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7 The most interesting stories教學設計
另外,本節課也存在了一些問題:
如:教新單詞時沒有必要花10分鐘在游戲上,可以有游戲,但要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我設計的“吊死鬼”游戲似乎有點過于簡單,所以效果不是很好。又如:在呈現新句型時,可以不那么復雜,直接用tpr把一系列的內容邊說邊做,在約5分鐘就可以讓學生了解這些短語的意思了。還有的就是:在最后一個調查活動中,如果我能時刻提醒學生學習的目的,讓這個目標成為各種活動的線索,整個課堂就會顯得更緊湊了。
period 3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greetings:
step2 review
review these words: dictionary car
step 3 presentation and drill.
1. 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how many books are there? what are their names?
2. answer the questions.
① which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book?
the five dragons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book.
② which is the least interesting book?
cloudy days is the least interesting book.
③ which book is less interesting than happy families.
④ a trip to the moon is less interesting
than happy families.
⑤ which book is more boring than a trip to the moon?
adrentures in toyland is more boring than a trip to the moon.
step 4 practise.
look at the part f.
discuss and say.
step 5 do their exercises.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反思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之風的指引下,廣大英語教師紛紛投入到新課程理念、新教法的研究中去。大批的優質課、示范課都能較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誠然,新課標的推動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但實質的英語測試水平卻沒有明顯提高,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教師注重了學生的聽說能力的培養和側重于課堂氣氛的活躍程度,卻忽略了英語語音、閱讀等方面的基礎教學,從而導致學生會聽、會講不會讀,或不能理解所學的句型和對話的確切含義等現象。主要的課堂表現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聽說游戲、活動占主要地位,缺少閱讀訓練。
多種多樣的聽說游戲層出不窮,諸如猜物,接力,傳話,聽指令做動作,合作表演等,均能很好地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聽說能力,但關于閱讀方面的活動由于比較沉悶而難于開展,教師一般不選擇這樣的活動。而且,英語的教學原則提倡少用母語,這樣學生對于比較難理解的新句型只能靠猜其含義,課堂中難以得到明顯的確切的理解,回家后大部分學生不會繼續鉆研和查閱,這樣本來印象就不太深刻的新句型就會久而久之被遺忘了它的確切用法和準確的含義。所以,盡管是一個單元中的主要句型,學生也不太肯定它們的實際意思和用法。針對這種現象,我在日常教學中,也有目的地設計一些貼近生活的情景性的閱讀練習,如一些故事閱讀后的問答練習,對話句子的排列,短篇閱讀理解等。同時,經常在教學的最后環節讓成績好的學生把對話的中文意思翻譯一遍,或把句型意思板書給學生,也可以讓學生課后回去翻譯對話的意思,寫在書本上,不懂的在小組內討論或者問同學和老師。這樣的習慣幫助了一些對語言不夠敏感,上課時不太專心的學生,使他們對新知的困惑得到較好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