上“74+”,然后讓學生通過試算,小組研究這類三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3)小組匯報討論的情況(一個小組匯報時,其他組可以補充或提出意見)。

  (4)教師進行總結概括: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加法或減法,又有乘法、除法,仍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2、學習例2,讓學生獨立試做,并板書自己的算法。會出現下面這兩種算法:

  (440-280)×(300-260)              (440-280)×(300-260)

  =160×(300-260)                      =160×40

  =160×40                               =6400

  =6400

  (2)學生觀察,總結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

  3、練習

  出示教科書第91頁“做一做”中的三步式題,讓學生說一說其運算順序,并獨立計算。

  4、課堂小結:通過師生交流,突出的計算方法。

  三、 應用知識,加深認識

  1、基本練習:從練習二十的第1題和第2題中任選兩道獨立完成,并讓學生

  說一說運算順序。

  2、變式練習:練習二十的第4題,讓學生判斷對錯,弄清三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板書設計 :

  三步式題

  例1:74+100÷5×3       例2:(440-280)×(300-260)

  =74+20×3               =160×40

  =74+60                  =6400

  =134

《混合運算》 篇11

  教學目的

  1.初步掌握括號內含有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計算較復雜的三步式題.

  2.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經驗,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3.培養學生類推能力及計算能力,指導學生計算和做事要仔細認真.

  教學重點

  理解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三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準確計算三步運算式題.

  教學步驟

  一、復習溝通

  1.練習:(卡片)

  30+30÷3 42×3 80÷16+2

  12×5-60+2 8×5×10 120÷4×5

  2.說出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130-100÷5×3 (43+57)×(28-21)

  師:并說出為什么按這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總結: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含有小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運算.

  二、探索新知

  1.引入新課:

  要求學生將32+540÷18和100-(32+30)合并為一道題.

  學生組題,老師板書:例1.100-(32+540÷18).

  2.對照例1與復習題2,討論:例1與以前我們學習過的題有什么不同?

  結論:例1的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

  3.學生自己直接試做例題,指名匯報自己的計算過程,形成板書

  例1 100-(32+540÷18)

  =100-(32+30)

  =100-62

  =38

  4.討論: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式題,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讓學生明確: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式題,先算括號內的乘除法,再算括號內的加減法,最后算括號外的運算.

  5.教師:在“100-(32+30)”外圍畫上虛框,表示計算時可以省略.

  6.反饋練習:

  (90-21×2)÷12 70+(750-65×11)

  三、鞏固發展

  1.判斷下列計算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改正過來.(投影逐一出示)

  通過訂正,強調:在計算時,除要注意運算順序外,還要注意計算的準確性.

  2.變式練習:說出運算順序,并口算出計算結果.(投影出示)

  48÷4+2×4

  然后利用抽拉投影片在式子的不同部分加上括號,分別形成:

  (48÷4+2)×4

  48÷(4+2)×4

  48÷(4+2×4)

  四、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學習了什么?注意什么問題?

  五、布置作業 

  285-15+20×3 285-(15+20×3 )

  285-(15+20 )×3 (285-15+20 )×3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24點游戲

  游戲目的

  培養學生四則運算的口算能力.

  游戲準備

  撲克牌一副,取出其中的J、Q、K和大、小王.也可以是自制的相應的數字卡片.

  游戲過程

  1.4個小朋友分為一組.把余下的40張撲克牌混在一起,輪流分給4個人.各人按發牌順序把分到的10張牌摞好,但不準看牌.

  2.每人都亮出最上面的一張牌后,馬上根據牌上的數字進行口算,可以任意加、減、乘、除,還可以使用括號,但算出來的結果必須是24.例如4張牌上的數字分別是2、5、6、3,可以計算為6×5-3×2=24.

  3.誰最先算出來,誰就可以得到桌上的4張牌(放在他面前,但不能和最先發的牌放在一起).

  4.手中的10張牌都出完為一盤.每盤結束,誰得到的牌最多,就算誰勝.

