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靈去傾聽》教案(精選12篇)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3、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課前準備課件
教 學 過 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
人間處處有真情啊!今天,我們要學習另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
2、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怎樣的聽是“傾聽”?(細心地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呢?請打開課本,讓我
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讀感知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流暢的地方做個記號,可以多讀幾遍。讀完以后,想想:課文圍繞“我”和蘇珊的交往,寫了幾個意思。
2、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
(課文先寫“我”開始以為蘇珊是住在電話機里的無所不知的小精靈,只要撥“105”,就能得到她的幫助。然后寫“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情急之中撥通了電話,得到了蘇珊的熱情幫助,對她產生了好感。接著寫“我”與蘇珊聊天,蘇珊總是用心靈傾聽“我”的聲音,耐心地給“我”幫助與安慰,她成了“我”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最后寫長大后,“我”利用回故鄉的機會與蘇珊取得了聯系。就在我們約定見面的前夕,蘇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懷念她。)
三、細讀感悟
1、蘇珊,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我還沒有見過她時,已把她當作──(學生:我的第二個母親)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2)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最可親近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啊!你能說說為什么嗎?讓我們從課文中去找答案。認真讀課文,那些地方讓你深受感動,用筆畫下來,然后和同桌交流。
(3)學生交流談感受。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師:請大家讀讀這個句子:“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
師:誰能告訴大家:是什么原因讓蘇珊說這番話的?
(因為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很傷心。)
師:你怎么知道“我”很傷心?
(作者說“我非常難過,心比被錘子砸了的手指還疼”,錘子砸了手指,作者說心比手指還要疼。看來作者確實傷心了。)
師:作者告訴蘇珊自己很傷心了嗎?
(沒有。)
師:一起讀“我”說的話。
(生讀)
師:那蘇珊是怎么知道的呢?
(蘇珊是從“我”的話里聽出來的。)
師:老師再讀“我”的話,你們用心聽,看聽出了什么?
(師讀“能告訴……一動不動了呢?”)
(我聽出來了,作者非常不愿意金絲雀死去,他希望金絲雀只是不動了,過一會兒還能活過來。
我聽出來了,作者對死充滿了害怕。
我聽出了作者傷心到了極點。 )
師:你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些蘇珊聽出來了嗎?
(聽出來了。)
師: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傾聽“我”說的話,當然聽出來了。那么,蘇珊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作者金絲雀死了呢?這說明了什么?
(她很有愛心。她不想讓“我”太傷心。她很樂觀,把死看成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師:是的。讓我們學著蘇珊的語氣來讀這句話。
(生讀)
師:聽了蘇珊的話,“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作者不傷心了。我是從課文第11段中知道的。)
師:請大家讀讀這一段。
(4)接線員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對我的求助,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會怎樣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斷……)蘇珊卻不是這樣,面對一個從未謀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親般的愛心。
(5)再次齊讀: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2、那么,蘇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間的交往的?
指名讀,齊讀: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同學們,生活就是這樣,當你用心付出的同時,不經意間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3、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不知你發現了沒有?
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
(怕我傷心、難過;要我樂觀對待生活……)
4、請同學們想一想,蘇珊在寫留言前會想些什么?
小練筆:就要離開了,蘇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練筆。
四、總結升華
1、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課題,齊讀:用心靈去傾聽。
用心靈去傾聽的是什么?
(用心靈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傾聽人間的真善美……)
一根電話線讓我們心靈相通,有一首歌寫得好(課件出示,先是師讀,漸漸生融入其中):
接受我的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走進我們的視野,從此不再陌生,人類的面孔就是愛的表情!告訴你一個發現,你和我都會感動,世界很小,是個家庭!
2、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去對待生活,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掛圖、搜集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1、出示課題。
2、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疑
1、自由地、快速地讀幾遍課文。
2、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
2、交流最受感動的地方。
3、品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
5、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么?
