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通用15篇)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1-27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通用15篇)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神圣、悠悠、莊重、儀式、抱歉、溜走、介意、追問、荒唐、聲望、割舍、大吃一驚”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情感與思想】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拓展與延伸】課后思考并討論“一個人進步的力量來自哪里?”這個問題。

  【重、難點突破】理解老教授的話的真正含義以及對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感受老教授愛護年輕人、培養年輕人的美好品質。

  【教學手段】本課采用多媒體flash課件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唯一的聽眾》這篇課文,懂得了耐心地聽也是對人的一種愛護與幫助。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篇關于耐心聽別人說話的課文,希望我們能夠從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傾聽”的意義。

  板書: 用心靈去傾聽

  解題:你知道題目是什么意思嗎?

  心靈:指內心、精神、思想等。           傾聽:細心地聽取(多用于上對下)。

  題目的意思:集中全部精神用心地聽。

  下面我們就緊緊圍繞課文題目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初讀課文,思考:誰在用心靈傾聽?傾聽什么?圍繞“用心靈去傾聽”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教學提示:前兩個問題非常簡單,要求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自己解答,第三個問題實際上是在考查學生對課文分層理解的能力,要求學生抓住“我”與蘇珊交往過程這條主線來理解。

  教學參考:

  全文圍繞“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這條主線展開,脈絡清楚。課文先寫“我”開始以為蘇珊是住在電話機里的無所不知的小精靈,只要撥“105”,就能得到她的幫助。然后寫“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情急之中撥通了電話,得到了蘇珊的熱情幫助,對她產生了好感。接著寫“我”與蘇珊聊天,蘇珊總是用心靈傾聽“我”的聲音,耐心地給“我”幫助與安慰,她成了“我”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最后寫長大后,“我”利用回故鄉的機會與蘇珊取得了聯系。就在我們約定見面的前夕,蘇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懷念她。

  三、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與大家交流。

  教學提示:這是在要求學生交流他們預習時的所得與所疑,幫助他們順利地理解課文。找到的句子可以是自己有所收獲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不太理解的句子。主要讓學生自己來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在學生理解困難或有誤的時候予以指導。要對學生的理解多給以鼓勵性的評價。

  教學參考:

  對課文重點句子的理解: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那天,“我”在玩耍的時候,手指被錘子砸傷了,非常希望得到幫助,可是“家里沒有人,哭也不會有誰聽見”,“我”顯得多么的孤獨無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在“我”的記憶中,蘇珊是個無所不知的小精靈。蘇珊面對“我”一個個簡單而幼稚的問題,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如何化解“我”心中的傷痛,不讓死亡留給“我”太多的恐懼呢?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的善良、樂觀由此可見一斑。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這就是“我”長大后,離開家鄉,知道電話是怎么回事后想見到蘇珊的真正原因。文章這樣寫,也為下文“我”回到家鄉后主動與蘇珊聯系作了鋪墊,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四、有感情地朗讀最能感動你的部分,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提示: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目的在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從中體會文字所蘊含的感情。要求學生先讀,然后說一說自己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是從什么地方體會到的,自己有沒有讀出這種感情,要以情促讀,讀中悟情。采用學生互評與教師指導的方法。

  教學提示:

  課文真實地記錄了“我”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交往的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表達了“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五、討論:你明白題目的意思了嗎?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

  教學提示: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并且要明白其實作者也是在教育我們要學會用心靈傾聽別人的訴,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教學參考:

  課題“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蘇珊作為問訊處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對于文中的孩子,蘇珊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六、你能發現在篇文章在寫法上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教學提示:意在培養綜合運用所學到的寫作知識,通過分析文章的寫法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寫作方法解答即可,如有疏漏,教師可作適當補充。

  教學參考:

  全文圍繞“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這條主線展開,脈絡清楚。課文采用兒童的視角觀察事物,選取一些平凡的瑣事來表現人物品質,語言樸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讀來真實可信,生動感人。課文多處運用了前后照應的手法。如,第十四自然段“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嗎”與第七自然段“‘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照應;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與第五自然段“我對小精靈說:‘我一個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了……’”照應;最后一段“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與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照應。這樣寫,使得全文層次分明,結構嚴謹。

  板書設計(文字版):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篇2

  12*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2、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3、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重點: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

  難點: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傾聽。上課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地傾聽老師和同學的話語?

  2、板書完整課題。交流學案:課文寫了誰用心傾聽誰的話語?

  3、明確蘇珊的身份以及和“我”的關系。

  二、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1、“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究竟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課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或短語,用圈圈出來。

  2、交流詞語,師板書。

  小時候有一天那天從那以后一天長大以后終于有一天過了一段時間

  4、用心讀一讀這些詞語或短語,你發現了什么?(交往時間長、交往次數多)

  5、我們究竟是怎樣一步一步交往的呢?抓住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跳讀課文,想想那幾件事情是詳細寫,那幾件事情是簡單寫的?

  小結:為什么有的詳寫有的略寫呢?詳寫的事情應該是作者印象深刻的事。可見,我們寫文章也要做到有詳有略。試試用上這些詞語,用簡要的語言說說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6、如果用上一些連接詞說交往過程會更加順暢。如先,再,然后,接著,最后

  教師小結:抓住詳寫的事情和連接詞能幫助我們更加完整更加簡潔地說主要內容。

  三、聚焦重點內容,交流感動之處

  1、在小時候的“我”眼中,蘇珊是什么?長大后,我又把蘇珊當做什么人?

  板書:小精靈 第二個母親

  2、小精靈這個詞語讓我們聯想到“可愛、聰明等”,而母親的稱呼卻讓我們感受到溫暖。從小精靈到第二個母親,我們能感受到“我”對蘇珊的感情發生了變化,我對蘇珊的感情越來越深。面對一個從未謀面的人,面對和我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陌生人,我卻在心里把她當做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為什么?

  3、請你在文中的事例中選擇一件最讓你感動的事例,用心讀一讀,同時畫出關鍵詞句。想想從哪些詞句中讓你體會到蘇珊對“我”的關愛。

  4、全班交流重點句子。

  “你夠得著冰箱里的冰塊嗎?”小精靈用悅耳的聲音問我。

  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5、小結。

  四升華情感,抒發心聲

  蘇珊作為問訊處的工作人員,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給予安慰,像一位母親那樣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可是,就在我們準備見面的前兩周,她去世了。對于“我”來說,心中有著千言萬語想要跟她訴說。寫下來。交流。

  五、布置作業,結課

  12 *用心靈去傾聽(學案)姓名

  一、自習

  1、讀題目,我猜測課文講的應該是一個關于 的故事。怎樣的聽是“傾聽”呢?

