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拓展四(A、B案)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賣火柴的小女孩、凡卡、湯姆·索亞、魯濱孫
3.哪個人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4.討論在本組中學到的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
(1)要比較快速地默讀,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關心人物的命運。
(2)了解作家和作品產生的影響。
(3)讀中可以摘錄精彩句段,讀后寫一寫心得體會。
二、交流外國文學作品的閱讀方法
(一)了解課外閱讀情況
1.你還閱讀哪些外國文學作品,哪些作品中的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談談你是在什么時間、怎樣進行閱讀的。
(二)交流外國文學作品的閱讀方法
1.充分表達自己在閱讀外國文學作品中所遇到的困難。
如,不熟悉作品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氛圍;不了解人物思想和行動的原因;對外國民族文化知之甚少;時空跨度大,內容上感到生疏;作品太長,需要的較多的閱讀時間等。
2.討論閱讀方法
(1)激發持續的閱讀興趣:外國文學作品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是幾千年來各國民族創作的藝術瑰寶。優秀的作品其實就是生動形象的教科書,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社會風貌、風土人情等進行綜合反映。是我們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我們與文學大師對話的階梯,是精神的享受。下面我們就來討論,有哪些好的閱讀方法,能夠讓我們走進經典的外國文學作品。
(2)小組討論
a.劃分小組,推選小組長組織討論,匯總大家的意見,最后參與班級交流。
b.明確討論要求:小組成員要結合課內外閱讀經驗,探討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
c.最好能結合自己閱讀的外國文學作品。
(3)全班交流
各小組代表發言,全班共同總結閱讀方法:
a.閱讀長篇的外國文學作品時,要提高速度。快速閱讀要默讀,要逐句逐行地閱讀,不能逐字逐詞地讀。
b.在選擇外國文學作品時,可以略讀。粗略地快速閱讀了解主要內容和大意,看自己是否有閱讀興趣,來判斷是否選擇閱讀。
c.選擇后要盡可能讀完整作品,可采取見縫插針式的閱讀方式,有時間就讀,連續幾天讀完一部。
d.在開始閱讀一部作品前,可以先瀏覽作家生平簡介、譯者的話、序言、后記和內容簡介等,把握主要內容后再開始閱讀。
e.閱讀中可以在書上作一些批注,閱讀后通過寫閱讀卡或讀書筆記留下讀書思考的軌跡。并可以與讀過這本書的同學、家長、老師進行交流。
三、總結拓展
1.同學們,翻開經典的外國文學作品,我們會置身一個異彩紛呈的歷史畫廊,進入奇情異聞的異域他鄉,那跌宕起伏的精彩情節、血肉豐滿的風云人物,將使我們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啟迪智慧,帶來新奇的閱讀體驗。
2.推薦課外閱讀書目:《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王子》《老人與海》《夏洛的網》《愛的教育》《窗邊的小豆豆》《王子與貧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
第二課時(日積月累和趣味語文)
一、日積月累
1.簡介:諾貝爾文學獎是由瑞典文學院下屬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委員會進行評比和遴選的一項文學大獎,每年頒發一次,以表彰該年度為世界文學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作家。自1901年在斯德哥爾摩頒發了第一次諾貝爾文學獎以后,迄今已有來自世界五大洲的近百名作家獲得過這一殊榮(其間曾因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而有七年未授獎)。在全世界名目繁多的文學獎項中,該獎項由于遴選制度的嚴格,獎金數額的巨大(約100萬美元),涉及地區的廣泛,而確立了相當的權威性,在某種意義上,成了一個世界性的文學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