四、總結全文
五、布置作業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讀題。
說說什么是傾聽?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疑。
1、請同學們打開課文,快速地讀課文,讀準字音。
2、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怎樣動人的故事?(引導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認讀詞語:蘇珊、水槽。
交流。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悟。
(一)蘇珊,一個普通的接線員,我還沒見過她的時候,我已經把她當作(學生接讀——我的第二個母親)
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親近、最愛我們、可以依賴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啊!
你能說說為什么嗎?讓我們從課文中去找答案。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劃出有關的主要的(描寫言行的)句子,寫寫自己的感受。
學生交流談感受。
1、我的手指被錘子敲了腫了,蘇珊告訴我用冰塊壓在手指上止痛,我照著做果然不痛了。可以看出她的什么?(細心)
出示句子: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我為什么放聲大哭?除了手指的痛,還有什么原因?這是一個怎樣的接線員?(溫柔)齊讀。
在我的哭聲中,細心的她聽出了恐懼、孤單、無助,用悅耳的聲音指導我自救,獲得了我的信任。
2、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什么問題?你看來這是一些怎樣的問題?從這里感受到了什么?(耐心)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我和蘇珊的感情與日俱增。
個別讀,齊讀。
3、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請大家讀讀這個句子。誰能告訴大家:是什么原因讓蘇珊說這番話的?你怎么知道“我”很傷心?作者告訴蘇珊自己很傷心了嗎?一起讀“我”說的話。(生讀)那蘇珊是怎么知道的呢?老師再讀“我”的話,你們用心聽,看聽出了什么?(師讀“能告訴……一動不動了呢?”)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傾聽“我”說的話,當然聽出來了。那么,蘇珊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作者金絲雀死了呢?這說明了什么?(樂觀)讓我們學著蘇珊的語氣來讀這句話。(男女生賽讀)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如何化解“我”心中的傷痛,不讓死亡留給“我”太多的恐懼呢?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的善良、樂觀由此可見一斑。)
再次齊讀: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二)那么,蘇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間的交往的?引讀: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同學們,生活就是這樣,當你用心付出的同時,不經意間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同學,不知你發現了沒有?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怕我傷心、難過;要我樂觀對待生活……)
齊讀:讀出蘇珊的心聲。
四、課文在描寫蘇珊這一位人物時,主要運用怎樣的方法?(語言描寫)指導學生在寫作中能夠靈活運用語言、行動、心理描寫刻畫人物。
五、總結深化
1、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課題,齊讀:用心靈去傾聽。
用心靈去傾聽的是什么?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去對待生活,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
接受我的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走進我們的視野,從此不再陌生,人類的面孔就是愛的表情!告訴你一個發現,你和我都會感動,世界很小,是個家庭!
讓我們用一首《愛的奉獻》結束這一堂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4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3、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感受真情的美好。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板書:傾聽。
板書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怎樣的聽是“傾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請打開課本,
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讀感知
1、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自己特別有體會句子可以劃下來。
2、指名讀課文。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
4、你劃出了哪些句子,讀給大家聽一聽,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三、研讀感悟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2、你能說說為什么嗎?讓我們從課文中去找答案。
3、學生交流感受。
4、接線員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對我的求助,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會怎樣?(指名說)齊讀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5、那么蘇珊是怎樣看待她和我之間的交往的?(指名說)
6、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不知你發現了什么?
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
四、總結
同學們,讓我們再次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他人帶來什么?
(將愛心傳遞給他人,減緩“我”對死亡的恐懼,給別人以溫馨的安慰與幫助。)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5
課 題
12、用心靈去傾聽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3、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前后照應,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教學難點
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練習朗讀課文,讀通句子
2、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一、導入新課
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今天,我們再來了解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用心靈去傾聽》(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說
3、再讀課文,了解蘇珊給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4、集體交流
三、細讀課文,了解內容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這些語句劃出來(提示: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
(1)“我”的手指受傷后向蘇珊求助(36自然段)
“我”為什么會對著話機放聲大哭?蘇珊是怎樣幫助“我”的?
