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鷗》教學案例
[設計理念]
本設計以人為本,以讀為本,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在閱讀體驗中感悟文本,使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和同情等感受。嘗試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走進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學生感受人與動物的親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諧之美。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的8個生字,能正確地讀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品味感悟課文的優美語言,感受人與鳥的濃濃親情。
4.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他們的語感。
5.在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教學重難點]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將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的。
[課前準備]搜集海鷗的圖片資料。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二課時
一、復習而導入,溫故而知新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老人與海鷗》,出示課題,齊讀。
2.瀏覽課文,回憶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真實而感人的故事?
(設計意圖:從鞏固學習內容入手,實現自然過渡,導入新課?梢允箤W生的新舊知識達到自然遷移,順利地導入新課的內容。)
二、品讀送別段,感悟海鷗情
1.過渡: 老人去世了,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發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請同學們感激翻開書本,讀課文第二部分,把你覺得“意想不到”的事情勾畫出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
2.意想不到的事是什么事?海鷗看到老人的照片,有什么表現?仔細讀一讀課文,讀出海鷗的感情來。
3.師生共同交流:選取最令你感動的一組鏡頭,和同學們交流自己體會到的。
(1)海鷗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
①為什么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平時海鷗會以高興的語調歡迎老人,見到老人是無比快樂的。而此時老人不見了,只剩下遺像,海鷗驚恐、疑惑更感到悲傷。)
②此時此刻,如果你是一只海鷗,你會怎么想?
③師生對讀“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2)海鷗紛紛落地,在老人遺像前站成兩排。
、俸zt為什么要這么做?(為老人守靈,與老人做最后的告別,已經把老人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谥该懈星榈乩首x。
。3)收起遺像時,海鷗向遺像撲來。
、偎鼈優槭裁匆獡鋪?(海鷗不舍得老人離去,希望老人留下來,永遠和它們在一起,哪怕只是老人的一張像也好。)
、谡埬憬Y合文章所描寫的相關語句,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如果你當時在場,在這白色旋渦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海鷗與老人的感情太深了。)
、劬毩曈懈星榈乩首x,評讀。
4.指導學生反復地、深情地地朗讀這段話。
師生合作讀:此時,陪伴在翠湖邊的只有老人的遺像,當我們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鷗的照片帶到翠湖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回環往復的朗讀中去意會、感悟、體驗、產生同感,讓學生盡可能的進入老人與海鷗那浩瀚無邊的情感世界,去領略、品味老人和海鷗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