  2、好好讀課文,讀的過程中如果發現難讀的句子我要多讀幾遍。

  初讀課文,我知道題目的意思是 (誰)用心靈傾聽(誰)的話。

  3、閱讀詞語手冊,并把重點詞語的意思寫到書本上:無所不知、興高采烈、悅耳、謀面

  我仍然不理解的詞語還有 。

  4、我已經流暢地把這篇課文讀給( )聽了,他(她)的評價是。

  5、在課文中,105是作者家鄉的“問訊處”,那么在我們這兒,以下的電話號碼又代表什么呢?110 119120 114 12345 和同學討論一下。

  二、自悟

  1、我知道課文主要寫了“我”和105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蘇珊間的故事。默讀課文,想想“我”和蘇珊間的交往過程是怎樣的呢?課文先寫小時候,“我”以為。然后寫有一天 。接著寫后來的一天,“我”。最后寫長大后, 過了一段時間, 。

  2、課題中的“心靈”和“傾聽”是關鍵詞,我們也要抓住關于蘇珊的關鍵詞句來體會蘇珊是怎樣懷著一顆愛心去用心地,有耐心地傾聽“我”的傾訴的?畫出有關句子,寫寫你的體會。

  摘錄文中最感動你的的句子。

  從這個句子中你感受到

  3、課文多處都運用了前后照應的手法,這樣的寫法,使得全文層次分明,結構嚴謹。讓我們來試著完成同步35頁的第三題吧。

  4、讀了課文,我有疑問

  三、自檢

  1、同學們,讀了這篇文章,你肯定很有感觸,請用一兩句話寫下你的感想。

  2、文中的蘇珊具有 的品質。

  3、《唯一的聽眾》同樣也是一個關于傾聽的故事。這兩個故事有什么異同呢?和同學交流一下。

  同學們,讓我們在生活中也努力去做一個用心的傾聽者!當你用心付出的同時,不經意間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篇3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什么是問訊處?用一個詞說出你親身實踐后,對問訊處的印象,這節課就讓我們起去傾聽一個來自西班牙的也是有關問訊處的真實故事。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怎樣的聽是“傾聽”?

  2、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故事,注意把句子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暢的地方再多讀一遍。

  2、同桌輪流接讀故事,若有讀錯的地方請真誠地指正。讀后完成填空:《心靈的傾聽》是一篇____文,是按照____寫的,先寫____,再寫____,接著寫____,最后寫____。課文的主人公是____和____,課文主要寫的是____。

  3、簡單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三、研讀感悟

  1、這是一個發生在西班牙的真實故事,故事中的哪些內容感動了你?請默讀全文,用“——”畫出感動你的句子,并多讀幾遍。待會兒和大家一起交流。

  2、交流最受感動的句子(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預設:

  ⑴ 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了傾訴的對象,感到安慰)

  ⑵ “你夠得著冰箱里的冰塊嗎?”小精靈用悅耳的聲音問我。

  (悅耳?請用悅耳的聲音說這句話。蘇珊為什么要用悅耳的聲音問“我”?再讀句子。)

  ⑶ 我總是問她很多事情,比如,“怎么計算一個長方形的面積”“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怎樣回答才叫“耐心”地回答?當我聽不懂時,她總是“一遍遍”地解釋給我聽,雖然對成年人來說這些問題顯得如此的幼稚和簡單,你覺得蘇珊是個怎樣的人?有愛心。齊讀,讀出蘇珊的愛心來。)

  ⑷ 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是什么原因讓蘇珊說這番話的?

  你怎么知道“我”很傷心?

  作者告訴蘇珊自己很傷心了嗎?

  一起讀“我”說的話。那蘇珊是怎么知道的呢?

  老師再讀“我”的話,你們用心聽,看聽出了什么?

  你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些蘇珊聽出來了嗎?

  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傾聽“我”說的話,當然聽出來了。那么,蘇珊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作者金絲雀死了呢?這說明了什么?

  是的。讓我們學著蘇珊的語氣來讀這句話。

  聽了蘇珊的話,“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請你讀讀8~11自然段。

  ⑸ 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請同學們想一想,“我”為什么會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作自己的第二個母親。

  小練筆: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因為________。(要求:聯系上下文進行合理想象,話盡量用文中的語言進行補白。)

  3、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

  4、因為蘇珊在電話線那頭用心傾聽,給“我”帶來的幫助和安慰,使“我”變得快樂和幸福。那么,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么?板書:

  人間真情冷暖

  四、總結深化

  讓我們用心靈去傾聽人間真情冷暖,用愛心去對待絢爛美好的明天吧!

  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響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五、附板書

  用心靈去傾聽 

  蘇珊  湯米

  人間真情冷暖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

  (2)能正確地搭配詞語。

  2.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精靈”蘇珊是一位能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可敬的人,體會作者對蘇珊的感激之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精靈”蘇珊是一位能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可敬的人,體會作者對蘇珊的感激之情。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上一篇課文中,我們了解了一位慈祥可敬的老人給予“我”信心的故事。那么這節課我們就看“我”是如何與電話“小精靈”交往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識本課的2個生字。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問題:

  (1)“我”是如何與“小精靈”開始通話的?

  (2)“我”與“小精靈”都聊了哪些事情?

  4.提出不懂的問題。

  5.全班匯報,檢查學習情況

  三、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思考下列問題

  1.“我”長大后為什么想認識蘇珊?

  2.當“我”看到蘇珊的留言時有什么感受?

  3.假如蘇珊一開始沒有給“我”幫助,那這個故事的結局應該是如何的?

  四、全班交流

  說一說最近令你感動的事情。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本文來源于西班牙的《都市生活報》,我國《參考消息》翻譯并刊登了本文。課文真實地記錄了“我”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交往的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表達了“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全文圍繞“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這條主線展開,脈絡清楚。課文先寫“我”開始以為蘇珊是住在電話機里的無所不知的小精靈,只要撥“105”,就能得到她的幫助。然后寫“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情急之中撥通了電話,得到了蘇珊的熱情幫助,對她產生了好感。接著寫“我”與蘇珊聊天,蘇珊總是用心靈傾聽“我”的聲音,耐心地給“我”幫助與安慰,她成了“我”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最后寫長大后,“我”利用回故鄉的機會與蘇珊取得了聯系。就在我們約定見面的前夕,蘇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懷念她。

  課文采用兒童的視角觀察事物,選取一些平凡的瑣事來表現人物品質,語言樸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讀來真實可信,生動感人。課文多處運用了前后照應的手法。如,第十四自然段“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嗎”與第七自然段“‘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照應;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與第五自然段“我對小精靈說:‘我一個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了……’”照應;最后一段“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與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照應。這樣寫,使得全文層次分明,結構嚴謹。

  選編本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二是進一步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那天,“我”在玩耍的時候,手指被錘子砸傷了,非常希望得到幫助,可是“家里沒有人,哭也不會有誰聽見”,“我”顯得多么的孤獨無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在“我”的記憶中,蘇珊是個無所不知的小精靈。蘇珊面對“我”一個個簡單而幼稚的問題,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如何化解“我”心中的傷痛,不讓死亡留給“我”太多的恐懼呢?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的善良、樂觀由此可見一斑。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這就是“我”長大后,離開家鄉,知道電話是怎么回事后想見到蘇珊的真正原因。文章這樣寫,也為下文“我”回到家鄉后主動與蘇珊聯系作了鋪墊,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2)對詞語的理解。

  著迷:對人或事物產生難以舍棄的愛好。

  密語:秘密的通信用語。為了保密,通常用數字、字母、單詞等代替真實的通信內容,也叫暗語。

  謀面:彼此見面,相識。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三、教學建議

  1.問訊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我國,許多公眾服務場所也都設有問訊處,比如,醫院、車站、碼頭。這些問訊處,為人們就醫、乘車(船)帶來很大的方便。學生對問訊處應該說還是比較陌生的,特別是農村孩子,即便出行也是有大人帶著的。因此,結合本課教學,教師可稍作解釋,也可以讓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或醫院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2.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記敘的內容又是兒童生活方面的,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然后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提醒學生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如,蘇珊面對“我”的提問,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又如,“我”心愛的小鳥死了,蘇珊卻說是“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通過反復朗讀,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感受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心聲的美好心靈,感受“我”對蘇珊母親般深厚的感情。最后,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說說用心靈傾聽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

