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我去爬樹》教學設計
7.學生交流,老師板書:自豪。
8.比較:第一次爬樹和第二次爬樹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爬樹:大呼小叫,像動物。
第二次爬樹:覺得親切,像猛獸。
9.交流爬樹后作者的心情。(圍繞課文第19—22自然段談自己的感受。)
10.教師相機板書:快樂。
四、合作探究,理解主題
1.結合課文中的疑問句“人在樹上真的很舒服。為什么?”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2.引導學生感受文章通過“爬樹”來突出“回歸自然”的主題。
3.引導學生深思:現實生活中“爬樹”不太可能,那么應該怎樣回歸自然呢?有沒有回歸自然的親身經歷和喜悅感受想與大家分享?
4.課堂練習。
鼓勵學生把城市人回歸自然的設想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或把親身經歷和感受記錄下來。
5.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鞏固知識
仿寫一篇習作:《爸爸帶我去 》或者《帶我去 》。
六、板書設計:
爸爸帶我去爬樹
爬樹前 擔心
第一次爬樹 緊張 回歸自然
第二次爬樹 自豪 熱愛自然
爬樹后 快樂 保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