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鷗說課稿
(一)復習導入,奠定情感
首先我以回顧性的方式進入這節課,提問學生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老人與海鷗之間發生了哪些事啊,那你有什么感受呢?學生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回答:體會到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由此為新課開始奠定一個情感基調: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老人與海鷗的世界,去感受動物與人濃濃的親情。
【設計意圖】:以復習導入的方式進入新課,開門見山,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進入課文,收效良好。
(二)仔細研讀,入文解疑
這個環節我又分成三步:
第一步:以“親人”引入
學生自讀14~19自然段,思考:你感受到了一種什么情感?先讓學生在讀后說說自己整體的感覺,先對文章大體思想有個認識。再用誰是你的親人?怎樣的人算親人?那海鷗和老人、動物與人類之間有血緣關系嗎?等問題來指導學生找出那句直接點出了海鷗是老人的親人的話。
第二步:以“愛”為主線,圍繞“意想不到”展開
在這個步驟我先請一生朗讀課文16、17兩段,其他同學思考:海鷗們做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劃出相關的句子,并作批注。接著,學生反饋找到的句子,交流點有四處,主干問題是:①讀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并講自己的體會。②當中重點詞是什么意思?③指導朗讀。
第三步:總結“震撼的情”
老師先提問是什么原因會發生這樣“意想不到”的事呢?再用過渡語講解省略號單獨成段的作用,既講解了省略號單獨成段的作用,又給這部分作了很自然的結尾。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能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第二部分是整堂課的重點,其中的第二步——圍繞“意想不到”展開部分是重點中的重點。教學中我提出了一個大問題——海鷗們做了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你有什么樣的感受,找出相關的語句,并作批注。這種充分地讓學生自讀自悟的形式,特別有助于學生思維的訓練、表達能力的提升,還能培養學生的預感,真可謂“一舉多得”。
另外,語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情感性,讓每一篇課文提供給學生們的總是不同的閱讀感受。語文教學應該是以讀為本,特別是閱讀教學中,如果離開了聲情并茂的朗讀,只是理解內容,那樣的閱讀教學會是殘缺的。教學中我將朗讀和體會結合起來,在學生品味理解課文后適時指導學生朗讀,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讀(范讀、指名讀、引讀、齊讀)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達到以讀代講,以讀悟情的目的。
(三)品味送別,想象寫話
1、這部分先用師生配合讀的形式再次有感情地讀讀15~17自然段。再用課件出示
(1)假如你是一只老人曾經喂養過的海鷗,面對天堂里的親人——老人,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2)假如你是天堂里的老人,回憶與“兒女們”海鷗相伴的一幕幕,面對悲痛欲絕的海鷗,你會對它們說些什么?
(學生分成兩大組伴著音樂想象寫話)
2、伴樂,生寫,交流。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意在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時升華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感悟,讓學生讀懂作品,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主旨,領悟真諦,通過超越文本的讀書讓學生變得智慧、變得美麗。
(四)、總結全課,情感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