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母親》教案
師:同學們理解得非常透切,現在我們帶著這種愧疚和悔恨的語氣來朗讀第2自然段。(全班讀,然后個別讀,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3、其他自然段思念母親的句子還有哪些?
師:請同學們再仔細閱讀課文,找出哪些段落還體現作者思念母親的感情。
(后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
(夜里夢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么地方去了。)
(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 怎樣理解“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悵望灰天”,惆悵地望著天空。由于作者長期在外求學,留在母親身邊的時候不多,必然對母親的音容笑貌記憶不深,對母親的懷念更多的是一個模糊的影子,因此盡管作者想努力回想母親的樣子和容顏,但無奈模糊不清,只能盡力地懷念,不斷地回想。)
師:從這句話中,我們感受到什么?
(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愛,帶著思念。)
4、小結:
①其實,無論作者是思念還是傷心或是自責,我們都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他對母親的感情,那就是──愛。這些感情都因愛而生,都融于愛中。(畫愛心圖)
②讓我們帶著作者這份真摯而深切的愛再來讀一讀這句話(出示句子)。
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我的愿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
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
我看了她的神氣,想到自己的在故鄉地下臥著的母親,真想哭!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五)結課,提引愛國之情
師:前面我們在談到“怎樣體現作者對兩位母親的感情”這個話題時,有同學找到了作者經常夢到祖國的語句。祖國為什么也時常出現在作者的夢里呢?這個問題,我們將在下節課繼續討論。請同學們回去認真預習,理解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懷念之情。
第二課時
(一)回顧“親生母親”,感受敬慕。
1.聽寫詞語:真摯 薄暗 寢不安席 思潮起伏 心潮騰涌
2.用上面的詞語,說說我對生身母親的愛。
(二)研讀“祖國母親”,感受懷念。
師:作者是那樣懷念母親,數十年如一日。24歲那年,作者離開祖國,來到了德國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求學,然而地域的距離,并不能割斷心中的懷念,相反,這懷念又增添了分量。請同學們帶著問題朗讀課文。(板書:祖國母親)
1.自由朗讀文章,從字里行間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懷念。
2.說說在作者的懷念中,又增添了什么?(對祖國母親的懷念)
3.再讀課文,思考: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生身母親的懷念時刻伴隨著對祖國母親的懷念?。
(后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師:同學們可以再仔細閱讀這段話,想想哪幾個字詞體現了作者非常想念母親。
(兩個“頻來入夢”)
師:如何理解“頻來入夢”?(聯系上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