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游 峰 的 掃 路 人
一、 小組自讀課文,討論思考
1、自讀課文,天游峰的掃路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課文中哪些語句是描寫老人外貌和語言的?請你找出來,朗讀給大家聽。
二、 精讀課文
1、交流:老人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初步印象?
2、朗讀描寫老人外貌和語言的語句。
3、出示相關語句,練讀,加深體會:老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 展開辯論
1、啟發討論:掃路人的工作累嗎?他為何說“不累”?
2、引導學生再次有選擇地讀書。
3、學生小組辯論,嘗試圍繞觀點列舉材料,允許各持己見。
4、分組大討論,教師適時點撥。
1)對照:課文用游客的望而卻步、半途而廢對照掃路人的開朗、堅定,
用天游峰的險峻襯托掃路人的攀登不止的頑強個性,啟發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
2)對比:將第6自然段與第7自然段進行對比朗讀,進一步感知理解,
教育學生實實在在地讀書,體會掃路人樂觀、開朗、攀登不止的精神,并提高認識,明白:只有愛一份事業,才會從中樂此不疲。
四、 體會語言,拓寬思維
1、“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組織讀議,啟發思考:“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30年后,他們能相聚嗎?老人的話說明了什么?
(老人有一顆對生活充滿自信、開朗、豁達的心)
作者對老人的崇敬之情從內心升起,他深深被老人的精神所折服,你能讀出作者的心情嗎?(聯系人物的性格特點,指導學生用自信、爽朗的語氣來讀,現出老人的精神風貌)
五、 閱讀延伸,學習寫法
1、在課文里畫郵出描寫掃路人外貌、神態、語言的詞句,讀一讀,說一說
各自反映出老人的特點。
2、交流平時搜集、積累的外貌描寫片段,簡要概括人物的特點。
3、練寫人物外貌。(可指明特征,讓學生圍繞寫,亦可寫身邊熟悉的人。、
板書:天游峰:(險峰)九百多級
游客 望而卻步
半途而廢
掃路人 掃上山
每天一級級 -————輕松自在 自信豁達
(年過七旬) 掃下山