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鷗說課稿
最后我總結全課:同學們,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故事感動了很多很多的人,后來,人們在翠湖公園里建立了一個銅像(出示課件圖片),并且解說:2006年1月18日,海鷗老人的塑像在翠湖公園揭開面紗,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邊面帶微笑,手捧鷗食,伸向空中,紅嘴鷗在他手上、肩上翩躚環繞,一幅人鷗和諧的美麗畫面永久定格。同學們,老人十幾年如一日與海鷗相依相伴,是緣于一個字,那便是──愛,海鷗與老人相知相隨,也是緣于一個字──愛,這老人與海鷗的故事,其實就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其實這個故事,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只有人愛自然,自然也才會愛人,地球也才能永遠充滿愛,充滿和諧。生活中,像老人一樣愛護動物的人還有很多,有你,有我,有大家。希望我們每個人都來關愛動物,都和動物和平共處!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意在使學生用心靈傾聽,用心體驗,“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使學生帶著收獲,帶著思考,帶著信心,走向新的課堂,開始新的探索。
四、說板書設計
本板書的設計彰顯了行文思路,凸顯了文章主旨,畫龍點睛地濃縮了文章內容。
21、老人與海鷗
老人關愛海鷗喂海鷗
喚海鷗無私的愛
談海鷗
親人般美好的情誼(愛)
海鷗送別老人翻飛盤旋
肅立注視震撼的情
白色旋渦
五、說教學反思
下面我說一說對本堂課的幾點思考。
好的方面:
第一,充分的讓學生讀。語文的學習應該是“以讀為本”,特別是閱讀教學。因此我在本課教學時,在學生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適時地指導學生朗讀,采取了范讀、指名讀、齊讀,引讀等多種形式,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達到以讀代講,以讀悟情的目的,學生入情入境,深情并茂。
第二,合作中互助提高。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讓學生自主嘗試質疑、研討、交流、感悟,這本身就是一個學習能力訓練的過程。
第三,借助多媒體課件,創設了多種情境,渲染氣氛,很好地激發了學生讀文時情感的表達。
不足之處:
首先是經過這次的鍛煉發現自己的語音面貌欠佳,這個需要以后多加訓練。
其次,教學時間把握不準,前松后緊,導致拓展延伸不到位。
最后,為完成教學任務,有些急于求成,有以教師思考代替學生思考的現象,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教學評價機制不夠,對回答好的學生沒有給予及時的激勵評價,而且自己的評價語比較貧乏,需要日后積累。
我的說課就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