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我終于回來了》教學設計之三
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部分詞語意思,理解“立即、終于”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2、個性化朗讀課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的重要句子。
3、引領學生走進錢學森的精神世界,感受錢學森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報國之志。
課前準備:
搜集錢學森的生平資料
過程預設:
一、導入
出示:
“我只是滄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偉大的是中國人民,是中國共產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錢學森
指名讀——齊讀
二、揭題
這是錢學森,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的肺腑之言,一位人民科學家的真誠心聲。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錢學森博士的感人事跡。
板書:祖國,我回來了讀題
三、了解背景
少了“終于”,為什么要加上這個詞?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1936 留學美國
1955.10.8 回到祖國
錢學森25歲留學美國,45歲才回到祖國,他在美國學習、工作、生活了20年,但在這20年里,他始終沒有忘記生他養他的土地,沒有忘記故土的親人朋友,更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他漂泊海外20年,今天,終于回到了他魂牽夢繞的祖國。他從心底里發出一聲呼喊——“祖國,我終于回來了”(讀題)
四、了解在美國取得的成就
錢學森雖然在美國生活了20年,但他從未準備在美國長期生活,他清楚地知道,這里只是他人生的一個驛站,遙遠的祖國才是他永遠的家園。
出示:
“我在美國前三四年學習,后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了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做點事。因為我是中國人。”
——錢學森
那么在美國的20年時間里,錢學森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出示:
“錢是幫助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流軍事強國的科學家銀河中的一顆明亮的星。”是“制定使美國空軍從螺旋槳式向噴氣式飛機過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無人航天器過渡的長遠規劃的關鍵人物。”
——密爾頓.維奧斯成(美)
五、1949年10月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當一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錢學森便立即決定回國工作。
從“立即”這個詞可體會到什么?
錢學森為什么這樣做?劃出文中句子。
出示:
“我是中國人,我可以放棄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棄祖國。我應該早日回到祖國去,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這里的一切指什么?(金錢、地位、名譽、舒適的生活、終身教授的職位、工作、先進的設備、個人的發展前途……)
拓展練習:
我是中國人,我可以放棄這里的一切,放棄,放棄,放棄,但不能放棄。
同學們,從1949到1955年,整整6年,為了生命中最深情的回歸錢學森斗爭了整整6年,這6 年時間對他來說是多么漫長!經過不懈地努力,今天,終于踏上了故土,這怎能不使他激動,不使他熱淚盈眶,不使他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