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說課設計
【關于研究主題】從上學期起,我們高段語文組開展了“常態課教學”主題教研活動。本期,我組將繼續深入地開展該研究。現在,接到區進修學院初教部的要求,各校語文組開展“全區同研一堂課”的教學研究活動。我組教師經過思考討論,決定把我們的“常態課研究”與“同研一節課”有機地整合起來,以《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研究為載體,緊扣“常態課教學”研究主題開展系列研究活動。為此,《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要緊緊圍繞我們的常規教學、常態教學進行,要把研究所得能真正地落實到平常的教學中。
【關于教材】
一、單元特色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第四單元的導讀告訴學生:本組課文講的都是外國的人和事,課文中有些人物的悲慘遭遇一定會引起你的同情和關注,使你受到種種啟發。學習本組課文,仍然要先讀進去,再想開去。通過這些課文的學習,檢驗學生的獨立的閱讀思考能力。
二、關于文本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世界著名童話家安徒生的一篇杰作。課文記敘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悲慘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作者對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全文以火柴為線索,先寫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再寫小女孩蜷縮在墻角里擦火柴取暖,最后寫小女孩捏著燒過了的火柴梗凍死了。
【關于學生的學情】
我班的學生,我已經帶了兩年了,我非常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這個班的孩子思維活躍,學習積極性高,喜歡讀課外書,喜歡刨根問底。經過六年的語文素質培養,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語文能力。在課堂學習中,能夠就課文內容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也能夠通過語言文字內容去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一則美麗而凄慘的童話故事,語言生動易懂。
【關于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知識技能現狀,我擬訂了以下教學目標,來引導課堂教學。
1、學會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火焰、暖烘烘、火柴梗、填滿、櫥窗、閃爍、靈魂。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賣火柴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領悟作者基于現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為此。”是重點教學目標。設計這堂課時,我也猶豫了很久,不知道是怎么達成這個目標。思考再三,就決定嘗試一下,根據故事情節的一步步深入展開,最后達到高潮來設計教學。就是重點精讀賣火柴這一部分,達到一個厚厚的情感鋪墊,學生自讀自悟擦火柴這一部分,老師深情誦讀凍死街頭這一部分,達到水道渠成,情到深處淚自流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