(2)“我”經常向蘇珊求助(7自然段)
從小精靈問題耐心地回答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看出什么?
(3)當可愛的小鳥死后,蘇珊安慰“我”
蘇珊為什么對“我”說:“這只可愛的小鳥,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從“我”的話里你聽出什么時候?從蘇珊的話中你可以看出什么?
聽了蘇珊的話后,“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2、“我”為什么稱蘇珊是未曾謀面卻如同“我”的第二個母親的人?
蘇珊對我的印象又如何呢?(指名讀相關內容)
他們最后見面了嗎?蘇珊給我的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是什么意思?從這兒你可以看出蘇珊怎樣的特點?你感受到“我”此時此刻的心情了嗎?說一說
帶著自己的感悟讀讀這一部分
3、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說說用心靈傾聽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
四、了解文章的寫作特點
本文前后照應的句子有多處,找一找,劃一劃,并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板
書
設
計
12、用心靈去傾聽
蘇珊 我
傾聽 幫助 感激 懷念
教
學
反
思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6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
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醫院、商場、銀行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教學時間
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2、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評:引導學生解題質疑,直奔主題。]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疑
1、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地、快速地讀幾遍。
2、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評:把握全文大意,了解“我”與蘇珊是怎樣進行交往的,有助于理解“我”對蘇珊的依賴之情是怎樣產生,有助于下文提煉蘇珊有耐心有愛心地幫助孩子的品質。]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動的地方(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
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
3、品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5、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么?
[評:“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動的詞句來學習課文,感受蘇珊的美好心靈,讓孩子明白用心靈傾聽能給他人帶去幫助,教會孩子在生活中學會當一個傾聽者。]
四、總結全文
雖然蘇珊是問訊臺里普通的工作人員,但是她能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希望孩子們也學會用心靈去傾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目前,我國有相當數量的聲訊臺,這些聲訊臺良莠不齊。有的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有不少聲訊臺以賺錢為目的,希望大家能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利用現代信息渠道。
[全課評析:這是西班牙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在引導學生閱讀感悟時,緊緊抓住心靈和傾聽兩個詞,體會蘇珊是怎樣用心的,又是怎樣有耐心地傾聽?這樣做給他人帶來了什么好處?由此,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用心的傾聽者。除此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蘇珊對死亡的樂觀主義態度,她對待鳥兒和自己的死亡都很從容,“到另一個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這種態度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稱道的。]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7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這樣一篇課文《用心靈去傾聽》:這是六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篇幅很長,也很感人,講述了接線員蘇珊用心靈傾聽我的困難,用一顆慈母般的愛心幫助我的真情故事。在西班牙,問訊處的接聽員蘇珊用自己極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靈傾聽以及她那富有詩意的語言使一個孤寂、無助、對死亡充滿恐懼的男孩變得快樂、自信,她影響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一生。
一、課堂教學中的反思。
這是西班牙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在引導學生閱讀感悟時,緊緊抓住心靈和傾聽兩個詞,體會蘇珊是怎樣用心的,又是怎樣有耐心地傾聽?這樣做給他人帶來了什么好處?由此,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用心的傾聽者。除此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蘇珊對死亡的樂觀主義態度,她對待鳥兒和自己的死亡都很從容,“到另一個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這種態度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稱道的。在這堂課中,我主要緊扣一點:我把蘇珊當作自己的母親,蘇珊具有母親般的愛心。讓學生發散,找到重點句子,進行朗讀感悟,感悟到她的樂觀、耐心善良、溫柔、細心、她就像母親一樣在關心我、愛我。從而提升到,蘇珊是在用愛心在傾聽,用心在歌唱一首愛的歌曲,回歸到課題,點題。學生能夠緊跟老師思路進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歡笑、傷心,有時會有驚喜。
二、教育藝術中的反思。
