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論壇
再次是實踐性。課標指出:“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這節課上,教師引導學生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學生在這一實踐過程中不僅僅是知識的整合,也不僅僅是在語言實踐中感受語文的規律,還要學會面對困難,解決問題,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中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門全新的學習形態,我迷惘過,聽了丘麗勤老師的研討課后,我豁然開朗。但愿我的一點不成熟的點評能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但,一節課的時間畢竟有限,匯報的內容又多,怎樣避免面面俱到、怎樣讓更多的學生有參與的機會、怎樣讓更多的孩子展示自己的實踐成果,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希望有更多同仁給我指點迷津。(鄭廣勤整理)
通賢中心小學 :
此次大綜合性學習是這一學期唯一的一次大綜合性學習,圍繞“難忘小學生活”這一專題,分成“成長足跡”和“依依惜別”兩大板塊。這兩個板塊緊密相連,逐步提升。聽了實驗小學丘麗勤老師執教老師上的這一節綜合性學習的展示匯報課,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好好品味:
一、語文性
綜合性學習的展示匯報課區別于綜合實踐匯報課的重要一點就是語文性。課是語文課,當然應上出語文味。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展示匯報課重在展示成果,盤點收獲,總結評價。本課中,學生編輯手抄小報、朗誦自己創作的小詩等,無不散發出濃濃的語文味。
二、活動性
綜合性學習要以學生自己的活動為主。本課中,從學生展示的活動照片中可以知道,老師在開展這次綜全性學習時,以學生活動為主。如:(1)為老師和同學寫臨別贈言。(2)為母校做點事,留作紀念。(3)回憶和說說自己成長的故事,共同尋找班級“成長的足跡”等。使學生在回顧個人和集體的成長經歷的同時,懂得了成長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學校的關懷、老師的教導和同學的幫助。達到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三、自主性
這匯報課上,們無處不體會到教師的課前曾引導學生進行自讀、自悟、收集資料、表達、討論,同時抓好策劃、活動、交流、評價、開展活動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如:學生展示自己的成長記錄袋,報收集到的各種活動照片;學生訴說真摯的友情、回憶敬愛的老師,表達深深的感激等環節,都體現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自主性。
課堂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這一節課充分體現了綜合性學習自主、合作、探究、開放的特征,抓好了策劃、活動、交流、評價等幾個環節,使這次綜合性學習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為學生難忘的回憶。
語文“綜合性學習”與“識字寫字”“閱讀”等學習內容是同等重要的。但是,目前還有些老師對綜合性學習沒有應有的、足夠的重視,因為這是能力培養內容,不考試。這種重知識輕能力是意識還在不少老師的心中根深蒂固。應當引起大家的重視。(闕祥玉整理)
主持人:感謝各位老師的積極參與,熱烈討論。這節語文綜合性學習有許多優點,學生參與的熱情高漲,活動前的準備充分,資料收集全面、豐富,有學生的情趣,能較好反映學生成長的足跡,對以后學生回憶小學成長的足跡有很好的“引線”作用。在教學形式上充分發揮學生聰明才智,用匯報、互動形式,學生樂于接受,主動參與。
當然 ,如何在匯報中有重點、有老師的主導,課堂多一些生成,少一些預設,還有許多問題值得大家進一步探討。
謝謝大家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