  注意事項

  如果在1分鐘內沒有一個學生算出來,4張牌就放到一旁,重新出牌.

《混合運算》 篇12

  課題: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并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計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探究新知。

  我們計算的兩步式題,都是直接寫出得數.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于檢查運算過程,可以寫出運算的步驟和每次計算的結果,用一種新的格式來表示,即脫式.

  1.教學例1.

  (1)板書: 47-12+5

  教師提問:觀察算式發現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算式中只有減法和加法,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運算.

  教師講述:用脫式計算兩步式題時,要先在原題下面的左邊寫“=”,再在“=”后面寫第一步運算的結果,還設計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接著對齊上面的“=”,在下一行寫“=”,在“=”后面寫第二步運算的結果.(邊說邊板演)

  教師板書

  47-12+5

  =35+5

  =40

  (2)學生試算:

  48+16-37 54÷9×7

  指定兩名學生板演.訂正時再強調書寫格式.

  2.教學例2.

  (1)板書:6×3+50 50-6×3

  教師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觀察左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先進行什么運算,教師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然后明確再算什么.

  觀察右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在這個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師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

  強調:沒有參加運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

  讓學生試著計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教科書第9頁下面的法則.

  勾畫出法則并齊讀,然后指名復述.

  (3)反饋練習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  7×8-29

  提問:在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學生計算,指定兩名學生寫在投影片上.訂正時要注意書寫格式.

  3.教學例3.

  (1)板書54÷6-7 7+54÷6

  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又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導學生明確:左邊的算式,先算除法運算,再算減法運算.

  右邊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運算,再算加法運算.

  啟發學生試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課本例3上面的法則.

  (3)反饋練習:

  45÷5-8 36+49÷7

  先讓學生說一說:有除法和加、減法,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計算.

  4.師生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學習的內容和應注意的問題.

  隨堂練習

  1.根據算式,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

  25-9+36 63÷9×5

  =( )+( ) =( )×( )

  =( ) =( )

  46-7×4 42÷6+39

  =( )-( ) =( )+( )

  =( ) =( )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4×9+6 24-16÷8

  =36÷6 =8÷8

  =6 =1

  15-6×2 15÷3+2

  =9×2 =5+2

  =18 =7

  3.計算.

  7×2+16 30+56÷8 50-4×6 40-24÷8

  布置作業 

  52-36+19 53-3×9

  68+4×3 49÷7×6

  63÷7-5 81-45÷5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智填運算符號

  游戲目的

  引導學生巧選運算符號,加強四則順序的訓練,培養計算技能和合作精神.

  游戲材料

  1.4開白紙8張,教師出比賽題用.

  2.學生每人準備1支水彩筆.

  游戲程序

  1.教師啟發談話:同學們都知道+、-、×、÷、等都是運算符號,使用不同的運算符號可以取得不同的運算結果.巧妙使用運算符號,還可得到一些有趣的發現.比如在4個3中加上不同的運算符號,我們可分別得出0、1、2、3、4、5、6、7、8、9、10十一個結果.現在老師這里有兩組題目,請同學們分組按要求添上運算符號,看哪個組填得又對又快.

  2.分發第一組題目(教師自已出題)

  例:4 4 4 4=0

  3.講評第一組題目,分發第二組題目(教師自己出題)

  例:5 5 5 5=2

  注意事項

  1.出題后,可給幾分鐘讓小組長進行分工,然后各組統一開始填.

  2.只記小組成績,鼓勵同組內的同學互相啟發、幫助.

《混合運算》 篇13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算式里有括號先算括號里邊的,正確計算兩步式題。

  (二)培養學生初步的概括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三)通過教學,不斷地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書寫工整、規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有括號先做括號里面的。

  難點:理解括號起著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

  教具和學具

  口算卡片,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設計

  教師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混合式題,下面我們口算一組題,先說運算順序,再口算出來,直接說得數。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15-7×2 12÷4+3 24+3×4 14-4+5

  32÷8+9 18-10÷2 60-20÷4 28-7+10

  2.教師提問:在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運算順序是什么?(學生回答:在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同級運算按順序做,混合運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題

  教師說:這兒有兩組題,請同學們審題后再計算出來。邊做邊思考:(1)這兩組題中,每組題的兩道式題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2)計算結果怎樣?