蘇珊在面對一個陌生男孩的傾訴時保持的是一份親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正是這份親切、平和、耐心,使小男孩擁有了最善良、最純真、最澄澈的心靈。是啊,傾聽就是一項技巧,是一種修養,甚至是一門藝術;對于我們教師來說,學會傾聽更是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職業的自覺。可就在這份責任、這種追求之中,我反思自己的工作:當學生觸犯紀律時,我是痛心疾首無休止的所謂教導;當學生沒有完成作業時,我是恨鐵不成鋼的所謂的諄諄教誨;當學生之間發生矛盾時,我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當學生羞澀地走近我欲言又止時,我是自作聰明的循循善誘……我何曾考慮到了學生們當時的感受?我又何曾注視到了他們當時的眼神寫滿了茫然!失措!厭煩!無畏!心不在焉……
當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我為什么不能靜下心來聽聽他的解釋呢?沒有哪個孩子是存心想犯錯誤的;當學生氣喘吁吁的跑進你的辦公室,想對你說點什么的時候,我為什么不能停下手中的活兒,注視著他的眼睛,靜靜地聽他說完呢?當學生在路上興沖沖地和你打著招呼想和你分享他的快樂的時候,我為什么不能停住自己匆忙的腳步呢……讓我們學會用心靈去傾聽!這樣,你會聽到學生心靈的訴說,你會享受到教育的最大快樂與幸福。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
(2)能正確地搭配詞語。
2.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精靈”蘇珊是一位能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可敬的人,體會作者對蘇珊的感激之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精靈”蘇珊是一位能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可敬的人,體會作者對蘇珊的感激之情。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上一篇課文中,我們了解了一位慈祥可敬的老人給予“我”信心的故事。那么這節課我們就看“我”是如何與電話“小精靈”交往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識本課的2個生字。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問題:
(1)“我”是如何與“小精靈”開始通話的?
(2)“我”與“小精靈”都聊了哪些事情?
4.提出不懂的問題。
5.全班匯報,檢查學習情況
三、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思考下列問題
1.“我”長大后為什么想認識蘇珊?
2.當“我”看到蘇珊的留言時有什么感受?
3.假如蘇珊一開始沒有給“我”幫助,那這個故事的結局應該是如何的?
四、全班交流
說一說最近令你感動的事情。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本文來源于西班牙的《都市生活報》,我國《參考消息》翻譯并刊登了本文。課文真實地記錄了“我”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交往的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表達了“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全文圍繞“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這條主線展開,脈絡清楚。課文先寫“我”開始以為蘇珊是住在電話機里的無所不知的小精靈,只要撥“105”,就能得到她的幫助。然后寫“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情急之中撥通了電話,得到了蘇珊的熱情幫助,對她產生了好感。接著寫“我”與蘇珊聊天,蘇珊總是用心靈傾聽“我”的聲音,耐心地給“我”幫助與安慰,她成了“我”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最后寫長大后,“我”利用回故鄉的機會與蘇珊取得了聯系。就在我們約定見面的前夕,蘇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懷念她。
課文采用兒童的視角觀察事物,選取一些平凡的瑣事來表現人物品質,語言樸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讀來真實可信,生動感人。課文多處運用了前后照應的手法。如,第十四自然段“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嗎”與第七自然段“‘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照應;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與第五自然段“我對小精靈說:‘我一個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了……’”照應;最后一段“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與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照應。這樣寫,使得全文層次分明,結構嚴謹。
選編本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二是進一步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那天,“我”在玩耍的時候,手指被錘子砸傷了,非常希望得到幫助,可是“家里沒有人,哭也不會有誰聽見”,“我”顯得多么的孤獨無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在“我”的記憶中,蘇珊是個無所不知的小精靈。蘇珊面對“我”一個個簡單而幼稚的問題,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如何化解“我”心中的傷痛,不讓死亡留給“我”太多的恐懼呢?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的善良、樂觀由此可見一斑。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這就是“我”長大后,離開家鄉,知道電話是怎么回事后想見到蘇珊的真正原因。文章這樣寫,也為下文“我”回到家鄉后主動與蘇珊聯系作了鋪墊,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2)對詞語的理解。
著迷:對人或事物產生難以舍棄的愛好。
密語:秘密的通信用語。為了保密,通常用數字、字母、單詞等代替真實的通信內容,也叫暗語。
謀面:彼此見面,相識。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三、教學建議
