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學習凡卡的回憶段落,認識“反襯”寫作方法的運用,加深認識凡卡命運的悲慘。
2、通過對課文結局,凡卡在寄信歸來做了一個夢的學習,認識資本主義制度的黑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認識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命運,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你可還記得:年三十的夜晚,一家人端著熱騰騰的餃子,吃著自制的小菜,喝著陳年佳釀、貢酒、宴酒、紅葡萄,觀看著中央電視臺為我們準備的春節文藝晚會這一節日大餐,吃著、看著、笑著、聊著。幸福啊!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中國人民,沐浴在黨的陽光雨露下的新世紀兒童。可是,上節課我剛剛認識的俄國的小男孩,九歲的小凡卡,由于他生活在沙皇的統治下,同樣是他的,本該屬于他的大年夜,他卻在干什么?
(寫信。)
教師板書:
凡卡
簡畫出寫信的插圖,然后邊激qing,邊依學生回答。
(作者回憶了三個月前的鄉村生活,信中敘述了三個月來的城市生活。)
完成剩下兩幅簡筆畫。
(代表鄉村、城市的。)
二、讀學凡卡回憶片段
1、投影出示:
⑴ 凡卡回憶了哪幾件事?
⑵ 凡卡認為每件事中最有趣的是什么?
⑶ 就我們的生活條件來分析,凡卡回憶的事美嗎?這些事在凡卡眼中是那樣美好說明了什么?
2、學生依據提示進行自由學習和討論。
3、匯報交流,教師小結,指導朗讀精彩句子。
三、學讀寫信后的段落,采取自學的形式
1、凡卡的信爺爺能收到嗎?為什么?
2、討論:
課文最后寫凡卡寄信后,睡著了,在夢中見到了自己希望得到的,作者安排這樣的結局有什么用意?
3、匯報交流,教師小結:
這樣的安排暗示一切希望的徹底破滅,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窮人想過上美好生活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是個夢。
4、讀故事結局加深印象。
5、本課成功塑造了一個俄國沙皇統治下飽受欺辱的小男孩的形象,寫法上很有獨到之處,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情感培養
1、識了凡卡之后,你可能有很多話想對凡卡說,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2、班上交流。
3、教師小結。
五、布置作業
就對課文的理解,寫篇讀后感《凡卡,我想對你說》或自定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