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
開展“為母校做點事”的活動要因地制宜,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是學校所需要的;同時要力所能及,是小學生能做到的。
(3)籌劃一臺畢業聯歡會。
畢業聯歡會可以以班級形式進行,也可以以年級組形式(所有的畢業班合在一起搞活動)進行。前者準備方便,參與面廣;后者氣氛熱烈,場面隆重。
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聯歡會,事先都要進行周密的安排。先要總體設計畢業聯歡會的安排,再具體編創和排練節目;也可以讓學生自由報名參加表演,再根據報名情況進行編排。要考慮學生的參與面,盡量讓班上每一個學生在這次聯歡會上都有事做,都發揮參與者的作用,不要只當觀眾。一臺精彩的、人人參與的聯歡會,將是學生一生美好的回憶。聯歡會盡可能由學生自己策劃、主持、布置環境,給每個學生鍛煉的機會。
上述這些活動,雖然安排在“依依惜別”板塊,但也可以把一些書面的材料和活動照片充實到“班級紀念冊”中,讓班級紀念冊更加豐富多彩。
(三)活動案例
案例1:“班級紀念冊”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通過制作“班級紀念冊”,培養學生熱愛母校、珍惜同學情誼的思想感情,培育團隊精神。
2.以生活為本位,啟發學生從自己的經歷中選取作文材料;開拓思路,使他們體會到:同一題材,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寫出不同的作文。
3.說寫結合,完成兩篇作文:
(1)介紹照片中的“我”;
(2)為同學的照片寫一份說明(照片中的“他”)。
二、教學安排
1.導語。
你們即將離開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別朝夕相處的同學,必定有些依依不舍。為了給母校留下一個永久的紀念,建議你們每人挑選一張自己認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匯集成一本“班級紀念冊”送給母校。你們同意嗎?
但是,光有照片還不夠,建議你們各自為自己的照片寫一點說明,附在其中,好不好?
2.范例及講評。
你為什么帶這張照片來?它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它能說明什么?先想一想,誰愿意說說?
講評重點:有無具體內容,是否介紹清楚。
板書:
圍繞一個意思要有具體內容特點介紹清楚
3.練習。
(1)獨立思考:這張照片是在什么情況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
(2)小組交流,練習口述。
4.大組交流。
請各小組推薦:哪位同學說得較好?
講評:進一步啟發思維,介紹各自的特點。
5.當堂習作。
限定時間,快速習作。
6.相互修改。
找一個朋友,征詢意見,自行修改。
7.小結。
(徐鵠)
案例2:籌劃畢業聯歡會
畢業即將來臨,孩子們早已經歡欣雀躍,嘰嘰喳喳地湊在一起談論畢業聯歡會的事情──因為此前我曾經答應他們在畢業前夕,和他們一起搞聯歡活動。怎樣讓他們過得快樂而有意義,并且在過程中有所收獲?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提前一周,我們開了個討論會。會上,孩子們踴躍發言,自告奮勇報上了許多游戲和表演項目。
鄭煜:橫笛獨奏
廖文倩:豎笛獨奏
朱海磊:說笑話
……
一下子,節目多達二十多個。
差不多是時候了。我提出了今天的主要話題:“孩子們,你們想過這個問題嗎:這么多節目,活動的時候,誰先誰后?該怎么決定?你的理由是什么?”
一“問”激起千層浪。
“我想把成語接龍放在活動最初幾分鐘,用于穩定情緒。”
“我覺得橫笛獨奏放在第一個節目比較好,鄭煜的橫笛吹得挺棒的。一開場肯定技壓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