1.問訊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我國,許多公眾服務場所也都設有問訊處,比如,醫院、車站、碼頭。這些問訊處,為人們就醫、乘車(船)帶來很大的方便。學生對問訊處應該說還是比較陌生的,特別是農村孩子,即便出行也是有大人帶著的。因此,結合本課教學,教師可稍作解釋,也可以讓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或醫院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2.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記敘的內容又是兒童生活方面的,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然后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提醒學生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如,蘇珊面對“我”的提問,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又如,“我”心愛的小鳥死了,蘇珊卻說是“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通過反復朗讀,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感受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心聲的美好心靈,感受“我”對蘇珊母親般深厚的感情。最后,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說說用心靈傾聽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
3.課題“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蘇珊作為問訊處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對于文中的孩子,蘇珊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如,當孩子的手指被砸傷時,她從孩子的哭聲中,聽出了孩子的孤單、恐懼與無助,她用悅耳的聲音幫助孩子消除恐懼,指導孩子實現自救,贏得了孩子的信任。又如,當孩子因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去傷心時,蘇珊寬慰孩子,消除孩子對死亡的恐懼。可以圍繞課題,引導學生談談各自的認識,啟發孩子: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4.本文情感豐富,適合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老師可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導。如,回憶“我”的金絲雀突然死后的那部分語句,人物感情豐富,是感情朗讀的好材料。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把握人物的心情:“我”傷心、痛苦,無法接受眼前的事實,渴望得到安撫;蘇珊聽懂了“我”的心聲,她用自己樂觀的生活態度影響“我”,引導“我”走出痛苦的陰影。然后通過多種形式朗讀,把感情表達出來,加深對人物的理解。
5.目前,我國有相當數量的聲訊臺,這些聲訊臺良莠不齊。有的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有不少聲訊臺以賺錢為目的,利用青少年辨別能力差的弱點,千方百計誘騙青少年撥打電話。個別的甚至利用引誘青少年上當受騙。因此,結合本課教學,也要引導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利用現代信息渠道。
四、教學案例
讓生命更美好
師:請大家讀讀這個句子:“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
師:誰能告訴大家:是什么原因讓蘇珊說這番話的?
生:因為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很傷心。
師:你怎么知道“我”很傷心?
生:作者說“我非常難過,心比被錘子砸了的手指還疼”,錘子砸了手指,作者說心比手指還要疼。看來作者確實傷心了。
師:作者告訴蘇珊自己很傷心了嗎?
生:沒有。
師:一起讀“我”說的話。(生讀)那蘇珊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蘇珊是從“我”的話里聽出來的。
師:老師再讀“我”的話,你們用心聽,看聽出了什么?(師讀“能告訴……一動不動了呢?”)
生:我聽出來了,作者非常不愿意金絲雀死去,他希望金絲雀只是不動了,過一會兒還能活過來。
生:我聽出來了,作者對死充滿了害怕。
生:我聽出了作者傷心到了極點。
師:你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些蘇珊聽出來了嗎?
生:聽出來了。
師: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傾聽“我”說的話,當然聽出來了。那么,蘇珊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作者金絲雀死了呢?這說明了什么?
生:她很有愛心。她不想讓“我”太傷心。
生:她很樂觀,把死看成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師:是的。讓我們學著蘇珊的語氣來讀這句話。(生讀)
師:聽了蘇珊的話,“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生:作者不傷心了。我是從課文第11段中知道的。
師:請你讀讀這一段。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3、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
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醫院、商場、銀行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2.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評:引導學生解題質疑,直奔主題。]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疑
1.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地、快速地讀幾遍。
2.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評:把握全文大意,了解“我”與蘇珊是怎樣進行交往的,有助于理解“我”對蘇珊的依賴之情是怎樣產生,有助于下文提煉蘇珊有耐心有愛心地幫助孩子的品質。]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2.交流感動的地方(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
3.品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
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5.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么?