  板演。(全體同學做在本上。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計算情況。稍后,請兩位同學把自己做的題向全班展示。師生共同訂正)

  9×3+4 60-18÷6

  =27+4 =60-3

  =31 =57

  9×(3+4) (60-18)÷6

  =9×7 =42÷6

  =63 =7

  討論思考題。

  生說:每組題兩道式題相同點是算式中的數相同,連接的運算符號相同,不同點是第2小題與第1小題比較多了小括號。計算結果不同。2.教學例4

  9×(3+4) (60-18)÷6

  =9×7 =42÷6

  =63 =7

  師問:在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什么?生答: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邊的。

  師問:括號在運算中起什么作用?觀察上面兩組題分小組討論。生答:括號在運算中起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

  3.指導書寫格式

  4.嘗試練習(想一想算式里有括號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3+5)÷3 4×(14-8)

  =18÷3 =4×6

  =6 =24

  練習后互相檢查,讓做錯的同學說說做錯的原因。

  5.比較練習(先比較下面兩道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出來)

  15-7×2 (15-7)×2

  師問:同學們經過上面3組題的研究討論,你們能試著說一說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嗎?

  生答: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1)同級運算按順序計算。(2)混合運算先算乘除,后算加減。(3)帶括號先做括號里面的。

  師問:小括號在混合計算中起什么作用?

  生答: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

  6.判斷練習(下面各題是否正確,對的畫√,錯的畫×)

  7.質疑反饋

  教師指導學生看書,看一看還有沒有沒學會的問題。

  8.歸納總結

  師說,今天我們師生共同研究了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明白了小括號在運算中起著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大家在運算中要牢記:同級運算按順序先左后右計算,混合運算要先做乘除,后做加減法,有括號先做括號里邊的。

  (三)鞏固反饋

  1.將下面兩道一步計算的式題改成一個兩步計算的式題

  7×6=42 50-42=8

  2.找出下面各題中的錯誤

  (1)15+8÷4 (2)20-8÷4

  =2+15 =12÷4

  =17 =3

  (3)7×(3+5) (4)(60-12)÷6

  =8×7 =48÷6

  =56 =6

  3.競賽練習(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學做得又正確又迅速)

  (32-27)×5 8×9-67

  39-9×0 (46-6)÷8

  56÷7+7 46+54÷9

  (64-56)÷8 4×(36-36)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混合運算式題是進一步學習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基楚。為了便于學生正確掌握運算順序,教學時,先設計兩組題進行對比。使學生理解括號在運算中的作用是: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在教學例4時,要學生先審題,書寫時在題里要畫線標號,用符號標明運算順序,以加深學生印象,為今后學習打下基楚。

  教學過程 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安排比較練習,先比較運算順序,再計算出結果,讓學生體會到運算順序不同,得到的結果也就不同。

  2.適當安排判斷練習,以鍛煉學生在計算中排除數字干擾,而正確計算。

  3.最好安排一組競賽性練習,調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鞏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板書設計 

  

《混合運算》 篇14

  教學目的

  1.初步掌握括號內含有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計算較復雜的三步式題.

  2.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經驗,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3.培養學生類推能力及計算能力,指導學生計算和做事要仔細認真.

  教學重點

  理解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三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準確計算三步運算式題.

  教學步驟 

  一、復習溝通

  1.練習:(卡片)

  30+30÷3 42×3 80÷16+2

  12×5-60+2 8×5×10 120÷4×5

  2.說出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130-100÷5×3 (43+57)×(28-21)

  師:并說出為什么按這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總結: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含有小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運算.

  二、探索新知

  1.引入新課:

  要求學生將32+540÷18和100-(32+30)合并為一道題.

