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悅耳、耐心、沉默”等詞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研讀過程中通過教師引導感悟真情,了解蘇珊對我的關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會關愛他人的精神,懂得幫助別人自己也在享受幸福。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在《唯一的聽眾》里,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使得我琴技大增。今天,我們要學習另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
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二、理解課文
請打開課本,也讓我們透過文字去用心靈傾聽作者的聲音。
自由讀,將課文讀正確、流利、通順。
1、出示主要問題:“我”與蘇珊為什么要用心靈去傾聽彼此的話語。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從文中找出兩句話,說說“我”與蘇珊為什么要用心靈去傾聽彼此的話語。
出示:我對她講了這些年來我的情況,并告訴她,她為兒時的我所做的一切有多么重要。
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2、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蘇珊為兒時的我做的“一切”指:告訴我被錘子砸傷的手指不再疼痛的方法;告訴我怎樣計算長方形的面積;西班牙首都在哪里;“修理”這個詞怎樣拼寫;為什么整天唱歌的金絲雀會一動也不動……
3、這些幫助對我有什么用?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犞@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
4、我的電話讓蘇珊感受到做母親的幸福從哪里看出來?
①電話里傳來了我熟悉的聲音,我說:“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嗎?”
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
我們一起大笑起來。
(抓住“沉默了一會兒”理解蘇珊的幽默回答是因為她感受到了我帶給她的童真,讓她享受到了作為母親的幸福。有感情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