[評:“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動的詞句來學習課文,感受蘇珊的美好心靈,讓孩子明白用心靈傾聽能給他人帶去幫助,教會孩子在生活中學會當一個傾聽者。]
四、總結全文
雖然蘇珊是問訊臺里普通的工作人員,但是她能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希望孩子們也學會用心靈去傾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目前,我國有相當數量的聲訊臺,這些聲訊臺良莠不齊。有的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有不少聲訊臺以賺錢為目的,希望大家能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利用現代信息渠道。
[全課評析:這是西班牙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在引導學生閱讀感悟時,緊緊抓住心靈和傾聽兩個詞,體會蘇珊是怎樣用心的,又是怎樣有耐心地傾聽?這樣做給他人帶來了什么好處?由此,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用心的傾聽者。除此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蘇珊對死亡的樂觀主義態度,她對待鳥兒和自己的死亡都很從容,“到另一個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這種態度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稱道的。]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神圣、悠悠、莊重、儀式、抱歉、溜走、介意、追問、荒唐、聲望、割舍、大吃一驚”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情感與思想】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拓展與延伸】課后思考并討論“一個人進步的力量來自哪里?”這個問題。
【重、難點突破】理解老教授的話的真正含義以及對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感受老教授愛護年輕人、培養年輕人的美好品質。
【教學手段】本課采用多媒體flash課件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唯一的聽眾》這篇課文,懂得了耐心地聽也是對人的一種愛護與幫助。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篇關于耐心聽別人說話的課文,希望我們能夠從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傾聽”的意義。
板書: 用心靈去傾聽
解題:你知道題目是什么意思嗎?
心靈:指內心、精神、思想等。 傾聽:細心地聽取(多用于上對下)。
題目的意思:集中全部精神用心地聽。
下面我們就緊緊圍繞課文題目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初讀課文,思考:誰在用心靈傾聽?傾聽什么?圍繞“用心靈去傾聽”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教學提示:前兩個問題非常簡單,要求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自己解答,第三個問題實際上是在考查學生對課文分層理解的能力,要求學生抓住“我”與蘇珊交往過程這條主線來理解。
教學參考:
全文圍繞“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這條主線展開,脈絡清楚。課文先寫“我”開始以為蘇珊是住在電話機里的無所不知的小精靈,只要撥“105”,就能得到她的幫助。然后寫“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情急之中撥通了電話,得到了蘇珊的熱情幫助,對她產生了好感。接著寫“我”與蘇珊聊天,蘇珊總是用心靈傾聽“我”的聲音,耐心地給“我”幫助與安慰,她成了“我”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最后寫長大后,“我”利用回故鄉的機會與蘇珊取得了聯系。就在我們約定見面的前夕,蘇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懷念她。
三、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與大家交流。
教學提示:這是在要求學生交流他們預習時的所得與所疑,幫助他們順利地理解課文。找到的句子可以是自己有所收獲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不太理解的句子。主要讓學生自己來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在學生理解困難或有誤的時候予以指導。要對學生的理解多給以鼓勵性的評價。
教學參考:
對課文重點句子的理解: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那天,“我”在玩耍的時候,手指被錘子砸傷了,非常希望得到幫助,可是“家里沒有人,哭也不會有誰聽見”,“我”顯得多么的孤獨無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在“我”的記憶中,蘇珊是個無所不知的小精靈。蘇珊面對“我”一個個簡單而幼稚的問題,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如何化解“我”心中的傷痛,不讓死亡留給“我”太多的恐懼呢?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的善良、樂觀由此可見一斑。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這就是“我”長大后,離開家鄉,知道電話是怎么回事后想見到蘇珊的真正原因。文章這樣寫,也為下文“我”回到家鄉后主動與蘇珊聯系作了鋪墊,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四、有感情地朗讀最能感動你的部分,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提示: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目的在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從中體會文字所蘊含的感情。要求學生先讀,然后說一說自己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是從什么地方體會到的,自己有沒有讀出這種感情,要以情促讀,讀中悟情。采用學生互評與教師指導的方法。