  學生組題,老師板書:例1.100-(32+540÷18).

  2.對照例1與復習題2,討論:例1與以前我們學習過的題有什么不同?

  結論:例1的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

  3.學生自己直接試做例題,指名匯報自己的計算過程,形成板書:

  例1 100-(32+540÷18)

  =100-(32+30)

  =100-62

  =38

  4.討論: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式題,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讓學生明確: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式題,先算括號內的乘除法,再算括號內的加減法,最后算括號外的運算.

  5.教師:在“100-(32+30)”外圍畫上虛框,表示計算時可以省略.

  6.反饋練習:

  (90-21×2)÷12 70+(750-65×11)

  三、鞏固發展

  1.判斷下列計算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改正過來.(投影逐一出示)

  通過訂正,強調:在計算時,除要注意運算順序外,還要注意計算的準確性.

  2.變式練習:說出運算順序,并口算出計算結果.(投影出示)

  48÷4+2×4

  然后利用抽拉投影片在式子的不同部分加上括號,分別形成:

  (48÷4+2)×4

  48÷(4+2)×4

  48÷(4+2×4)

  四、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學習了什么?注意什么問題?

  五、布置作業 

  285-15+20×3 285-(15+20×3 )

  285-(15+20 )×3 (285-15+20 )×3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24點游戲

  游戲目的

  培養學生四則運算的口算能力.

  游戲準備

  撲克牌一副,取出其中的J、Q、K和大、小王.也可以是自制的相應的數字卡片.

  游戲過程

  1.4個小朋友分為一組.把余下的40張撲克牌混在一起,輪流分給4個人.各人按發牌順序把分到的10張牌摞好,但不準看牌.

  2.每人都亮出最上面的一張牌后,馬上根據牌上的數字進行口算,可以任意加、減、乘、除,還可以使用括號,但算出來的結果必須是24.例如4張牌上的數字分別是2、5、6、3,可以計算為6×5-3×2=24.

  3.誰最先算出來,誰就可以得到桌上的4張牌(放在他面前,但不能和最先發的牌放在一起).

  4.手中的10張牌都出完為一盤.每盤結束,誰得到的牌最多,就算誰勝.

  注意事項

  如果在1分鐘內沒有一個學生算出來,4張牌就放到一旁,重新出牌.

《混合運算》 篇15

  課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三步式題.

  2.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學精神,訓練學生養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順序,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探索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口算引入.

  【演示動畫】

  出示:

  8+3×7 9×2+4×3 6×(50-46)

  36÷3-5 63÷9×6 (48+32)+5

  教師提問: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運算?它們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使學生明確:當只有加減或乘除法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當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如果有小括號,先算括號內后算括號外.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1:計算74+100÷5×3

  (1)請學生讀題,教師提問:看到題目后你想給同學提出哪些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①這道題包含哪些運算?

  ②按照以前學習的運算順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分小組討論上述問題并匯報

  (3)學生動手獨立完成例1,全班共同訂正:

  教師提問:你能按照這道題的運算順序讀題嗎?

  請學生兩人一組用數學術語嘗試讀題.

  教師訂正:74加10 0除以5所得的商再乘3的積,和是多少?

  (4)教師將上題變成74+100×3÷5和74—100×3 ÷5兩題.

  教師提問:誰能按照運算順序讀出題來?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

  (5)先說出下面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指名板演并訂正)

  65-6×4÷2 38+56÷7×3

  引導學生思考:通過演算這幾道式題,你有什么發現?

  使學生明確: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的混合式題里,應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乘除連在一起,或加減連在一起,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2.出示例2:計算(440-280)×(300—260)

  (1)學生自讀題目:440減280的差乘300減260的差,積是多少?

  (2)引導學生思考:這道題含有哪些運算,與前邊的習題比較有什么不同?應該怎樣計算?

  (3)學生試做.

  可能出現兩種不同解法,板貼出來:

  讓學生比較評議以上兩種解法,哪種解法更簡便?

