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教學設計
【設計思想】
《山中訪友》是一篇極具情趣,頗有童話色彩的寫景散文,針對初一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心理特點,擬將本課設計成環環新奇,步步有趣的閱讀課,讓學生以文本為基礎,讀課文,品語言,繪畫面,入意境,悟文情.從而達到:"既培養解讀,鑒賞能力,又提升'人與自然'應和諧交融的生態倫理價值觀" 的教學目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整體感知課文,想象文中的情景,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
3,學習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寫,透過語言文字,感悟課文充滿詩意的畫面.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味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整體感知課文,想象文中的情景,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
〖難點〗
1,學習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寫,透過語言文字,感悟課文充滿詩意的畫面.
2,體味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生課前預習
1,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詞,查字典,給它們注音,解釋,并學會運用:
幽徑 逝川 青翠 唱和 湛藍 贊助 玄奧 清澈
禪心 凝神 犬吠 德高望重 波光明滅
返老還童 津津樂道
2,朗讀課文,思考課后研討與練習.
3,就課文不解之處質疑.
二,設境激趣
現在風和日麗,秋高氣爽,正是郊游的最好時節.你們想邀上好朋友或跟家人一起去嗎 去時,要帶些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我告訴你,有一個人,他要去山里探望一些不會說話的朋友,而且不邀同伴,也不帶禮物,只帶自己的好心情,你們相信嗎 不信 來,與著名散文家李漢榮交談一下,讀讀他的作品《山中訪友》吧.
設計意圖:設置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活躍課堂氣氛,導入新課.
三,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理清思路
1,課件展示任務:請大家自由大聲朗讀,采用" "畫出你不認識的字,詞,用"口"畫出景物的名字,用"○"畫出你認為最妙的詞,用"____"畫出你最喜歡的句子.
2,教師巡視,檢查預習,釋疑解難,生字詞,"逝川","禪心","德高望重"集中講解.
逝川:流去的河水,也指過去的時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禪(chán)心 禪心:佛教指清靜,無雜念的心境.
禪:
禪(shàn)讓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聲望重.多稱頌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3,提問:"我"是在什么時候帶著什么去訪問了哪些朋友
(學習情況預估:對第一問,學生可能回答:在早晨獨自去或在早晨不騎車,不邀游伴去或在早晨帶著好心情獨自去.對第二問,可能會回答:古橋,樹林,山泉, 溪流,白云,瀑布,懸崖,石頭,落葉,小花,柏樹等.)
(策略應對:對于早晨,教師要相機點出"梔子花氣息的好風"這樣的好天氣;對于好心情,要點出"哼","踏"等詞的妙處;同時,放錄像片,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讓學生有一個更直觀的感受,從而更好地把握課文的內容.)
設計意圖: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思路.
四,合作探究,品味語句,分析畫面形象
提問:想探究一下"我"在朋友的家里看見了什么,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 如果想,我們就當一個攝影師,跟著主人,全過程拍攝吧!
合作學習指導,課件展示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