教學提示:
課文真實地記錄了“我”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交往的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表達了“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五、討論:你明白題目的意思了嗎?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
教學提示: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并且要明白其實作者也是在教育我們要學會用心靈傾聽別人的訴,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教學參考:
課題“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蘇珊作為問訊處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對于文中的孩子,蘇珊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六、你能發現在篇文章在寫法上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教學提示:意在培養綜合運用所學到的寫作知識,通過分析文章的寫法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寫作方法解答即可,如有疏漏,教師可作適當補充。
教學參考:
全文圍繞“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這條主線展開,脈絡清楚。課文采用兒童的視角觀察事物,選取一些平凡的瑣事來表現人物品質,語言樸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讀來真實可信,生動感人。課文多處運用了前后照應的手法。如,第十四自然段“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嗎”與第七自然段“‘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照應;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與第五自然段“我對小精靈說:‘我一個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了……’”照應;最后一段“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與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照應。這樣寫,使得全文層次分明,結構嚴謹。
板書設計(文字版):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教學重難點:
1、進一步領會文章的與作寫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教學方法:教法:談話法(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式(啟發學生相象、感悟課文)
學法:朗讀法(整體感知課文)、想象(引導學生想象感知課文)、練習法(及時鞏固所學內容)、背誦(積累語言、復習鞏固所學內容)
等。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教師活動)
1、教師:同學們都到醫院里看過病,當你找不到看病門診室、檢查室、化驗室的時候,你會怎么辦?(醫院的問詢處給患者帶來了方便,這體現了醫院對病患者的關愛。)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關于“認真傾聽”的真情故事。
2、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怎樣的聽是“傾聽”?(細心去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請打開課本,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讀感知(學生活動)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暢的地方做個記號,再讀一遍。自己特別有體會的句子可以畫下來。
2、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3、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引導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4、你畫出了哪些句子,能給大家讀一讀嗎?并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自由發言)
(三)研討感悟(師生活動)
1、蘇珊,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我還沒有見過她時,已把她當作——(學生:我的第二個母親)
2、那么,蘇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間的交往的?
引讀: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3、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不知你發現了沒有?
4、請同學們想一想,蘇珊的寫留言前會想些什么?
1
小練筆:就要離開了,蘇珊想: 。 交流練筆。
(四)總結深化(教師活動)
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課題,齊讀:用心靈去傾聽。
用心靈去傾聽的是什么?
一要電話線讓我們心靈相通,有一首歌寫得好(課件出示):
接受的我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結構就相互支撐!走進我們的視野,從此不再陌生,人類的面孔就是愛的表情!告訴你一個發現,你和我都會感動,世界很小,是個家庭!
