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
a、如果去掉了這些聯想的句子,會怎么樣?(生:公雞就不那么可愛 了。……)
b、小結:閱讀時分辨出事物和聯想,對文章的理解就更深了。
5、下面,有篇短文,寫得不錯,我想如果能適當加點聯想,文章就會更美。
荷花多美的荷花啊!碧綠荷葉把池塘擠得滿滿的。白荷花,紅荷花競相開放,全開的,半開的,姿態各異,爭奇斗艷。一朵剛剛綻開的花骨朵躲在一片荷葉后面,一只蜻蜓在上邊飛來飛去。
a、學生修改,教師巡視。
b、交流反饋。
(這些環節的設置目的是讓學生從文中練習拓展到文外練習,提高寫 作能力。)
附頁1:
對學生通過預習提出的問題所進行的統計
為什么叫它為《月光曲》? 8人次
那位姑娘眼睛已經瞎了,為什么他的眼還睜得大大的? 4人次
貝多芬為什么要推開門,輕輕地走進去? 5人次
貝多芬為什么要為那位盲姑娘彈鋼琴曲? 17人次
為什么他彈完一首后,又彈了一首? 15人次
《月光曲》真的那么迷人嗎? 21人次
盲姑娘問他是不是貝多芬,他為什么不回答? 19人次
貝多芬為什么要把剛才彈的曲子記錄下來? 9人次
盲姑娘家窮,為什么會有鋼琴? 2人次
盲姑娘是瞎子,為什么知道琴鍵在哪里? 3人次
盲姑娘不是很想聽貝多芬彈的曲子嗎?為什么對哥哥說只是隨便說說? 4人次
貝多芬聽了兄妹倆的對話,心里是怎樣想的? 2人次
貝多芬為什么會免費為盲姑娘彈奏曲子? 3人次
為什么鋼琴聲是斷斷續續的? 4人次
兄妹倆為什么聽得那么入神? 4人次
盲姑娘眼睛是瞎的,為什么會看到從來沒有看到的景象? 4人次
"陶醉"并不表示"睡",為什么后面要寫"蘇醒" 1人次
貝多芬為什么不跟兄妹道別就走了? 5人次
附頁2:課文內容
17 月 光 曲
100多年前,德國有個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譜寫了許多著名的樂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成的。
有一天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里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