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 Book 7 Unit 5 What does she do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本節課的設計是針對〈〈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pep〉〉六年級上冊unit 5 what does she do? part a let’s learn & let’s talk部分。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對話a和singer, writer, tv reporter, actor, actress, artist這幾個單詞。
二、學生分析
本單元教學設計的學習者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他們都來自城鎮,從一年級開始學習英語,有著良好的學習英語的興趣。他們喜歡表演英語對話和英語歌曲,養成了良好的小組合作的習慣。
三、理論指導
任務型語言教學是我國基礎教育英語新課程標準基本教學理念中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在明確的任務目標的驅動下,主動參與課堂實踐,真正實現了以話題為核心,以任務為主線,任務以活動為載體,活動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任務型教學法以交際活動為核心,注重信息的溝通,強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和交流,從而習得語言知識和技能。任務型語言教學的倡導者認為,掌握語言的最佳途徑是讓學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種任務。當學習者積極參與用目的語進行交際嘗試時,語言也被掌握了。當學習者所進行的任務使他們當前的語言能力發揮至極點時,習得也擴展到最佳狀態。因此,《國家基礎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建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實踐性強、具有明確任務的“任務型”學習方式,使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目標,通過實踐、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它將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確定為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而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的。《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所以,筆者在設計本節課的任務時,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讓學生參與和完成真實任務的同時學會和運用語言知識。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拼寫和掌握六個單詞singer, writer, tv reporter, actor, actress, artist.能運用句型“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進行問答。學生能運用本節課的目標語言singer, writer, tv reporter, actor, actress, artist. i am going to be a doctor. my father is a teacher. my mother is a tv reporter. 完成各個任務。
2、過程與方法
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完成“模仿秀”,“猜一猜”,“明星匯聚”頌勞模,“采訪”,“談論父母”,“許愿”,“提建議”等一連串的小任務,滲透本節課的主要單詞和句型,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感知新知,練習新知,鞏固新知和運用新知,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情感態度:在學習職業名稱時讓學生了解各個行業的特性,教育他們職業不分貴*,要尊重各行各業的人們和感謝他們的勞動。
(2)學習策略:在各種任務型活動中注重小組協作學習,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