  教師提問:看到這道題的簡便解法你聯想到什么?這種格式與復習的哪道題相似?

  (4)教師讓學生先按照運算順序用數學用語讀題再獨立完成.

  (59+21)×(96÷8) (220-100)÷(15×2)

  教師提問:通過計算這三道題,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三、鞏固提高.

  1.計算下面各題(試著用術語讀出下面各題)

  700-8×5×4 (275-35)÷(17+43)

  480÷(96÷16+6) (15×40—360)÷6

  注意強調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要明確:括號里有兩級運算,同樣先算乘除法,后做加減法,小括號要照抄下來.

  2.按照各圖制定的運算順序,在□里填上得數.

  填數后,根據運算順序列出綜合算式,訂正.

  四、課堂小結.

  要完成一道,它的計算步驟是:

  ①審題,看清運算符號、數字、有沒有小括號,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計算.

  ③檢驗,包括運算順序,計算是否正確.

  五、布置作業 .

  14+16×4-50 74+(96÷6-8)

  72-45+121÷11 2520÷18×(806-799)

  板書設計

《混合運算》 篇16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下)第1~2頁例1、例2,課堂活動第1~2題,練習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過程,理解小括號在四則混合運算中的作用,能正確進行三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

  2.感受兩步混合運算和三步混合運算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掌握沒有括號和帶有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掌握這個運算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計算下面各題

  85-26+7318÷9×8200-17×724×5+12

  說一說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算式里,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

  混合運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先乘除,后加減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減法——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2.計算下面各題

  185-(51+49)35×(107-79)819÷(108-99)

  說一說有小括號的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書: 混合運算沒有括號的既有乘除法

  又有加減法——先乘除、后加減

  只有乘除法

  或只有加減法——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在掌握了這些知識的基礎上繼續研究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1

  出示教科書例1的情景圖,將圖中的對話框改為“我們一共要做200個燈籠”,“每天做20個,照這樣計算,做了7天,還剩多少個”。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圖意后,問學生:怎樣求還剩多少個,能用原來學習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討論后回答。

  教師指導學生這樣想,要求還剩多少個,應該用200個減去做了的個數;要求做了的個數,應該用20×7;算式列成200-20×7。

  教師:200-20×7這個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應該先算20×7,再用200減去它們的乘積。

  教師:算式的運算順序與解決問題的順序相同。

  同學們能計算出來嗎?

  學生解答后,重點就運算順序再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減。

  教師:同學們對前面的知識掌握得不錯。

  下面我們看這個問題要發生什么變化?

  看教科書上的對話框。

  讓學生觀察后發現,“每天做20個”變成“4天做了80個”。

  教師:題目這樣變化以后,又該怎樣解答呢?

  指導學生分析出右圖的解答過程,在此基礎上列出混合運算算式。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200-80÷4×7。

  教師:從做燈籠這幅圖的要求來看,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

  學生:從這幅圖來看,應該先算每天做多少個,就是80÷4;再算7天做多少個,也就是用80除以4的商去乘7;最后算還剩多少個,用200減去它們的乘積。

  教師:就是說圖中要求我們先算除,再算乘,最后算減。

  教師邊講邊板書:200-80③÷①4×7②

  教師:按照我們前面學習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要求,這道算式又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

  指導學生對照黑板上復習時板書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思考,根據“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確定這道題要先算80÷4×7,再根據“只有乘除法,要從左到右依次計算”的運算順序,確定要先算80÷4,再算乘法。

  教師:這道題的運算順序與剛才分析的圖中的要求一致嗎?

  學生:是一致的。

  教師:說明這個算式列對了。

  同學們能按照這個運算順序算出這個算式的結果嗎?(指示計算,兩個學生在黑板上計算)

  教師指導:每算一步,要把結果寫在原來這步計算相應的位置,比如80÷4這一步的結果是20,這個結果要寫在原來80÷4的這個位置上。

  討論:這道混合運算和原來學習的混合運算有哪些不同?