  3.課題“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蘇珊作為問訊處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對于文中的孩子,蘇珊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如,當孩子的手指被砸傷時,她從孩子的哭聲中,聽出了孩子的孤單、恐懼與無助,她用悅耳的聲音幫助孩子消除恐懼,指導孩子實現自救,贏得了孩子的信任。又如,當孩子因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去傷心時,蘇珊寬慰孩子,消除孩子對死亡的恐懼。可以圍繞課題,引導學生談談各自的認識,啟發孩子: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4.本文情感豐富,適合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老師可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導。如,回憶“我”的金絲雀突然死后的那部分語句,人物感情豐富,是感情朗讀的好材料。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把握人物的心情:“我”傷心、痛苦,無法接受眼前的事實,渴望得到安撫;蘇珊聽懂了“我”的心聲,她用自己樂觀的生活態度影響“我”,引導“我”走出痛苦的陰影。然后通過多種形式朗讀,把感情表達出來,加深對人物的理解。

  5.目前,我國有相當數量的聲訊臺,這些聲訊臺良莠不齊。有的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有不少聲訊臺以賺錢為目的,利用青少年辨別能力差的弱點,千方百計誘騙青少年撥打電話。個別的甚至利用引誘青少年上當受騙。因此,結合本課教學,也要引導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利用現代信息渠道。

  四、教學案例

  讓生命更美好

  師:請大家讀讀這個句子:“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

  師:誰能告訴大家:是什么原因讓蘇珊說這番話的?

  生:因為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很傷心。

  師:你怎么知道“我”很傷心?

  生:作者說“我非常難過,心比被錘子砸了的手指還疼”,錘子砸了手指,作者說心比手指還要疼。看來作者確實傷心了。

  師:作者告訴蘇珊自己很傷心了嗎?

  生:沒有。

  師:一起讀“我”說的話。(生讀)那蘇珊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蘇珊是從“我”的話里聽出來的。

  師:老師再讀“我”的話,你們用心聽,看聽出了什么?(師讀“能告訴……一動不動了呢?”)

  生:我聽出來了,作者非常不愿意金絲雀死去,他希望金絲雀只是不動了,過一會兒還能活過來。

  生:我聽出來了,作者對死充滿了害怕。

  生:我聽出了作者傷心到了極點。

  師:你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些蘇珊聽出來了嗎?

  生:聽出來了。

  師: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傾聽“我”說的話,當然聽出來了。那么,蘇珊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作者金絲雀死了呢?這說明了什么?

  生:她很有愛心。她不想讓“我”太傷心。

  生:她很樂觀,把死看成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師:是的。讓我們學著蘇珊的語氣來讀這句話。(生讀)

  師:聽了蘇珊的話,“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生:作者不傷心了。我是從課文第11段中知道的。

  師:請你讀讀這一段。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上午好。一個普通的接線員蘇珊在電話的那一頭用心靈去傾聽我的心聲,給予我幫助,給予我安慰,如同母親般的關愛我,使我健康快樂的成長。當我想見一見那素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的時候,她卻不幸因病去世了。今天我說課的內容就是這篇原于一個西班牙的真實故事《用心靈去傾聽》。這篇文章語言樸實,卻感人至深。它是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最后一篇傾情故事,以略讀形式出現。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感受真情的美好。

  【教學理念】

  學會略讀是現代社會對語文能力的新要求。這一組的課文都圍繞著“人間真情”展開,此課的學習是對孩子已有知識的一種補充,是情感的再一次升華。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所以,整堂課我都“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尊重學生的情感。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對于略讀課文的教學,我采用“自讀-——交流——拓展”三大環節。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1、教師:生活貧困的桑娜和漁夫,有著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一位殘疾青年善意的謊言背后,只是為了能讓“我”安心看書;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人間處處有真情啊!今天,我們要學習另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

  (教師對前三篇課文簡練的概括,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前三篇文章,對本課的學習和感悟人間真情做好情感鋪墊。)

  2、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怎樣的聽是“傾聽”?(細心地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誰“”傾聽,傾聽什么?)請打開課本,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引導學生解題質疑,直奔主題)

  二、統攬全文,理解大意

  1、認真研讀課前自學要求,明確學習目標(課件展示)

  2、學生輕聲反復讀文,掃清字詞障礙并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一環節的設計,我主要培養學生用精練的語言總結概括課文大意的能力)

  三、合作交流,突破難點

  1.默讀課文,找到另自己感動的語句,并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現在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2.交流最受感動的地方(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學生交流另自己感動的語句,教師要尊重孩子的獨特體驗,并給予肯定和鼓勵。學生交流到的課文中前后對應的語句教師要給予點播,并嘗試著運用于平時的寫作之中。沒有交流到的重點語句教師要引導學生再次研讀課文,還可以出示課件。

  (1)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2)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3)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4)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能安慰。)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是我們所追求的教育境界。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我設計這樣的問題,目的是不讓老師牽著孩子的思維走,按部就班的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來學習課文,而是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和獨特感受。在學生交流另自己感動的語句時,蘇珊的人物形象也就躍然紙上。板書:蘇珊=我的第二個母親。教師隨著學生的思維走向來決定著課堂的走向,達到活而不亂。同時,小組合作交流也促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互動。引導學生抓重點語句體會蘇珊美好的心靈:即用學心去傾聽一個孩子的心聲,給“我”安慰進而感受人間美好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突破了重難點。)

  3.品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采用范讀、品讀、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的感情朗讀,達到情感的升華)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細心、耐心、善良、樂觀”教師隨機板書)

  師導語: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5.那么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生活中你有過傾聽的經歷嗎?

  (“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動的詞句來學習課文,感受蘇珊的美好心靈,讓孩子明白用心靈傾聽能給他人帶去幫助,教會孩子在生活中學會當一個傾聽者。)

  四、總結 拓展

  1、雖然蘇珊是問訊臺里普通的工作人員,但是她能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此時,蘇珊已經感動了我們所有人。但故事的結局不免讓人有些傷感,“我”最終是沒有見到這第二個母親,讓我們圓作者一個團圓夢吧。

  (學生可以說一說、演一演他們相見時的場面,注重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這一環節的設計我認為是人性化的設計,我們都期待生活中減少遺憾,多一些圓滿。這時,孩子的情感與主人公的情感達到共鳴。)

  2、在《愛的奉獻》這首歌中結束這堂課,讓真情環繞我們身旁。教師在歌曲中總結這堂課并布置課下作業:為了我們的生活更美好,請同學們做一個會傾聽的人吧。課下同學們再搜集一些真情故事,豐富我們的情感。下節課我們開一場真情故事會。

  【板書設計】

  我設計的板書直觀、突出重點、揭示文章中心,使學生一目了然,很快的把握文章脈絡。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篇6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3、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感受真情的美好。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板書:傾聽。

  板書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怎樣的聽是“傾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請打開課本,

  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讀感知

  1、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自己特別有體會句子可以劃下來。

  2、指名讀課文。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

  4、你劃出了哪些句子,讀給大家聽一聽,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三、研讀感悟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2、你能說說為什么嗎?讓我們從課文中去找答案。

  3、學生交流感受。

  4、接線員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對我的求助,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會怎樣?(指名說)齊讀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5、那么蘇珊是怎樣看待她和我之間的交往的?(指名說)

  6、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不知你發現了什么?

  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

  四、總結

  同學們,讓我們再次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他人帶來什么?

