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魯迅;理解五段課文之間的聯系,懷念魯迅。通過具體事例感悟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
2、拓展閱讀。繼續學習描寫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神態描寫與對話描寫動作描寫相結合、通過別人的話間接描寫。
教學重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1、在小周曄的心中,伯父就是伯父,和你的伯父一樣:和藹可親、慈祥善良、幽默風趣。當周曄長大后,伯父還僅僅是伯父嗎?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走進魯迅。
2、回顧一下,文章從幾件事來寫魯迅:談水滸、談碰壁、救助車夫、關心女傭。
3、再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小組合作,每個小組合作學習一件事,討論難懂的句子,看看從這些句子中能看出魯迅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4、學生讀書、思考、討論。
5、老師組織交流。
預設一:伯父摸著胡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我聽了,心里比挨打挨罵還難受。
聽了伯父的話,我羞愧的是 ,又悔恨的是 ,所以比挨打挨罵還難受。
面對讀書囫圇吞棗的侄女,伯父沒有生硬地說教,而是這樣委婉地教育侄女,而且還送她兩本書(出示兩本書的圖案),他真是一個“教育有方”的伯父。魯迅先生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從這件事看,他還是一個聰明的教育家。但是現在,“我”卻再也見不到伯父魯迅先生了,請大家讀:“我呆呆地望著……”
預設二: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請大家看資料:
魯迅的筆名:
筆名之一:隋洛文
1930年國民黨浙江省黨部通緝”墮落文人魯迅”,伯父就取名隋洛文,以示諷刺。
筆名之二:封余
1931年至1932年,有人攻擊伯父是“封建余孽”,他即取“封余”筆名以反諷。
筆名之三:康伯度
有人在上!洞笸韴蟆飞习l表《論花邊文學》暗罵魯迅為“買辦”,魯迅就用此名,“康伯度”在德語中意思為“買辦”
據統計,魯迅一生共用過一百八十多個筆名,看到這兒,你理解“黑洞洞”指什么了嗎?面對黑暗勢力,魯迅卻坦然面對,這真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伯父。但是現在,“我”卻再也見不到伯父魯迅先生了,請大家讀:“我呆呆地望著……”
預設三:他沒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伯父助人后為什么不不呢?他嘆什么氣呢?請大家聯系上下文想一想。“飽經風霜”的臉是一張怎樣的臉?伯父為車夫嘆氣,還在為誰嘆氣呢?為他的家人,為無數受苦受難的人,為那些看見車夫受傷而無動于衷的人,為國家,為人民……這是一個“關心大眾”的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