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本六年級語文《山谷中的謎底》說課稿
當學生對雪松的不屈不撓已有較深的印象后,我預設了一個小小的辯論“有人讀了課文的第三段以后說,雪松面對風雪,一個勁地向下彎曲,他們是一群膽小的弱者。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用辯論的方式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雪松的頑強,雪松的彎曲策略。
在學習課文最后一個段落,這一奇特的景觀給兩位旅行者的啟示的時候,我重點放在理解第二位旅行者所說的話,和最后一小節的句子。“對于外界的壓力,可以通過正面抗爭去戰勝它,但有時也需要像雪松那樣先彎曲一下,作出適當的讓步,以求反彈的機會。”“確實,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地發展。”這兩句話,學生比較難以理解,因此,也是本課的難點之所在。為了突破這個難點,在第一課時之后,我安排學生們上網搜集有關能解釋這兩句話的成語,俗語,或者故事,為深入而形象在理解這兩句話作了輔墊。在這一課時教學這兩個句子的時候,我讓學生舉一些例子來說明問題。學生可能會交流出:“臥薪嘗膽”、“大丈夫能屈能伸”、“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自己沒有考好試,好好調整自己的心態,準備在其它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等等。在此基礎上,我出示一個口頭作業:1、藺相如的躲避不是 ,而是 。
2、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嘗膽十多年不是 ,而是 。
3、平日里同學們的謙讓不是 ,而是 。
4、雪松彎曲一下,不是 ,而是 。
通過這一練習,既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訓練他們語言表達的能力,積累了語感。
三、總結文本,拓展練習
在小結時,我將特別強調“正面抗爭”的重要,要學生懂得,面對困難,挫折甚至打擊的時候,首先應該做的不是彎曲一下,而是“正面抗爭”,要盡最大的可能去承受,去主動挑戰,但當困難已經大到你無法承受的地步的時候,就要學會像雪松那樣先彎曲一下,以求反彈的機會。
至此,我要求學生以“雪松的啟示”為題,說說學習這篇文章以后的感受。
四、布置作業 課后延伸
1、摘抄描寫雪松與大雪抗爭和旅行者得到的啟示的句子。
2、推薦閱讀:《十萬個為什么》《自然現象之謎》
3、觀察一奇特的自然,并找出原因,說說得到什么啟示,并把它寫下來
4、有興趣的同學可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
10、山谷中的謎底
謎 東坡只有雪松 西坡有松、柏等雜樹
特殊的風向,東坡雪大,西坡雪小(外因)
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