  (將愛心傳遞給他人,減緩“我”對死亡的恐懼,給別人以溫馨的安慰與幫助。)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教學重難點:

  1、進一步領會文章的與作寫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教學方法:教法:談話法(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式(啟發學生相象、感悟課文)

  學法:朗讀法(整體感知課文)、想象(引導學生想象感知課文)、練習法(及時鞏固所學內容)、背誦(積累語言、復習鞏固所學內容)

  等。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教師活動)

  1、教師:同學們都到醫院里看過病,當你找不到看病門診室、檢查室、化驗室的時候,你會怎么辦?(醫院的問詢處給患者帶來了方便,這體現了醫院對病患者的關愛。)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關于“認真傾聽”的真情故事。

  2、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怎樣的聽是“傾聽”?(細心去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請打開課本,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讀感知(學生活動)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暢的地方做個記號,再讀一遍。自己特別有體會的句子可以畫下來。

  2、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3、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引導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4、你畫出了哪些句子,能給大家讀一讀嗎?并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自由發言)

  (三)研討感悟(師生活動)

  1、蘇珊,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我還沒有見過她時,已把她當作——(學生:我的第二個母親)

  2、那么,蘇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間的交往的?

  引讀: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3、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不知你發現了沒有?

  4、請同學們想一想,蘇珊的寫留言前會想些什么?

  1

  小練筆:就要離開了,蘇珊想: 。 交流練筆。

  (四)總結深化(教師活動)

  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課題,齊讀:用心靈去傾聽。

  用心靈去傾聽的是什么?

  一要電話線讓我們心靈相通,有一首歌寫得好(課件出示):

  接受的我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結構就相互支撐!走進我們的視野,從此不再陌生,人類的面孔就是愛的表情!告訴你一個發現,你和我都會感動,世界很小,是個家庭!

  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去對待生活,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篇8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3、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

  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醫院、商場、銀行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2、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疑

  1、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地、快速地讀幾遍。

  2、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動的地方(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⑴ 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⑵ 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⑶ 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⑷ 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

  3、品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

  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5、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么?

  四、總結全文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篇9

  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3. 教學用具

  多媒體工具

  4. 標簽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什么是問訊處?用一個詞說出你親身實踐后,對問訊處的印象,這節課就讓我們起去傾聽一個來自西班牙的,也是有關問訊處的真實故事。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怎樣的聽是“傾聽”? 2、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故事,注意把句子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暢的地方再多讀一遍。 2、同桌輪流接讀故事,若有讀錯的地方請真誠地指正。讀后完成填空:《用心靈去傾聽》是一篇____文,是按照____寫的,先寫____,再寫____,接著寫____,最后寫____。課文的主人公是____和____,課文主要寫的是____。

  3、簡單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三、研讀感悟

  1、這是一個發生在西班牙的真實故事,故事中的哪些內容感動了你?請默讀全文,用“——”畫出感動你的句子,并多讀幾遍。待會兒和大家一起交流。 2、交流感動的句子(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預設: ⑴ 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了傾訴的對象,感到安慰)

  ⑵ “你夠得著冰箱里的冰塊嗎?”小精靈用悅耳的聲音問我。

  (悅耳?請用悅耳的聲音說這句話。蘇珊為什么要用悅耳的聲音問“我”?再讀句子。)

  ⑶ 我總是問她很多事情,比如,“怎么計算一個長方形的面積”“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怎樣回答才叫“耐心”地回答?當我聽不懂時,她總是“一遍遍”地解釋給我聽,雖然對成年人來說這些問題顯得如此的幼稚和簡單,你覺得蘇珊是個怎樣的人?有愛心。齊讀,讀出蘇珊的愛心來。)

  ⑷ 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是什么原因讓蘇珊說這番話的?

  你怎么知道“我”很傷心?

  作者告訴蘇珊自己很傷心了嗎?

  一起讀“我”說的話。那蘇珊是怎么知道的呢?

  老師再讀“我”的話,你們用心聽,看聽出了什么?

  你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些蘇珊聽出來了嗎?

  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傾聽“我”說的話,當然聽出來了。那么,蘇珊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作者金絲雀死了呢?這說明了什么?

  是的。讓我們學著蘇珊的語氣來讀這句話。

  聽了蘇珊的話,“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請你讀讀8~11自然段。

  ⑸ 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請同學們想一想,“我”為什么會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作自己的第二個母親。 小練筆: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因為________。

  (要求:聯系上下文進行合理想象,話盡量用文中的語言進行補白。) 3、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

  4、因為蘇珊在電話線那頭用心傾聽,給“我”帶來的幫助和安慰,使“我”變得快樂和幸福。那么,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么?板書:人間真情冷暖

  課堂小結

  讓我們用心靈去傾聽人間真情冷暖,用愛心去對待絢爛美好的明天吧! 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響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篇10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反思

  《用心靈去傾聽》這篇課文是西班牙一個真實的故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引導學生閱讀感悟時,要緊緊抓住“心靈”和“傾聽”這兩個詞,體會蘇珊是怎樣用心的,又是怎樣有耐心地傾聽?這樣做給他人帶來了什么好處?使學生懂得,“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再讓學生抓住令自己最感動的詞句來學習課文,感受蘇珊的美好心靈,讓學生明白用心靈傾聽能給他人帶去幫助,教會學生在生活中學會當一個傾聽者。除此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蘇珊對死亡的樂觀主義態度,她對待鳥兒和自己的死亡都很從容,“到另一個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這種態度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稱道的。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啟迪和教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反思

  最近,我教了一篇課文,這篇課文的名字叫做《用心靈去傾聽》. 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交往的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表達了作者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請.

  同學們,我們在生活當中需要傾聽,多傾聽別人的話,而在這些話中,你能聽到別人的傷心,別人的高興,甚至你在這些話中能悟出道理.這樣,你會少走一些歪路.同學們當你們在浪費食物的時候,請傾聽那些沒有填飽肚子的孩子的心聲;當你們在浪費水資源的時候;請你們用心靈去傾聽那些沒有水的國家的呼救聲;當你們在上課吵鬧的時候,請傾聽那些沒有書可以讀的孩子的聲音;當你們誤入歧途的時候,請想一想老師和父母對你的諄諄教誨;我們還可以傾聽到一粒種子破土而出時對大自然發出的第一聲贊嘆,小草被狂風搖撼時對命運的吶喊,枝頭累累碩果奉獻人類的承諾.我們更要傾聽那“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嘮叨,也許你會覺得很煩人,但是這煩人的話卻對你有所幫助.同學們,當你失敗沮喪的時候,請你去傾聽一下那個成功者對摔倒了又爬起來的擲地有聲的慷慨陳詞吧!