  學生:原來學習的混合運算只有兩步,現在學習的混合運算有三步,比原來學習的混合運算多了一步。

  教師:多一步計算,順序的分析和計算過程都要復雜一些了,但是有相同的地方嗎?(著重發現確定計算順序的方法是一樣的)

  教師:對了,前面掌握確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方法,在三步計算中也同樣適用。

  你能用你掌握的計算知識確定下面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嗎?

  出示:125+75×4-90360÷40+17×8學生分析出運算順序以后,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然后計算出結果。

  2教學例2

  出示:70×(750-715÷65)。

  教師:和前面的混合運算比,這道題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小括號)

  原來我們學過有小括號的算式嗎?想一想有小括號的算式應該怎樣算?

  學生:原來我們學過有小括號的算式,計算順序是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教師:能應用前面掌握的知識分析出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嗎?

  指導學生分析出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70×③(750-715②÷65)①

  教師:能說說為什么要先算除和減,再算加的理由嗎?

  學生:因為除和減這兩步運算是在括號里的,括號里的算式要先算。

  教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個問題,為什么要先算除再算減呢?

  引導學生思考后回答,因為除和減都在括號里,按運算順序,應該先乘除,后加減。

  教師:能把這道題做出來嗎?

  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

  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計算過程。

  引導學生完成課堂活動第1題和第2題。

  三、課堂小結(略)

  四、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一第1~3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下)第6頁例3、例4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結合問題情景探索并理解含兩個小括號或中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感受混合運算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學習混合運算的價值。

  2.知道中括號的作用,掌握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含兩個小括號或中括號的混合運算題。

  3.在探索運算順序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成功體驗,堅定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并掌握含兩個小括號或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教學準備

  請說出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并計算。

  278-(17+195÷65)19+(324×15-129)14×(666÷74×2)

  教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引導學生說出:有小括號的就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小括號里面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減。

  (可以再次拿出第一課時的板書)

  教師: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

  (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3

  出示例3情景圖,把圖中師傅和徒弟的對話框合起來改為“我們倆每時一共可以做30個”。

  教師:要求師徒合作還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任務?該怎么想呢?

  學生:用剩下的零件數除以師徒二人每時做的零件個數。

  教師:剩下的個數沒有直接告訴,怎么求呢?

  學生:用總的個數減去師傅做了的個數,即用147-27來表示。

  教師:你能根據這種想法寫出算式嗎?

  學生:(147-27)÷30。

  教師:在這個算式中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學生: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用147-27的差除以30。

  教師:根據這幅情景圖的意思,我們又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學生:根據情景圖的要求,我們應該先算剩下的個數,再用剩下的個數除以師徒二人每時能做的個數。

  教師:看來所列算式的運算順序和解決問題的順序是一致的,說明我們的算式是寫對了。

  現在你能根據這個運算順序算出結果嗎?

  學生根據運算順序算出結果后匯報,重點引導說出運算順序。

  教師:同學們上節課的知識掌握得很牢固,老師把這個題改一改,看看和剛才的題有什么不同?(多媒體課件顯示例3原圖)

  學生:剛才題里是直接告訴我們師徒二人每時做多少個零件,現在沒有直接告訴我們,而是告訴徒弟每時做12個零件,師傅每時做18個零件。

  教師:現在我們要求師徒合作還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任務?應該怎么想呢?

  學生討論后匯報:要先算師傅做27個后,還剩下的個數,還要算師徒兩人每時共做的個數。

  教師:那我們怎么寫算式呢?如果有學生能一下子就想到寫有兩個小括號的算式來計算,則應加以表揚;如果學生不能想到同時用兩個小括號的算式來計算,就可以按以下設計的方式進行引導:例如學生有可能寫出這樣的算式:(147-27)÷12+18。

  教師:按我們學習過的四則混合運算的要求,這個算式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應先算小括號里的,再用小括號的差除以12,然后再用這個商加18。

  教師:這幅情景圖中的意思要求我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學生:這幅情景圖中的意思要求我們先算師傅做27個后,還剩下多少個;還要算師徒兩人每時共做的個數;然后再用剩下的個數除以師徒兩人每時共做的個數。

  教師:算式的運算順序和解決問題的順序一樣嗎?說明了什么?

