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七單元教案(一)
2、寫出自己讀文后的感受。
板書設計:
機智、勇敢
夜鶯之歌 活潑、靈巧 小英雄
熱愛祖國
課后反思:
雨來沒有死
教材分析
這是一片一些人為主的閱讀課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的少年雨來為了掩護革命干部,機智地同敵人作斗爭的故事,歌頌了雨來熱愛祖國,不畏強敵的斗爭精神。
教學目標:
訓練學生速讀文章,并在短時間內能夠把握文章中心的能力;學習對景色、環境的優美描寫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學習反復的修辭手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了解抗日戰爭,勿忘國恥;激起學生對小雨來為代表的英雄們的熱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 訓練概括能力;學習景物描寫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教學難點: 學習景物描寫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教學構思: 這篇課文雖篇幅較長,但內容淺顯、故事性強,在教學中,根據課文結構的特點,以學生自學為主,引導學生部分快速閱讀,鼓勵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給每部分加小標題,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步學習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敘述順序。
學生學習過程:
一、默讀課文。
為什么說雨來是個小英雄?請大家默讀課文。
二、檢查初步默讀課文的效果。
檢查對課文內容的了解情況:
這篇課文說的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指導看抗日根據地地圖。)雨來的爸爸是干什么的?當時在蘆花村發生了什么事?雨來有什么英雄事跡?
三、檢查生字新詞的學習情況。
泥鰍(qiū)——你們看見過泥鰍嗎?它是什么樣子的?(泥鰍是一種身上很光滑的魚,灰黑色的。)
門檻——什么叫門檻?(舊式的房子都有門檻,就是門下的一根橫木。)
晌(shǎnɡ)午——注意“晌”的讀音。什么叫晌午?你們查過字典嗎?(晌午就是中午。)
槍栓(shuān)——槍的哪一部分叫槍栓?注意“栓”的讀音。(槍栓就是推子彈進膛的機件。)
劫難——“劫”字怎么樣講?劫難是什么意思?(“劫”是搶劫,搶奪。劫難是遭受災難的意思。)
趔趄(liè qiè)——什么叫“趔趄”?注意這兩個字的讀音。(“趔趄”就是身子歪歪斜斜的,腳步不穩的樣子。)
漩渦(xuánwō)——注意“漩”字的讀音。你們在哪里看見過有漩渦?(“漩渦”就是水流時產生的螺旋形,在江、河里看到有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