  同學們,傾聽是很重要的,當別人向你傾訴煩惱時,盡管你一句話也沒有說,但是你的傾聽卻能使他變得開心,讓他把不愉快的事情給說出來,能讓他心理開心一點.當同學在發言時,請安靜地聽他們說的話,這雖然不是一句名言,一句教育你的話,但這卻能夠幫助解決問題.同學們,其實傾聽不只是耳朵在聽,心靈也要傾聽,這樣,才明白真正的含義.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反思

  這是六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篇幅很長,也很感人,講述了接線員蘇珊用心靈傾聽我的困難,用一顆慈母般的愛心幫助我的真情故事。

  在這堂課中,我主要緊扣一點:我把蘇珊當作自己的母親,蘇珊具有母親般的愛心。讓學生發散,找到重點句子,進行朗讀感悟,感悟到她的樂觀、耐心善良、溫柔、細心、她就像母親一樣在關心我、愛我。從而提升到,蘇珊是在用愛心在傾聽,用心在歌唱一首愛的歌曲,回歸到課題,點題。學生能夠緊跟老師思路進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歡笑、傷心,有時會有驚喜。但是由于預習的時間沒安排,文本偏長,學生初讀文本的時間不夠,概括主要內容學生有一定的難度,在老師的提示下,終于勉強能夠完整連貫。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反思

  《用心靈去傾聽》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通過寫我和蘇珊交往的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表達了“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回顧本課的教學,學生通過交流深受感動的句子,對蘇珊美好的心靈體會較好,基本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本課的遺憾與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寫作方法領會還不夠透徹。學生在匯報時關注的主要是故事情節,人物品質,往往忽視了作者如何抓住人物的語言,心理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此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體會寫作方法,而我的語言指導沒有及時到位,如果學生匯報每個關鍵句子時教師點撥兩三句,寫法特點就會在學生頭腦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二、引導學生談感受不夠深刻。課的結尾處我讓學生談談學完課文你學會怎樣用心靈去傾聽了嗎?學生的思維并沒有跳出課文的范疇,僅僅談到了聽到別人的傷心,應該安慰,聽到別人有困難,應該幫助等等。教師應拓展學生的思維,聯系學習和生活實際,深刻挖掘,讓學生想一想,大千世界,我們還可以用心傾聽什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3、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課前準備】

  1、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學習自己不懂的字詞。

  2、課前讓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醫院、商場、銀行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的耳朵都可以聽到很多聲音,飛機飛過的聲音、下雨的聲音、人們說話的聲音……就像現在,同學們可以聽到老師說話。那么老師想請問同學們,這樣的聽是傾聽嗎?(提問學生,總結學生答案)

  師:傾聽就是認真地聽,仔細地聽。但它還有什么更重要更深的含義嗎?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傾聽的力量多么神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有關傾聽的故事,讓我們更深入地去了解傾聽的內涵,看看這次傾聽又給誰帶來了什么樣的幫助?。

  二、揭題解題

  1、出示課題:師在課件中出示課題,并在黑板上板書:12* 用心靈去傾聽

  2、讀題:

  師:請齊讀課題,再齊讀,再讀。(生讀三次課題)同學們,在這個課題中,你們覺得關鍵詞語是哪個?(總結學生答案,再叫學生齊讀關鍵詞語:心靈、傾聽)

  3、初讀課文:

  師:同學們,你們都預習過課文了嗎?誰能告訴老師,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總結學生答案:蘇珊和作者湯米。)

  師:那誰來和大家說說,是什么讓蘇珊和作者湯米聯系在一起,從而發生了一段美好的故事?(總結答案:電話)

  師:這就和聽有關了。那蘇珊在哪里工作?(總結答案:問訊處。)

  師:問訊處是什么地方?(總結學生答案,介紹有關問訊處的小知識)

  師: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都在課前去了解過附近的問訊處,與里面的工作人員交流。現在老師就給大家講講有關問訊處的一些小知識。問訊處其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 在我國,許多公眾服務場所也都設有問訊處,比如,醫院、車站、碼頭、商店、銀行等。它們為人們就醫、乘車乘船、購物,辦理金融業務等這些活動帶來很大的方便。可能大部分同學對問訊處還是比較陌生,希望大家可以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或醫院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師:回到我們的課文當中來,哪位同學能說說在問訊處工作的蘇珊,她的聽是什么樣的聽?心不在焉的?認真的?(總結答案:她的聽是認真地聽,傾聽。)

  師:蘇珊的傾聽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總結答案:用心靈在傾聽)

  師:是的,傾聽,不僅僅用耳朵,更用心靈。這就是傾聽更深一層的內涵了。看來同學們都預習得很認真,并且很有效果。給自己掌聲鼓勵鼓勵吧!

  4、再讀課文:

  師:下面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暢的地方做個記號,再讀一遍。讀完以后請大家說說,課文講了怎樣的一個動人故事?(指名叫學生說 “我”和蘇珊交往的過程)

  師:同學們已經大致了解了這個故事,下面我們就要來深入學習感受它。先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看看這個故事的發展可以分成幾個部分。(總結答案,出示課件,理清課文脈絡)

  (課文按事情情節的發展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寫“我”開始以為蘇珊是住在電話機里的無所不知的小精靈,只要撥“105”,就能得到她的幫助。

  第二部分(3~6段)寫“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情急之中撥通了電話,得到了蘇珊的熱情幫助,對她產生了好感。

  第三部分(6~12段)寫“我”與蘇珊聊天,蘇珊總是用心靈傾聽“我”的聲音,耐心地給“我”幫助與安慰,她成了“我”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

  第四部分(13~結束)寫長大后,“我”利用回故鄉的機會與蘇珊取得了聯系。就在我們約定見面的前夕,蘇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懷念她。)

  5、深入分析:

  師:現在我們先來看看課文的第一部分,請同學們齊讀第1、2自然段。(學生齊讀)

  師:誰來說說著迷這個詞什么意思?(總結答案:著迷:對人或事物產生難以舍棄 的愛好。)

  師:那小時候最令“我”著迷的是什么呢?為什么?(總結答案:那臺老舊的電話機。因為這部奇妙的電話機,住著一個無所不知的小精靈。)

  師:無所不知是什么意思?你是從哪里看出來小精靈無所不知的?(總結答案:無所不知:沒有什么不知道,萬事通。因為爸爸可以從她那里知道現在幾點了,明天天氣怎樣,火車出發的時間以及爸爸朋友的電話號碼。叫學生畫一下這些句子。)

  師:電話里真的住著一個這樣的小精靈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感受“我”小時候美好純潔的童心,由此使學生更深體會蘇珊的用心傾聽、熱情幫助對保護“我”的這顆童心,使我健康快樂成長是多么重要)

  師:下面我們接著學習第二、第三部分。大家快速默讀第3~12自然段,讀完以后,四人小組討論,互相交流: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出示課件)

  (1)生活(關心)

  ① 當“我”一人在家,手指被錘子砸傷時,急忙打通了問訊處的電話,發現什么?

  (“小精靈果然在里面,她是個有著溫柔嗓音的女子”這時,蘇珊已經化身為作者心目中的小精靈)

  ② “我”的手指受傷,剛接通電話時“我”的反應是怎樣的?(總結答案,出示句子: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③ “我”為什么哭?(手指被錘子砸傷了,很痛,所以哭。)

  ④ 為什么“我”在打電話之前沒有哭?直到電話接通了才放聲大哭?(因為“我”知道哭也沒人聽見,所以忍著。這時候有人聽“我”說話了,就像在孤獨無助時找到了希望。所以除了因為手指受傷了,痛苦地哭,還因為在孤獨無助時找到了希望的幸福地哭。)

  ⑤ 聽著“我”在哭訴,蘇珊怎么說的?請讀一讀。(“你夠得著冰箱里的冰塊嗎?”引導學生讀出關心、安慰的語氣。叫幾名學生讀。)

  ⑥ 接下來,蘇珊還說了什么?(“你把冰塊倒進廚房的水槽里,再拿起一塊放到 受傷的手指上。”用演示當時情景的辦法,讓學生學習蘇珊,加深體會,學會怎么傾聽安慰別人。如:師:可是我聽了仍然疼,怎么辦?生:湯米,別怕。你的手指很快就會好的,你把冰塊倒進廚房的水槽里,再拿起一塊放到受傷的手指上。還疼嗎?師:嗯,不疼了。謝謝你,蘇珊!謝謝你的關心和幫助。)