  學生:算式的運算順序和解決問題的順序不一樣,說明我們的算式寫錯了。

  教師:錯在哪里呢?引導學生分析出:我們應該想辦法先算12+18。

  教師:要改變運算順序我們可以怎么辦呢?引導學生討論出:加小括號能改變運算順序。

  寫出算式:(147-27)÷(12+18)

  教師:比較這個算式和以前我們學過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學生:以前我們學過的算式里只有一個小括號,現在有兩個小括號。

  教師:你認為這個算式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兩個小括號都要先算,也就是說兩個小括號要一起算。

  [隨學生的回答板書:(147-27)①÷②(12+18)①] 

  教師:你能按照這個運算順序算出結果嗎?

  學生算出結果后匯報,重點匯報運算順序。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有兩個小括號的算式,要一起先算出兩個小括號的結果,再進行括號外面的計算。

  出示練習:

  說說下列算式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72-18)÷(6×3)(25-10)×(33+19)  (53+19)÷(12×2)(253-195)×(72÷6) 

  2.教學例4

  教師:下面我們繼續討論工人師傅做零件的問題。

  出示下面這道題:

  大徒弟每時做15個零件,小徒弟每時做10個零件,師傅每時能做的個數是大徒弟與小徒弟每時加工零件個數的和的3倍,師傅要加工1800個零件需要多長時間?

  教師:師傅要加工1800個零件需要多長時間?

  我們可以怎么想呢?

  學生:用總零件個數除以師傅每時加工的零件個數。

  教師:師傅每時加工的零件個數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怎樣求呢?

  學生:用大徒弟每時加工的零件個數加小徒弟每時加工的零件個數的和再來乘3。

  (隨學生的回答完成如下分析)

  教師:你能根據這個想法寫出算式嗎?

  學生:能。

  學生寫好算式后展示,由于沒有學習中括號,估計大多數學生會寫出下面的算式:1800÷(15+10)×3

  教師:根據我們前面掌握的運算順序,你認為這個算式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先算小括號里面的15+10,再算1800除以小括號里的結果,最后再乘3。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1800÷②(15+10)①×3③

  教師:為什么要像這樣算呢?

  學生:因為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的,其余的是乘除運算要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教師:這和我們解決問題的順序一樣嗎?

  學生:不一樣。

  教師:按照解決問題的要求,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學生:應該先算15+10,再算15加10的和的3倍,也就是再算乘,最后算除法。

  教師:我們現在列出的算式能滿足題目的要求嗎?

  學生:不能。

  教師:我們就要請一個新朋友來幫忙。

  板書:1800÷[(15+10)×3]。

  教師:(指板書上的中括號)它的名字叫“中括號”,它也能起到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

  計算有中括號的算式,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你能按照這個運算順序說說這個算式的運算順序嗎?

  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1800÷③[(15+10)①×3]②。

  教師:這個運算順序與題目要求的解決問題的順序相同嗎?

  學生:相同。

  教師:這樣我們列出的算式就正確了。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這個運算順序算出結果。

  學生算出結果后匯報,重點匯報運算順序。

  3.議一議

  通過上面兩個題的學習,說說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

  學生小組內交流,全班匯報。

  教師總結。

  教師:同學們能說一說下列算式的運算順序嗎?

  15×[42÷(3+11)]

  [510-(150+120)]÷16

  15×[107-(35-18)]

  30÷[480÷(24-8)]

  學生匯報后集體訂正,再一次強調有中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三、課堂小結(略)

  四、課堂練習

  練習二第1,2題

《混合運算》(精選16篇) 相關內容:
  • 四則混合運算(通用15篇)

    說課稿馬學鋒一、說教材這節是小學數學第五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節,這部分三步式題是在學生學過乘加、乘減,除加、除減的三步式題以及帶小括號的兩步式題的基礎上教學的。...

