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玉蘭》說課稿
《廣玉蘭》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優美散文,它描寫了廣玉蘭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葉片的獨特情趣,表達了作者對廣玉蘭的喜愛之情。課文語言優美,用詞準確生動,比喻貼切,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好教材。對五年級學生來講,他們都見過廣玉蘭,但未必仔細觀察過,學習課文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新課標對本年級段的要求,我從知識、能力、情感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孕育”、“襯托”、“生生不息”等部分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2、能力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自然段。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廣玉蘭的喜愛,對生活的熱愛。
4、能模仿第三自然段描寫其它植物開花時的形態。
其中目標2、3是教學重點,目標4是教學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借助實物、多媒體課件等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直觀認識廣玉蘭,理解課文。
我預設兩課時完成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我準備安排四個環節:圖片導入、初讀感知、梳理層次、閱讀第一段。第一個環節由廣玉蘭圖片的介紹,直接板書課題導入。(板書:廣玉蘭)接著,我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然后檢查學生初讀情況,其間,引導學生用聯系上下文、查字典、與同學討論等方法讀懂描寫、贊美廣玉蘭的詞語:幽香、潔凈、高雅、皎潔、清麗。指導學生讀通順長句或難句。在學生邊讀邊議每一自然段的段意后,幫助學生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并理清文章的思路。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第一段,通過讀讀、想想明白廣玉蘭的幽香是吸引作者觀察的原因。
第二課時:我通過“復習導入——-精讀感悟——拓展練習”這三個環節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鞏固課文。接下來我重點介紹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第一步:復習導入。課始,引導學生復習回顧上一節課的內容,說說對廣玉蘭的了解,氣味(幽香)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花朵(純潔)喜愛
葉片(終年不敗)
為精讀課文作好鋪墊。作者為什么如此喜愛廣玉蘭呢?這就很自然地過渡到第二環節的學習“精讀感悟”。
第二步:精讀感悟。課文第二段(第2—5自然段)是重點段落,分別從廣玉蘭花的純潔高雅、花的形態以及葉片特點三個角度具體描寫了廣玉蘭的純潔和旺盛的生命力。我設想通過讀讀、畫畫、議議等形式引領學生進入文本,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選擇最喜愛的一個自然段品讀,領悟作者對廣玉蘭的喜愛之情。比如,在學習課文重點段第3自然段時,我準備進行這樣的預設:
1、讀讀這段文字,邊讀邊想:究竟寫了廣玉蘭花的哪幾種形態?
2、動筆畫出廣玉蘭花的幾種不同的形態:含羞待放——剛剛綻放——盛開——凋謝。
3、媒體分別出示廣玉蘭花形的四幅圖片,引導學生欣賞、朗讀相關花形的句子。
4、在小組內練習朗讀,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花形讀給其他同學聽,并說說喜歡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