  (板書:生活 關心、安撫)

  (2)學習(耐心 )

  ① 我學習上遇上問題時,蘇珊怎么幫助我?(耐心為我解釋。)

  ② 解釋什么問題?請讀。(怎么計算一個長方形物體的面積?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

  ③ 師生演示打電話。師當小時候的作者,學生當蘇珊。(師:你好,蘇珊。生:你好,湯米。師:你能告訴我怎么計算一個長方形物體的面積嗎?生:……師:可是我還是沒聽清楚,你能重復一遍嗎?生:……師:我記不住,你能告訴我用什么方法記住嗎?生:……師:哦,蘇珊,我還想問你一個問題,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生:馬德里。師:蘇珊,我的語文作業還有個地方不會做。生:……師:“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生:……師:明天要秋游,我要怎么準備?生:……)

  (適時提醒學生禮貌用語和說話語氣,并特意反復問一個問題。多指幾個學生演示,直到學生被訓練得很有耐心。)

  ④ 同學們,從這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蘇珊很有耐心,工作有責任心。)

  (板書:學習 耐心,講解)

  ⑤ 出示句子: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這句話該怎么讀?該強調什么詞?為什么?(引導學生讀出感激的語氣,強調“總是”、“一遍遍”,先齊讀,再指名讀 。)

  (3)心理(愛心 )

  ① 師指課題:還從哪里可以看出蘇珊是在用心靈傾聽?(當“我”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蘇珊安慰我說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出示句子: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讓學生齊讀)

  ② 是什么原因讓蘇珊說這番話的?(因為“我”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很傷心。蘇珊想安慰我。)

  ③你怎么知道“我”很傷心?作者告訴蘇珊自己很傷心了嗎?(“我非常難過,心比被錘子砸了的手指還疼”,指名回答,再齊讀,引導學生讀出非常難過的語氣。錘子砸了手指,作者說心比手指還要疼。看來作者確實傷心了。但沒有告訴蘇珊自己傷心。)

  ④ 那蘇珊是怎么知道的?(是從“我”的話里聽出來的:能告訴我為什么嗎,蘇珊?為什么這只整天唱歌的小鳥,突然一動不動了呢?叫學生齊讀“我”說的話,引導學生讀出傷心、難過、困惑的語氣)

  ⑤ 師再讀:“能告訴我為什么嗎,蘇珊?為什么這只整天唱歌的小鳥,突然一動不動了呢?” 大家用心聽,看聽出什么了?(指多名學生回答,總結答案:作者非常不愿意金絲雀死去,他希望金絲雀只是不動了,過一會兒還能活過來;作者對死充滿了恐懼;作者傷心到了極點……)

  ⑥ 師:你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些蘇珊聽出來了嗎?(聽出來了。)

  ⑦ 蘇珊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作者金絲雀死了呢?這說明了什么?(她很有愛心。她不想讓“我”太傷心;她很樂觀,把死看成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板書:心理 愛心、樂觀)

  ⑧ 讓我們學著蘇珊的語氣來安慰作者。(再讀蘇珊的話,引導學生讀出美好平和、樂觀安慰的語氣)

  ⑨ 聽了蘇珊的話,“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總結答案:從第11自然段中我們知道作者不傷心了。

  ⑩ 男女生比賽讀讀第11自然段。(引導學生讀出信任平靜、很有愛心的語氣,強調用心靈去傾聽。)

  (4)回味(童心)

  ① 師:小時候,蘇珊用心傾聽并幫助“我”。長大后,她還會用心傾聽“我”說話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下面我們就要接著學習課文最后一部分,從中尋找答案。(總結答案:會用心傾聽。從這些地方看出:作者回故鄉小鎮,與蘇珊取得聯系,問蘇珊“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她回答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

  ② 蘇珊與作者回憶的是作者什么時候的事?(小時候)

  ③ 作者對蘇珊是怎樣的感情?(出示課件: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蘇珊和作者一起回憶作者的童年,這說明蘇珊依然保持著一顆?——童心。蘇珊對“我”付出了母親般的關愛,是我未謀面的母親,成了我心靈的守護神。)

  (板書:回味 童心、守護)

  ④ 蘇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間的交往的?你從中感悟到什么?(“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生活就是這樣,當你用心付出的同時,不經意間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⑤ 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們,你們發現了嗎?(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先指名讀、再齊讀,要有感情地讀。)

  ⑥ 蘇珊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怕我傷心、難過,希望我樂觀對待生活,過得幸福快樂……)

  三、課外拓展

  布置作業:

  1、請同學們想一想,蘇珊在寫留言前會想些什么?(小練筆)

  2、如果你是湯米,你想對已年老的的蘇珊說些什么?(小練筆)

  3、細心的同學們,四川地震以后,留下了很多孤兒,讓我們也用心靈去傾聽,帶給那些受傷的小朋友的幸福與快樂好嗎?

  (可在報刊或網絡上查找有關信息,感受他們的苦難痛楚,根據自己的能力付諸關愛他們的實際行動。)

  四、總結深化

  (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讀完后叫學生畫出覺得感動或喜歡的句子,小組討論并和全班同學分享感受。)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閱讀了一個有關傾聽的美好故事。同學們知道嗎,這其實是發生在西班牙的一個真實故事。希望同學們都能從兩個主人公身上汲取到真情的力量,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懂得用心去傾聽,真心去關愛,給身邊的人帶來快樂與幸福。能懂得在遇到困難時要積極向別人尋求幫助,像湯米一樣;在別人求助時要真誠地伸出援手,像蘇珊一樣。讓我們一起體味人性的美麗之一:用心靈互相扶持。因為正是這人性之美才能幫助我們度過人生的一個又一個難關。

  【板書】

  12* 用心靈去傾聽

  用心靈

  蘇珊 傾聽 撫慰 我

  關心、安撫 生活

  耐心、講解 學習

  愛心、樂觀 心理

  童心、守護 回味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

  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醫院、商場、銀行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2.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評:引導學生解題質疑,直奔主題。]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疑

  1.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地、快速地讀幾遍。

  2.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評:把握全文大意,了解“我”與蘇珊是怎樣進行交往的,有助于理解“我”對蘇珊的依賴之情是怎樣產生,有助于下文提煉蘇珊有耐心有愛心地幫助孩子的品質。]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2.交流感動的地方(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

  3.品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

  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么?

  [評:“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動的詞句來學習課文,感受蘇珊的美好心靈,讓孩子明白用心靈傾聽能給他人帶去幫助,教會孩子在生活中學會當一個傾聽者。]

  四、總結全文

  雖然蘇珊是問訊臺里普通的工作人員,但是她能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希望孩子們也學會用心靈去傾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目前,我國有相當數量的聲訊臺,這些聲訊臺良莠不齊。有的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有不少聲訊臺以賺錢為目的,希望大家能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利用現代信息渠道。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篇13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3、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課前準備:課件

  教 學 過 程

  一、談話揭題

  1、教師:生活貧困的桑娜和漁夫,有著樂于助人的美好心靈;一位殘疾青年善意的謊言背后,只是為了能讓“我”安心看書;清晨的樹林中,一位傾聽“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給了“我”信心。人間處處有真情啊!今天,我們要學習另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

  2、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怎樣的聽是“傾聽”?(細心地聽)用心靈怎么去傾聽?請打開課本,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讀感知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暢的地方做個記號,再讀一遍。自己特別有體會的句子可以劃下來。

  2、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3、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動人故事?(引導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

  4、你畫出了哪些句子,能給大家讀一讀嗎?并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自由發言)

  三、研讀感悟

  1、蘇珊,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我還沒有見過她時,已把她當作──(學生:我的第二個母親)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齊讀)

  (2)母親,那是我們最熟悉、最可親近的人哪!而我,卻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我的第二個母親,這是對蘇珊多么高的評價啊!