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去對待生活,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篇12
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
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3. 教學用具
4. 標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的聽眾》這篇課文,懂得了用心去傾聽也是對人的一種關心和幫助。生活處處有真情
真情是一輪暖陽,溫暖你那潮濕的心;
真情是一股溫泉,洗去你心頭的不悅;
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
……
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篇關于用心去傾聽別人說話的文章,請大家齊讀課題。 板書: 用心靈去傾聽
解題:你知道題目是什么意思嗎? 心靈:指內心、精神、思想等。 傾聽:細心地聽取(多用于上對下)。 題目的意思:集中全部精神用心地聽。 下面我們就緊緊圍繞課文題目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初讀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指名輪讀課文,注意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 2、課文講了誰和誰之間的故事?(我和蘇珊) 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想想:我和蘇珊之間發生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
三、研讀感悟
(一)、蘇珊,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我還沒有見過她時,已把她當作──(學生:我的第二個母親) 1、課文當中是怎樣描述的: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
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2、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最可親近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啊!老師很好奇蘇珊到底為我做了些什么事讓我把從未謀面的她當做了我的第二個母親,請再讀課文從中找到答案。(1、砸傷手,向蘇珊尋求幫助。2、和蘇珊聊天。3、金絲雀死了,找蘇珊安慰。)
(二)、好,下面我們就首先來看看一看我和蘇珊的初次相識:同學們快速的找一找課文的哪幾自然段講我和蘇珊的初次相識?(3-6) 1、我和蘇珊是在哪里相識的?(問訊處)我以為她是——住在電話機里住著的小精靈。 2、我和蘇珊的初次相識發生在什么情況下?(我獨自一人在家時不小心砸傷了手指) 3、我為何想到向問訊處尋求幫助?(因為我看見爸爸可以從他那里知道現在幾點了,明天天氣怎樣,火車出發的時間以及爸爸朋友的電話號碼。) 4、那我找到小精靈了嗎?(找到了)你是如何知道的?當我終于找到了小精靈,聽見了她溫柔的嗓音,我有何表現?(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我為何有這樣的表現?(一方面因為手指受傷了很痛,另一方面我感覺在孤獨無助中找到了希望幸福地哭了) 5、找到了電話里住著的小精靈——蘇珊,她幫助我了嗎?(幫了)用自己的話說說她是怎樣幫助我的?請用上“先„„在„„然后„„‟這樣的詞.(先讓我打開冰箱找到冰箱里 的冰塊,再讓我把冰塊倒進水槽里,最后讓我拿起一塊放到受傷的手指上。)我照著做了之后感覺如何?(手指立刻不疼了)我以為——是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在用她的魔法幫助我。
(三)、我和蘇珊的初次相識,令我對住在電話里的小精靈有了深深的依賴,我經常和她偷偷地——聊天。
1、請同學們快速的找一找課文的哪幾自然段講我和蘇珊經常聊天,就連金絲雀死了,找蘇珊安慰?(3-6)
2、我和蘇珊聊天時都會問些什么?(‚怎樣計算長方形物體的面積‛‚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這個詞怎樣拼寫‛等等)
3、對于我不斷的提問,蘇珊是怎樣做的?(小精靈總是耐心的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的向我解釋。) 蘇珊面對“我”一個個幼稚的問題,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的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的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的交流中,兩人的心走到了一起,結成了*般的情誼。
4、有一天,我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非常難過。有多難過?(心比被錘子砸了的手指還疼。) 5、這時候我想到了誰?于是我就問她——“能告訴我為什么嗎,蘇珊?為什么這只整天唱歌的小鳥,突然一動不動了呢?”作者真不知道小鳥死了嗎?(不是,作者是不愿意小鳥死去,他希望金絲雀只是不動了,過一會兒還會活過來。)
6、對于小鳥的突然死去蘇珊是怎樣說的?(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
7、是呀,小鳥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呀!對于小鳥的死去蘇珊采用了一種更美好的說法。蘇珊為何沒有直接告訴我小鳥死了,而要說小鳥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了?(因為蘇珊不想‚我‛太難過了,不想讓死亡留給‚我‛太多的恐懼)
8、通過“我”與蘇珊的交談中,你覺得蘇珊是一個怎樣的人?——善良、樂觀。
9、長大后,我知道了電話是怎么回事,明白了我兒時那些幼稚的問題根本不在接線員的工作范疇內,也明白了接線員工作的繁忙,辛苦,想起了蘇珊對于我的問題總是——耐心的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的向我解釋.因此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
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我為何會覺得蘇珊就像我的母親一樣?(因為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給予安慰。)
(四)、回憶交往過程,懷念蘇珊。
四、小結課文,升華感情。
蘇珊真是一個善良的人,她作為問詢處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不光盡心盡力地做好本職工作,對于文中這個可愛的孩子,蘇珊不僅用心靈去傾聽,更用心去和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課題“用心靈去傾聽”不僅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評價,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希望我們的同學也能用心靈去傾聽,用心去和別人交流,相信在你付出真心時,也能得到別人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