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七單元教案(一)
1、教師激qing: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詩的國度里,胸有詩書氣自華。讀詩,能夠陶冶人的情操;讀詩,能夠使我們的生活浪漫多彩;讀詩,能夠把我們帶入古代驚心動魄的戰爭場景。現在,讓我們到古代多事的邊塞去看看吧!
2、課件播放:古代戰爭場景。學生在觀看錄像后自由談感受。
3、板書課題,學生齊讀之后,談談對題目的理解。
二、創設情景,初步感知詩意
1、下面請大家自由讀詩,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學生自由讀詩)
2、檢查讀書情況。
根據學生朗讀情況教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把詩句讀正確、讀流利。
三、想象畫面,理解詩意
1、學生自由讀詩,邊讀邊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
2、教師進行學法指導:大家借助工具書、課文的注釋、課前收集的資料,嘗試著理解一下詩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請你和小組等同學交流一下。
3、匯報交流:
這一環節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學習成果,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張揚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主體的創新發展,激發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
展示的形式可以有朗讀匯報,訴說詩意,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4、指導感情朗讀
在學生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采用學生自己練讀、指名朗讀、同學評議、小組賽讀、教師范讀等不同的形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這一過程中教師適時發揮電教媒體的作用,創設情景,激發感情,指導朗讀。
四、誦讀涵詠,感情升華。
1、師創設情景:(音樂起,出示課件)夜色中,荒遠蒼涼的塞外山峰,一輪明月照著邊關,那些背井離鄉、長途跋涉來戍守邊關的戰士們,白天軍務繁忙,到了靜夜,面對邊塞荒涼的關山,面對一輪明月,他們可能會想些什么呢?
2、學生展開想象,發表看法。
3、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意境,讀出詩的韻味。
五、適當拓展,引申探究
1、師:一首《出塞》把我們帶到了古代凄涼悲愴的戰爭生活。其實,有許多詩人從不同的角度接觸到這個題材。課外,你收集到了哪些邊塞詩詞,能不能運用我們剛才學習古詩的方法,自讀你最喜歡的一首詩呢?
2、學生自學古詩,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交流自學成果。
4、全班交流匯報,注意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讀詩談體會、合作背詩、輪流背詩、詩配畫……不同的形式匯報。
5、小結:讀了這么多首邊塞詩歌,大家有什么感受?能不能選用自己最擅長的形式來談談呢?
六、教學小結
1、師:網上有一位朋友讀了現代詩人席慕蓉的《出塞曲》,感受很深,用歌聲唱出了自己內心的感受,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番。
2、演示課件,結束授課。
七、比較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