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五冊《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第一學時教學目標:1、 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幾分之一,并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這類分數(shù)的大小。2、 使學生認識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讀、寫幾分之一這樣的簡單分數(shù)。3、 結合觀察、操作、比較等數(shù)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和同伴交流數(shù)學思考的結果,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4、 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產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興趣。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1、 小朋友,你們參加過秋游活動嗎?覺得好玩嗎?小明和小芳也參加了秋游活動。[課件出示兩人參加秋游分東西的場景:4個蘋果、2瓶礦泉水、1個蛋糕]他們倆帶了4個蘋果、2瓶礦泉水和1個蛋糕,該怎么分呢?你能幫幫他們嗎?2、指名一位學生分蘋果。(如果學生分成1個和3個,問:如果分得公平些,該怎么分?如果學生分成每人2個,問:你為什么這樣分?)[課件演示:4個蘋果每人分到2個] 數(shù)學上把物體分得一樣多,叫做?(板書:平均分) 3、指名一位學生分礦泉水。把2瓶礦泉水平均分給兩個人,該怎么分?[課件演示:2瓶水每人分到1瓶]4、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怎樣分?[課件演示:不平均分蛋糕 ](學生否定) 那該怎么分?用這張圓形紙代替蛋糕,誰能上來分給大家看看?(指名折紙)這位小朋友是怎么分的?每人分到了多少?(引導學生說出“半個”)“半個”該用什么樣的數(shù)來表示呢?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一)感知1/21、教師提出用什么樣的數(shù)來表示半個,如果學生能說出用1/2表示,教師加以表揚。[課件:1/2]那另一份呢?(1/2)[課件: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2、“它”指的是誰?3、你能說說剛才我們是怎樣得到這個蛋糕的1/2的嗎?4、揭題:像1/2這樣的數(shù)就是分數(shù)。(板書:分數(shù))(二)折1/2 1、想不想自己來創(chuàng)造一個1/2呢?拿出長方形紙片,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顏色。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巡視同時把學生不同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2、反饋交流。問:這三種折法不同,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長方形的1/2呢?小結:無論是一個蛋糕,還是一個平面圖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三)認識更多的幾分之一1、剛才我們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呢? 生: 1/4、1/8、1/3、1/6……(師板書)2、拿圓、長方形、正方形其中一張紙折一折,并用斜線表示出它的幾分之一。(教師巡視) 匯報:你把這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幾分之一?(匯報時,把同是1/4而折法不同或者形狀不同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3、小組同學之間說說你折的分數(shù)。4、問:這幾個圖形形狀不同,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5、教師小結:不同的圖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數(shù)相同,就能用相同的分數(shù)來表示。6、相同的圖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數(shù)嗎?[課件:]涂色部分是?(1/2、1/4)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出示1/2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