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唯一的聽眾》文本解讀及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識本課9個生字,掌握8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心理描寫及語言描寫
過程與方法:
圍繞“我”練琴過程中的心理、行動上的變化以及老教授的言行來感受老人對我的感受,以及“我”對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地學習,感悟老教授的美好品德,教育學生從小應該充滿愛心,善意的謊言也是一種真誠。
課前準備:預習生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老師播放一首《月光奏鳴曲》的樂曲,同學們,你們喜歡這首曲子嗎?(喜歡)那么你們知道它的名字嗎?(不知道)這首曲子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課文主人公所練習的一首曲子。你們想不想學習這篇課文?(想)板書課題(唯一的聽眾)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請同學們快速的朗讀課文,將你不認識的字或者詞畫出來,將你不理解的詞語畫出來小組合作交流。
2、小組交流、匯報
3、老師出示詞語:鋸床、沮喪、詛咒、和諧、潛滋暗長、全力以赴等詞語。(指名讀,小組輪讀,檢查預習)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學生再次快速的朗讀課文,談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自己試講,同桌、小組互動)老師重點引導學生如何概括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可圍繞“我練琴時的心里變化、行動上的變化或者圍繞老教授的言行的進行概括。
四、細讀課文,把握情感
1、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思考唯一的聽眾是一位怎樣的聽眾?(學生邊默讀邊在書上寫自己的感受)
2、討論、交流、匯報
預設
學生a、這唯一的聽眾是一位老教授,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老師順勢導出“那她為什么說自己是聾子呢?學生暢所欲言
學生1、她為了幫助作者……
學生2、因為“我”的琴聲實在是太不好聽了(你從哪看出來的?生讀:用父親和妹妹的話說,我在音樂方面簡直是個白癡,在他們聽來,我拉的小夜曲就像是鋸床腿的聲音。)
學生3、我通過文中的這段話“當我感覺到身后有人而轉過身子時,嚇了一跳,一位極瘦的老婦人靜靜的坐在一張木椅上……我抱歉地沖老人笑了笑,準備溜走。”此時此刻,老人已經看出了“我”的自卑,況且我如果練得好的話也不會來到小樹林里練習,由此老人說自己是聾子。
學生b、我認為這唯一的聽眾是一個善解人意的聽眾。(你是從哪讀出來的)我是從這讀出來的“是我打攪你了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坐一會兒。”“我猜想你拉的一定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我從這些可以看出老人的善解人意,因為從下文可以看出,這個老人根本就不是聾子,她欺騙了“我”實際是一種善意的謊言,因此說她是善解人意的聽眾。同樣導入學生a的預設。
學生c、我認為這唯一的聽眾是一個大教育家。(師:你為什么這樣說?)因為她讓“奏出了真正的音樂。(為什么這樣說?)師生共同探討?
學生1、因為我的爸爸和妹妹都說我是白癡,可以說他們已經放棄了我。(你是從那看出來的,能不能讀一讀)生讀第一自然段的重點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