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舞臺教案
愛屋及烏,吳霜還喜歡讀關于《紅樓夢》的各種研究文章及書籍。有人曾跟吳霜說:“什么時候你能讀懂了評論《紅樓夢》的書,你就到一定水平了。”以至后來吳霜的寫作都受到《紅樓夢》很深的影響。
吳霜還喜歡看白先勇、張愛玲的書,他們都是深受《紅樓夢》影響的非常成功的作家。
工作忙了,看書的時間少了,吳霜就選擇讀短篇小說和一些劇本。這對她的戲劇創作有著很大的影響。莫里哀、莎士比亞、王爾德、蕭伯納,中國的郭沫若、曹禺包括父親吳祖光創作的劇本她都看。
“ 100個作家里未必能有 10個劇作家,劇作家的創作水平要求更高。”吳霜現在是一個作家,更是一個劇作家。
積累閱歷,縮短成熟期
每個人的閱歷都需要積累,尤其是積累你的知識庫,如果你讀的書多,你的成熟期就可以提前,你出成績的時間也可以提前,這是一個捷徑。一個人的人生經驗越豐富,你對社會所產生的創造力就越強。如果你提前讀書,讀的書多,你的爆發力就可以提前。讀書多,可以代替你的閱歷。
都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吳霜自言她出國的人生經歷也增加了她的閱歷,也就等于讀書。她最感謝父母的一點是教會了她怎么讀書,還有一點就是送她出國。豎起大拇指,吳霜說了句:“真棒!”
“讀書可以使人提前產生對社會的創造力。哈哈哈……”吳霜爽朗的笑聲中透出幾分對這句總結性話語的得意。吳霜認為,如今一個人要想出成績,得經歷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等若干個階段,而多讀書就可以縮短這個時間段。
劇作家、歌唱家、作家這幾個角色,吳霜最喜歡的還是作家這個角色,因為這種創作是獨立的,隨心所欲,天馬行空。吳霜透露,她最近在寫一本《我們家》,不是寫家史,寫的是吳霜眼中的百態人生。
吳霜喜歡寫小人物,因為她覺得小人物是最難寫的。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小人物,她能在街上跟賣冰棍的老太太聊上幾個鐘頭,也能在一邊偷聽倆婦女聊家長里短、聊私事,這些,都是她創作的源泉。
要想成功,得先學做人。
平日里,母親新鳳霞很喜歡說的一句話是:臺上做戲,臺下做人。民間藝人出身的母親,這句話是她一生很刻意而為的行為準則。而父親吳祖光經常給人題寫的一句名言則是:不屈為至貴,最富是清貧。這兩位文化名人父母的處世之道,其實也可以解釋為他們在事業上成功的一種原因、一種源頭。所以,吳霜總說父母是她人生中與人相處的第一楷模。
“我想,在人的生命中,成績或許并不是第一位的,但是如何做人卻必然是成功的首要因素。”(中國書報刊博覽)
吳霜之母——楊淑敏
誕辰:1927年1月26日,農歷丙寅年十二月廿三日
逝世:1998年4月12日,農歷戊寅年三月十六日
評劇演員,是青衣、花旦。戲名新鳳霞。小名楊小鳳,天津市人。中共黨員。6歲學京劇,12歲學評劇,14歲任主演。1949年后歷任北京實驗評劇團團長,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工團評劇團副團長,中國評劇院演員。作家。全國第七屆政協委員。60年代中期開始發表作品。
童年時期隨“姐姐”楊金香學習京劇,十三歲拜王仙舫、鄧硯臣、張福堂等學習評劇,十五歲即開始擔任主演。這一時期新鳳霞主演了《烏龍院》、《女俠紅蝴蝶》、《可憐的秋香》、《雙婚配》、《三笑點秋香》等劇目,在天津、上海、濟南、秦皇島等地獲評劇觀眾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