  你能說說為什么嗎?讓我們從課文中去找答案。

  (3)學生交流談感受。

  (4)接線員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對我的求助,如果換了其他人,可能會怎樣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斷……)蘇珊卻不是這樣,面對一個從未謀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親般的愛心。

  (5)再次齊讀: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2、那么,蘇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間的交往的?

  引讀:蘇珊對我說,她也要感謝我。她說她沒有孩子,我的電話使她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

  同學們,生活就是這樣,當你用心付出的同時,不經意間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3、同學們,蘇珊對“我”母親般的關愛一直到她離開人世之前,細心的孩子,不知你發現了沒有?

  出示蘇珊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怕我傷心、難過;要我樂觀對待生活……)

  4、請同學們想一想,蘇珊在寫留言前會想些什么?

  小練筆:就要離開了,蘇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練筆。

  四、總結深化

  1、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課題,齊讀:用心靈去傾聽。

  用心靈去傾聽的是什么?

  一根電話線讓我們心靈相通,有一首歌寫得好(課件出示):

  接受我的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走進我們的視野,從此不再陌生,人類的面孔就是愛的表情!告訴你一個發現,你和我都會感動,世界很小,是個家庭!

  2、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去對待生活,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篇14

  “生成”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兩次執教《用心靈去傾聽》一課,我對課堂生成有了進一步認識。

  [案例一]

  課前預設:自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用比較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實際:交流時,出現了冷場,學生都在思考,但無人舉手發言。

  課堂調整:

  1、鼓勵:這篇文章寫了很多件事,一下子確實比較難概括。我們別急。

  2、引導:

  (1)大家一定發現課文寫了兩個不同時間段發生的事,哪兩個時候段?(小時候長大以后)

  (2) 那么,小時候寫了哪些事情?

  (3)這三部分是怎么聯系起來的?(用“有一天、從那以后、一天”這些表示時間的詞連接。)

  (4)連起來說說這部分的主要內容。

  (5)長大以后,寫了幾件事?分別是什么?兩件事又是怎樣連接的?(用“終于有一天,過了一段時間”連接。)

  (6)現在誰能連起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小結:有時文章很長,一下子很難概括出主要內容,我們可以先想想課文各部分的內容,再把各部分的內容合起來,進行概括。這樣是不是就簡單多了。

  生成反思:

  把握學情,及時調整。學情是教學設計的出發點,盡管備課時,我們都會考慮學情和學段目標,但學生是有生命、有活力、有發展的潛能的獨特的個體。他們帶著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興趣和需求、思考和靈感參與課堂活動,所以,常常是到了課堂中才發覺“預設”與“實際”的矛盾,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情,適時調整,合理引導。學生在根據課文主要內容時出現了困難,教師及時放低要求,調整教學設計,教給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這樣,學生不僅概括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學會了“先思考各部分主要內容,再整理全文主要內容的”的概括方法,理清了段與段之間的聯系,欣賞到了課文按時間順序有序表達的寫作方法。

  [案例二]

  課前預設:快速默讀“小時候”這部分,想想,寫了“我”和蘇珊之間的哪幾件事?

  教學實際:學生很快概括出了“‘我’的手指受傷了,向蘇珊求助,蘇珊耐心地幫助我;‘我’心愛的金絲雀死了,非常難過,蘇珊安慰說它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了。”兩件詳寫的事。而忽略了第7自然段略寫的部分。

  課堂調整:

  1、哪些段落在寫‘我’的手指受傷了,向蘇珊求助,蘇珊耐心地幫助我。哪些段落在寫‘我’心愛的金絲雀死了,非常難過,蘇珊安慰說它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了。

  2、那么,課文第7自然段在寫什么?(學生很快說出:蘇珊總是耐心地解答我提出的各種問題。)

  3、大家為什么會把這部分遺漏呢?(學生發現:第7自然段是略寫,是概括寫,而另兩件是詳寫,具體寫。)

  4、小結:我們在同時記敘幾件事情時也應該像課文那樣做到概括敘述與具體描寫結合,有詳有略。

  生成反思:

  分析原因,合理引導。只有了解了學生的思維情況,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才能合理引導。所以,當預設與實際不合時,教師應當立即思考,學生是怎么思考的,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應該作怎樣的調整和引導。在學生忽略了第7自然段時,我很快發現,這是因為學生講到的兩件事是詳寫,是具體描寫,而第7自然段是略寫;我還發現,可以借此機會引導學生發現課文具體描寫與概括敘述結合,有詳有略的寫作方法。于是借機引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三]

  課前預設:讀課文20-25自然段,想想哪些話讓你心有所動。

  教學實際:

  學生都找到了最后一段,蘇珊給“我”的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并且體會到,蘇珊在臨死前仍想著湯米,告訴他自己去逝的消息,更重要的是,她為了不讓湯米難過,用小時候金絲雀死時安慰湯米的話“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來安慰湯米,希望湯米不要為她的死感到難過。

  教學調整:

  在學生聯系小時候蘇珊安慰湯米的話時,我突然發覺課文在寫“小時候湯米因金絲雀的死傷心,蘇珊安慰他”這件事時,在第11自然段還寫了湯米相信蘇珊的話不再傷心:“我相信蘇珊的話,我想可愛的小鳥確實到了另一個世界,一個比我們這個世界更為美麗的地方,幸福地歌唱。”而課文最后以蘇珊的留言結尾,沒有寫湯米看到留言的感受。我覺得可以在這里借用第11自然段,再次激情。于是,我說:“是呀,‘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讓小時候的湯米信以為真,不再傷心。請大家再讀讀第11自然段。”“那么,現在,當湯米看到蘇珊的留言時,想到了那段往事,他一定希望蘇珊真的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了。請你把第11段稍作改動,說說湯米此刻的想法。”這樣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出:“我相信蘇珊的話,我想親愛的蘇珊確實到了另一個世界,一個比我們這個世界更為美麗的地方,幸福地歌唱。”從而升華感情。

  生成反思:

  發現亮點,即興發揮。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精心的教學設計也不可能完美。課堂上,在學生的啟發下,我們常常會突然發現一些課前沒想到的值得引導體會的語句,突然閃現好的教學方法,這時候,我們一定不必拘泥于課前的預設,而應該即興發揮,及時體會。

  總之,“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一體。”課堂教學不應僅僅是忠實地傳遞和接受知識的過程,還應是創新與開發、互動與生成的過程。課堂中教師應用心傾聽學生的發言,時刻關注和分析學生的思維,及時捕捉師生互動中生成的有探究價值的新問題,重新調整教學設計,不斷產生新的思維碰撞,使課堂充滿變化,使教學充滿激情,使師生共同成長。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篇15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

  3、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 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醫院、商場、銀行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并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2.讀題后你想知道什么?(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評:引導學生解題質疑,直奔主題。]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疑

  1.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地、快速地讀幾遍。

  2.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評:把握全文大意,了解“我”與蘇珊是怎樣進行交往的,有助于理解“我”對蘇珊的依賴之情是怎樣產生,有助于下文提煉蘇珊有耐心有愛心地幫助孩子的品質。]

  三、精讀課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動的地方(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幫助,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于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蘇珊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蘇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善良、樂觀。)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

  3.品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

  4.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

  蘇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工作中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蘇珊像母親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

  5.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么?