  • 混合運算

    (第1課時)教材分析:本課是冀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括號的使用方法,會進行整數兩步和簡單的三步混合運算的基礎上安排的。...

  • :混合運算

    探究過程十分重視形象思維教學和推理思維教學。如我在教《連加、連減》時,在學生看圖(左邊3只小雞,中間2只小雞,右邊1只小雞)講圖意并列式計算后,我讓學生觀察3+2+1這個式子里有幾個運算符號,3、2、1各表示什么?整個式子表示什么?...

  • 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教科書例1及“做一做”練習一第1、2題。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初步掌握括號內含有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能夠計算較復雜的三步式題。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學生類推能力及計算能力。...

  • 混合運算

    信息窗1 進入景區 教學內容:教科書108頁—109頁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體會一個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減法時,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減法運算順序的合理性。...

  • 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解兩級混合運算的順序,會進行兩級混合運算。2、在自主解決問題、改寫算式等活動中,初步感受混合運算順序在實際應用中的合理性。...

  • 四則混合運算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四年級(下)第1~2頁例1、例2,課堂活動第1~2題,練習一第1~3題。【教學目標】1.經歷探索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過程,理解小括號在四則混合運算中的作用,能正確進行三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

  • 混 合 運 算

    混 合 運 算——三步式題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實驗小學 朱莉珍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1頁的例1、例2,練習二十中的有關練習。教學目的: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地脫式計算三步式題。...

  • 混合運算

    說課稿馬學鋒一、說教材這節是小學數學第五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節,這部分三步式題是在學生學過乘加、乘減,除加、除減的三步式題以及帶小括號的兩步式題的基礎上教學的。...

  • 混合運算

    探究過程十分重視形象思維教學和推理思維教學。如我在教《連加、連減》時,在學生看圖(左邊3只小雞,中間2只小雞,右邊1只小雞)講圖意并列式計算后,我讓學生觀察3+2+1這個式子里有幾個運算符號,3、2、1各表示什么?整個式子表示什么?...

  • 1.混合運算

    課題一:混合運算(一)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頁例l、第10頁例2、例3和練習三的第 l~3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會正確地進行脫式運算.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序。...

  • 《混合運算》

    混合運算教學目標(一)使學生初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的順序,會計算較容易的三步式題.(二)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會按算式的意義讀出算式.教學重點和難點(一)重點:掌握運算順序.(二)難點:同時脫式計算.教學過程設計(一)復習準備1....

  • 混合運算

    教學目的 1.初步掌握括號內含有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計算較復雜的三步式題. 2.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經驗,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3.培養學生類推能力及計算能力,指導學生計算和做事要仔細認真. 教學重點 理解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三...

  • 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課本第1頁例1,完成“做一做”和練習一的第1~2題。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會計算較復雜的三步式題。教學過程:一、復習。今天我們學習比較復雜一些的三步式題的計算。...

  • 混合運算

    教學目的 1.初步掌握括號內含有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計算較復雜的三步式題. 2.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經驗,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3.培養學生類推能力及計算能力,指導學生計算和做事要仔細認真. 教學重點 理解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三...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91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 国产66av| 成人精品免费网站 |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 日本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一级特大黄a爱片免费免免 欧洲色在线 | 久久久久久亚洲蜜桃 | 国产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观看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k8 | 天使逛地狱在线玩 | 五月天婷婷色综合 | 夏同学福利网 | 中出乱码av亚洲精品久久天堂 | 精品爱爱 |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大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www | 天堂网www天堂网最新版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 中文字幕黑人 | 男生天堂精品2020在线 | 久草青青草 |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午夜成人无码免费看网站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片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 精品国产经典三级在线看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播放 | 九九热精品国产 | 国色天香成人一区二区 | 欧美激情在线 |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图片 | 国产成人www免费人成看片 | 97综合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