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論壇
執教:上杭實驗小學 邱麗勤
論壇主持人:上杭實驗小學 伍建玲
參加討論:珊瑚中心小學 湖洋中心小學 官莊中心小學 臨江城東中心校
舊縣中心小學 臨城中心小學 南陽中心小學 中都中心小學
下都中心小學 通賢中心小學
主持人伍建玲:我們聽了邱麗勤執教的六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我們集聚在一起,請大家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首先我來談談我的一點粗淺的觀點。
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改的一個亮點,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勇于創新的途徑。邱麗勤老師執教的《難忘的小學生活》綜合性學習展示匯報課可以給我們兩點啟示:
一、活動目標明確,充分體現語文性學習“語文、綜合、實踐”三位一體的特點
首先是體現了語文特色。綜合性學習不同于綜合實踐活動課,也不同于班隊課,它要有語文味。這節課上,許多活動內容的語文特點是比較明顯的。如寫贈言、寫建議書、寫信、詩歌朗誦、制作手抄報等都體現了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活動中整體發展,語文素養在活動中有所提高。
其次是體現了綜合性。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注重跨學科學習”、“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這節課體現了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如學生課前搜集資料、整理資料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課堂展示匯報與音樂、美術學科的整合。除此之外,還注意了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如“回憶自己的成長足跡”,布置學生根據要求,走向生活采訪爸爸、媽媽,寫自己難忘的童年趣事,再展示成果。這樣就把課內與課外充分結合起來了。
最后是體現了實踐性。語文綜合性學習是開放了的語文課程,使語文課程從封閉的課堂走出來,走向生活,走向社會,把整個世界作為語文學習的環境。這節課前,學生根據要求從各個渠道去搜集、整理資料。在這一實踐過程中,不僅是知識的獲得,還要學會面對困難,解決問題,在真實的生活中,學到比書本上更為珍貴的東西,正所謂: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二、角色定位準確,教師真正成了本次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
從邱老師的實施方案中可以看出,在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她自始至終是一位熱情的參與者,精心的組織者,耐心的引導者。讓學生自主選擇主題,自主組合小組及自行選擇成果交流的方式等都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方式。因為教學方式的轉變,所以在今天的成果展示課上,我們欣喜地看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課堂上出現了一幕幕感人的場面,孩子的眼神、語言、動作都飽含著對母校、老師和同學的依依不舍之情。尤其是許多同學都在現場對臺下的老師傾訴了心聲,進行了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傳遞,營造了一個充滿溫馨的課堂。
老師們,一節課的時間畢竟有限,學生要匯報的內容又多,課的容量大容易造成面面俱到,但不夠深入這一現象。怎樣做到匯報時讓更多的學生有參與的機會,讓更多孩子都能展示自己的實踐成果,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在此提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形態,也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學生的學習潛力在這里得到充分發揮。只要我們解放思想、因地制宜、相信學生、適時指導,綜合性學習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語文素養也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