  [評:“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動的詞句來學習課文,感受蘇珊的美好心靈,讓孩子明白用心靈傾聽能給他人帶去幫助,教會孩子在生活中學會當一個傾聽者。]

  四、總結全文

  雖然蘇珊是問訊臺里普通的工作人員,但是她能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希望孩子們也學會用心靈去傾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目前,我國有相當數量的聲訊臺,這些聲訊臺良莠不齊。有的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有不少聲訊臺以賺錢為目的,希望大家能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利用現代信息渠道。

  研修心得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這樣一篇課文《用心靈去傾聽》:這是六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篇幅很長,也很感人,講述了接線員蘇珊用心靈傾聽我的困難,用一顆慈母般的愛心幫助我的真情故事。在西班牙,問訊處的接聽員蘇珊用自己極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靈傾聽以及她那富有詩意的語言使一個孤寂、無助、對死亡充滿恐懼的男孩變得快樂、自信,她影響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一生。

  一、課堂教學中的反思。

  這是西班牙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在引導學生閱讀感悟時,緊緊抓住心靈和傾聽兩個詞,體會蘇珊是怎樣用心的,又是怎樣有耐心地傾聽?這樣做給他人帶來了什么好處?由此,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用心的傾聽者。除此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蘇珊對死亡的樂觀主義態度,她對待鳥兒和自己的死亡都很從容,“到另一個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這種態度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稱道的。在這堂課中,我主要緊扣一點:我把蘇珊當作自己的母親,蘇珊具有母親般的愛心。讓學生發散,找到重點句子,進行朗讀感悟,感悟到她的樂觀、耐心善良、溫柔、細心、她就像母親一樣在關心我、愛我。從而提升到,蘇珊是在用愛心在傾聽,用心在歌唱一首愛的歌曲,回歸到課題,點題。學生能夠緊跟老師思路進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歡笑、傷心,有時會有驚喜。

  二、教育藝術中的反思。

  蘇珊在面對一個陌生男孩的傾訴時保持的是一份親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正是這份親切、平和、耐心,使小男孩擁有了最善良、最純真、最澄澈的心靈。是啊,傾聽就是一項技巧,是一種修養,甚至是一門藝術;對于我們教師來說,學會傾聽更是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職業的自覺。可就在這份責任、這種追求之中,我反思自己的工作:當學生觸犯紀律時,我是痛心疾首無休止的所謂教導;當學生沒有完成作業時,我是恨鐵不成鋼的所謂的諄諄教誨;當學生之間發生矛盾時,我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當學生羞澀地走近我欲言又止時,我是自作聰明的循循善誘……我何曾考慮到了學生們當時的感受?我又何曾注視到了他們當時的眼神寫滿了茫然!失措!厭煩!無畏!心不在焉……

  當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我為什么不能靜下心來聽聽他的解釋呢?沒有哪個孩子是存心想犯錯誤的;當學生氣喘吁吁的跑進你的辦公室,想對你說點什么的時候,我為什么不能停下手中的活兒,注視著他的眼睛,靜靜地聽他說完呢?當學生在路上興沖沖地和你打著招呼想和你分享他的快樂的時候,我為什么不能停住自己匆忙的腳步呢……讓我們學會用心靈去傾聽!這樣,你會聽到學生心靈的訴說,你會享受到教育的最大快樂與幸福。

第十二課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通用15篇) 相關內容:
  •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片斷案例(通用16篇)

    師:請大家讀讀這個句子:“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師:誰能告訴大家:是什么原因讓蘇珊說這番話的?生:因為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很傷心。...

  •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精選6篇)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懷念之情。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教學過程:一、揭題質疑:出示課題:用心靈去傾聽。讀題。...

  • 《用心靈去傾聽》課文教學設計(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2、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研讀過程中,感悟真情,理解用心靈去傾聽能給別人帶來快樂,還能讓自己感受到幸福。3、領悟文章前后照應的寫作手法,體會好處。...

  •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故事(通用12篇)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這樣一篇課文《用心靈去傾聽》:在西班牙,問訊處的接聽員蘇珊用自己極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靈傾聽以及她那富有詩意的語言使一個孤寂、無助、對死亡充滿恐懼的男孩變得快樂、自信,她影響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

  •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有感(精選14篇)

    新的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并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的教學目標。...

  • 傾聽發現調整----《用心靈去傾聽》課堂生成反思(通用6篇)

    生成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兩次執教《用心靈去傾聽》一課,我對課堂生成有了進一步認識。[案例一]課前預設:自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用比較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及研修心得(精選15篇)

    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3、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 《用心靈去傾聽》導學案(通用13篇)

    一、學習目標1.掌握本課中涉及的常用詞語如興高采烈、修理等。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3.領會文章的寫作方法,體會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精選17篇)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要將時間還給學生,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珍視學生的感受、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感悟、思考,走進文本,獲得思想啟迪。...

  • 《用心靈去傾聽》教案(精選12篇)

    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3、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 用心靈去傾聽(通用12篇)

    教材簡析:課文真實地記錄了我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交往的過程,贊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表達了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全文圍繞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這條主線展開,脈絡清楚。...

  •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反思(通用4篇)

    《用心靈去傾聽》教學反思《用心靈去傾聽》這篇課文是西班牙一個真實的故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引導學生閱讀感悟時,要緊緊抓住“心靈”和“傾聽”這兩個詞,體會蘇珊是怎樣用心的,又是怎樣有耐心地傾聽?這樣做給他人帶來了什么好處...

  • 用心靈架起的橋梁----《用心靈去傾聽》教學隨筆(精選17篇)

    《用心靈去傾聽》講述的一個關于傾聽的真情故事,蘇珊總能在電話的那端傾聽我的話語,不斷地鼓勵我、安慰我,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人,以至于我把這從未謀面的蘇珊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母親。這篇課文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每一位讀者。...

  • 《用心靈去傾聽》 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悅耳、耐心、沉默等詞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過程和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研讀過程中通過教師引導感悟真情,了解蘇珊對我的關愛。...

  • 用心靈去傾聽(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了解“我”和蘇珊的交往過程,感受真情。3、能夠運用自己掌握的讀書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學會關愛他人。...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网站 | 天天想夜夜操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小蛇 | 日日夜夜精品视频天天综合网 | 啊v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网站 | 免费看黄色a级片 | 久久欧美精品久久天天躁 | 欧洲成年人性生活免费视频 | 日韩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观看不卡 | 中文字幕无线乱码人妻 | 国产精品视频播放 | 国产高清日韩 | 在线中文字幕播放 | 日韩三级黄 |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99软件 | 久久久久中精品中文字幕19 | 大陆一级黄色片 | 5252aⅴhaose我爱久久 | 日日操夜夜操影院 |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 人妻无码中文幕无码国产精品视一 | 手机av免费在线 | 久久午夜剧场 |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精品 | 老太婆一级黄色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k8 | 另类自拍偷拍 | 欧美一级高清片_欧美高清aa | 97视频在线播放 | 三年片免费观看大全国语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 久久夜色精品亚洲噜噜国产mv | 在线免费黄色网 | 免费国精产品自偷自偷免费看 | 少妇被強暴到高潮 | 亚洲激情一级片 | 特一级黄色 | 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成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