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陽光皮膚》教學案
各國孩子在自我介紹時的語言很有特點。有的把本國的人文特點融入介紹中,如荷蘭的柯妮;有的把本國的特點概括的非常準確,如中國的江寧;有的非常幽默,如朝鮮的金順玉回擊新加坡的李德的話。
本文詳寫了“我”的自我介紹。為了更好地理解“我”的這段話的內容,我們把“我”和“雷棣”放在一起比較,來加深閱讀理解。
“我”和“雷棣”都是孩子,只是來自不同的國度和種族。兩個孩子都有一顆純潔、善良、美好的心靈,這是人物的共同思想特點。這種思想的具體表現又有所不同。雷棣是在因戰爭失去親人后,把痛苦化做為動力,勤奮讀書,立志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力量。而南非黑孩子“我”則是長期生活在一個有種族歧視的大環境里,而且自己也遭受了這種歧視帶來的痛苦,因此,這段心理活動描寫是他從心底發出的渴求,這種渴求是抗爭,也是吶喊。
這種表現人物的方法對同學們今后記敘文的寫作有啟示,我們從中能感悟到很多寫作知識,請同學們細細品味。
四.板書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60分鐘)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回眸靈柩輸贏噎住閑逛踩踏
二.把下面句子中的錯別字找出來,然后改正。
1.象許多孩子一樣,雷棣原來也很陶氣。()
2.我和媽媽相邀,等爸爸凱旋那天,我們要帶著最美的鮮花去迎接他。()
3.媽媽一看心頭火起——傷害了別人,還歉人家麻煩自己。()
三.根據語境,理解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1.文章剛讀到一半,雷棣放聲大哭——那上面登著爸爸一年前殉難的消息。
殉難:
2.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回眸。
回眸:
3.雷棣一頭撲進媽媽的懷里,泣不成聲地說:“媽媽,我會記住的。”
泣不成聲:
4.因為他們與其他民族一樣,以善于思辨的頭腦讓世界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
四.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從此,雷棣好像一下子長大了。像許多孩子一樣,雷棣原來也很淘氣。上小學時,有一天他把一塊西瓜皮涂了泥扔在馬路上,想讓過路人不留神滑一跤。媽媽看到了,讓他寫檢查。雷棣寫道:“我不應該把西瓜皮扔在馬路上,要是把人摔壞了,就麻煩了,還得帶他們去醫院。”媽媽一看心頭火起——傷害了別人,還嫌人家麻煩自己。為此,媽媽狠狠地教訓了他一頓。現在爸爸不在了,雷棣卻變得懂事了。晚上,他會悄悄為媽媽掖被角,看到媽媽不舒服,會再三叮囑媽媽去醫院。他非常關心國際政治,注意中央電視臺播發的國際新聞,特別是看到那些在戰亂中婦女兒童受傷害的情景,情緒十分激動。他知道爸爸是為了保護這些婦女兒童犧牲的,他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的人民在飽受戰爭的苦難。他還知道,要繼承爸爸的事業,必須有豐富的知識,為此他發奮讀書學習。他的數學在“迎春杯”競賽中取得了名次,他的作文獲了獎、登了報;他利用業余時間通讀了《資治通鑒》《二十四史》;他喜歡和小朋友以及來看望媽媽的叔叔阿姨談論國際大事,從辛普森案件到美國法律,從各國國旗到各國元首,他都了如指掌。爸爸精通四種外語,所以能勝任聯合國復雜的維和工作,給雷棣極深的印象。他從小就注意學習外語,爸爸犧牲以后,就更加努力,初二時,英語已達到了大學二年級的水平。
1.語段圍繞小雷棣敘述了哪幾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